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doc
《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 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主要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制作,值得每一位青少年观看。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为了和平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0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一一九五三年元旦过后,我到张店(今淄博)工务段检查工作,还没几天,调度电话就传达分局通知,要我赶快回分局机关报到,去参加抗美援朝。当时,我误以为要我去武汉参加修建长江大桥。接到电话的当天,我就赶回了青岛。分局机关各科室的同志都祝贺我经批准去抗美援朝,为我准备纪念品,约我合影留念,忙活了两个整天,第三天一大早,我赶紧乘火车回家向亲
2、人们告别,见到我大着肚子的妻子又不好隐瞒,我要告诉她的话还没说完见她失去笑容、脸色变了。她什么话也没有和我说,把脸背向我的眼,我仍看见她潸然泪下,我担心伤害她怀着五个多月的身子,没到天黑就搀扶着送她到离我家三里路赵家埠头她的娘家。我们青岛铁路分局的援朝职工去济南铁路局集中,乘座的是青济直达快车,在我家尧沟车站没有停点,飞驰通过。那天夜里,我父亲特地从县城里店铺赶回家里陪伴母亲,两位老人一夜都没合上眼。欢送我们援朝职工的大会在青岛车站隆重举行,时间虽短却非常热烈。欢送的人群挤满站台,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我以前很少见到这样的场面。两个弟弟那时在家乡读小学没能送我,在青岛的表姐夫妇到车站为我送行,工
3、务科苏强股长给我带大红花,刘副局长的讲话简短而语重心长。我代表援朝职工发言,志气高扬,表示我们一定要载誉而归、不负众望。我们济南铁路局一批援朝职工到达沈阳后,脱掉了铁路制服换上了崭新的志愿军冬装。大家把穿上军衣的照片很快寄给各自的亲人。在出国之前我们学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对朝鲜老乡的称呼以及日常生活的简单朝语。一九五三年元月的一个夜晚,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天寒地冻、皑皑白雪。我们第一批男女青年援朝职工分乘多辆军用汽车离开丹东驶过鸭绿江大桥,直奔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代号08部)驻地。在汽车上我们的任务是做好防空袭工作,一旦听到飞机轰鸣声,就赶快拍打驾驶室,
4、让司机熄灭前大灯。闭着灯,开车的司机对道路很熟悉,顺着雪白的公路照样可以减速慢行。那天夜里很幸运,我们没遭到敌机轰炸,经过大半夜的颠簸到达龟城,大家实在困了,下车后摸黑都钻进朝鲜老乡残存屋里的炕上和衣而卧。睡到天亮我醒来,才发现我们身旁睡的有男有女,他们对我非常友好,一点也不陌生,定要我们吃完早饭再上路。在离开这座城市时我看见的到处是弹坑,满地瓦砾,一片废墟。这是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灭绝人寰的罪证。在汽车上,我们齐声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打败美帝野心狼。当时,我心想我们国家经济虽然还没恢复,人民群众生活有困难,但是只有打赢这场战争才能保住我们夺取解放的胜利果实,
5、建设新中国。到达志愿军08部后,我和上海援朝职工谢邦定同志分配到指挥局直属独立通讯信号工程营做后勤供应工作。我们部队执行的任务是在朝鲜腹部(中线)抢建一条新的铁路运输线。我缺乏部队知识更不懂军事,现在知道了一点,朝鲜战争和我们解放战争大有不同,打的不是小米加步枪的仗,志愿军作战部队大量的的武器装备、弹药物资、军需供应等大部分要靠铁路交通运送,铁路钢铁般的运输线是完成后勤保障任务非常重要的的因素。现在我想,我们志愿军洪学智副总司令(回国后任总后勤部部长)管后勤工作可能是这个原因。一九五三年上半年,朝鲜战争未停战前,我们指挥局后勤部和抢建铁路施工部队经常遭到敌机空袭。我们部队驻地离指挥局后勤部不远
6、,仅隔着一座山。有一天深夜,多架敌机轮番轰炸,飞机轰鸣和炸弹声震耳欲聋,山林的火光照得我们部队驻地通明,好在早有准备损失不大。为躲避敌机轰炸,我们曾住过帐蓬和山洞,在朝鲜老乡家住的时间比较长。朝鲜阿爸吉阿妈妮对志愿军胜过对他们朝鲜人民军。有一天晚上,有个人民军战士要在我们住的阿爸吉家借宿,阿妈妮怎么也不让睡在她的坑上。祖国人民对我们援朝职工关怀倍至。我们的工薪原工作单位如数照发,在援朝期间还发津贴,吃的和穿的按规定标准由军费负担。我原单位的工资,分局按月准时车递到尧沟车站,不是弟弟去领就是车站派人送到我母亲手里,那时我的家庭生活不成问题。我们部队吃的主食是大米白面和少量高梁米,副食多是干肉干鱼
7、罐头蛋粉等干菜,很少吃到新鲜蔬菜,不少同志患了夜盲症,吃些国内赶运去的羊肝粒很快也就好了。朝鲜停战以后,祖国派去的慰问团一个接着一个,有名的艺术家、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为我们演出向我们慰问。慰问品种类繁多,一批又一批发到我们手里,印着赠给最可爱的人的红字十分显眼,我们部队不仅物质生活很好,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一九五四年春,我们部队圆满地完成了铁路抢建任务,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我们胸前佩带着各式纪念章和各种荣誉奖章胜利回国,我们回国部队乘坐的军列到新义州过鸭绿江大桥前,为避开联合国监督小组的耳目是严格保密的。我们军列到达丹东站时车门车窗大开,欢迎群众和我们高呼:祖国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那场
8、面比欢送我们出国时更加热烈!2020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装备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刚刚脱离“小米加步枪”的“骡马化”,一个是装备精良的“机械化”;战场对手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为首的17国部队。正是在力量对比的巨大反差下,志愿军中才涌现出一个个让人惊叹不已的传奇故事,书写出一个个让古今中外叹为观止的战场神话。刘光子,一名普通的志愿兵士兵,在战场上只身擒获63名英军战俘,令斯大林惊叹不已。1953年世界青年联欢大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抗美援朝战争中活捉63名英军官兵的志愿军英雄刘光子,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斯大林得知了刘光子的事迹,好奇地要求接见这位中国传奇式的英
9、雄。斯大林兴致勃勃地用俄语问刘光子:“你怎么能一个人俘虏那么多英军?”翻译后,刘光子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英国佬怕死,我不怕死,反正当时豁出去了,这些家伙被我打傻了,乖乖地听我的指挥了!”斯大林听了翻译后,爽朗地大笑。“孤胆英雄”刘光子,活捉63名英国佬的传奇故事,发生在美援朝第5次战役的沙器幕战斗中。1951年4月24日,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中,志愿军63军第187师突破临津江后,在雪马里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对英军“格洛斯特营”的包围。“格洛斯特营”编制在英军第29旅的序列中,已有150多年历史,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早在1801年英国征服埃及的殖民战争中,就以突破敌方重围,转败
10、为胜的辉煌战绩受到英皇的奖赏,全营官兵荣获英皇授予的有“皇家陆军”字样的帽徽一枚。因此,该营官兵佩带两枚帽徽,有“皇家陆军双徽营”之称。雪马里,位于临津江南岸四公里处,北有235、314高地为屏障,南有414和675高地为依托,山势北低南高,易守难攻,是江南敌防御前沿的一个强固要点。守敌为英第29旅“格洛斯特营”配属英炮兵第45团第7连、哈萨斯骑兵第8连、重型坦克连,共有营属和配属火炮42门,纵深还有两个105榴炮营支援其战斗。24日拂晓,围歼雪马里守敌的战斗打响了。担任主攻任务的志愿军187师560团第2营及3营9连冒着敌十架飞机和炮火的轰击,以迅速隐蔽的行动接近敌人,向雪马里东北314高地
11、和以西的无名高地发起突然攻击,很快攻占了雪马里东北314高地。与此同时,志愿军560团第1营从雪马里侧后发起攻击。“格洛斯特营”遭志愿军前后两面夹击,终于支持不住,便在纵深炮火的掩护下,趁大雾仓惶向南溃退。逃至雪马里南侧2954高地时,遭志愿军560团1营的痛击,又掉头回窜。在雪马里战斗中为了保证主力全歼英军格洛斯特营,志愿军187师指挥561团1营猛插沙器幕,准备抗击增援雪马里之敌。561团突然出现在雪马里之敌的侧后,使敌人惊恐万状,连忙调集飞机和炮兵向我穿插部队狂轰滥炸,妄图阻止我军前进。561团1营冒着敌人的炮火,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沙器幕,一举攻占了295.4高地,切断了雪马里英军格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了和平 大型 电视 纪录片 为了 和平 观后感 学习心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