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docx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地理高效课堂学案 班级:_ 姓名:_ 教学日期 :_ 主备人:李晓明 章节 课题 人教版地理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目标 总课时:3 第 1 课时 4.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课型:复习课 自主学习二 旧知巩固 读图,完成以下各环节 1.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阐述大气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并能够解释与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的地理现象。 1. 发展地理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 提高自身的读图、析图、绘图能力。 3. 完善综合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客观而全面地认知世界。 2. 树立大气环保意识。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的
2、保温作用。 大气对不同波长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图文结合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问题解决法等。 教材,导学案 教 学 过 程 学习 目标 能力目标 大气上界 情感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 地面 ABC 师 生 互 动 补充更正 环节一 对号入座: 知识链接:1.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的部分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 2.大气对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选择性的吸收。 为 为 为 为 自主学习一 复习导学 阅读教材第28页,完成下列各题: 1.大气的一切物理过程的能量来源是。 2.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 3.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对地面辐射吸收得较。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
3、部分热量被吸收。 环节二 精准排序: A、B、C三个过程的正确顺序为。 环节三 情景体验: 请你以“我们是太阳辐射”为题详细描述其在地面与大气间的旅程。 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地理高效课堂学案 班级:_ 姓名:_ 教学日期 :_ 主备人:李晓明 环节四 归纳总结: 任务四 达标检测 1.为什么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下午2:00左右,而不是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 2.下图示四地位于同一纬度,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四种辐射;三个过程;两个作用;两个来源。 任务三 学以致用 1.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为了防止作物遭遇霜冻,你有什么快捷简易的办法? 2.对比两个盆栽长势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A B C D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3.请比较月球和地球昼夜温差,解释成因。 3.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陆A 海B 陆C 海D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 C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少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质疑反思: 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受热 过程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