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
《冀教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冀教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授课1怎样才能更省力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3种以上省力的方法。 2能说明一种简单工具是如何省力的。 3能通过对图片或实物的观察,发现在动物的行为中,哪些属于省力行为,并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说明理由。 4能在生活环境中找到动物省力的行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探讨生活中所见到的省力的方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简单机械。 教学重、难点 教学环节及策略 导课: 1由教材的单元页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过程导入。 2提问:单元页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结论:我们要学会怎样才能省力。
2、新课教学 活动1:拔图钉比赛 谈话: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拔过图钉,但是怎样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对简单机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综合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对简单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拔更省力呢?现在就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吧。 1提问: 你能用几种办法拔出钉在木板上的图钉? 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机械的区别? 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 提示:在此活动中要注意安全。要求学生活动时不能猛然用力撬图钉,防止图钉飞起刺伤眼睛。 活动:小组中确定一种最好的方法参加小组间的比赛。 3讨论与交流 谈活动中的体会。 活动2:简单机械的应用 1
3、读图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翻开书P2,看活动2的插图,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下面的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提示:可以用连线的方法将用什么工具去完成图上的哪项任务连起来。 2教师总结。 撬油桶盖的钢板工作时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杠杆。 木棍和磨盘相结合的简单机械叫轮轴。 架在台阶上的木板所形成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绳子与树干组合的简单机械叫滑轮。 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讨论 教师:根据老师刚才讲的知识,请大家找一找P3插图中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4交流 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 拓展活动:动物的省力“工具”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1观
4、察课本插图回答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上P3拓展活动插图,说说动物身体上的哪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 2教师举例总结。 啄木鸟的喙相当于镊子和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斜面,在取食等活动中更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虎的齿和爪相当于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在捕食、切断食物等活动中很省力,也可提高工作效率。 板书设计: 板书 设计 第一课 怎样才更省力 1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撬油桶盖杠杆。 木棍和磨盘相结合轮轴。 木板叫斜面。 绳子与树干组合叫滑轮。 2动物的省力“工具” 课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思想是先组织学生动手体验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后联系日常生活中使用
5、工具的事例来认识简单机械;最后寻找生物器官与简单机械结构的联系。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授课2撬棍的学问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常见物体设计简单机械。 2能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找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3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 4能从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中找出组成杠杆的三个要素点的具体位置。 5能够应用所学的杠杆原理制作一个小模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研究问题时能主动地与其他同学讨论和交流。 2能大胆想像并设计抬起地球的装置。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杠杆由哪三部分构成。 2能用自己
6、的话说出杠杆的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4能解释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还要应用“费力”杠杆。 教学重、难点 教学环节及策略 导课 谈话:杠杆是一个具有一个支点并在两点受力的刚性杆,中国古代的墨经上就有记载,说明在古代就已经普遍利用杠杆,那杠杆究竟有哪些具体的用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课撬棍的学问。 新课教学 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研究杠杆的作用。 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1提问:阿基米德真的能把地球抬起来吗? 2活动:把重物抬起来。 谈话:大家翻开书P4看上边的插图,我们的任务是想办法利用绳子和长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抬到岸边的汽车上。 学
7、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简单机械并思考问题。 认识杠杆上的三个点。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将它抬高?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记录结果。 省力的杠杆 省距离的杠杆 小结 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而单放在地上的木棍就是一根木棍,不能说它是杠杆。 杠杆具备三个点:动力点、阻力点、支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提问: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三个点?举例。 新课教学 活动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1认识杠杆尺 见书上P6上方图片。 2实验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
8、一定数量的钩码。 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 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3记录 阻力点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钩码 动力点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钩码 4交流。 分析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能发现杠杆平衡的规律吗?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撬棍的学问 阻力点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方法1 方法2 方法钩码 动力点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钩码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一、三种杠杆结构 1跷跷板 支点在中间,动力点、阻力点在两边。 板书 设计 2蒜夹压汁
9、器 阻力点在中间,支点、动力点在两边。 3夹子 动力点在中间,支点、阻力点在两边。 二、应用: 剪刀和划桨属于支点在中间的杠杆。 高尔夫球杆属于动力点在中间的杠杆。 课后小记: 本课从古代传说阿基米德抬地球的假说开始,对学生提出问题,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在学生的心目中阿基米德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因此,他说的话应该是科学的、可信的。但是抬地球的举动又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种矛盾的心理,形成了学生急切地要探求结果的驱动力,激发学生研究撬棍学问的兴趣,经过活动1、2、3的实验探究学习后,教材又设计了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回答“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这个从理论上可以成立但实际
10、上却无法实施的问题,为学生展开想像创造了较大的空间。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授课3轮子的妙用 内 容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 2能通过观察发现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 3能通过观察找出变形的轮轴。 4能独立设计一个应用轮轴原理的简单机械,帮助自己完成一项特殊任务。 5能通过实验找出各种轮子的优点与不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变形轮轴的认识。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各种轮子的作用。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轮轴的基本组成。 2能说出齿轮
11、与轮轴有什么关系。 3能说出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4能用类比的方法解释螺丝刀的工作原理。 5能准确地说出齿轮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及其工作原理,并会运用其原理制作简单机械。 教学环节及策略 导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提问:杠杆的工作原理? 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 教师: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轮轴和滑轮。 新课教学 活动1:杠杆和轮轴 1观察书上P9两幅图,分析以下问题。 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分析石磨上杠杆的工作原理。 比较汽车方向盘与石磨工作原理的相同点; 分析汽
12、车方向盘工作时的优点,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2阐述原理。 工作时轮轴上有一个支点、一个动力点、一个阻力点,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决定轮轴的作用。 3试着将石磨上杠杆的三个点标在P9左图中,将方向盘上杠杆的三个点标在P9右图上。 4小结 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5交流 把自己小组的分析与其他组交流,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 活动2:巧用“轮子” 1提问:如何改造一下轮子,使它变成另一种简单机械,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呢? 2观察书上P10插图,轮子变成了哪种机械? 左图一个学生在升旗,轮子变成了滑轮。 右图中的轮子变成了齿轮
13、。 齿轮属于传动机械,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动力机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 3交流 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活动3: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1认识吊车上的轮子。 教师:看书上P11插图,回答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定滑轮 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 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用力的方向。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实验验证 选择吊车上的一种轮子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来验证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与不足。 2拔河比赛 根据书上P12的插图样式,选择不同的滑轮进行一场拔河比赛,亲身体验滑轮的作用。 讨论:分析滑轮在比赛中的作用。 3
14、结论 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省力。 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改变力的方向。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滑轮组合理的利用了两种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4思考:除了滑轮以外,你们小组还想研究吊车上的哪种“轮子”? 板书 设计 第三课 轮子的妙用 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省力。 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改变力的方向。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滑轮组合理的利用了两种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课后小记: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轮子出发,在学生研究了杠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探究轮轴、滑轮
15、及齿轮的作用。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1帮助学生利用杠杆工作时省力的原理去分析轮轴工作时的省力原理;活动2在认识轮轴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变形”的轮子;活动3组织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和作用;活动4为学生提供了细致的研究齿轮的方案,学生则可以在方案的提示下独立进行研究。通过四个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轮轴、滑轮及齿轮等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利用简单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授课4斜坡的科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对斜面的作用所做的多种假设中,确定一种进行研究。 2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 3
16、能够举例说出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 4能制作不同坡度斜面的螺旋模型,并能找出两种模型的差异。 5能通过比较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斜面的组成。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斜面能省力的道理。 3能说出科学实验的作用。 4能用斜面的原理解释密螺纹的螺丝钉比疏螺纹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环节及策略 导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提问:轮子分几种?各有哪些作用? 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简单机械,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新课
17、教学 活动1:研究斜面的作用 1识图思考。 看P14上面插图:工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用了什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么工具? 2假设。 提问: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有什么不同? 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 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 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 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 3验证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提示: 实验因素的控制:物体被抬升的高度始终不能变,被抬升物体的重量不能变,斜面表面的光滑程度不能变。只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长度。 实验记录表是帮助学生从
18、实验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材料,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填好、用好记录表。 4记录。 5分析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研究结论和自己的假设一致吗? 6结论 在不考虑摩擦阻力的情况下,要把物体匀速推上斜面,则作用在斜面上的动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这就是斜面原理。 板书 设计 课后小记: 1螺旋是斜面的一个变形。 2斜面的省力原理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认识斜面类的简单机械。斜面类的简单机械包括斜面、尖劈、螺旋几类,都是学生日常所见的机械中常用到的简单机械。本课教材出示了斜面和螺旋的内容。教材由四部分内容组成:认识斜面、研究斜面的作用、研究螺旋的作用、斜面类
19、机械的应用。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授课5自行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按照图纸说明、制作齿轮装置。 2能设计各种实验方式发现齿轮传动的情况,并准确记录在记录表中。 3能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推测出齿轮传动的规律。 4能从模型中指出机器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 5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比较默契地与其他同学完成研究齿轮传动原理的研究。 2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分析。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描述齿轮传动的规律。 2能举例说出传动的类型。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机器的含
20、义。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机器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组成的,并能初步分析各种机器的组成部分。 教学环节及策略 导课 前面我们分别研究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和齿轮等简单机械,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认识机器的组成。 新课教学 活动1:分析自行车的结构 1分析玩具机器的组成部分 谈话: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器,这些机器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我们以玩具车为例,研究机器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 自行车的工作原理 前触闸:前触闸是靠杠杆原理制动的。当手握紧闸把时,闸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的组成部分。 控制部分 开关是
21、玩具车的控制部分。 动力部分 电动机是玩具车的动力部分。 传动部分 齿轮箱是玩具车的传动部分。 工作部分 轮子是玩具车的工作部分。 2教师讲解四部分的工作原理。 3分析自行车的结构。 谈话:自行车是一种设计合理、广泛应用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和玩具车十分相似,请大家找出自行车的四个组成部分。 讨论:小组间讨论自行车是由哪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总结 动力部分 传动部分 工作部分 控制部分 1制定研究计划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自行车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以及每部分包括的部件组成,下面让我们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小组内讨论研究计划,并
22、将计划写成书面形式。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车把 车轮 车链 脚踏板 把的另一头将接头、拉杆、拉管向下压,使闸皮向下压至与轮胎接触,产生摩擦制动力。其缺点是刹车效果与轮胎充气程度有关。充气不足时,会使摩擦力减小,影响刹车效果。脚蹬是轮轴,但是轮轴也用了杠杆的原理。 自行车是一种机械,它由许多的简单机械构成:执行部分的车把,控制部分中的车闸把,后闸部件中的前曲拐,后曲拐及支架,货架上的弹簧夹,车铃的按钮等部件都属于杠杆。 宝善街小学“补给+灵动”科任学科教案设计 2研究报告的内容 3交流。 小组间相互交流研究结果。 活动2:找出拖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谈话:我们研究了自行车的组成部分,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五 年级 科学 下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