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蓝天白云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我爱我的家乡 2、动:采集与分享 教学目标: 1、从歌曲中感受祖国家乡的多姿多彩,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对家乡对生活无尽的爱。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演唱歌曲,抒情舒展地情绪表现歌曲。 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内容,选择自己家乡的美景编成新词唱一唱。 4、开阔学生视野,丰富音乐积累。 教学重点:用抒情舒展地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气息的控制,尽量做到“声断气不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与歌曲相关内容学习:我们学过哪些赞美家乡的歌曲或诗句? 我的家在日喀则
2、如今家乡山连山外面的景致等都是赞美家乡的歌曲,请同学们唱一唱。 2、讨论: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值得赞美的景致? 3、欣赏我爱我的家乡并提问: 说说我的家乡是哪里? 歌中唱了我的家乡哪些可爱的地方? 这“最高的山峰”“古老的宫殿”“宽阔的海洋”“最长的城墙”是指的哪里? 4、知识介绍: 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上,8848余米,终年积雪。 最长的城墙:长城 宽阔海洋:我国东临太平洋 。 古老的宫殿: 故宫 三、学唱歌曲: 1、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2、跟琴默唱歌曲。 3、找出难点节奏 4、集体练习难点处,教师重点示范。 5、整体听唱 1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6、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组接
3、龙唱 7、完整演唱全曲。 8、再听范唱,思考:这首歌应用什么情绪表现? 9、随伴奏带有表情演唱歌曲。 10、尝试将自己家乡的美景编成歌词唱一唱 四、采集与分享: 1、 说说各地的民俗及风俗习惯,通过歌曲或动作来表现地域特点。 2、 猜猜看:谁了解的音乐作品最多?五、总结下课 2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唱:捉泥鳅 2、听:蓝天白云 3、认识拍号 教学目标: 1、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体会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 2、欣赏合唱曲,体会在大自然中尽情歌舞的快乐与自在。 3、认识4/4拍号知道其含义。 教学重点
4、:演唱时声音富有弹性和童趣。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四四拍强弱规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2、师:今天老师带同学学习一首新歌,看看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 3、欣赏歌曲捉泥鳅 歌曲中唱到了哪些景物? 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 想一想:如果换成了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二、新授歌曲 1、朗读歌词,理解歌词 2、歌词中的“了”应读成liao音。 3、音乐游戏:找泥鳅 仔细观察歌谱,找出节奏相同的乐句,老师用彩笔勾画出。 找出旋律相同的乐句,同样勾画出来,并重点演唱。 4、演唱歌曲 注意:同音反复时应口齿清晰,音高一致,不能晃动。 三、认识4/4拍 强 弱 次强 弱 声势练习:
5、1踏脚2拍腿3、拍手4、拍腿 利用声势练习为歌曲伴奏。 四、欣赏蓝天白云 1、读读歌词有什么感受? 2、歌中的六弦琴指什么? 3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3、欣赏后提问:你能听出歌曲的节拍吗?;歌曲情绪怎样? 五、总结下课 4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美丽的黄昏 2、听:朝景 教学目标: 1、练习演唱三部轮唱,感受合唱效果。 2、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较好的表现歌曲意境。 3、了解跟黄昏有关的乐曲。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表现 教学难点:三部轮唱的效果呈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欣赏乐曲日落片段 2、讨论:这段音
6、乐使你想到一天中的什么时候?由黄昏你联想到什么? 小结:有美丽的晚霞、美妙的钟声、袅袅的炊烟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昏。 3、揭示课题美丽的黄昏 二、歌曲教学: 1、教师范唱歌曲;讨论:你能感受这首歌的韵律吗?它是几拍子的? 2、欣赏磁带范唱 讨论:老师范唱与磁带范唱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是独唱,磁带是轮唱 3、轮唱练习:什么是轮唱?你们会唱轮唱歌曲吗? 轮唱:轮流交替演唱。 4、学唱新歌: 默唱歌谱 分析歌谱 齐唱歌谱 演唱歌词 5、轮唱练习: 两声部轮唱-三声部轮唱 当声部一唱第二句时,二声部开始唱,声部二唱第二句时,三声部开始唱 5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7、 要求:节奏稳定,旋律完整 6、抽查与展示 7、随伴奏带完整有表情演唱歌曲。 三、说说黄昏的美景: 四、欣赏朝景: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格里格为诗剧所配的音乐。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主人公远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贩运黑奴,又到中国探险,成了富商。后来,他来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但这段音乐所描绘的并非是炎热的沙漠,而更像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 五、总结下课 6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放风筝 2、拓展风筝的知识 教
8、学目标: 1、欣赏放风筝 2、拓展风筝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放风筝 1.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吗? 师: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春天可以放风筝。 师:现在请大家听赏放风筝乐曲。 2. 跟着音乐感受放风筝的心情,用动作来表现。 二、音乐引入,复习歌曲 1、 同学们,我们放着风筝来到了田野,你们瞧,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捉泥鳅;你们捉过泥鳅吗?捉起来容易吗?请你们看看他们是怎样捉泥鳅的。 2、齐唱歌曲。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 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9、 5、视唱歌谱,感受强弱次强弱规律。 三、创编动作 1、观赏玻璃瓶中的泥鳅的动作。 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泥鳅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3、小组表演。 五、小结 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7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唱游在森林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听: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了解各种乐器
10、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 一、 唱游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1、 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 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5-6-7-1-。呜- 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好可爱的小动物。 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1=D上升到1=F 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 小奶牛说:谢谢大家。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 牧场好大啊。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
11、段。 1、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老师演示课件中音乐童话故事。学生欣赏一遍。 2、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学生创编动作。 4、作曲家在交响童话中,将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 5、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8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6、老师出示音乐游戏。介绍并讲解:上面有哪些乐器?下面是谁?谁能玩这个游戏。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点击”乐器,然后说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
12、得。长笛代表小鸟。从音色中辨别人物和动物。 三、说一说:分辨每种乐器演奏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1、让我们通过音乐游戏来了解。 音乐游戏:听音乐,猜猜我是谁?学生分组做游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2、这首交响童话好听吗?叫什么名字? 3、你最喜欢什么乐器模仿哪个角色的音乐? 四、编一编:你能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角色编创人物、动物动作? 除了听音乐创编动作,你还想用什么方式创编? 1、分配角色表演 2、谁今天还能想出新的表现方法? 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大胆创作。表演:每人选择不同的角色;写童话故事。 五、想一想: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貌视强大的敌人都是
13、可以战胜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在全班面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六、小结:愉快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坐上雪橇车,踏上回家的路程吧。 。 9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森林水车 2、唱:绿色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了解演唱形式。 2、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二、导入: 1、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2、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
14、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3、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4、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哟应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四、欣赏森林水车 1、我们用歌声表达了绿色的祖国,现在我们体验一下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的声音。 2、听赏森林水车 3、跟着音乐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五、音
15、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六、课堂小结 11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
16、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第一交响乐曲 教学目标: 1、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探索西洋乐器的特性,了解它们与塑造的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听赏中了解什么是卡农,从而更好地欣赏乐曲中的轮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 二、发音练习 三、复习歌曲绿色的祖国 1、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2、跟琴齐唱歌曲。 3、找出难点,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节奏。 4、集体练习难点处,教师重点示范。 5、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组接龙唱。 6、完整演唱全曲。 四、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1、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听赏一首乐曲第一交响
17、曲第三乐章;说一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2、熟悉一段书上的旋律,并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你觉得音乐情绪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3、跟老师用三部轮唱的方法唱一唱。 五、小结 12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唱: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背唱加拿大民歌银色的桦树林。 2、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体会同一首歌因速度不同表达出的不通情绪。 教学重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听着欢快的音乐迎接学生进入音乐室。 1、教师播放音乐祖国祖国多美丽。 2、师生拍手随音乐进入指定位置。 二、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
18、道树木有什么 作用吗 ? 生 :涵养 水分、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 师 :你们喜欢什么树木 ?为什么 ? 生 :喜欢松树,它坚强 ;柳树 ,它柔美 师 :你们都知道哪些树木? 生 :松树 、柳树、杨树 、槐树 、法国梧桐 。 师 :今天我让你们认识一种新树,看这就是它的照片。 师 :因为桦树是白色的,所以人们管它叫 白桦树。 师 :今天 我带同学到国外去旅游,去哪个国家呢 ?对 !目的地 就是北美的加拿大 。加拿大在哪呢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看地球仪,这个地方就是加拿大,你们了解加拿大吗 ,谁来说一说。 生 :加拿大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白求恩 就是加拿大人 、加拿大 盛产
19、小麦 、加拿大的冰球 运动水平非常高 。 师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首加拿大的歌曲 银色的桦树林 三、学习歌曲: 、突破歌曲难点节奏。 教师 :我们看一看在这神奇的水果树上 ,都接了那些水果 ?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x |x xx x x| 生 :自己练习打节拍读水果名。 生 :分组打节拍读水果名,进行竞赛 。 13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生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叫声 ,按节奏 学叫声。 生 :小组讨论 ,创编歌词。 生 :按节奏编歌词进行小组间竞赛。 、学习曲谱。 1、听老师范唱歌曲的曲谱。 2、学生不出声的随音乐默唱曲谱。
20、 3、学生嘴动 ,不出声假唱歌曲。 4、学生随音乐 ,小声唱曲谱。 5、学生随音乐,大声唱曲谱。 6、分小组 唱曲谱。 、学习歌词。 1、听范唱,说说歌词内容。银色的桦树林、河狸的故乡、强壮的驯鹿、湖水清又清。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随范唱心里默唱歌词。 4、随伴奏,打节拍假唱歌词。 5、随伴奏,小声唱歌词。 6、随伴奏大声唱歌词。 7、用中速 ,优美的情绪有感情的唱一遍。 小组讨论,创编歌词。 四、本课小结。唱着歌曲律动出音乐教室。 14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采金秋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听:丰收歌 2、唱:采金秋 教学目标: 1
21、、学唱采金秋歌曲,观察秋天,激发学生生活的情感进行表演。 2、欣赏丰收歌,学跳丰收舞 。 3、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教学重难点: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及下滑音,学跳丰收舞,即兴表演采金秋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丰收歌” 1、律动: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2、游戏:打击节奏 xxx xx | xxx xx | 3、风光片:印度尼西亚 4、学生交流平时对印度尼西亚的了解与观后感。 二、学习新歌 1、范唱歌曲恰利利恰利 2、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情绪特点以及节拍特点的感受。 3、用特征节奏为歌曲伴奏,加深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4、学生自学歌曲前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音乐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