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知识肿瘤.docx
《基础护理知识肿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知识肿瘤.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护理知识肿瘤基础护理知识肿瘤科1 考试时间:4分钟 总分:0分 一单选题 1.康复的目的是:( ) A实现全面康复,重返社会B完成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C保持生命体征平稳D心理康复 2.在临床使用鸦片类止痛剂的过程中,应重点观察病人的哪项生命体征:( ) A血压B脉搏 C呼吸D心率 3.下列关于良性肿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B呈膨胀性生长,常无包膜 C术后不复发D生长缓慢,不会转移 4.肿瘤病人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应给予保护性隔离:( ) A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B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 C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D白细胞计数低于1.0109/L 5.
2、一般来说,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为:( ) A手术治疗B放射治疗 C化学治疗D生物治疗 6.下列哪类药物不属于抗肿瘤药:( ) A烷化剂B抗代谢类 C抗肿瘤抗生素D干扰素 7.脑损伤后病人急性期康复的主要内容是:( ) A排尿障碍和吞咽障碍的处理B肢体训练 C日常生活动作训练D心理康复 8.有关癌的定义正确的是:( ) A是指间叶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B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C细胞过度增生形成的肿块D上皮组织与间叶组织混合构成 9.脊髓损伤病人康复开始的时间为:( ) A损伤后立即开始B损伤后1个月开始 C损伤后2个月开始D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 1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包括:( ) A身体移动B
3、工作 C情感的交流D排泄 11.肿瘤病人放疗后的主要黏膜反应是:( ) A口腔黏膜反应B食道黏膜反应 C胃肠道黏膜反应D皮肤黏膜反应 12.癌痛的三阶梯给药法原则是:( ) A按止痛药物的有效血浓度B按止痛药物的半衰期 C按止痛药物的剂量大小D按药效的强弱顺序递增使用 13.恶性肿瘤病理分级的根据是:( ) A肿瘤生长快慢B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浸润性 C有无复发或转移D肿瘤细胞的组织学分化程度 14.恶性肿瘤的药物止痛要点,下列哪项除外:( ) A按时B口服 C轻度癌痛首选弱阿片类药D个体化给药 二多选题 1.有关恶性肿瘤的pTNM分期描述正确的是:( ) ApT是指原位癌B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
4、或浸润范围 C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DM代表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Ep特指病理学诊断的TNM分期 2.肿瘤的扩散方式有:( ) A直接蔓延B淋巴转移 C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骨转移 3.康复的基本内涵是:( ) A功能训练B肢体康复 C全面康复D重返社会E心理康复 4.为了防止化疗药物所引起的静脉炎,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 ) A按要求充分稀释化疗药物B给药速度宜快 C可深静脉给药D经常变换给药的静脉E给药浓度不宜过高 5.脑损伤后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 ) A床的摆放保证病人偏瘫侧对向房间门,床头柜放置于偏瘫侧B鼓励眼扫视 C保持肢体的良肢位,上下肢床上康复训练D定时翻身和做翻身动作
5、训练E床上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 6.肿瘤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 A局部反应,如静脉炎、药物外渗B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黏膜炎 C骨髓抑制,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D脏器的毒性反应,如心、肝、肾等的损害E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7.肿瘤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包括:( ) A静脉给药B腔内注射 C肌内注射D动脉插管E口服 8.恶性肿瘤的分期是根据哪几方面来判断的:( ) A原发肿瘤的大小B浸润的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 C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的转移D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E组织学分化程度的高低 9.脊髓损伤病人康复的主要内容有:( ) A致残肢体及所有关节每日至少2次大范围活动B卧位锻炼
6、C坐位锻炼D立位锻炼E行走锻炼 10.鸦片类止痛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 A便秘B恶心、呕吐 C兴奋D呼吸抑制E成瘾性 11.下列适宜放疗的肿瘤病人有:( ) A恶性淋巴肉瘤病人B乳腺癌病人 C鼻咽癌病人D宫颈癌病人E食道癌合并食道气管瘘病人 12.有关康复护理的论述,正确的有:( ) A以康复医学理论为指导B以全面康复为目标 C和康复医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密切配合D对康复对象实施的一般的护理技术E对康复对象实施的专门的护理技术 13.脑损伤后病人后期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 ) A立位及行走训练B上下楼梯的训练 C日常生活活动训练D失语症的康复治疗E心理康复 14.癌症病人的心理变化分期包括
7、:( ) A怀疑期B恐惧期 C幻想期D绝望期E接受期 15.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在于;( ) A分化程度与异型性B有无病理性核分裂 C肿瘤生长速度的快慢D生长方式与浸润性E有无复发或转移 16.有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指完成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B包括身体移动的能力 C包括身体移动、情感交流的能力D包括饮食、排泄、更衣、清洁个人卫生的能力E康复的目标是完成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7.康复的对象和范围包括:( ) A残疾人B老年病患者 C老年人D慢性病者E有各种功能障碍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慢性病者 18.为预防肿瘤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可采取哪些措施:( ) A
8、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B选用有效的止吐药 C分散注意力D指导病人减少进食E保持环境整洁,减少不良刺激 19.癌痛的三阶梯给药法的目的是使病人达到:( ) A睡眠时无痛B休息时无痛 C日间活动时无痛D工作时无痛E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20.肿瘤病人化疗期间,出现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有:( ) A指导病人少活动、慢活动B减少各种不必要的穿刺 C输人血小板D头痛时使用阿司匹林止痛E协助生活护理,减少碰撞 21.食道癌病人,放疗后一周出现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充血疼痛,可采取的护理措施有:( ) A每次饭后温开水漱口B饮食忌过冷、过热、过硬 C暂停放疗D早晚用软毛刷刷牙E补充营养
9、,促进溃疡愈合 三简答题 1.肿瘤的扩散方式有哪几种? 2.何谓康复护理? 3.鸦片类止痛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有哪些? 4.康复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5.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6.癌痛药物止痛要点是什么?何为疼痛的三阶梯给药法及其目的是什么? 7.化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是什么? 8.康复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哪些?康复的目的是什么? 9.脊髓损伤病人康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0.何谓细胞周期? 11.脑损伤后病人康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化疗药物给药方法及途径有哪些? 13.何谓肿瘤、癌、肉瘤、癌肉瘤? 14.放射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15.何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主要内
10、涵有哪些? 16.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17.肿瘤放射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有哪些? 18.癌症病人主要的心理变化分期及特征是什么? 19.配置抗癌药物过程中的防护原则是什么? 20.抗肿瘤药物根据化学结构、来源分几类?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D 4.D 5.A 6.D 7.A 8.B 9.D 10.B 11.A 12.D 13.D 14.C 二多选题 1.B,C,D,E 2.A,B,C,D 3.A,C,D 4.A,C,D,E 5.A,B,C,D,E 6.A,B,C 7.A,B,C,D,E 8.A,B,C,D 9.A,B,C,D,E 10.
11、A,B,D,E 11.A,B,C,D 12.A,B,C,D,E 13.A,B,C,D,E 14.A,B,C,D 15.A,B,C,D,E 16.A,B,C,D,E 17.A,B,C,D,E 18.A,B,C,E 19.A,B,C,D,E 20.A,B,C,E 21.A,B,D 三简答题 1.肿瘤的扩散方式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特征,可通过浸润性生长向周围组织直接蔓延或通过脉管等转移到全身各处。 (1)直接蔓延:肿瘤细胞不断增殖,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并沿组织间隙、脉管壁及神经束衣等直接伸延,侵入并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的过程称直接蔓延。 (2)转移(淋巴道转移、血管转移和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自原发部位侵入脉
12、管或脱落至体腔,被带到其他部位生长,形成与原发性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此过程称为肿瘤转移。新形成的肿瘤则称为转移瘤或继发瘤。 2.在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密切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所实施的一般和专门的护理技术,称为康复护理。 3. (1)便秘:采取措施预防便秘。开始使用麻醉止痛药前,应了解病人以往排便习惯和使用缓泻剂的情况,每天记录排便情况,鼓励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和适量的粗粮。每日清晨用温开水冲服一些蜂蜜有一定帮助,严重便秘可用番泻叶,必要时灌肠。 (2)恶心、呕吐:一般用药后数天至1周,恶心和呕吐逐渐减轻。可口服灭吐灵、维生素B6缓解。 (3)镇静和嗜
13、睡:慢性疼痛一旦缓解,病人进入嗜睡状态,一般可在25天后消失。白天可给予含咖啡因饮料以对抗镇静作用。 (4)呼吸抑制:应随时观察病人的呼吸,并与其基线对照,若病人发生严重呼吸抑制,可按医嘱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纳洛酮的剂量应根据病人呼吸频率来调整。 (5)身体依赖和耐药:为了防止出现戒断综合征,鸦片类止痛剂需在34周内逐渐减量,并延长间隔时间,直到停用。 (6)心理依赖:护士应理解病人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而影响睡眠、休息和进食,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应认真执行“三阶梯止痛方案”。 4.康复的基本内涵为: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5. (1)手术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良性肿瘤手术
14、后基本都能治愈,对于恶性肿瘤手术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肿瘤的早、中期阶段,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国内约有70%左右的恶性肿瘤病人需要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破坏或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放射治疗分根治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 (3)化学治疗: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以上为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免疫治疗、中医治疗、介入放射学治疗、超声聚焦刀治疗以及冷冻、激光、微波和热疗等。 6. (1)止痛要点: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症疼痛的主要手段,世界
15、卫生组织推荐药物治疗癌痛的5个要点是:口服、按时、按阶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2)三阶梯给药法:三阶梯疗法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癌痛治疗方法,其原则为按阶梯给药:依药效的强弱顺序递增使用(下图是WHO推荐的三阶梯疗法)。其目的是要达到癌症病人夜间睡眠时无痛,白天休息时无痛,日间活动和工作时无痛,真正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7.适应证 (1)治愈性或非治愈性化疗目前对部分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及某些实体瘤,如睾丸精原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尤文氏瘤、霍奇金病等,单用化疗可取得治愈性疗效。对其他恶性肿瘤,如肝癌、食管癌、
16、软组织肿瘤及大部分晚期肿瘤等,化疗尚不能取得治愈性疗效,常作为手术、放疗等的辅助手段。 (2)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前后化疗:可使局部肿瘤缩小,减少照射范围,在放疗同时化疗,可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放疗后化疗,有可能清除照射野之外的亚临床肿瘤细胞,提高放疗效果,减少复发。手术前后的辅助化疗,消灭手术野之外的亚临床细胞及减少血循环的癌细胞转移,防止术后肿瘤复发。 (3)晚期或播散性癌症的全身化疗晚期造血系统、淋巴系统以及实体瘤已发生远处转移,不适于手术或放疗,或实体瘤手术放疗后复发或播散者,通常采用化疗。由于癌性体腔积液包括胸、腹腔或心包腔积液,可采用腔内化疗,常可使积液得以控制或消失。恶性肿瘤
17、引起的上腔静脉压迫、呼吸道压迫及脊髓压迫,脑转移所致颅内压增高,常先化疗缩小肿瘤体积,减轻症状,然后进行其他治疗。禁忌证一般认为病人有以下情况应慎用或不用化疗。 (1)年老、体衰、营养状况差、恶液质者。 (2)白细胞数低于419/L,血小板数低于80109/L,或既往的多疗程化疗或放疗使白细胞及血小板低下者,或有出血倾向者。 (3)有肝脏功能障碍及心血管功能严重疾病者。 (4)有骨髓转移的病人。 (5)贫血、营养障碍及血浆蛋白低下者。 (6)有心肌病变的病人,应尽量不用阿霉素、正定霉素及金霉素类抗癌药。 (7)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应禁用博来霉素,尽可能不用氨甲蝶呤和马利兰。 8.康复治疗的
18、对象主要是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慢性病者和老年病者。康复的目的是实现全面康复,着重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家庭和社会上过有意义的生活,即重返社会。 9.康复应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主要内容有:致残肢体及所有关节每日至少2次大范围活动;卧位锻炼;坐位锻炼;立位锻炼;行走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轮椅训练;职业训练;心理治疗;文体疗法;合并症的预防。 10.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个周期,称为细胞增殖周期,简称为细胞周期。 11. (1)急性期注意排尿障碍和吞咽障碍的处理。 (2)早期康复护理:床的摆放保证病人的偏瘫侧对向房间门,床
19、头柜放置于偏瘫侧;鼓励眼扫视;保持肢体的良肢位;定时翻身和做翻身动作训练;上、下肢床上康复训练;床上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 (3)后期康复护理:立位及行走训练;上下楼梯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失语症的康复治疗;心理康复。 12. (1)静脉给药:静脉注射为最常见的给药途径。静脉推注法(静推):适用于一般刺激性化疗药物。注射药液前先推注生理盐水,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后再推注药液并注意药液稀释的浓度。推注速度宜慢,定时检查回血情况,药液推注完后推注510ml生理盐水,以保证头皮针内无残留化疗药液。静脉冲入法(静冲):适用于强刺激性化疗药物,是预防药物外渗、减轻药物对静脉壁刺激的给药方法。首先选择适宜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护理 知识 肿瘤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