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docx
《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 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 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信访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信访条例、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安徽省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意见: 一、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是指信访人以信访为名,在信访过程中违反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予以治安处罚、劳动教养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二、对
2、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办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和处理极少数、譬示教育大多数的原则;坚持既维护稳定,又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三、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案件由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管辖。由违法犯罪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犯罪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 四、信访人居住地公安机关查处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案件时,应当依法调查、收集信访人在案件发生地的违法犯罪事实和证据。 五、信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予以治安处罚: (一)采取静坐、堵门堵路、下跪
3、喊冤、呼口号、拉横幅、穿状衣、举遗像、展示状纸、起哄闹事等方式,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将老、弱、病、残、幼等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或办公区域,或者携带上述人员在信访场所滞留、滋事,不听劝阻的; (三)为了制造影响,到外国人驻华使领馆或者其他驻华办事机构“告状”的; (四)在单位或者公共场所、要害部位以跳楼、跳河、自焚等自杀、自残方式相威胁,制造社会影响的: (五)在公共道路、铁路上静坐、躺卧、爬行、堵塞交通或者以递交信访材料、喊冤告状等为名,非法拦截车辆,扰乱交通秩序的; (六)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的; (七)信
4、访人的信访事项已经依照法律程序作出终结处理,信访人仍然以原诉求多次赴省进京上访,不听劝阻的; (八)采取其他方式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或者交通秩序的。 对扰乱重点地区秩序(包括中共中央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天安门、中南海、党和国家领导人住地、外国使领馆及国际组织驻地以及省级领导机关),或者聚众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实施前两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六、信访人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处理 信访 活动 违法犯罪 行为 适用法律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