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西海特建设工程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7月11日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 项目概况11.2 报告的编制范围11.3 编制依据21.4 项目背景2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第二章 社会经济、交通现状及发展42.1 地理位置42. 2 城市发展概况4第三章 建设条件、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53.1 建设条件53.2 技术标准63.3 建设规模及内容6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74.1 规划设计原则74.2 设计方案拟定74.3 基础工程84.4 上部结构84.5 下部结构84.6 工程实施方案9第五章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5.1 项目建设区的环境现状105.2
2、 项目施工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105.3 环境保护措施105.4 环境影响评价11第六章 工程进度安排126.2 建设期安排126.3 工程管理的实施方案12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47.1 编制依据147.2 主要材料价格147.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7.4 资金筹措15第八章 招投标198.1 招标范围198.2 招标组织形式198.3 招标方式19第九章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20第十章 问题与建议23附件:1、藤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选址的意见3、藤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建设项目用地选址的
3、意见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5、关于对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意见书6、关于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水土保持及行洪意见批复7、业主组织机构代码证8、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附图:1、项目区位图2、桥型图第一章 概 述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 项目业主:岭景镇人民政府。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泗罗河上(麦地村与镇城区相接最近地段,离麦地村公所约200米)。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一条跨越岭景镇泗罗河的人行桥,桥梁长68.08米,桥面宽3米。 项目建设期限:一年 工程项目在2013年上半年做好工程前期有关立项申报工作,2013年下半年动干建设,2014年上半年完成。
4、抗震设防烈度:6度。项目投资预算:本项目总投资82万元。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根据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中的规定确定。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及建筑物分布情况,其桥梁主要技术指标(推荐方案):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洪水频率:1/50年。标准跨径: 610,全长68.08米。横断面形式:矩形空心板梁。施工形式: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桥。桥面净空宽度:3米,行人道净宽:2.4米。设计安全等级:二级1.2 报告的编制范围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社会经济、交通现状及发展;3、交通量预测;4、建设条件、技术标准与工程规模;5、工程建设方案;6、工程环境影响分析;7、工程实施方案;8、投资
5、估算和资金筹措;9、融资方案分析;10、国民经济评价;11、工程项目招投标;12、问题与建议。1.3 编制依据政策依据1.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4. 藤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5. 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6. 藤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7. 藤县岭景镇总体规划(2008-2020)行业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6、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0632007);5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6-9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08);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业主提供的其他工程技术资料1.4 项目背景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自治区、梧州市对藤县的支持进一步加大,西江黄金水道开发、西江经济带和粤桂合作特
7、别试验区的建设加快,藤县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态势全面向好,民心士气持续高涨,竞争力日益增强,具备了上水平、上台阶的良好基础。根据县委的决策部署,藤县今年提出:要着力抓好城镇化建设,打造美丽宜居藤县;抓好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抓好城镇开发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抓好城乡交通路网建设,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大会战;着力抓好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本项目拟建设一座横跨泗罗河,连接岭景镇镇区和麦地村的人行桥。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岭景镇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8、,全镇14个行政村已全部通水泥路,部分村屯道路也水泥硬化。泗罗河横贯辖区内7个行政村,大部分群众需涉水过桥。泗罗河上多是木板桥,汛期经常会被洪水冲走,严重影响了村民的交通安全,所以,农村危桥改造建设成为本届岭景镇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本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落实国家民生工程的需要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
9、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岭景镇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镇14个行政村已全部通水泥路,部分村屯道路也水泥硬化。岭景镇麦地村人行桥是一项基础设施建设,是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是保证岭景镇民众出行安全的需要岭景属山区乡镇,泗罗河横贯辖区内7个行政村,每个村有大部分群众平时生产生活及出圩入市需涉水过桥,据统计,辖区内泗罗河之上有大小桥梁十多座,除篁村大桥、古登桥(仅能通农用车的水泥桥)外,其余的全部是木板桥,而木板桥,仅能行人,遇到汛期经常会被洪水冲走。麦地村位于岭景镇北
10、部,人口1250多人,麦地村与镇城区仅一河之隔,麦地桥是麦地村连接镇城区的最近最便捷的唯一通道,目前仅有一座木板桥。每到汛期,木板桥经常被洪水冲走,严重影响了麦地村村民生产生活及学生上学安全,所以,建设麦地村人行桥成为麦地村村民的迫切愿望。是促进岭景镇经济增长的需要交通条件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枢纽,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麦地人行桥的建成将结束麦地村与镇政府相望不相通的历史,彻底改善麦地村群众的出行环境,将从根本上提升麦地村的区位优势,从根本上改变岭景镇水上交通面貌,使水陆交通相连,对促进岭镇农产品贸易及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同
11、时,将对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树立岭景镇新形象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第二章 社会经济、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2.1 地理位置藤县位于广西东部,梧州市的西面、邻近广东,地处北纬23023524039,东经11021001111127之间。全县现有人口105万,全县下辖16个镇(乡),共266个行政村,县城地处藤州镇。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8.3亿元,同比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亿元,同比增长51.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30.1亿元,同比增长3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21.1%;财政收入完成13.35亿元,同比增长33.5%;城镇
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32元,同比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12元,同比增长18.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99以内。岭景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西南部,在1999年11月撤乡建镇,属“容、藤、平” 三县交界地,东邻象棋镇,南邻容县自良镇,西与平南县寺面镇、大坡镇毗连,北与藤县新庆镇、平南县大洲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距藤县县城483公里,距容县县城45公里,藤县至容县二级公路从境内经过。每天有直达班车通县城和梧州市,容县、玉林等往返班车途经驻地。2. 2 城市发展概况2013年藤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13、%,力争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力争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力争17%;财政收入增长12%,力争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力争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力争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力争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岭景镇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1350毫米。全镇总面积190.26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3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585人;有耕地面积19845亩,其中水田16145亩,旱地3700亩;山林总面积21万亩,
14、其中松林12.5万亩,杉林1036亩,玉桂林40538亩,竹林2610亩,林木蓄积量6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4.6%;松脂、桂皮、柚子、篙竹为本镇四大拳头产品,年产松脂1200吨,桂皮300吨,竹子30万株,柚子80吨。境内主要山峰有鹿伏岭,海拔512.8米,主要河流有泗罗河,集雨面积108平方公里。新兴产业以大益村六伏岭福鼎茶场为主体的岭鼎系列品牌茶叶。主要企业有罗傍电站、石村电站、木材加工厂、山猪冲林场、大益茶场。旅游项目有与石表山风景区连为一体的泗罗河漂流,吸引众多游客。2012年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完成生产总值3.62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0万元,
15、同比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亿元,同比增长18%。2. 3 城市交通现状及规划根据藤县岭景镇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镇区人口为16000人,建设用地合计93.0ha。镇区的西北部规划为文化科技、税务、工商所用地,中部为中小幼儿园用地。西部是市场用地。东部为消防用地。规划中镇区要建设两座桥,分别是罗江桥和麦地村人行桥。罗江桥位于镇区西部,横跨泗罗江,连接镇区西部和罗江村。麦地村人行桥位于镇区东北方向,连接镇区与麦地村。镇区东岸可供连接的镇区道路规划均属于级支路,规划路幅宽度有12m、7m两种,时速为20km/h,车道宽度3.5m。本项目是建设麦地村人行桥,位于镇区东北
16、方向接入镇区旧拱桥原有道路,符合总体规划和路网要求。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及建设规模3.1 交通量预测本项目主要用于行人和摩托车通行,因此只对人流量进行调查,2012年岭景镇镇区4个主要出入口白天12小时流量总量为8380人次/日(折算数),其中内部交通量为5365人次/日。其分布表如下:车辆单位:辆/日(折算数)序号调查点所属道路出境入境出入境总量比例(%)方向11号376县道县道37615601632319222.6东向22号376县道县道376952890184216.4北向33号镇政府南出口10031203220622.0西北44号罗江桥620520114018.5西南合计41354245
17、8380100.0在预测未来项目承担趋势交通量时,多数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弹性系数法原理是利用交通需求增长与经济活动增长的互适性联系,可以从总量上较好的把握区域生产力水平提高对交通增长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计算公式:式中:Q未来客、货交通出行总量(人次/日);q基年客、货交通出行总量(人次/日);k预测期间的弹性系数;r预测期间的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速度(%);t预测期间时间跨度(年)。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项目2010年2025年各阶段交通量弹性系数的取值如下表:项目影响区各阶段交通量弹性系数时段弹性系数201020150.90201520200.85202020250.70拟
18、建项目为人行桥,主要定位是满足岭景镇镇区至麦地村居民出入及货物运输的需求。这座桥的改造将受益人口达1.6万人。该桥升级后将极大地方便了经济作物的运输和村民生活、生产资料的输入。经计算,该人行桥的趋势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岭景镇人行桥趋势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人次/日路段2015年2020年2023年2025年麦地村人行桥632963120313563.2 建设规模及内容在进行交通量预测后,该人行桥和接入道路属于城镇支路。根据麦地村和岭景镇的实际通行需要,拟建设一座横跨泗罗河的人行桥连接岭景镇与麦地村,该人行桥只通行行人和少量摩托车,不通行汽车,属于支路等级。拟建桥梁标准跨径: 610,全长
19、68.08米,桥梁不建设引道,采用4米的桥头搭板与原有道路连接,实现两侧街区交通衔接,纵坡较大处不设置平交道口和公共交通车辆的停靠站及工厂、街坊出入口,引道纵坡起(终)点与平交道口之间保持适当长度的平坡缓和段。路灯单侧布置,高3.5米,间距10米。排水管管道直径为150mm。人行道外侧的栏杆高度为1.10m。照明、环保、消防、交通标志等附属设施不得侵入桥梁、地道的净空限界。桥面净空宽度:3米,行人道净宽:2.4米。桥面设计标高15.00米,两边桥台搭板长4米。第四章 建设条件、技术标准项目选址位于镇区东北部,横跨泗罗河,是麦地村与镇城区相接最近地段,离麦地村公所约200米,桥头处为镇区东北河岸
20、滨江道路与通往岭景镇中学道路的十字交叉处,离岭景镇直线距离65米。项目选址河段河道顺直、河床稳定、河滩较窄且地质良好。4.1 建设条件4.1.1地形地貌桥址位置左岸桥头处于麦地村,右岸桥头处于岭景镇,跨越岭景河,桥的走向为南西一北东走向,两岸均为冲积阶地,岸坡较缓,坡角约15-20度;两岸植被发育良好或一般,以竹林为主。4.1.2区域地质构造a、地质:据区域地质图(1:20万容县幅)地质资料显示,场地出露地层为华力西期()侵入岩,为第一次粗粒斑状花岗岩出露面积较大。b、构造:场地东约1KM处有一条北东南西走向的大断裂通过。为正断层,倾向东、东南,倾角20-30度。4.1.3地层岩性场地地基主要
21、岩土层有第四系人工堆积素填土,冲积粉质粘土、卵石、粗砂层,残积砂质粘性土,基岩为华力西期()花岗岩(据揭露深度范围内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岩层)。4.1.4水文地质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潜水。潜水主要分布在土层中的空隙、裂隙中,其补给条件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补给。场地内及周围没有对地基土有腐蚀性影响的污染源存在,根据当地附近场地的水、土质分析资料及已有建筑经验判断场地地基水、土对砼有微腐蚀性,对钢筋砼中的钢筋已有微腐蚀性。但水土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4.1.5地震情况根据记载,1272-1859年的近600年中。震中在梧州(含藤县)的地震计有16次,震级3-5级:1372-1936年震中在邻
22、区,梧州受波及影响的地震计有10次,这些地震仅有“摇动居民房屋”的记载。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广西区划一览表等的有关规定:藤县地震基本烈度VI度,特征周期分区为第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4.1.6水文条件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得江段,北流河属浔江一级支流,泗罗河属北流河上游的次级支流,麦地小桥跨越的为泗罗河,桥址处水文条件不复杂,常水位为52.90 m,麦地村人行桥河段水位为14.5m。4.1.7气候条件 本工程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早季分明,温湿多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49月份为雨季, 5-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岭景镇麦 村人行桥 工程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