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号:*城建管可字第2*-* *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 . . . 4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4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 . 4 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5 1.4建设内容. . 6 1.5主要建设条件. . . 6 1.6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 . . 6 1.7结论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 6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 . . 8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 . 82.2项目建设的必要
2、性. . . . 11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 . . 14 3.1生源情况分析. . . . . 14 3.2学校校舍情况分析. . . 14 3.3建设规模. . . . . 14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综合自然条件. . . . 15 4.1选择场址原则. . . 15 4.2场址现状. . . 15 4.3选址综合自然条件 . . . . 15 4.4城市经济概况. . . 17 4.5选址评价. . . 19第五章 建设方案. . . . 20 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 . 20 5.2规划设计的依据. . . 20 5.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 . 21 5.4建设方案
3、. . . 22 5.5给排水. . . 235.6供电. . . 24 5.7消防. . . 25 5.8抗震设计. . . . 25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 . . 27 6.1环境保护27 6.2安全卫生29第七章 节能. 30 7.1项目能耗分析30 7.2节能、节水 30 7.3节能措施31 7.4节水措施31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338.1项目组织机构 33 8.2管理方式. 348.3项目建设管理. 348.4项目管理监督. 358.5项目实施计划. 368.6项目进度计划. 37第九章 项目招标内容. 389.1招标主要依据. 389.2招标组织原则. 38
4、9.3招标范围. 389.4招标组织形式. 389.5招标内容. 399.6评标组织、评标原则及定标. 39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010.1投资估算. 4010.2资金筹措. 41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4211.1社会效益分析4211.2经济效益分析. 42第十二章结论. 43附件:*县*乡*小学校园规划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意见土地权属证明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配套资金来源证明*市*县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规划表*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工程项目 1.1.2项目
5、建设单位 *县*乡*小学 1.1.3项目主管部门 *县教育局 1.1.4项目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于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1.1.5项目建设性质重新选址征地新建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3)*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整体排除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规划的紧急通知云教发电20099号; (4)*市*县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规划表,*县教育局制; (5)*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总体方案(讨论稿) (6)*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 (7)*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
6、设资金筹集方案 (8)*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9)*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讨论稿) (10)*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讨论稿)(11)国家计委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国家公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行业标准、工程技术、经济定额规范等;(14)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建标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1996640号;(15)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16)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7、;(17)*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提高学校医院建筑抗震设防等级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意见的通知曲政办发20081169号;(18)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乡*小学创建于1943年9月,学校位于*县*乡*村委会*村,是*村委会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学,距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学校招生范围*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覆盖人口达4296人。1943年,*保保长石永盘在集市旁(现供销社)盖草房三间作为教室,聘请富村小雨汪颇有名气的徐先生为私塾先生,有学生30余人。1945年由于经费筹措困难和保长更换,学校被先后迁至得村、大迤勒等自然村。1958年鲁纳校区刘星辉校长向主管部门
8、申请同意后,在*村子中部用公用房再次办学,办一、二年级复式班,有学生20余人,教师1人。1960年办一、二、三年级复式班,有学生40余人,教师1人。1961年至1964年学校两易其址,由金子坡村东南搬迁到*集市东南,学校建筑面积约为150平方米,有1间大教室和2间小教室,宿舍3间。新增教师2人,办班一至五年级,学生数有70余人。文革期间,教师数和学生数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其中1969年办附设初中班1个,由2位教师任教。198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学校再次搬迁到金子坡东南,距原校址下方约30米,学校占地约4亩,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有教室5间,平房7间,基本满足的当时教育的发
9、展需要。1983年1999年期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班级从5个增至8个,学生人数增至近300人,在此期间由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突出,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1999年,由于原有的7间平房成为危房致使学校教室紧张,只能租用民房上课,严重制约了本村教育的发展。2000年,学校被上报为“贫义项目”学校,在各级的鼎力支持下,学校搬迁至*东南与渔塘口子村交界处,学校占地4.5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教室12间和办公室6间,基本满足了当时人民对教育的需求。2006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在厕所和球场的中间位置建盖了3间简易教室。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的现状已经
10、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20人,教学班11个,学生人数434人,但学校办学条件异常艰苦,教师23人住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用教室隔成的简易宿舍,学生以年级为单位组合就住在教室里,学校硬软件环境极差,致使多媒体教学无法开展,这种教育环境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的3间简易教室已被鉴定为D级危房即将停止使用,学校仅有一幢1200平方米被鉴定为B级危房的教学楼,教育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加剧了学校领导、教师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为了缓解矛盾,推动*教育向前发展,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有关集中办学、办出规模的号召,经县政府、县教育局、乡政府、村委会、中心学校、*小学多方协
11、商,决定拟在富老公路与入*村交界处的周家碑新建一所标准化小学。学校法定代表人:念来稳1.4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学校新址征用土地上新建一幢三层的教学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一幢三层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一幢学生食堂,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厕所150平方米。 采用全框架结构建成后能容纳学生660人。 新建教学楼由当地给水管网供水,水质、水量、水压都能满足要求此次项目可不增加设备,只需铺设管道即可。供电设计考虑教学楼的正常照明系统。新校园用电拟从*供电主干线(距新校址200米)分支线新建变电室低压柜引来一路380/220V三相四线电源至新
12、校址配电柜,然后分配至照明用电点。1.5主要建设条件 1、由于学校校舍紧张,校园占地面积少,存在的D级危房已不能投入使用,不能适应社会及当地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选址重建,项目符合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及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的申报条件,经地方教育局和政府部门斟酌筛选,学校被列入*市*县危房整体推进改造及标准化建设“二期工程”项目规划之列。 2、校园内的D级危房已停止使用,征用的土地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用地的需要。 3、项目建设符合校园发展规划,场址条件适合建设要求,项目已通过初步选址。 4、*县*小学项目除申请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及标准化专项资金外,政府已出具补足差额部分配套资金的承诺函,配套资金来源有保
13、证。5、项目符合当规划要求。1.6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000万余元,建设资金来源于申请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补助408.12万元,各级政府自筹600万余元。1.7结论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1结论(1)经过对建设项目的背景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环境保护、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县*乡*小学教学楼及部分附属工程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2)本项目在富老公路与入*村公路交界处周家碑建设,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土地资源和便捷的有利条件,能做到功能适用,经济合理。1.7.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
14、位数量备注1危改房面积M234012排危改造补助资金万元408.123项目建设规模3.1总建筑面积M234003.2建筑占地面积M214003.3容积率0.93.4可容纳学生人8004学校规模4.1在校学生总人数人4344.2教学班总数班115项目总投资万元1000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事业,一直把义务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尤其是本届政府,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重点加强义务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自2006年春季开始实施
15、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畴,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自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更是进一步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从法律层面对政府保障义务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总经费达到3557亿元,比2000年增加1724亿元.其中,全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拨款达1567亿元,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85%,比2000年增加963亿元,增长159。义务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面貌,缩小了城乡差距,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16、的亮点之一。 在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同时,各地农村中小学由于入学人数的逐年增加校舍严重不足,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因素制约,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大量存在,有的还在继续投入使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坟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更给灾区的广大中小学校带来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受灾地区校舍倒塌非常严重,师生大多被埋于废墟之中,其惨状震撼人心。8月30日四川攀枝花市发生6.1级地震,地震造成38人死亡,152所学校受损,给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几次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损失非常惨重,同时也给国民带来深刻的教训。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与安全,既关系到
17、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安全问题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排除中小学校危房刻不容缓。*省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新构造与现代构造运动强烈,是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1900以来,全省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31次(不含余震)。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以来,*已发生6级以上地震22次,7级以上地震8次。根据国家颁布的90烈度区划图,*全省国土面积全部处于6度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每年全省因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房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 自2002年起,*省政府坚持把排除中小学危房作为每年的民心工程之一来抓。上一届地方政府在第一轮排危工作中,在5年多时间里共筹措资金
18、44.47亿元,排除了中小学危房558.56万平方米。但由于*地处地质灾害多发地区,频繁发生的地震等灾害对占全省总面积非常艰巨。94%以上的山区校舍损毁严重,排危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全省中小学校舍总面积为4658.29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为744.04万平方米(B级危房281万平方米,C级危房75.94万平方米,D级危房640万平方米),占全省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15.970 D级危房(不宜继续使用的校舍)占校舍总面积的13.74%.也就是说,目前*省有近30万中小学生在现有的D级危房中学习和生活。“5.12”川大地震中,中小学校舍倒毁严重,师生伤亡惨重,给社会各部门敲响了警钟,中小学校舍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教学楼 建设 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