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习题.docx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单选 具有旋光性的游离黄酮类型是( ) 黄酮 异黄酮 黄酮醇 查耳酮 黄烷醇 基本母核属于黄酮类型的化合物是( ) 芹菜素 槲皮素 橙皮苷 水飞蓟素 葛根素 只需提取中药中的黄酮苷类,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 ) 沸水 酸水 乙醇 乙酸乙酯 氯仿 某黄酮化合物UV光谱数据(入maxnm)如下:MeOH (253、267、349)、MeOH+NaOMe、MeOH+NaOAc、MeOH+NaOAc/H3BO3(259、301sh、370、430sh)、MeOH+A1C13 (274、300sh、328、426)、MeOH+A1C13/HC,该化合物是( ) 5, 7, 4-三羟基黄酮
2、5, 7, 3, 4一四羟基黄酮 3, 7, 3, 4, 5一五羟基黄酮 3, 5, 7, 4一四羟基黄酮 3, 5, 7, 3, 4一五羟基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显黄色时结构的特点是( ) 具有色原酮 具有2-苯基色原酮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具有黄烷和助色团 某黄酮类化合物1H-NMR谱中出现6.49的单峰(C环质子),该化合物是( ) 芹菜素 山奈酚 二氢芹菜素 二氢山奈酚 大豆素 聚酰胺薄层鉴定:(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苯-丁酮-甲醇(6:2:2)展开,Rf值大小顺序是( )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中的碱溶液沉淀法,适用于提取的化合物是( ) 具酚羟基的
3、游离黄酮 具酚羟基的黄酮苷类 具酚羟基的游离黄酮和水溶性的酸性黄酮苷类 具酚羟基的游离黄酮和水溶性小的酸性黄酮苷类 甲醚化的游离黄酮和黄酮苷类 聚酰胺薄层鉴定( ) I(槲皮素-3-O-葡萄糖苷)、II(槲皮素-3-O-芸香糖苷)、 III(槲皮素-3-O-鼠李糖苷),用苯-丁酮-甲醇(6:2:2)展开,Rf值大小次序是( ) IIIIII IIIIII IIIIII IIIIII IIIIII 能溶于5%碳酸氢钠的化合物是( ) 橙皮苷元 大豆素 刺槐素 大豆苷 木犀草素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为( ) C6-C1-C6 C6-C2-C6 C6-C3-C6 C6-C4-C6 C6-C5-C6
4、 某黄酮类化合物于CDCI3中测定氢核磁共振谱,在2.8ppm左右出现两组4重峰(每一组4重峰相当一个质子),在5.2ppm附近出现相当一个质子的4重峰,表示该化合物为( )黄酮 黄酮醇 双氢黄酮 异黄酮 查耳酮 某黄酮化合物的醇溶液,加入二氯氧锆甲醇液呈鲜黄色,再加入枸橼酸甲醇液,黄色不褪表示化合物具有( ) C5-OH C7-OH C3-OH C6-OH C8-OH 黄酮类化合物UV光谱常出现两主要吸收峰,称为I带与II带,其中工带是由( ) 苯甲酰系统引起的 桂皮酰系统引起的 整个分子结构引起的 邻二酚羟基引起的 C环酮基引起的 从某中草药中分离得到1种黄酮类成分,溶于四氯化碳,与五氯化
5、锑试剂反应生成红色或紫红色沉淀,该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是( ) 黄酮 黄酮醇 双氢黄酮 异黄酮 查耳酮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 )(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梯度洗脱,其顺序是( ) 某黄酮类化合物13C一NMR谱中,C-2, 152.2 (d)、C-3, 122.6 (s)、C-4,178.5 (s),该化合物可能是( ) 山奈酚 芹菜素 二氢芹菜素 二氢山奈酚 大豆素 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香味的是( ) 黄酮苷元 蒽醌苷元 香豆素苷元 三萜皂苷元 甾体皂苷元 分离3, 5, 2, 4一五羟基黄酮和3, 5, 3, 4-五羟基黄酮,可选用的方法是( ) 水-乙醚液萃
6、取法 pH梯度法 硼酸络合法 碱溶液沉淀法 Sephadex G层析法 某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光谱有两个吸收带,带I在312nm,带II在276nm,带II强度比带I强得多,该化合物是( ) 木犀草素 7, 4-二羟基二氢黄酮 槲皮素 4-羟基查耳酮 芦丁 能溶解黄芩苷的溶剂是( ) 水 甲醇 丙酮 乙醚 热乙酸 聚酰胺薄层鉴定I(槲皮素-3-O-葡萄糖苷),II(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III(槲皮素-3-O-鼠李糖苷),用苯-丁酮-甲醇 具有色原酮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具有2-苯基色原酮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 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 -OC
7、H3 -CH2OH -OH 邻二羟基 单糖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 )位置上。 6,7位引入助色团 7,4-位引入助色团 3,4-位引入助色团 5-位引入羟基 引入甲基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 糖 羰基 酚羟基 氧原子 双键 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 3-OH黄酮 5-OH黄酮 5,7-二OH黄酮 7,4-二OH黄酮 3,4-二OH黄酮 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 ) 异黄酮 黄酮 二氢黄酮 查耳酮 花色素 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 黄酮 二氢黄酮 黄酮苷 异黄酮 花色素 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5,7-二
8、OH黄酮7,4-二OH黄酮 6,4-二OH黄酮 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 6-OH黄酮 5-OH黄酮 7-OH黄酮 4-OH黄酮 7-4-二OH黄酮 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 )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异黄酮 花色素 可用于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 ) 盐酸-镁粉试剂 NaBH4试剂 -萘酚-浓硫酸试剂 锆-枸橼酸试剂 三氯化铝试剂 四氢硼钠试剂反应用于鉴别( ) 黄酮醇 二氢黄酮 异黄酮 查耳酮 花色素 不能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 )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 既有黄酮,又有木脂素结构的成分是( ) 槲皮素 大豆素 橙
9、皮苷 水飞蓟素 黄芩素 黄酮苷的提取,除了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外,还可采用( 冷水浸取法 乙醇回流法 乙醚提取法 酸水提取法 石油醚冷浸法 用碱溶解酸沉淀法提取芸香苷,用石灰乳调pH应调至( pH67 pH78 pH89 pH910pH10以上 黄芩苷是( )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查耳酮 异黄酮 槲皮素是( )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查耳酮 异黄酮 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提取时可加入( ) 石灰乳 硼砂 氢氧化钠 盐酸 氨水 芸香糖是由( )组成的双糖 两分子鼠李糖 两分子葡萄糖 一分子半乳糖,一分子葡萄糖 一分子鼠李糖 , 一分子果糖 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鼠李糖 查耳酮与( )
10、互为异构体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异黄酮 黄烷醇 可区别黄芩素与槲皮素的反应是( ) 盐酸-镁粉反应 锆-枸橼酸反应 四氢硼钠(钾)反应 三氯化铝反应 以上都不是 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 ) 黄酮显橙红色至紫红色 黄酮醇显紫红色 ) 查耳酮显红色 异黄酮多为负反应 黄酮苷类与黄酮类基本相同 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 ) 山奈素 ) 槲皮素 山奈素-3-O-葡萄糖苷 山奈素-3-O-芸香糖苷 山奈素-3-O-鼠李糖苷 1H-NMR中,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类型主要是依据( ) B环H-3的特征 C环质子的特征 A环H-5的特征
11、A环H-7的特征 B环H-2和H-6的特征 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 酸提碱沉 碱提酸沉 沸水提取 乙醇提取 甲醇提取 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 ) 5-OH 黄酮 黄酮醇 7-OH黄酮 4-OH黄酮醇 7,4-二OH黄酮 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洗脱,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 ) 山奈素 槲皮素 芦丁 杨梅素 芹菜素 多选 黄芩苷具有的性质是( ) 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 易溶于水 易被稀酸水解 游离的苷元易被氧化 自黄芩中提取黄芩苷采用碱提取酸沉淀 可用于芹菜素和槲皮素区别的显色反应有( ) 盐酸-镁粉反应 四氢硼钠反应 锆盐-枸
12、橼酸反应 氨性氯化锶反应 钠汞齐还原反应 可用于分离山奈酚和木犀草素的方法有( ) 硼酸络合法 溶剂萃取法 铅盐沉淀法 Spehadex G柱分离法 聚酰胺层析法 采用不同层析鉴定法鉴定芦丁和榔皮素,芦丁Rf值大于槲皮素的有( ) 聚酰胺层析法,展开剂为80%乙醇 聚酰胺层析法,展开剂为正丁醇一乙酸一水(4:1:5,上层) 硅胶层析法,展开剂为氯仿-甲醇(8:2) 纸层析法,展开剂为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 纸层析法,展开剂为15%乙酸 芹菜素UV光谱测定时,在MeOH液中加入不同位移试剂后,根据带I红移的结果有判断羟基位置作用的是( ) NaOMe NaOAc NaOAc/H3B
13、O3 A1Cl3 A1Cl3/HC1 具有双氢黄酮结构的化合物有( ) 橙皮苷 杜鹃素 甘草素 柚皮素 异金丝桃苷 下列试剂哪些是黄酮羟基位置诊断试剂( ) NaOH NaOMe A1Cl3/HC1 A1C13 NaOAc/ H3BO3 能与 Molish试剂呈阳性反应的有( ) 山奈酚 芦丁 芹菜素-7-O-葡萄糖苷 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 橙皮苷 可用于芹菜素和二氢芹菜素区别的显色反应有( ) 乙酸镁反应 三氯化铝反应 锆-枸橼酸反应 盐酸-镁粉反应 四氢硼钠反应 黄酮的检识反应很多,其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有( ) 盐酸-镁粉反应 钠汞齐反应 四氢硼钠反应 锆盐-枸橼酸反应 氨性氯化铭反应
14、 分离黄酮的方法有( ) 溶剂萃取法 聚酰胺吸附法 铅盐沉淀法 硼酸铬合法 层析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包括( ) 黄酮类 二氢黄酮类 异黄酮类 查耳酮类 花色素类 黄酮类化合物MS的裂解特点为( ) 分子离子峰强 按RDA方式裂解 产生B环的B2+离子的裂解 分子重排 双重重排 可以用来区别3, 5, 7, 4,-四羟基黄酮和5, 7, 3 , 4-四羟基二氢黄酮的显色反应有( ) 盐酸-镁粉反应 钠汞齐反应 四氢硼钠反应 氨性氯化锶反应 锆盐-枸橼酸反应 用UV光谱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时,常用的诊断试剂有( ) 甲醇钠 甲酸钠 乙酸钠 乙酸钠/硼酸 三氯化铝 与游离型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相
15、比而游离型非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具有( ) 水溶性强 荧光反应强 旋光性 能溶于苯、氯仿及EtOAc 可见光下颜色较深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C6-C3-C6基本结构,大都是黄色又具酮式碳基故称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苷元无旋光,而苷类由于分子中引人了糖故多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光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OH而显酸性,故黄酮母核无酸性 黄酮、黄酮醇、查尔酮系平面型分子,而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系非平面型分子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产生的原因是( ) 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的数目多少和位置有关 色原酮
16、本身无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基,通过电子的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而呈色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几乎无色,是由于C2、C3间的双键被氢化使交叉共轭体系和加合关系中断 7-位或4-位引人供电基使颜色加深 而异黄酮则是苯基连接3-位,使共轭很少,仅显微黄色 花色素所显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是( ) 游离黄酮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 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系平面型分子很难溶于水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系非平面型分子,水中溶解性稍大 花色素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故水溶性较大 黄酮苷类是由于连接糖,糖上多羟基故易溶于水 7-4-二OH黄酮可溶于( ) 水 5 % NaHCO3 5 %
17、Na2CO3 0.2 % NaOH 4 % NaOH 与HCl-Mg粉作用可被氢化还原而显红色到紫色的有( ) 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 异黄酮 查耳酮 噢哢 可与A1C13金属盐发生络合反应的化合物是( ) 黄烷-3-醇 3-羟基黄酮 5-羟基黄酮 5, 7-二羟基香豆素 2, 3-二羟基黄酮 用于分离大豆素(7-4-二OH异黄酮)与大豆苷(大豆素-7-O-glu苷)的方法是( ) 聚酰胺层析 凝胶层析 硅胶层析 氧化铝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可用碱溶液析法提取的是( ) 芦丁 7-OH香豆素 大黄素-1-O-glu苷 麻黄碱 厚朴酚 可使山奈酚(3, 5, 7, 4,-四OH黄酮)与桑色素(3, 5
18、, 7, 2, 4-五OH黄酮)分离的方法是( ) 硅胶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聚酸胺层析 氧化铝层析 凝胶层析 可用于大多数黄酮类纸层析显色的试剂是( ) 碘化铋钾 呫吨氢醇 三氯化铝 茚三酮 醋酸镁 从中药中提取、分离羟基黄酮苷时,宜采用的方法是( ) 水煎法 石灰水煎法 乙醇回流法 氧化铝层析 聚酰胺层析 在取代基相同的情况下,互为异构体的化合物是( ) 黄酮和黄酮醇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 二氢黄酮和2-羟基查尔酮 黄酮和异黄酮 黄酮醇和黄烷醇 引入7, 4-二羟基可使黄酮类化合物( ) 颜色加深 酸性增强 水溶性增强脂溶性增强 碱性增强 具有旋光性的黄酮苷元有( ) 黄酮 二氢黄酮醇 查耳
19、酮 黄烷醇 二氢黄酮 影响聚酰胺吸附能力的因素有( ) 酚羟基的数目 酚羟基的位置 化合物类型 共轭双键数目 洗脱剂种类 芸香苷具有的反应有( ) 盐酸-镁粉反应 -萘酚-浓硫酸反应 四氢硼钠反应 三氯化铝反应 锆-枸橼酸反应 黄酮苷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 碱溶解酸沉淀法 乙醇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沸水提取法 酸提取碱沉淀法 芸香苷经酸水解后,可得到的单糖有( ) 葡萄糖 甘露糖 果糖 阿拉伯糖 鼠李糖 下列各化合物能利用其甲醇光谱区别的是( 黄酮与黄酮醇 黄酮与查耳酮 黄酮醇-3-O-葡萄糖苷与黄酮醇-3-O-鼠李糖苷二氢黄酮与二氢黄酮醇 芦丁与槲皮素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适用于分离(
20、) 蒽醌 黄酮 多糖 鞣质 皂苷 名词解释 盐酸镁粉反应 二氯氧化锆枸橼酸反应 pH梯度萃取法 ) 黄酮类化合物 红移 碱提取酸沉淀法 填空 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含有_骨架的一类成分。 确定黄酮化合物结构具有5-OH的方法有_、_、_。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色原酮部分是无色的,但当_即形成交叉共轭体系,而表现出颜色,一般黄酮及其苷呈_;查耳酮为_;而二氢黄酮不组成_,故不显色或显_。 黄酮类化合物所呈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_及_数目和位置有关。如果在或7位上引入_能促使电子位移和重排,使颜色_。花色素及其苷的颜色随pH值不同而改变,pH_显红色,pH_显紫色,pH_显蓝色。 黄酮类化合物多具酚羟基,
21、故显一定酸性,其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_大于_大于_大于_,此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黄酮7,4位上有羟基,因处于_对位,在_影响下,使酸性增强;而C5位羟基,因与C4羰基形成_,故酸性最弱。 盐酸镁粉反应是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黄酮还原后呈_色;黄酮醇、二氢黄酮还原后呈_色;_和_不呈色。_试剂反应是二氢黄酮类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试剂,反应后呈_色,可用于与其它黄酮类区别。 黄酮类化合物常用提取方法有_法,_法和_法。用溶剂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若原料为叶或种子时,可用石油醚处理除去_,_,_等脂溶性杂质。也可在浓缩的提取液中加多倍量的浓醇,除去_,_等水溶性杂质 实验中提取芸香苷时,加0.4%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然 药物 化学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