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分数乘法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23+35= 35-27= 58+23= 教学反思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
2、,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15=,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37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
3、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1 家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315=15+15+15=35 315=15+15+15=1+1+15=315=35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第二课时 分数乘法 第3页“练一练”。 能力目标:结合简单的生活情景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知识目标:巩固分数乘法运算。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正确计算分数乘整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 1、527表示什么? 2,说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4、?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运算。 二、课堂练习 第1题。 完成后要将算式得数和涂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说明计算中的要点。 2、第2题。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校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4、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爸爸和小红一天分别吃多少爸爸和小红一天共吃多少爸爸和小红3天共吃多少。 5、第5题。 让学生都算出结果,再观察各组题目的算式及结果,然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5、 2 三、总结 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家庭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 分数乘法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一、 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91612= 215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
6、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笑的苹果是小红的1312;笑,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2:613=613=2)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14 和16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3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
7、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612=612=3(个) 613=613 =2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课时 分数乘法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
8、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43 414= 12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4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
9、到了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480 第五课时 分数乘法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91612= 2151438=180 18056=150 =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
10、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12,第二。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12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5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112的21212=?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121212,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12,那就是。也就是 14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让学生从1212=14中思考,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并对学生的说法给
11、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3414=?,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 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8页试一试,1423352978514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如:78514中的7和14先约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
12、乘法 1212=141212=1122=14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第六课时 分数乘法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6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1337= 2549= 7105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
13、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12的34和45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
14、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23834=3812384是整个操场“1”的,525=410=2525是整个操场“1”的。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第七课时 练习一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7 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
15、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515= 2549= 7105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让学生用学过的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1000克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各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是多少天?培养学
16、生从小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算式。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整体“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一方有难,多方支援”的人道主义思想。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00015=200(克) 1000110=100(克) 整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
17、得要约分。 第八课时 练习一 8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049= 9843= 121240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18、?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8题,让学生明白商场打折的意思,分别求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50710=? 学生做第9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梨、苹果、香蕉各占水果总数的多少? 学生做第10题,让学生计算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 学生做第11题,让学生先计算出分数乘法算式的得数再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做第12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表,求出XX年比XX年增加多少元? 学生做第13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注意提醒学生认清长度单位。 学生做第14题
19、,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9 练习一 92556=310 1523=10 15-10=5(米) 第二单元 长方体 第一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长方体模
20、型、正方体模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回答:楼房的形状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布
21、置作业: 10 家庭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第二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