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1).docx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第五课 故 乡 第五课 故 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做变奏创作练习。 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
2、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
3、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
4、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教 学 目 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 学 内 容: 聆听:歌曲可喜的一天、管弦乐罗马的松树。 表演:歌曲叮铃铃、雏鹰之歌。 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并表现音乐不同的风格、情绪。 二、口风琴#5、#2、#4的指法,及三声部曲调的吹奏练习。 教具准备:录音机、
5、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习表演唱叮铃铃、欣赏可喜的一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表演唱叮铃铃,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中的变化音、下滑音,学会演唱歌曲旋律,特别是前四小节的旋律。 2、欣赏苏联故事影片攻克柏林插曲可喜的一天,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特点以及苏联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歌曲叮铃铃旋律中变化音的演唱,教师需在旋律教学前先做好铺垫。 教 学 过程 : 一、常规教学。 1、学生进教室,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教学新课。 学习表演唱叮铃铃。 1、聆听歌曲前奏导入新课。 设问: 这两个小节你能听到是什
6、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 请听: 2、聆听歌曲范唱。 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两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自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歌曲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出内心的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歌曲曲调。 完成书本听一听,唱一唱,比较一下这两个曲调有什么不同? a、教师用钢琴分别演奏着两段曲调,要求学生听辨这两段曲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b、跟着钢琴模唱一遍,说出曲调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c、跟着钢琴再次练习演唱#4、4,#5、5,两组变化音; 跟琴模唱学习歌曲前4小节,要求唱准变化音,用手划拍演唱。 自学剩下的旋
7、律,可以2人一组互相学习,教师指导下滑音演唱。 齐唱练习歌曲旋律,注意变化音、下滑音两个地方的演唱。 4、学习演唱歌曲歌词。 再一次聆听歌曲范唱,学习歌词演唱,同样注意变化音、下滑音两处难点的演唱。 在演唱中注意乐曲中音乐记号的演唱要求,顿音、力度记号。 5、初步用欢快的情绪进行歌曲演唱。 欣赏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再欣赏一遍歌曲。 4
8、、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5、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三、课后小节,布置乐器作业。 四、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罗马的松树、初步学唱雏鹰之歌、复习叮铃铃用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罗马的松树,感受意大利民间舞曲旋律的特点。 2、初步学唱歌曲雏鹰之歌旋律,掌握下滑音的演唱要求。 3、复习表演唱叮铃铃,学习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用欢快、亲切的声音演唱好歌曲,注意每一个音乐符号的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1、在旋律演唱中掌握下滑音的演唱。 2、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节奏稳,控制好伴奏音量。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
9、学: 1、学生进教室,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欣赏管选弦乐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样玩耍的? 那么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教师小结:他们在游戏,有的围成圆圈跳舞,有的模仿士兵列队行进和交战。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5、聆听
10、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模仿士兵,迈着稚气的步伐列队行进,作者就是当时队伍里的一名“士兵”)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三、初步学唱歌曲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雏鹰活动我相信每个少先队员都不会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雏鹰之歌。 2、教师范唱学生形成初步印象。 3、学唱第一部分歌曲旋律,注意八分附点的演唱。 4、再次听一边范唱,一边听一边唱旋律。 5、学习第二部分旋律。 6、第三次听范唱,结合歌曲旋律一起唱。 7、学唱歌词,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复习下滑音记号、
11、唱法。 四、复习表演唱叮铃铃。 1、复习歌曲叮铃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2、为歌曲用乐器伴奏。 歌曲里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五、课后小结,布置回家练习叮铃铃伴奏。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叮铃铃合唱部分;继续学唱歌曲雏鹰之歌,掌握演唱要点,唱好下滑音;复听罗马的松树、乐器演奏多瑙河之波。 教学目标: 1、学习表演唱叮铃铃的合唱部分,要求能做到节奏齐、音准、声部和谐。 2、复习雏鹰之歌,学会用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音乐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10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