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中间悖论.docx
《夹在中间悖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在中间悖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夹在中间悖论 “夹在中间悖论” 根据波特的研究,企业的基本竞争优势主要有两种,即低成本或差异化。 如果考虑到特定业务的竞争范围,那么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可分为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由于聚焦战略还要进一步细分为聚焦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成本领先战略,因此,波特提出的基本竞争战略可以归并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两种。波特的“夹在中间”理论认为,同时追求低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容易使企业陷于“夹在中间”的困境而只能获得低于平均水平的利润。而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整合竞争战略理论则认为,企业可以兼具低成本和差异化两种优势,并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 两种理论互相矛盾但又同时并存,本文称之为“夹在中间
2、悖论”。 “夹在中间悖论”对竞争战略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理论研究方面,“夹在中间悖论”表明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是不完善的,需要进行修正和完善,而整合竞争战略理论同样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企业实践方面,“夹在中间悖论”容易使企业经营者面对市场竞争不知所措,有时甚至会误导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为此,有必要对这两种相互矛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比分析“夹在中间”理论和整合竞争战略理论的隐含假设、实证支持来检验这两种理论的有效性,从而证明“夹在中间悖论”的存在,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和讨论“夹在中间悖论”的内涵、成因及其管理策略,以期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竞 争战
3、略理论,并为企业实施竞争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一、“夹在中间”理论的隐含假设及其实证支持 1. “夹在中间”理论的隐含假设 波特在竞争战略中认为,“一个公司未能沿三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即一个公司被夹在中间”, 而在竞争优势中则认为:“致力于某一种基本战略但却劳而无获的企业被称为夹在中间”。 根据波特的理解,“夹在中间”是指企业同时追求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或在两种战略之间摇摆,或根本不做战略选择的一种结果,由于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两种战略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几乎是对立的,所以,不清楚两种战略的边界条件而随意选择就容易陷入“夹在中间”的不利地位,只能获得低于平均水平的利润。 进一
4、步分析,波特提出的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属于两种极端状态,任何一种战略都包含成本和特色两种基本因素,所不同的是其偏重、程度和组合 在图 1 中,产品 / 服务成本与特色的组合可以产生多种竞争战略:属于低成本、低特色的廉价战略;属于低成本、平均特色的成本领先战略;属于兼顾低成本和较高差异化的整合竞争战略;属于高特色、平均成本的差异化战略;属于高成本、高特色的极端差异化战略;、则属于选择失误、心存侥幸或根本不做选择的结果,而、都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夹在中间”的困境。对照图1 来分析,可以看出,波特只分析了其中的两种战略而忽略了其它战略组合,这也是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疏漏之一。 综合波特和其他竞争战略
5、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图 1 的战略组合分析,笔者认为,波特所提出的“夹在中间”论断隐含着四个假设,这些假设规定了“夹在中间”的边界条件。 假设 1: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产品特点和技术需求不一致。 根据波特的研究,实行成本领先战略要求积极建立能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要有很高的购买先进设备的前期投资,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尽快达到规模经济,也要求产品的设计要便于制造生产。一旦赢得了成本领先地位,所获得的较高利润又必须对新设备、现代化设施进行再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 也就是说,适合成本领先战略的产品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标准化产品,为此,需要不断开发能够支持大规模生产和提升生产效率的技术。
6、适合差异化战略的产品则是非标准化产品,这类产品强调个性、特色和多样化,只能采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其技术研发重点是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假设 2: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对资源和能力的需求是不一致的。 成本领先战略需要的资源和能力主要包括持续的资本投资、良好的融资能力、熟练的工艺加工技能、对工人进行严格监督、所设计的产品容易制造以及低成本的分销系统。而差异化战略需要的资源和能力主要包括强大的生产能力、强大的营销能力、先进的产品加工能力、对创造性的鉴别能力、很强的基础研究能力、在质量或者技术上领先的公司声誉、在产业中有悠久的传统或具有从其它业务中得到的独特技能组合以及得到销
7、售渠道的高度合作能力。 假设 3: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所对应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不兼容。 成本领先战略要求组织结构具有专业化、集权化和规范化特征,采用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和以满足严格的定量目标为基础的激励方式;差异化战略通常伴随着分权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制度的柔性化,鼓励创造、宽容失败、能够承受较高风险,激励方式通常采用主评价而不是定量指标。波特认为,“夹在中间的公司也可能因为模糊不清的企业文化、相互冲突的组织安排与激励系统而遭受种种麻烦”。 假设 4:企业的客户要么是只愿意出低价格而放弃更高质量要求的价格敏感型客户,要么是为了获得更多差异化价值而放弃低价格诉求的价值敏感型客户。 “夹在中
8、间的公司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这样的公司或者要失去要求低价格的大批量客户,或者必须为从低成本公司手中夺取生意而在竞争中丧失利润。然而它在高利润摇钱树业务领域中又无法战胜那些专攻高利润目标的、或做到了产品全面差异的公司”。 就是说,波特在讨论竞争战略时主要考虑了两类顾客,即价格敏感型顾客和价值敏感型顾客,如果不能够明确界定企业的目标顾客,就会面临定位不清、形象模糊的问题。 2. “夹在中间”理论的实证支持 许多学者通过实证方法探讨了具体企业被“夹在中间”的案例,譬如,Kumar 等人的研究证明,采用聚焦成本领先战略医院的绩效要优于同时追求低成本和差异化医院的绩效;Ward 等人对新加坡制造业的研究
9、表明,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时候同时关注成本节约和差异化的企业,其绩效较差,而只关注差异化的企业,其绩效较好; Dess 等人发现,公司只采用一种基本竞争战略比采取多种基本竞争战略的绩效要好; Robinson等人则通过调查六个不同行业的 97 家制造公司,发现“夹在中间”的公司只获得低于平均水平的绩效; Linsu等人通过调查 54 家韩国的电子类公司发现,只采用一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公司,其绩效优于采用几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公司; Miller 等用美国的数据对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进行验证,发现有些公司采用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整合战略,也有一些公司的战略不符合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而那些明确采用差异化
10、、成本领先或集中化战略的公司拥有更好的绩效; 据我国学者项文彪的研究,三星电子从低成本向差异化转型期间曾因在低成本和差异化之间游移不定而陷于“夹在中间”状态并导致连续七年亏损。 以下我们借用秦池的案例加以说明。盛极一时的山东秦池集团就是由于被“夹在中间”而由盛转衰的。秦池在发展初期采用低成本战略,后来参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招标并成为“标王”,逐渐树立了差异化的形象,但在通过大规模广告攻势确立了知名度后,秦池没有及时调整战略,提高秦池酒的品质,致使秦池集团的形象模糊不清,最后被“夹在中间”,濒临破产。秦池被“夹在中间”的依据可从四个方面概括:(1) 从产品和技术角度看,秦池从四川收购散酒加上本厂的
11、原酒勾兑成低度酒再销往全国,其罐装线基本是手工操作每条线周围有十多个操作工,秦池酒瓶的内盖是专门由一个人用木榔头敲进去的,但秦池的包装却非常华丽,符合高品质、差异化白酒的要求;(2) 从资源和能力角度看,秦池地处偏僻,虽然通过获得央视的“标王”而塑造了差异化的形象,但其实际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没有实质性变化,缺乏实施差异化战略所需的技术、产品、流程、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和心理准备;(3) 从组织与文化角度看,秦池成为“标王”后的组织结构设计依然是支持大规模生产和低成本运作,注重生产运作环节和销售环节,没有显著加强营销职能,更没有开展研发活动,绩效考核、激励体系和价值体系等也没有做
12、相应的调整,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秦池”和“本色秦池”的割裂;(4) 从顾客与市场的角度看,秦池酒最初定位于对价格极端敏感的客户。成为“标王”后,更多的顾客,包括部分价值敏感型客户也开始选择秦池酒,但秦池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酒是一种嗜好品,消费者实际上消费的是酒背后的东西,当消费者发现秦池酒实际上是川酒,就有上当受骗的感觉,秦池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物美价廉的形象就大打折扣,导致以勾兑的方式获取的低成本地位没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样就不仅失去了新的顾客,也丢掉了老顾客。综上所述,秦池集团由于不熟悉竞争战略而盲目地同时追求低成本和差异化,结果导致被“夹在中间”而丧失了竞争优势并最终落得惨败。 二、整
13、合竞争战略理论的隐含假设及其实证支持 1. 整合竞争战略理论的隐含假设 基于对波特“夹在中间”理论的质疑,一些学者提出了兼顾低成本和差异化的战略整合竞争战略,亦有学者称之为最优成本战略或混合战略。整合竞争战略的基本思想是,在通过大规模生产不断降低成本Nankai Business Review 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或者超越顾客在质量、服务、特色、性能属性等方面的期望,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将较低的成本与较高的产品质量实现了整合。 整合竞争战略是在波特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竞争战略。“它是多种基本竞争战略整合运用的一种模式,换言之,它不是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派生体系, 而是既区别于三种
14、基本竞争战略, 又与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并列的战略理论。” 整合竞争战略的核心是对低成本要素和差异化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形成一种新的、能够同时利用这两种优势的竞争战略。譬如,韩国学者金和美国学者莫博涅提出的“蓝海战略”实际上就是整合竞争战略,它引入了价值创新的概念,通过对价值曲线的“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实现以较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超值的价值。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照波特的“夹在中间”理论,可以归纳出整合竞争战略的四个隐含假设。 假设 1:通过大规模定制技术和管理模式等可以整合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产品特点和技术需求,从而实现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来提供差异化产品的目的 成本领先战略的标准
15、化产品是为了进行大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非标准化产品则是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在工业化时期,把这两种战略的优势结合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定制技术和设备的出现,这两种优势具备了整合的现实条件。大规模定制是整合竞争战略的典型模式,它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产品容易制造,采用 FMS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为客户定制个性化产品,达到低成本和差异化的有效融合。 假设 2:通过对资源和能力的优化配置可以同时获得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 信息技术能够强化产品或服务的特色,提高生产率,加快响应速度和发展战略联盟,还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改进和优化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间 悖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