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观后感范文.doc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观后感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观后感范文.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观后感范文 11月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在上海市举行,30年来,浦东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标杆,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今天整理了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观后感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观后感1#上海浦东,三十而立。30年前,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趋势,改革开放从何突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30年后,浦东已从一片阡陌农田变为一座璀璨的现代化新城。30年前,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仅60亿元,2019年达1.27万亿元;人均GDP达22.91万元。浦东,以占全国1/800
2、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3份新“考卷”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夏天,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浦东用7年左右时间,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勇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标杆。浦东,又有了新的使命。敢闯敢试、先行先试,树立改革开放的旗帜1990年4月18日,开发开放浦东的大幕拉开。一个多月后,人民日报以太平洋西岸的曙光为题,报道了这件“震动上海”“震动中
3、外”的大事带来的“浦东热”“浦东速度”,断言浦东这块土地只要加以开发,就会光彩夺目。上海建工集团塔吊司机魏根生,从高天流云之上目睹了奇迹在脚下这片土地上渐次发生:烂泥渡路变身为银城东路,陆家嘴已是高耸入云。云海中,魏师傅和工友们吊起一个个重逾数吨甚至几十吨的构件,不断“刷新”陆家嘴、浦东乃至上海的高度:420米的金茂大厦、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632米的上海中心“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浦东,转瞬就一飞冲天。金融贸易区规划在了陆家嘴,“可谁都不知道这金融贸易区怎么建设”,首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总经理王安德回忆说。不知道,就借鉴。1.7平方公里的小陆家嘴地区,向国际
4、招标征集规划方案,开创了中国城市规划史先例。面对经过优化组合的规划方案,英国设计师罗杰斯惊叹:“下个世纪的教科书上,一定会出现你们的规划和建筑!”开放品格和规则意识,是浦东奇迹的密码之一。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方寸之地的陆家嘴金融城,如今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布局中国业务首选地,集聚了占全国41%的外资法人银行、占上海89%的外资财险人身险法人机构,以及占全国90%左右的外资私募机构;集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10余家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机构2020年3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二十七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上海晋升全球第四。20XX年该指数首次发布时,上
5、海排名第二十四位。前不久,由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出台,被称作“金融30条”,涵盖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对外开放等内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正在坚实落地。今年首家登记备案的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罗素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颖表示:“从全球视角看,这里是世界上资管业最具发展前景和吸引力的市场之一。”30年来,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在全国创造了50多个“第一”。这些“第一”就像种子,播撒在改革的试验田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也印记下先行者敢闯敢试的
6、足迹。迎难而上,制度创新的步伐更快、对标更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总结了浦东的“三股气”。他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发展任务,要进一步举全市之力把浦东这张王牌打好”“传承好、发扬好开发开放之初那股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这“三股气”,让浦东新区无惧压力测试,制度创新的步伐更快、对标更高。30年前芦花瑟瑟的海边荒滩,如今已是现代化临港新城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马斯克在此投入500亿元人民币,建造美国本土以外首个特斯拉超级工厂。从奠基仪式到首批Model 3新车交付,耗时仅仅12个月。特斯拉项目落地,是制度创新的结果。2018年7月,上海发布
7、100条开放新政,放开引入国外新能源汽车,放开外资股比限制,特斯拉才能“第一个吃螃蟹”。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汽车业,特斯拉却在4月10日的上海发布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车型,补贴后价格低于业内预期,受到市场追捧。今年前两个月,特斯拉国产版在中国市场销售排名第一。早在2月10日,上海特斯拉便已复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帮助解决员工住宿等问题,协调保障了特斯拉一些供应商的复工复产。目前,特斯拉复工率超过90%,产能超过疫情前水平。不光是临港新片区,当前浦东各地正心无旁骛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陆家嘴金融城最早恢复常态;洋山港的自动化码头凸显抗疫优势,3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达163万标箱,达去
8、年同期95.3%。上海社科院原研究员、早年参与浦东发展规划研究的王国荣回忆:那时浦东大道141号简陋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句话:“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大家心里就一个念头,要搞一个开放度更高的新区。开放度更高,就要一次次突破制度藩篱,一次次刀刃向内进行改革。自贸试验区31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推向全国。负面清单、单一窗口、事中事后监管、先照后证、证照分离7年前从浦东出现的这些陌生新词,如今在全国已耳熟能详。要做制度创新的高地,不当优惠政策的洼地,浦东紧紧依靠制度创新,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20XX年,中国首份负面清单在这里拟就,撬动政府审批制度进行革命性改革,迈出了与国际通行投资
9、规则接轨的重要一步:“非禁即入”。负面清单从最初的190项,经过5次修订,2019版减少到37项。在浦东,95%以上的外资企业通过备案方式设立。截至去年底,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超过2700个。浦东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制造业对外开放,在外商独资医院、认证机构、职业技能培训等50个开放领域实现全国首创项目落地。怎样让投资便利、资金进出便利?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成为金融改革的一大创新。“这就好比建立了电子围网,构成了一个金融领域的特殊监管区,关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动,而与境内资金又有隔离。”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说,截至去年底,浦东开立的自由贸易账户达13.1万个,人民币跨境结算总额累计3.8万
10、亿元。浦东新区把制度创新的目标,锁定在企业的获得感。华领医药是一家研发企业,手头有新药急于生产。企业有呼,政府有应。浦东利用自贸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优势,启用国际惯用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允许新药研发机构委托专业药企代工生产,新药研发成果进入市场的过程由此大大缩短。至今,浦东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勇担新使命,再造一个新浦东“如果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那么,浦东开发开放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历史性转变的攻坚之役。”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攻坚克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浦东与生俱来的使命。中央要求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
11、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而浦东,就要做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浦东在2018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完成新目标,相当于7年再造一个浦东。使命在肩。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浦东,唯有改革开放再出发。4月上旬,上海张江科学城地标性建筑双子塔项目全部动工。两栋320米超高层建筑建成后,不仅将承担科学研发支持功能和科技商务服务功能,也将成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区。开发开放30年,张江科学城是浦东的另一位“优等生”。95平方公里区域内,集聚着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人工智能岛、细胞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还有2.2万余家企业、5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一批
12、大科学装置,更有众多从全世界涌来的高端人才。如今,张江已形成新药研发、药物筛选、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量产上市的完备创新链,聚集了4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20余家大型医药生产企业、300余家研发型科技中小企业,还有4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100多家各类研发机构。张江,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药谷”。打造国际一流的大科学设施,上海不吝投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场效应”,让顶尖科学家近悦远来。“大科学装置光源二期,活细胞、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设施,明年都能完成,超强激光已投入使用。”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展望:未来5年,上科大自由电子激光建成,再加上中科院高研院、上海交大、复旦、中医药
13、大学在张江约2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设施群,有望容纳几万名一流科研工作者。上海推出“科创中心建设22条”,从人才新政、成果转化、财政科技投入等角度,为科研人员松绑加油,为“奇异妙想”落地生根开辟“快速通道”。上海创新“中国绿卡”的绿色通道,世界一流科学家纷至沓来。诺贝尔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和库尔特维特里希通过“绿色通道”,入沪工作。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也已经永久落户浦东。对浦东“最新”“最高”的期许,意味着浦东新一轮改革开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更意味着中国未来科创的全球影响力。对新浦东而言,未来已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观后感2#三十而立再出
14、发黄浦江一路蜿蜒,汇入滔滔长江,融入茫茫东海。浦东开发开放,不仅要助推上海改革创新,更要对长三角和全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2020年8月,在安徽合肥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持浦东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对上海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国家战略的旗帜下继续承担改革新试点浦东开发开放,本身就是一项跨世纪的国家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交给上海3项新的重大任务。创新、协调、绿色
15、、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3项重大任务中。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很大一部分区域就在浦东。秉持“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攻坚精神,今年前三季度,临港新片区产业投资完成202.3亿元,同比增长52.2%,实现“逆风而行”。从去年揭牌到今年10月中旬,临港新片区共计签约项目410个,涉及总投资额逾2800亿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从地理上看也属于浦东。截至今年10月30日,科创板已上市公司达到191家,总市值逾2.9万亿元。其中,浦东科创板已上市企业16家,占上海的51%。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三省一市都要拉
16、长长板、贡献长板。浦东就是上海最大的长板。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内,集聚在浦东的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达到13家。浦东的功能、市场、平台,将有力辐射带动长三角区域发展。一流城市一流治理,在新发展阶段贡献城市治理新样本新发展阶段之“新”,就在于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如何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答题。从商务楼宇到产业园区,从教育卫生到基础设施,近日浦东“金色中环发展带”重点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约400亿元。“金色中环”,是浦东实施“倍增计划”的重要抓手。2020年,全力实施产业能级、项目投资、功能优势、土地效益、服务效
17、能“五大倍增行动”,推动浦东经济总量向2万亿元迈进。面向“十四五”,浦东勾勒了新的发展蓝图。高质量发展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把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和城市治理统筹推进、系统集成,浦东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治理现代化之路。智治是浦东的特色。走进浦东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当日的城市运行“体征”,如垃圾分类、机场客流、河道污染等。分布在全区的近4万个物联感知设备,犹如神经元系统一般,将各类数据源源不断回传“城市大脑”。“我们在联洋社区安装地磁感应后,一有车辆堵在消防通道,系统就会发出提示,有效打通了小区的生命通道。”浦东城运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城市管理难点在哪,百姓关注点在哪,城市大脑的探索就到
18、哪。善治是浦东的底色。新版社保卡申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在浦东,百姓日常需要办理的212个事项,都可以在“家门口”办理。通过配备高拍仪、读卡器、扫描枪等“五件套”智能设备,分布在全区的“家门口”服务中心成了百姓“政务便利店”。联通国内国际市场,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新路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上海提出强化“四大功能”的要求: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浦东,正是承接“四大功能”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党中央又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强化“四大功能”为战略着力点,浦
19、东全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为临港新片区的重点产业,地平线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投资近30亿元的车载AI芯片全球研发中心近日正式落地。过去一年,临港吸引的集成电路投资额占上海全市60%以上,一条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装备材料的产业链逐步成型。探索数据跨境流动、谋划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临港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临港将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统筹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在双循环发展中争当“枢纽节点”。对历史的最好回望,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在国家战略的有力引领下,已是而立之年的浦东将再次出发
20、,奋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观后感3#4月18日,浦东开发开放迎来30周年。短短30年的历程,浦东从一个农田遍布的不便之地,变成了一个高楼林立、功能完善、四通八达、全球水准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截至目前,浦东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7万元,正在向2万亿大关的目标挺进。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更是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真实写照”。在浦东而立之年之际,客观理性地总结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经验,在日趋复杂的全
21、球化时代,对国家、城市发展均有十分重大的参考借鉴意义。一是,坚定信心、改革开放,转危为机,是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座城市乃至国家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如果回顾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情和国际关系,尽管已实行改革开放国策快十年了,但当时正处于苏联东欧局势动荡、国际封锁制裁加剧、经济保守倾向依然明显的艰难时刻,正如“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是当时邓小平同志经常强调的论点,而1990年实施的浦东开发开放战略,正是中央决定让中国冲破国际封锁、坚决奉行改革开放之路、探索市场经济制度、全面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让上海释放能量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象征和标志。这告诉我们,在国家危机面前,
22、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改革开放,才是一个国家和城市转危为机、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这一经验对当今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不确定性日趋增加的当下,更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二是,国家使命、地方担当,是推动城市快速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的促成乃至取得如此辉煌的发展成就,既因为浦东开发开放从一开始就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承担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开拓国际经济关系、探索市场经济体系等国家级制度创新功能,因此浦东往往成为国家重大改革、重大制度、重大项目的承载之地,产生诸多全国“第一”,包括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自贸试验区、第一家跨境贸易电商平
23、台、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一家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等,改革创新的效果比一般地区更加明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上海市领导班子和地方干部的使命担当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全心真心的奉献精神、勇猛精进的改革创新精神、精明睿智的世界发展眼光等,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始终,注入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一件接着一件办、一代接着一代干,最终成就了全球化的上海和浦东。这告诉我们,对一个城市或地方的发展,国家使命很重要,而拥有敢想、敢闯、敢干的领导和干部队伍更加重要。三是,全球标准,功能集聚,是提升全球经济地位的重要路径。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的核心用意还在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大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浦东开发开
24、放战略的第一要务。但在此过程中,浦东新区并未走低水平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而是向世界一流标准看齐,不管是城市形态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都强调全球标准,全球招标,包括人才引进等。更为重要的是,始终强调城市功能为引领,围绕金融、航运、贸易、经济、科技等核心功能来进行产业布局、制度创新,实现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齐头并进,从而提升城市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进而带动和助推上海发展成为全球化的“五个中心”。这告诉我们,一座真正强大的城市,关键在于城市核心功能要强大,要对全球资源发挥集聚、配置、辐射等作用,才会扮演全球“中心”角色。四是,经济领先、社会跟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浦东 开发 开放 30 周年 大会 观后感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