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ppt课件第八章淬火与回火.ppt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ppt课件第八章淬火与回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ppt课件第八章淬火与回火.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2 回火,回火将淬火零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1某一温度保温,使淬火亚稳组织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并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回火目的:提高淬火钢塑性和韧性,降低其脆性;降低或消除淬火引起的残余应力;稳定尺寸,一、回火时钢的组织转变,随温度升高,淬火组织将发生五个阶段变化:马氏体中碳原子偏聚(100以下)马氏体的分解(100250)产物:M回 残余奥氏体的转变(200300)产物:M回(主要)+B下(微量)碳化物析出和转变(250400)产物:T回 相状态变化及碳化物聚集长大(400)产物:S回,一、回火时组织转变 按回火温度划分如下阶段,但各阶段也不是单独发生,而是相互
2、重叠的。1.碳原子偏聚(时效阶段)(100以下)由于淬火马氏体为过饱和固溶体,组织中有大量亚结构。位错马氏体,低温下C、N原子短程扩散到位错线附近孪晶马氏体,低温下C、N原子短程扩散聚集到某一晶面,(1)高碳马氏体分解 a.马氏体双相分解(100150)当温度低于150时,回火后可出现两种不同正方度的M。,2.马氏体分解(100-250),含碳 1.4%的马氏体回火后点阵常数、正方度与含碳量的变化,双相分解机制:a)在碳原子的富集区,形成碳化物核,周围碳原子的扩散促使其长大。但由于温度低,进行的仅仅是近程扩散,从而形成具有二个浓度的相,析出的碳化物粒子也不易长大。b)在高碳区继续形成新核,随时
3、间延长,高碳区逐渐变成低碳区,高碳区减少。c)低碳区增多,平均成分将至0.250.3%,与原始碳量、分解温度无关。,b.马氏体单相分解(150-250)当温度高于150时,碳原子扩散能力加大,相中不同浓度可通过长程扩散消除,析出的碳化物粒子可从较远处得到碳原子而长大。故在分解过程中,不再存在两种不同碳含量的相,碳含量和正方度不断下降,当温度达300时,正方度c/a接近1。,(1)高碳马氏体分解,2.马氏体分解(100-250),(2)低碳及中碳马氏体的分解 低碳钢及中碳钢MS点高,淬火过程中会发生碳原子偏聚及碳化物析出,这一特征称为自回火。淬火后,在150回火时,不再发生碳化物的析出。当回火温
4、度高于200时,发生单相分解析出碳化物。中碳钢正常淬火得到板条与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并有低碳、高碳马氏体特征。,2.马氏体分解(100-250),总之,这一阶段转变完成后,钢的组织是由有一定过饱和度的固溶体和与其有共格关系的碳化物所组成的复相混合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如图)。M M回(-碳化物)在普通金相显微镜下,观察不出回火马氏体中的碳化物。回火马氏体在形态上与淬火马氏体相似,但回火马氏体易腐蚀,呈黑色组织。,产物:回火马氏体。性能:保留高硬度,20钢980淬火+200回火组织(400倍),T12钢1100淬火+200回火组织(400倍),M回+Ar,T12钢780淬火+200回火组织(4
5、00倍),M回+碳化物+Ar,3.残余奥氏体分解(200-300),在200300之间,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将发生分解,转变为回火马氏体或下贝氏体。其转变可用下式表示:Ar M回或 B下(碳化物)碳化物可能是FexC,也可能是Fe3C。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与过冷奥氏体同属亚稳组织,但二者仍有不同点,如:(1)已发生的转变会对残奥氏体带来影响,如马氏体条间的残余奥氏体含碳量就大大高于平均含碳量,已转变的马氏体会使残奥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等。(2)回火过程中,马氏体将继续转变,这必然影响到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回火屈氏体,4.碳化物的转变(250-400)亚稳碳化物将转变成为更加稳定的碳化物形式存在。高
6、碳钢:,M M+M+M+,M+M+(稳定的回火屈氏体),中碳钢:,M M+M+(稳定的回火屈氏体),低碳钢:M 位错处偏聚 M+(稳定的回火屈氏体),产物:回火屈氏体(饱和相细小粒状渗碳体),综上所述 1.板条马氏体 马氏体中的碳原子全部析出,在原马氏体内或晶界上析出渗碳体。相仍保持原M的形态。2.片状马氏体 碳化物溶解,形成碳化物(Fe5C2),碳化物再转变成渗碳体。碳化物仍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渗碳体与基体无共格关系。相中的孪晶亚结构消失。这一阶段转变完成后,钢的组织由饱和的针状相和细小粒状的渗碳体组成,这种组织称为回火屈氏体。回火屈氏体仍保持原马氏体的形态,但模糊不清。,5.相状态变化和碳
7、化物聚集长大(400-700)主要发生如下变化:内应力消除:宏观区域性内应力(工件内外),550 全部消除;微观区域性内应力(晶粒之间),500 基本消除;晶格弹性畸变应力(碳过饱和),转变完即消除。回复与再结晶:回火使亚结构(位错、孪晶)消失;板条和片状马氏体特征保留(回复)、消失(再结晶)。碳化物聚集长大:原棒状、片状、粒状渗碳体消失、溶解,并逐渐球化长大,越来越粗大。产物:等轴状铁素体均匀的球状碳化物 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回火组织(M回、T回、S回)比较,回火组织(M回、T回、S回)比较,T8钢的回火组织(M回、T回、S回),问题:1、回火组织M回、T回、S回的性能有何差别?2、T
8、回与T、S回与S,在组织和性能上有何差别?,二、回火组织机械性能 回火组织机械性能取决于回火组织,硬度,强度,碳钢淬火后回火时的力学性能的变化总结,钢在回火时力学性能变化如下:(1)硬度:回火时硬度变化的总趋势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但低、中碳钢在250 以下回火硬度下降不多,高碳钢在100回火时硬度略有上升,出现一个峰值。250 以上回火硬度持续下降。(2)强度和塑性:回火时强度变化的趋势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b、s、SK)不断下降,塑性(、)不断升高。但低温回火时强度略有上升,塑性基本不变。弹性极限e在300400有一峰值。(3)韧性:回火时韧性变化的趋势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韧性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材料科学 工程 专业 金属 热处理 原理 工艺 ppt 课件 第八 淬火 回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