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题.docx
《大学语文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练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语文练习题大学语文思考与练习 原 君 一、填空题 1.原君的作者 是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2.黄宗羲和 、 并称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 1.对下列语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 B.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C.视之如寇雠 D.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的黑体字 A.入而又去之者 B.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C.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D.而使天下释其害 四、今译下列句子 1.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3.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五、简答题 原君的主要观点
2、是什么?它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容忍与自由 一、单项选择 1 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作者认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观点。 不正确 有一定合理之处 完全对 有争议 3 根据容忍与自由中的观点,王制中的哪一个字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 骂 想 诛 哭 4 作者叙述自己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事,目的是要说明自己的年纪越大,就越觉得。 自由比容忍更重要 容忍与自由变得都很重要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容忍与自由变得都不那么重要 5 对于必以吾辈
3、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胡适觉得是。 很不容忍的态度 很容忍的态度 很不自由的态度 很自由的态度 二、多项选择 1.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 1 A.诗人 B.小说家 C.文史学者 D.思想家 E.革命家 2.容忍与自由所指出的错误态度有 。 A.喜同恶异 B.心理上总觉得自己“不会错” C.承认“绝对之是” D.不承认“绝对之是” E.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3.以下观点,作者所认同的有 。 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D.“必以吾辈之主张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E. “必以吾辈之主张为绝对之是”的态度
4、是可取的态度。 三、名词解释 和而不同 四、问答题 1.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2.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五、作文 有容乃大 要求:1.中心明确;2.语文通畅;3.层次清楚;4.联系实际;5.800字左右。 一、单项选择 1.谏逐客书选自 。 A.左传 B.汉书 C.战国策 D.史记 E.后汉书 2.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 A.客人 B.客卿 C.说客 D.商人 E.本国士大夫 3.谏逐客书能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
5、本原因是 。 A.排比对偶连篇,文章气势雄浑 B.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C.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 D.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要害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民以殷盛,国以富彊,百姓乐用。 3.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4.王者不却众庶。 三、区别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1.强 至今治强。强公室,杜私门。 2.服 诸侯亲服 服太阿之剑。 四、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6、者也。 3.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谏逐客书 2 明其德。 4.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5.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五、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相关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这段文字可分几个层次?概括
7、每层的大意,并分析几层之间的关系。 2.开头三个句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各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解释这段文字中有下划线的词语。 六、名词解释: 史记 七、阅读理解题 阅读余秋雨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
8、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1.通过对长城和都江堰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二者怎样的情感? 2.这段文字历数了长城和都江堰的哪些品格? 3.都江堰灌溉的是成都平原,为什么说都江堰“灌溉了中华民族”? 我有一个梦想 一、单项选择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的是 。 A.华盛顿 B.杰弗逊 C.艾森豪威尔 D.林肯 二、多选选择 我有一个梦想的主要内容是 。 A.争取人权 B.张扬了亲如兄弟的社会理想 C.大无畏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D.现代政治斗争的理性精神 E.动员黑人进行暴力革命。 三、简答题 解放黑奴宣言是什么? 四、名词解释: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五、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
9、字,回答后边的问题: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 3 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1.文中说的“诺言”指什么? 2.“空头支票”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3.“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兑现支票”的意义是什么? 二月兰 一、多项选择题: 1.在二月兰中,多处用了“反复”修辞手法,其作用有: A.渲染气氛 B.突出意象
10、 C.强化情感 D.使文章首尾呼应 2.二月兰所突出的二月兰的特点是 A.不被人注意的朴实 B.紫气直冲霄汉的气势 C.把花开遍大地的勇气 D.无喜无惧的恒定 E.开花有大年小年之别 二、填空题 二月兰通过对二月兰的描写,联系自己人生遭遇,真切地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并阐发了的感慨。行文中透露出对人格的高蹈、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的叩问。 三、简答题 分别解释下列两句话中“悲”与“欢”的含意。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四、阅读二月兰第7自然段,并回答相关问题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
11、。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1.这段话主要写了二月兰的什么品格? 2.“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有什么深意? 3.解释本段文字中“怒放”的“怒”字。 4.本段文字可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 听听那冷雨 一、填空题 1.余光中是中国台湾的当代学者,和,听听那冷雨选自散文集。 2.听听那冷雨一文的主旨,其实就是,是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 4 3.“惊蛰一过,春寒加剧”一句中“蛰”字的读音应是。 二、简答题
12、 1.有人说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有常识错误,听怎么能听得出雨的“冷”,对此,你学习了这篇著名散文后怎么看? 2. 本文还有一个独到之处:通篇用“他”,写“他”的思想和感受、现实与经历,这似乎与抒情散文的写作惯例相悖。但人人都明白,“他”其实就是余光中自己。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道理。 三、词语解释 1.米家山水 2.灰色星期三 3.孺慕之情 四、阅读题 阅读听听那冷雨第7自然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
13、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问题: 1.这一段主要写作者“听雨”,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2.作者写岛上听雨比大陆听雨更多了一层凄迷,这是为什么呢? 3.作者借南宋代蒋捷听雨词写自己听雨,表明了作者什么的情感? 蒹 葭 一、 单项选择 1.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楚辞 B.乐府诗集 C.离骚
14、 D.诗经 2.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 。 A.古诗源 诗经 B.古诗源 楚辞 C.诗经 楚辞 D.乐府 诗经 二、多项选择 1.蒹葭中的“伊人”可以理解为 。 A.恋人 B.贤人 C.理想 D.福地 E.圣境 2.蒹葭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B.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格局 C.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美感形式 D.精雕细刻、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E.深刻细致、鞭辟入微的心理描写 三、解释下列黑体词 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四、默写并今译蒹葭 五、名词解释: 5 诗经 六、简答: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长
15、恨歌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梨花一枝春带雨 C雪肤花貌参差是 D芙蓉如面柳如眉 2.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认定,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情景交融这种抒情方法可以细分为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三种。下面的项属于移情于景。 A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B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C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D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二、多项选择
16、 1下列诗句中,属于融情入景的有 。 A夜雨闻铃肠断声 B耿耿星河欲曙天 C秋雨梧桐叶落时 D春风桃李花开日 E迟迟钟鼓初长夜 2.长恨歌中对“汉皇”语带抨击的有 。 A.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B.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C.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D.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E.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3.长恨歌中作者主要描写的人物有 。 A.高力士 B.李隆基 C.杨玉环 D.杨国忠 E.陈玄礼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汉皇重色思倾国 2.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四、简答题 1.“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天长地久有时
17、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3.试结合长恨歌第二部分对入蜀途中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五、 阅读理解 读下列长恨歌的诗句,回答问题。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6 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杨玉环曾经是唐玄宗儿子的妃子,为什么白居易要违背历史的真实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2.这段诗中最能表现杨贵妃美貌的是哪两句?并试加以分析。 断魂枪 单项选择题 1.现代文学史上,擅长描写北京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A.茅 盾 B.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