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中山大学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铜.docx
《实验报告中山大学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中山大学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铜.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报告中山大学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铜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铜 报告人: 实验目的:1.掌握酸分解样品的一般方法 2.掌握AAS法的操作步骤及分析条件的选择方法 3.熟悉AAS仪器基本结构及分析原理 实验用品:塑料坩埚、蒸馏水、氢氟酸、硝酸、电热板、100毫升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氧化铜样品、纯度为99.99%的氧化铜、天平、试纸、样品勺、标签、签字笔等 实验步骤: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高纯度氧化铜0.1250g,溶于1:1的硝酸20ml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快到刻度线时摇匀后定溶。此溶液每毫升含1mgCu(换算)。 吸取上述铜标准溶液
2、1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1:1硝酸10ml,加蒸馏水,快到刻度线时摇匀后定溶。此溶液每毫升含10微克Cu。 标准系列的配制分别吸取每毫升含10微克Cu的标准溶液0、0.5毫升、1毫升、2毫升、4毫升,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各加一毫升硝酸,用蒸馏水稀释至接近刻度,摇匀后定容。此溶液分别含0、5、10、20、40微克的Cu。 配制样品溶液: 准确称取0.09-0.12g样品于塑料坩埚中,用水润湿,加10滴硝酸,10毫升氢氟酸,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经常摇动加速矿样分解,待坩埚内溶液清澈后,将溶液蒸至近干,加入10滴硝酸,将溶液蒸至干。取下,加1毫升硝酸,然后将溶液转入烧杯,用蒸馏水冲
3、洗塑料坩埚内壁3到5次,用玻璃棒将溶液转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清洗烧杯内壁3到5次(冲洗过程中应注意液体总量,不要超过100毫升),用蒸馏水稀释至接近刻度,摇匀后定容。贴上标签。 AAS法的操作步骤:工作条件: 灯电流:2mA 波长:324.7nm 狭缝宽度:0.2nm 燃气流量:1L/min 助燃气流量:5L/min AAS型号:AA7000 无油气体压缩机:KJ-B型 天平型号:HR-200 移液枪型号:Tripette 分析手续:将酸分解样品溶液和熔融分解样品溶液与标准系列同时上机测定。 1、确定待测样品需要检测的元素,配制铜元素的标准溶液,准备相应元素灯。 2、检查乙炔气瓶是
4、否能够维持正常使用,打开水路,条件不齐备测试不能继续进行。 3、仪器初始化 开启计算机,使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双击桌面上AAWin图标,启动仪器分析测试程序。此时计算机进入以下界面,接下来,将弹出进行模式对话框,在运行模式下拉框中选择联机,点击确定按钮,仪器进入初始化阶段 4、选择元素灯 初始化成功后,系统将出现元素灯选择窗口,此窗口提供对元素灯及元素相关参数的设置。选择4号工作灯,铜元素空心阴极灯类型。 5、元素参数的设定 元素选择完毕后,将出现元素参数设定界面,调整完毕后,点击“下一步”,将会对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再对选定元素灯的特征波长进行寻峰操作,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元素的特征
5、波长,单击“寻峰”,即可进入寻峰画面 完成寻峰后,即进入系统测试。选择主菜单“设置”“样品设置向导”,即可打开样品设置向导,依次点击“下一步”分别对样品进行设置。 6、火焰法测量 选择主菜单“仪器”“点火”将火焰点燃。 选择主菜单“测量”“开始”即可打开测量窗口,测量谱图中将开始绘制测量曲线。 单击测量窗口“开始”按钮进行采样。依次对标准样品和未知样品进行采样,样品与样品之间喷入空白样品,单击“校零”按钮进行校零。采样结束后,系统回将测量结果显示在测量窗口中,并在第三次重复采样时,开始显示SD和RSD值。测量窗口中除了显示吸光度外,还显示“AA”值与“BG”(背景)值,同时在测量谱图中出现A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报告 中山大学 火焰 原子 吸收 分光光度法 测定 样品 中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