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药理课件.docx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科大学药理课件.docx(5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方医科大学药理课件第一章 绪论 一教材精要 药物是指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药物与毒物并无严格的界线。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药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药理学的科学任务是: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的新用途;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重
2、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药理学又是实践科学,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和临床药理学方法。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历史,中国的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其中著名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近代药理学随着新药的发展而建立,现已有许多新的药理学分支。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新药的研究包括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检测。二测试题 名次解释1. 药物 2. 药物效应动力学3. 药物代谢动力学 选择题A型题1. 药物A.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 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
3、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D.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2. 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因为它:A. 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B. 阐明药物作用机理C.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D.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 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论据3. 药理学A. 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 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学科D. 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4.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A. 药物的临床效果B.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C.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D.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 药物的作用机理5. 药动学研究
4、的是:A.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 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 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D. 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的消除规律E. 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6. 新药临床评价的主要任务是:A. 实行双盲给药B. 选择病人C.进行 期的临床试验D.合理应用一个药物E.计算有关试验数据B型题A. 有效活性成分 B. 生药 C. 制剂 D. 药物植物 E. 人工合成同类药7. 罂粟8. 阿片9. 阿片酊10. 吗啡11. 哌替啶A.神农本草经 B.神农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本草纲目拾遗E.新修本草12. 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药典意义的药物学典籍是13. 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是14. 明代杰
5、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C型题A.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 B.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5.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16.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17. 药理学是研究:X型题18.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 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B.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C. 研究开发新药 D. 合成新的化学药物E. 创造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剂型19. 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 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C. LD50D. 临床前研究资料 E. 核算药物成本20. 新药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在于:A.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药物? B. 发掘效果优于旧药的新药
6、C. 研究具有肯定药理效应的药物,不一定具有临床高效的药物D. 开发祖国医药宝库E. 可以探索生命奥秘填空题 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_包括_间相互作用的_和_的科学。2. 明代李时珍所著_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共收载药物_种,现已译成_种文本。3. 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规律的科学叫做_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影响的叫做_学。4. 药物一般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_及_,可用以_、_、_疾病的化学物质。5. 药理学的分支学科有_药理学、_药理学、_药理学、_药理学和_药理学等。问答题 1. 试简述药理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2. 试简述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3. 试论述药理学在防、治、诊断疾
7、病中的意义。4. 试论述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效应动力学的规律对应用药物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A型题1D 2、D 3、C 4、B 5、E 6、C B型题7、D 8、B 9、C 1 0、A 11、E 12、E 13、A 14、CC型题15、A 16、B 1 7、CX型题18、ABC 19、ABCD 20、ABCDE填空题1、 机体,病原体,规律,机制2、 本草纲目,1892,73、 药效学,药动学4、 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预防,诊断,治疗5、 分子,神经,临床,遗传,行为,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一教材要点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是指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运动过程,多数药物经被
8、动转运跨过细胞膜,其特点是药物依赖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该转运方式不需要载体,不额外消耗能量,无饱和性,各药物之间无竞争性抑制现象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较易通过药物的离子化程度因其pKa值及所在溶液的pH值而定,这是影响药物跨膜被动转运进而影响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一个可变因素简单扩散的通透量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通透面积、药物分子通透系数成正比,与膜厚度成反比。(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转运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多数药物通过被动转运吸收,少数药物经主动转运吸收。1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若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
9、排泄的量较大,从而减少进人体循环的药量,称为首关消除。舌下及直肠给药不经过肝门静脉,避免首关消除,吸收也较迅速。2舌下给药:可避免口服后被肝脏迅速代谢。3注射给药: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进人体循环,没有吸收过程。肌内注射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膜的脂质层;或以滤过方式进入血上皮细胞间隙,故吸收快,皮下注射药物吸收较慢,有刺激性的药物可引起疼痛。4呼吸道吸人给药:由于肺泡表面积很大,肺血流量丰富,只要具有一定溶解度的气态药物即能经肺迅速吸收。 吸收的药物通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为分布。影响分布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亲和力、体液pH值和药物解离度、器官
10、血流量以及特殊的屏障作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及其意义(略),结合型药物的特点:暂时失去药理活性;结合型药物为大分子化合物,不易透过血管壁、血脑屏障及肾小球,因而影响被动转运。但不影响主动转运:结合是可逆性的;结合具有饱和性和竞争性血脑屏障是脑组织内的特殊结构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能阻碍许多大分子、水溶性及解离药物通过的屏障胎盘屏障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通过此屏障进入胚胎循环。代谢又称为生物转化,代谢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代谢分两相进行,?相反应通过引人或脱去功能基因(-OH,-NH2,-SH)使原形药物生成极性较高的代谢产物。氧化、还原、水解均为I相反应,相
11、反应为结合。若I相反应产物具有足够的极性,则易被肾脏排泄。经相反应所生成的结合物为极性分子,易经肾脏排出,且多无活性。但相结合反应的产物不都是无活性的。肝脏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代谢的主要酶系统,其特性是易受药物的诱导和抑制。肝药酶诱导剂可使P450酶系统活性增加,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奥美拉唑等;肝药酶抑制剂可使P450酶系统活性降低,如氯霉素、红霉素、奎尼丁、异烟肼、西咪替丁等。(三) 药物的时量关系或时效关系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参数:峰值浓度(Cmax)、达峰时间(Tpeak)、曲线下面积(AUC)、表观分布容积(Vd)、消除半衰期(t1/2)、血
12、浆清除率(CL)。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略)。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人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掌握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定义和意义生物等效性是指对于含同一有效成分,且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相同的两种不同的药品,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别了解连续恒速给药时的血浆药物稳态浓度(Css)及多次给药的特点和房室模型的意义。二. 测试题(一) 名词解释1.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 2.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3.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circulation)
13、 4. 开放性二室模型(two-compartment open model)5. 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6. 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7.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8. 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9. 稳态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10.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Iune of distribution)11.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12. 半衰期(half li
14、fe)(二) 选择题A型题 1阿司匹林的pKa值为3.5,它在pH值为7.5的肠液中可吸收约( )。A1 B0.1 C. 0.01D10 E. 992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C.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D.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排泄速度不变 3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 )。A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C单胺氧化酶 D. 辅酶IIE. 水解酶 4pKa值是指( )。A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 B药物99%解离时的pH值C药物50解离时的pH值 D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E药物全部解离时的pH值 5药物在血浆
15、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可使(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 药物转运加快 D.药物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6临床上可用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 )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生E以上都不对 7使肝药酶活性增加的药物是( )A氯霉素 B利福平 C. 异烟肼 D奎尼丁 E西咪替丁8某药半衰期为10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时间为( )A10小时左右 B20小时左右 C1天左右 D2天左右 E5天左右9口服多次给药,如何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 ( )A每隔两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 B首剂加倍C每隔一个半衰期
16、给一个剂量 D. 增加给药剂量E每隔半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10药物在体内开始作用的快慢取决于( )。A吸收 B分布 C转化 D消除 E排泄11有关生物利用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 B达到峰浓度时体内的总药量C. 达到稳态浓度时体内的总药量 D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和速度E药物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静脉的量; 12对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给药间隔 B给药剂量 C.给药途径 D给药时间 E给药速度13t1/2的长短取决于( )。A吸收速度 B消除速度 C.转化速度 D转运速度 E表现分布容积14某药物与肝药酶抑制剂合用后其效应(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17、D消失 E以上都不是15临床所用的药物治疗量是指( )。A有效量 B最小有效量 C.半数有效量 D阈剂量 E.1/2 LD5016反映药物体内消除特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是( )。A. Ka、Tpeak B. Vd C. K、CL、t1/2 D. Cmax E. AUC、F17多次给药方案中,缩短给药间隔可( )。A使达到CSS的时间缩 B提高CSS的水平C.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 D延长半衰期E. 提高生物利用度B型题A立即 B1个 C2个 D5个 E10个18每次剂量减1/2需经( )t1/2达到新的稳态浓度。19每次剂量加倍需经( ) t1/2 达到新的稳态浓度。20给药间隔缩短一半时需经
18、( ) t1/2达到新的稳态浓度。A给药剂量 B给药间隔 C.半衰期的长短 D给药途径 E给药时间21达到稳态浓度Css的时间取决于( )。22稳态浓度Css的水平取决于( )。X型题23有关药物血浆半衰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血浆半衰期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度C可依据血浆半衰期调节给药的间隔时间 D血浆半衰期长短与原血浆药物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过45个半衰期已基本消除24关于药物的排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经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管排出 B有肝肠循环的药物影响排除时间C极性高的水溶性药物可由胆汁排出 D.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排出多E极性高、水溶性大的
19、药物易排出25关于一级动力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血浆中药物浓度成正比 B半衰期为定值c. 每隔1个t12给药1次,经5个t12血药浓度大稳态D是药物的主要消除方式 E多次给药消除时间延长26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药物被吸收利用的程度 B指药物被机体吸收和消除的程度C生物利用度高表明药物吸收良好 D是检验药品质量的指标之一E包括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27关于肝药酶诱导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增强肝药酶的活性 B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 c. 减慢其他药物的代谢D是药物产生自身耐受性的原因 E使其他药物血药浓度降低28消除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意义A可确定给药剂量 B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C可
20、预测药物在体内消除的时间 D可预计多次给药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E可确定一次给药后效应的维持时间29药物的消除包括以下哪几项A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C肝肠循环D. 药物经肾排泄 E首关消除30舌下给药的优点在于A避免胃肠道刺激 B避免首关消除 C避免胃肠道破坏D吸收较迅速 E. 吸收量大31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可出现的情况有A多数药物被灭活 B少数药物可被活化 C极性增加D脂溶性增加 E形成代谢产物32影响药物从肾脏排泄速度的因素有A药物极性 B尿液pH C肾功能状况D给药剂量 E同类药物的竞争性抑制33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有A药物的理化性质 B给药性质 C. 给药剂量D体
21、液pH及药物解离度 E器官血流量34药物按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的特点是A血浆半衰期不是固定数值B药物自体内按恒定速度消除C. 消除速度与Co(初始血药浓度)高低有关D时量曲线在普通坐标上为直线,其斜率为KE进人体内的药量少,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有余(三) 问答题1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2不同药物竞争同一血浆蛋白而发生置换现象,其后果是什么?3举例说明pH值与血浆蛋白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4为立即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抢救病人,如何实施负荷剂量给药?5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有何不同?参考答案:A型题1、 C 2、B 3、A 4、C 5、E 6、B 7、B 8、D 9、B 10、A 11、D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方 医科大学 药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9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