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概论 经典课件.ppt
《材料成型概论 经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型概论 经典课件.ppt(1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成型概论,1.1.1 材料的发展,材料是人类用来制造各种机器、构件和产品的物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材料的发明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史是按材料发展阶段划分的,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材料在社会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1.1 材料的发展,石器时代石器是用坚硬的容易纵裂成薄片的燧石和石英石等天然材料制成石刀、石斧、石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 5000年)用粘土烧制成陶器。,铜器时代经历了25003000年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使用天然金属,首先是铜。然后发现和认识了金属矿石尤其铜矿石(孔雀石)并在烧制陶器生产中创造了冶金技术。,1.1.1 材料的发展,铁器时代
2、 经历了约3000年陨铁不如天然铜容易识别,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使用天然陨铁。铁的冶炼大约始于公元前1250年,人类的发展进入铁器时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221年)已开始大量使用人工铁器。,1.1.1 材料的发展,钢铁时代中国古代冶金铸造技术先进,但限于手工锻打,没有发展轧制技术。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比林古桥的火法技艺和阿格里科拉的论冶金冶金文献。1740年炼钢和铸钢技术被突破后,钢铁开始蓬勃发展,伴随产业革命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支柱工业。,1.1.1 材料的发展,这标志着18世纪前是铁的时代,18世纪后是钢的时代,也是冶金学形成的时代。这一时期钢铁工业的中心在欧洲,英国为代表。
3、以后,随着冶金理论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方法和装备不断被发明直至上世纪80年代。材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代表现代化程度之一。,1.1.1 材料的发展,硅时代、新材料时代 在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飞跃发展。材料、能源和信息作为现代技术的三大支柱,发展格外迅猛。材料的发展呈现出合成化、多元化、复合化,正向纳米化发展。,1.1.1 材料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出现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到70年代中期有机合成材料与钢的体积产量相等。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材料(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的出现,引发了计算机及信息产业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新一代钢铁材料即超细化钢铁材料的研究。21世纪将是纳米材料时代。,鞍
4、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起了鞍钢、马钢、宝钢等大型钢铁基地。粗钢产量由49年的15.8万吨上升到2011年粗钢产量的6.83亿吨,1996年:1亿吨2003年:2亿吨2008年:5.02 亿吨,世界钢产量13.3亿吨,占37.72011年:6.83 亿吨,世界钢产量15.3亿吨,占44.6当前的任务是:担负起世界钢铁生产中心的责任,从钢铁生产大国迈向钢铁技术强国!,中国,日本,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美国,欧洲,近年来中国钢产量在世界的位置,材料成形的学科体系与重点,工程材料是用于制造工程结构和机械零件并主要要求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按组成与结合键分:1、金属材料 2、无机非金属 3、有机高分子
5、材料 4、复合材料,1.1.2 工程材料的分类,金属,无机非金属,材 料,钢铁,有色,重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有机高分子,黑色,贵金属,特种陶瓷,传统陶瓷,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半金属,传统陶瓷、水泥、玻璃、耐火材料、搪瓷、砖瓦、琉璃、铸石、碳素材料,非金属矿,先进陶瓷、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磨料、无机涂层、无机纤维及其他们的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金属陶瓷,1.1.2 工程材料的分类(按成分分),以金属键结合为主;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强度、延展性,焊接性能好,耐热耐蚀性好和金属光泽;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金属材料,半金属:Si As Se 等,砷,硒,3.5g/cm3,3.5g/cm3,
6、金属材料,以共价键和离子键为主;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之间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熔点高、硬度高、耐腐蚀、脆性大,好的绝缘材料 分为传统陶瓷、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三类。,陶 瓷 材 料,高分子材料,以分子键和共价键为主;基于C、H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非常大的分子结构,塑性好、耐蚀性、电绝缘性、减振性好,密度小;分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胶粘剂和涂料等五类。,包括:金属基复合材料 应用多;陶瓷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 应用多.,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或不同结构的材料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材料。,玻璃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复 合 材 料,1,黑色金属
7、铁(钢),分子式:Fe密 度:7.86g/cm3熔 点:1538Fe+(C,Si,S,P,Mn),Fe,铁,钢,铸铁工业纯铁,碳钢合金钢,1.1.2 工程材料的分类(按用途分),按领域分类:机械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材料、能源工程材料、信息工程材料、生物工程材料等,功能材料,结构材料,1.1.2 工程材料的分类(按用途分),材料成型就是把不定形或初定形的原材料按一定方法加工成形状、尺寸和性能满足要求的产品。,1.2.1 材料成型的方法和特点,车,铣,刨,削,磨,钻,铸造,焊接,铆接,电解沉积,涂镀,轧制,锻造,冲压,拉拔,挤压,尺寸精确,表面光洁;耗料,能耗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无法改善组织,原
8、料消耗少,能制备复杂形状产品;缩孔,砂眼,偏析,机械性能差,无屑加工,产量高,效率高,改善产品组织,性能好;产品形状相对简单,设备投入较大,大多需要成型,1.2.1 材料成型的方法和特点,1.切削成型(机械加工)体积和质量减小;即由大质量的金属上面去除一部分质量而获得一定形状及尺寸的工件。如:车、铣、刨、削、磨、钻等,1.2.1 材料成型的方法和特点,2.铸造、连接成型(焊接、铆接)、电解沉积、涂镀、粉末冶金等体积或质量增大。即由小质量的金属逐渐积累成大质量的产品。如铸造、铆焊等。,1.2.1 材料成型的方法和特点,3.塑性成型体积和质量不变;即利用金属的塑性,对金属施加一定的外力作用使金属产
9、生塑性变形,获得一定形状、性能和尺寸的产品金属塑性(压力)加工。如: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1.2.1 材料成型的方法和特点,4.组合成型 上述几种成型方法的联合使用。如液态铸轧方法,是铸造与轧制方法的联合;辊锻加工是轧制和锻造方法的联合。,1.2.1 材料成型的方法和特点,结构、性能、成分与加工工艺四者之间的关系,1.2.2 材料的关键要素,1.加工工艺,在材料塑性加工成型时,一方面改变了材料外部形状,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材料性能。例如,一根金属丝当它通过模具拉拔时,它的直径减小了,同时本身也强化和变硬了。在一般作为导电体用的铜丝中是不希望这种硬化的;而在生产子午线
10、轮胎中的钢丝时恰恰是利用这个过程来实现材料的强化。,1.2.2 材料的关键要素,1.2.2 材料的关键要素,2.成分/组织结构,1.2.2 材料的关键要素,2.成分/组织结构,材料的性能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和内部结构.组织结构:表示材料微观特征的。组织是相的形态、分布的 图象;结构是指材料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宏观组织 用肉眼或用放大几十倍的放大镜所观察到的 组织称低倍组织;显微组织 100-2000倍显微镜观察到的组织称高倍组织;电镜组织 用放大几千倍到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所观 察到的组织称精细组织.,1.2.2 材料的关键要素,3.性能 Properties,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工艺性能
11、、环保性能和经济性。使用性能: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机械(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材料的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密度,熔点,电性能,磁性能,光学性能,导热性等.化学性能:指材料在不同条件下抵抗各种化学作用的性能.耐腐蚀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抗老化性能,降解性能等.力学性能:指材料在力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能.抗拉强度,断裂韧性,疲劳强度,抗蠕变强度,硬度等.,材料的工艺性能,材料在塑性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性能。(冷热加工条件和环境下)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塑性加工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
12、,切削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冲压成形性能等.,材料的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铸造性是指浇注铸件时,材料能充满比较复杂的铸型并获得优质铸件的能力。对金属材料而言,铸造性主要包括流动性、收缩率、偏析倾向等指标。流动性好、收缩率小、偏析倾向小的材料其铸造性也好。锻造性能:锻造性能是指材料是否易于进行压力加工的性能。锻造性能的好坏主要以材料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衡量。一般来说,钢的可锻性较好,而铸铁不能进行任何压力加工。,材料的工艺性能,切削性能:切削性能是指材料是否易于切削加工的性能。它与材料种类、成分、硬度、韧性、导热性及内部组织状态等许多因素有关。有利切削的硬度为HB160230,切削加工性好的材
13、料,切削容易,刀具磨损小,加工表面光洁。金属和塑料相比,切削工艺有不同的要求。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材料是否易于焊接在一起并能保证焊缝质量的性能,一般用焊接处出现各种缺陷的倾向来衡量。低碳钢具有优良的可焊性,而铸铁和铝合金的可焊性就很差。,第二章 锻压,21 概述22 金属的加热和锻件冷却23 自由锻24 模锻25 冲压,锻压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工件或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一、锻造二、冲压,一、锻造,锻造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金属坯料或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锻件金属材料
14、经过锻造变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自由锻,模锻,锻件,锻造特点: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适应范围广 可以大大地节省金属材料和减少切削加工工时 不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二、冲压,冲压使板料经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工艺。冲压件用冲压的方法制成的工件或毛坯。,冲压的特点:,在分离或成形过程中,板料的厚度变化很小,内部组织也不产生变化。生产效率很高,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冲压制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一般不再进行加工或仅按需要补充进行机械加工即可使用。适应范围广,从小型的仪表零件到大型的汽车横梁等均能生产,并能制出形状较复杂的冲压制件。冲压使用的模具精度高,制造
15、复杂,成本高,所以主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三、压力加工简介,轧制 拉拔 挤压,22 金属的加热和锻件冷却,一、锻造温度范围二、锻件的冷却方法,金属加热的目的: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并使内部组织均匀。,1始锻温度开始锻造的温度。2终锻温度终止锻造的温度。3锻造温度范围锻件的始锻温度到终锻温度的温度间隔。4加热速度加热时坯料表面温度升高的速度(/h)。,一、锻造温度范围,二、锻件的冷却方法,1冷却规范,冷却规范冷却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2冷却方式,空冷:热态锻件在空气中冷却 堆冷:将热态锻件成堆放在空气中进行冷却 坑冷:将热态锻件放在地坑(或铁箱)中缓慢冷却 灰砂冷:将热态锻件埋入炉渣、灰或
16、砂中缓慢冷却 炉冷:锻后锻件放入炉中缓慢冷却,23 自由锻,一、加热炉二、自由锻设备三、自由锻方法四、自由锻常见缺陷五、自由锻实例,自由锻只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间直接使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的锻造方法。,二、自由锻设备,常用设备有空气锤和水压机。,水压机,空气锤,三、自由锻方法,自由锻的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精整工序。自由锻的基本工序:镦粗、拔长、冲孔、弯曲、切割。,1镦粗和局部镦粗,镦粗使毛坯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局部镦粗在坯料上某一部分进行的镦粗。,2拔长,拔长使毛坯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沿螺旋线翻转法,反复90翻转
17、法,3心棒拔长和扩孔,扩孔减小空心毛坯壁厚而增大其内径和外径的锻造工序。,心棒拔长在空心毛坯中加心棒进行变形以减小空心毛坯外径(即壁厚)而增加其长度的锻造工序。,冲头扩孔,心轴扩孔,4冲孔,冲孔在坯料上冲出透孔或不透孔的锻造工序。,双面冲孔 单面冲孔,5弯形,弯形采用一定的工模具将毛坯弯成所规定外形的锻造工序。,1成形压铁2坯料 3成形垫铁,自由弯形,成形弯形,6切割,切割把板材或型材等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坯料或工件的锻造工序。,单面切割 双面切割和四面切割 圆料切割,四、自由锻常见缺陷,裂纹 末端凹陷 轴心裂纹 折叠,末端凹陷和轴心裂纹,折叠,模锻利用模具使毛坯变形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一
18、、胎模锻二、模锻,一、胎模锻,1特点,胎模锻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可移动模具生产锻件的一种锻造方法。,自由锻简单、灵活能制造形状复杂、尺寸准确锻件适用于小批量生产中用自由锻成形困难、模锻又不经济的复杂形状锻件的生产,(2)成形模,套模,合模,二、模锻,1模锻设备 常用的横锻设备有模锻空气锤、螺旋压力机、平锻机等。2锻模及模膛 锻模模锻时使坯料成形而获得模锻件的工具。,一、冲压常用设备二、分离工序三、成形工序,一、冲压常用设备,机械压力机,剪切机,二、分离工序,分离工序使板料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分开的工序,包括冲裁和切断。,1冲裁,冲裁利用冲模将板料以封闭的轮廓与坯料分离的一种冲压方法。,落料:利用冲
19、裁取得一定外形的制件或坯料的冲压方法。冲孔:将冲压坯料内的材料以封闭的轮廓分离开来,得到带孔制件的一种冲压方法。,落料,冲孔,2切断,切断将板料沿不封闭的曲线分离的一种冲压方法。分切断和切口。,切断:两部分板料沿不封闭曲线完全分离。切口:两部分板料沿不封闭曲线部分地分离,且分离部分的材料发生弯曲。,切口,三、成形工序,成形工序使板料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规定形状工件的工序,包括弯形和拉深。,第3部分 焊接,焊接方法的种类很多,按照焊接过程的物理特点可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常用焊接方法有:,熔焊,堆焊与喷涂,高能焊,电渣焊,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等离子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焊条电
20、弧焊,压焊,摩擦焊,扩散焊,电阻焊,超声波焊,爆炸焊,对焊,点焊,缝焊,钎焊,真空钎焊,感应钎焊,炉中钎焊,电阻钎焊,盐浴钎焊,火焰钎焊,烙铁钎焊,4.2.1 熔焊,4.2.1.1 焊条电弧焊,焊条电弧焊是利用电弧作为热源,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方法,又称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的特点:1)设备简单、操作灵活;2)可焊接多种金属材料;3)室内、外焊接效果相近;4)对焊工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生产率较低。,4.2.1.2 埋弧焊,埋弧焊是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其电弧的引燃、焊条送进和电弧移动都采用机械来完成。1.埋弧焊设备 埋弧焊设备由焊接电源、焊车、控制箱三部分组成。焊车由送丝机头、行走
21、小车、控制盘、焊丝盘和焊剂漏斗等组成。2.埋弧焊的焊接过程及工艺埋弧焊焊丝从导电嘴深处长度较短,故可采用大电流焊接,比手工电弧焊高4倍,故适宜焊接较厚材料,也可焊接大直径筒体。,气体保护焊是用外加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电弧区的熔滴和熔池及焊缝的电弧焊。常用保护气体有惰性气体(氩气、氦气和混合气体)和活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两种,分别成为惰性气体保护焊和CO2焊。,4.2.1.3 气体保护电弧焊,4.2.1.4 电渣焊 电渣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产生的熔渣电阻热加热熔化母材与电极(填充金属)的一种焊接方法。按电极形状可分为丝极电渣焊、板极电渣焊、熔嘴电渣焊和熔管电渣焊。丝极电渣焊焊接过程为先引弧,形
22、成渣池,电弧过程变为电渣过程,熔化金属凝固成形。,电渣焊的特点:1)可一次焊成很厚的焊缝;2)生产率高,焊接材料消耗少,不需开坡口;3)焊缝金属较纯净,渣池覆盖住熔池,保护良好,有利于气体和杂质浮出;4)接头金属在高温下停留时间长,过热区大,接头金属组织粗大,焊后应进行正火处理。,4.2.1.5 高能焊,高能焊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束流,如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束等作为焊接热源的熔焊方法。,1.等离子弧焊和切割1)等离子弧的产生。2)等离子切割3)等离子弧焊接,等离子弧焊用于航空航天等军工和尖端工业技术的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合金钢、不锈钢、钼等金属的焊接。,2.电子束焊 电子束焊是利用加速和聚
23、焦的电子束轰击置于真空或非真空中的焊件所产生的热能进行焊接的方法。电子束焊不需要加焊丝。电子束焊可分为:1)真空电子束焊。把工件放在真空室内,利用在真空室内产生的电子束经聚焦和加速,撞击工件后动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熔化焊。需严格除锈和清洗。2)低真空电子束焊。使电子束通过隔离阀及气阻孔道进入焊接工作室。工作室的真空度保持在1 13Pa。,3)非真空电子束焊,将真空条件下形成的电子束流经过充氦的气室,然后与氦气一起进入大气的环境中施焊。电子束焊的特点:1)保护效果极佳,焊接质量好;2)能量密度大;106 108W/cm2;3)焊接变形小;4)焊接工艺参数调节范围广,适应性强;5)设备复杂,造价高,
24、焊件尺寸受真空室限制。,电子束焊用于原子能、航空航天等军工尖端技术部门的特殊材料和结构的焊接;也用于大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如齿轮组合件、轴承等。,3.激光焊与切割 1)激光焊: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1013W/cm2),对工件进行焊接。分为脉冲激光焊接和连续激光焊接。2)激光焊的特点:能量密度大,适合于高速加工,能避免热损伤和焊接变形;灵活性比较大;激光辐射放出能量极其迅速,不仅焊接生产率高,而且被焊材料不易氧化,可以在大气中焊接,不需真空环境或气体保护;装置复杂,效率较低。,4.堆焊与喷涂1)堆焊:为增大或恢复焊件尺寸,或使焊件表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熔敷金属而进行的焊接。有振动电
25、弧堆焊、等离子弧堆焊、气体保护堆焊和电渣堆焊等。2)堆焊加工的特点与应用:采用堆焊修复已失去精度或表面破损的零件,可节省材料、费用、工时,延长零件使用寿命;堆焊层的特殊性能可提高零件表面耐磨、耐热、耐蚀等性能,发挥材料的综合性能和工作潜力;具有明显的异种金属焊接特点,对焊接工艺及其参数要求较高。堆焊应用于机械产品的制造和维修,在冶金机械、重型机械、汽车、动力机械、石油化工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3)喷涂:将金属粉末或其他物质熔化,并用压缩空气将其以雾状喷射到被加工工件的表面上,形成覆盖层的工艺方法。使材料表面具备防腐、导电、耐蚀、耐热、外形美观。常用热喷涂的热源为氧乙炔、电弧、等离子弧、电子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成型概论 经典课件 材料 成型 概论 经典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