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茶全程清洁化生产可行性研究.doc
《富硒茶全程清洁化生产可行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硒茶全程清洁化生产可行性研究.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富硒茶全程清洁化生产新技术产业化应用 申 请 单 位:*县*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 建 设 地 址:*省*市*县*镇 归口管理部门:*市科技局 编制日期:2011年8月15日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申请项目概述1二、计划目标6第二章 申请单位情况9一、基本情况9二、人员及开发能力11三、上年度单位财务状况13四、管理情况13第三章 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14一、技术创新性14二、成熟性和可靠性18第四章 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分析19一、产品的主要用途,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未来市场预测19二、国内同类产品主要研发机构和生产厂家开发、生产情况;
2、在建项目和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时间。23三、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24第五章 实施方案25一、开发计划25二、技术方案26三、生产方案37四、营销方案42五、其它问题的解决方案43第六章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48一、投资预算48二、新增资金的筹措49三、资金使用计划50第七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51一、成本分析51二、经济效益分析53三、项目投资评价59四、社会效益分析64第八章 风险分析66一、技术风险66二、市场风险66三、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67第九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68附件目录: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卫生许
3、可证4、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5、科技成果评审验收证书复印件6、省级科技成果登记证明复印件7、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证书复印件8、科研项目合作协议书(与*科技大学签订)9、富硒食品研发合作协议书(与*学院签订)10、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协议(与*市金州茶叶研究所签订)11、农业(茶叶)科技专家大院批复12、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证书复印件13、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1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15、*富硒茶原产地保护品种批复文件复印件16、商标注册证书复印件17、银行贷款承诺函复印件18、银行信用等级批复(AA级)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复印件20、产品检验报告复印件(2份)21、22、茶园
4、权属批复文件复印件23、相关获奖证书复印件24、2010年企业财务报表第一章 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一)项目所处的技术领域本项目属于农业综合技术领域。(二)主要内容本项目利用自主开发并取得省级认定的“富硒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成果为基础,一是按照清洁化生产体系标准,建设富硒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3条;二是新建*种母本茶园600亩,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200亩;三是在西安建设营销及配送中心一个。项目完成后,达到年产*富硒绿茶500吨的能力,实现产值6500万元。提高富硒茶的品质,推进*县茶叶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的进程,延长富硒茶叶产业链,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富硒茶从茶树
5、到茶杯的全程清洁化。(三)创新点1.探索出了茶叶生产从基地原材料供应加工厂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全程清洁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填补了我省该领域的空白; 2.通过加工工艺和模式的创新,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实现名优茶加工的规模化和全程清洁化;3.在*富硒区域建设*种母本茶园,从源头上确保了茶叶原料产地纯正、品质优良、天然富硒的特征;4.采用不锈钢和食品橡胶材料机械设备,运用自动控制装置和连续作业设备,有效解决和控制了原来茶叶生产难以解决的重金属和人为污染问题。(四)技术水平本项目技术成果被专家评定为国内先进技术。(五)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本项目建设的最终产品为
6、*有机富硒茶,其用途一是*有机富硒茶酚氨比例协调、有益成份丰富、品质优良,为消费人群提供绿色安全健康的茶叶产品。二是*富硒茶含硒量高,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科技鉴定的特种茶叶。在全国72%的县市处于缺硒和贫硒地带的大背景下,*富硒茶可为广大缺硒人群提供天然、有效便捷的补硒途径。三是经研究证实,富硒茶所含茶多酚和茶多糖都是含硒中间体,其抗癌、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显著,可作为广大亚健康人群的保健品。(六)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1)茶叶全程清洁生产,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相结合,推广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从而
7、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茶叶全程清洁生产是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茶叶生产的升级改造,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适应产业层次全面提升的趋势。(2)研究推广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率先在陕南茶区建立茶叶清洁化生产“试点”,对本地区茶叶产业的整体推进和突破发展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可带动区域茶叶产业发展。(3)通过发展壮大茶叶精加工龙头企业,可提高茶叶精加工和销售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有效地带动这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4)*县的茶叶生产以户为主,分布广、规模小,难以适应大市场、大规模的产业化要求,因此,必须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市场开拓”的模
8、式,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和壮大。通过骨干龙头企业的迅速壮大,使茶叶栽培、收购、加工、贮藏、运销、科研开发、出口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依托富硒茶叶合作社使茶农获得栽培、加工技术指导。显著提高产品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促进规模优势形成,达到规模与效益同步提高,实现茶叶生产的现代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七)目前的进展情况1.本项目已完成品种、生态茶园建设及低产茶园改造一期工作; 2.完成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富硒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已通过专家评定;3.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已落实;4.富硒茶全程清洁化生产新技术已完成中试,产品销路良好。5.完成了试生产期间部分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冷藏库建设等工作。(八)申请创
9、新专项资金的必要性1.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在*茶产业标准化种植、自动化加工和实现产品的清洁化、有机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是未来*富硒茶规范化种植和精加工产业发展的奠基性工程,是*富硒茶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的突破口。2.本项目技术成果在国内富硒茶生产加工技术上具有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3.*县境内生态环境优良,土壤天然富硒,赋予了*茶天然富硒的特有品质,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科学鉴定的特种优质绿茶,本项目的开发,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4.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已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相当部分是银行贷款,需要创新专项资金的支持,本项目在正常投产运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
10、早日归还银行贷款,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及重要的。(九)本单位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1.本单位实施项目的优势(1)环境优势*境内气候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日照充分,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快速发育和生长,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境内土壤质地较好,酸碱度适中,适宜种茶,具有开展茶树扦插育苗的最佳土地条件。(2)资源优势茶叶产业资源丰富,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截止2010年底,*县茶园面积达17万亩。2007年以来,该县再次对全县加工企业布点进行整合,按照5大板块,16个重点厂的格局进行部署,先后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完
11、成了*、城关、蒿坪三个标准化示范茶叶加工厂建设。在全县18个乡镇新建名优茶加工为主的机械加工厂168个,引进各类加工机械696台,择优扶持培育了12个骨干加工企业,使名优茶总加工能力达到680吨。全县绝大部分农民以种茶为主要收入来源。(3)技术优势一是项目区面上技术基础扎实,既有传统的茶叶生产习惯和成熟的茶叶生产技术,又具有现代化茶园栽培管理新技术。二是实施本项目的业主掌握有目前国内先进的茶叶无性系种苗繁育技术,且长期在从事茶叶无性系种苗生产经营,一直都很成功,并在浙江、贵州、四川、*等地有多年的茶叶无性系种苗生产经历,经验积累丰富,技术成熟可靠,有稳定的种苗需求客户资源。三是有*县、乡两级茶
12、叶生产管理业务单位的技术指导,技术保障力量较强。四是本项目实施的技术及建设方案已成熟,有利于项目的组织实施。2.本单位实施项目的风险本单位实施本项目的风险在于资金筹措不到位影响项目的实施,目前企业已完成部分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的筹措。二、计划目标(一)总体目标本项目建设期限自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项目建设期内计划总投资额为4000万元,项目完成后,达到年产*富硒绿茶500吨的能力。实现产值6500万元,上交税842.10万元,利润1234.69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资产规模达到4500万元。企业人员总数达到200人,新增就业人员150人。(二)经济目标本项目执行期内(2011年6月201
13、3年5月),二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200万元,二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3亿元,二年累计完成缴税总额1680万元,二年累计净利润2400万元。(三)技术、质量指标1.综合运用富硒示范茶园管理技术,茶园亩产提高15%以上;2.公司自建和管理控制茶园*茶种普及率达到100%,带动全县*茶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3.全县应用清洁化生产技术的茶叶企业达到40%以上;4.感官指标级 别外 形内 质条索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毛尖紧细挺直翠 绿高香持久鲜爽醇厚清绿明亮嫩 匀*绿茶紧直显毫翠 绿高香持久鲜爽醇厚清绿明亮匀 绿5.理化指标项 目水分%粉末%总灰分%水浸出物%粗纤维%指 标6.01.06.0401
14、0.56.卫生指标项 目指标(mg/kg)铅(以pb计)2铜(以Cu计)30六六六(BHC)LODa滴滴滴(DDT)LODa三氯杀螨醇LODa氰戊菊酯LODa联苯菊酯LODa氯氰菊酯LODa溴氰菊酯LODa甲胺磷LODa乙酰甲胺磷LODa乐果LODa敌敌畏LODa杀螟硫磷LODa喹硫磷LODa其他化学农药LODa(四)阶段目标本项目实施期为2年,即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具体划分三个阶段,各阶段任务如下:笫一阶段: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落实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启动资金筹措;*种母本茶园600亩的基础建设开工,无性系良种富硒茶繁育基地200亩建设工作
15、开始筹备,完成茶园管理技术培训工作。本阶段计划投资800万元。笫二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完成富硒茶清洁化生产设备选型及设备购置工作;完成*富硒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3条;完成有机茶母本茶园、无性系良种富硒茶繁育基地建设;实现富硒茶全程清洁化生产。本阶段计划投资2700万元。第三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完成项目后期收尾工作,竣工验收,在*建设富硒茶营销及配送中心一个,在北京、西安、宝鸡建设营销品牌店各一个,开始本项目产品的初期宣传工作,制定产品上市促销计划;完成茶园标准化管护及后期茶园及基地管理工作的安排;完成全程清洁化生产线的调试验收及试运行,并保障各项设备能正式投
16、入生产使用。本阶段计划投资500万元。第二章 申请单位情况一、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县*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单位地址:*省*县*镇注册时间:2004年8月注册资金:500万元 法定代表人:*登记注册类型:有限公司主管单位(部门)名称:*县科技局产权结构:私营性质企业控股*县*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位于*县*镇,是一家集天然富硒绿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科技文化综合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现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和*县上规模企业之一,*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北方茶区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新村先进单位,*省十强茶叶企业,*省十佳清洁化
17、茶加工厂,省农发行AA信用等级企业,*市委市政府先进集体单位,“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工作重大贡献奖”等众多殊荣。公司依托当地茶叶优势资源,紧紧围绕“基地建设天然有机化、加工质量卫生清洁化、营销服务平台多功能化”三大特色建设为中心,按照“提高科技保质量,诚信经营拓市场、扩大规模创效益”的宗旨,全力引进、研发并推广*富硒茶全程清洁化生产技术,努力实现和谐共谋主导产业健康发展、高效共赢的产业发展机制。公司按照“龙头企业+产业合作社(茶农、小加工厂)+市场开拓”共谋主导产业发展的模式,投资2000万元建设总厂一座、二个中型名茶初制加工厂,联营带动了23个小型茶叶加工厂,带动茶农3400户,已建精品无性系有
18、机示范茶园980亩,覆盖全县茶园3万亩。目前公司已联动926户茶农、小加工厂共同组建*县*镇*茶叶专业合作社,共建“*大叶泡“母本园200亩、种苗繁育基地50亩、可采茶园5000亩,实现区域良种种植、清洁加工、产品质量高度统一,服务带动茶农达到茶园种植管理科学专业化。公司生产的 “春独早”牌*富硒茶系列产品已获得QS质量安全、ISO90012000质量体系、国家有机产品转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等权威认证,并取得了外贸出口经营权。公司生产的精品富硒毛尖茶在“中国.*第六届富硒茶文化节”名茶专家评审中荣获“茶王”称号、富硒绿茶在“中国*首届茶叶节”上获得“绿茶金奖”、 *毛尖2011年在*茶叶节名茶
19、评比上获得“金奖”。公司按照“文化搭台、营销唱戏”的产品经营思路,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西安曲江建立了三大文化营销特色服务平台,依托这三大营销平台进行“富硒茶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实现“中高端产品营销以文化服务推广相配套、大宗绿茶产品销售以商超通路与连锁经营相结合”的社会各团体通力协作、合作共建渠道,逐步达到了“质量品牌化、营销科学化”。在新的营销思路指导下,公司先后与中石油、中石化、*邮政公司,*陕硒茶园有限公司、杨凌岭南春茶业有限公司等建立长期购销和委托加工协作关系,与日本日野株式会社共同研发富硒绿茶粉经销项目。二、人员及开发能力(一)法定代表人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公司法人代
20、表(总经理),*,男,1966年3月出生,现年43岁,本科学历,2004年至今任*县*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农艺师职称,信誉良好,知识结构能力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自担任总经理以来,积极从事拓展经营,产品大部分销售到大中城市,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及茶叶经营经验,在长期的不断学习过程中,熟悉富硒茶全程清洁化生产技术,对富硒绿茶的开发和茶树的种植有较深的研究。由其本人主持的“富硒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08年8月6日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评审验收,2009年2月23日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5月23日被*省科技厅登记为*省科学技术成果。公司建立规范的
21、财务管理制度,无拖欠税款、欠发工资、社会保障金行为。公司生产的*富硒毛尖茶2007年在“中国-*第六届富硒茶文化节”名茶专家评审中荣获“茶王”称号,生产的“春独早”牌*富硒茶2009年1月22日被*省政府认定为“*省名牌产品”。2009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基本情况同上。有机茶园建设主要技术负责人:张明兴,本科学历,茶园管理专业,担任*县*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富硒茶清洁化生产茶园管理技术指导员。长期从事茶园生产管理技术研究与技术指导工作,对茶园管理、茶树栽培、良种茶树培育繁殖有一定的技术研究。生产线主要技术负
22、责人:李尤学,大专学历,茶叶机械化专业,担任*县*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富硒茶清洁化生产茶叶加工技术指导员。长期从事茶叶生产技术研究,对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有丰富的技术研究及实践经验。(三)单位人员基本情况公司现有职工58人,季节工12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人,中专8人,高中学历28人,企业员工年龄均处在25-38年龄阶段之间,具有高级农艺师职称者3人,具有农艺师职称者5人,工程师职称者3人。季节性工人均来自农村,大多是有多年茶叶加工经验的能手。公司管理人员6人,技术开发人员8人,销售人员12人生产人员32人。(四)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研发能力强。公司先后与中科院茶叶研究所、西北农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富硒茶 全程 清洁 化生 可行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