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煤开采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01881.doc
《压煤开采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0188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煤开采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01881.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节 井田概况(4)第二节 压煤村庄煤柱地质采矿条件(5)第三节 压煤村庄村下煤柱开采方案提出(8)第四节 压煤村庄村房屋概况 (10)第五节 国内外采煤现状与大兴矿建下采煤方法选择 (11)第六节 地表岩移参数的选择 (18)第七节 条带开采基本问题.(21)第八节 压煤村庄村下煤柱开采可行性研究.(25)第九节 地表移动计算分析 (31)第十节 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关系 (35)第十一节 煤2与煤3条带开采时煤柱布置方式(38)第十二节 非正常采动影响分析.(39)第十三节 经济效益分析.(41)第十四节 村庄搬迁方案合理性分析.(45)第十五节 新村址选择方案.(47)第十六节
2、结束语.(48)前 言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1月矿井破土动工,2003年3月矿井首采面2201工作面试生产,矿井含煤面积仅1.8km2,地质储量1800万吨。在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中部有一福兴村庄,村下压煤2与煤3两层煤,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2.2m和4.5m,平均埋深580m,压煤储量为182万吨。考虑到矿井开拓部署和接续安排,研究确定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兴村下压煤合理开采技术方法,是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近期经营决策的重大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重大技术问题。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02年试生产以来,为了掌握煤2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探求村庄下煤柱安全开采措施,开展了2201工作面
3、地表岩移观测工作。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2201工作面分成了两个块段,形成条采面,该面地表岩移观测数据为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村下开采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设计目标为:在优先考虑节省煤炭资源,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的前提下,并综合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多种可行的开采设计方案计算分析,最终提出一种效益明显、技术上可行、企业可操作、安全可靠的压煤村庄村下开采方案。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压煤村庄村下煤2平均厚度为2.2m,故单纯条带开采煤2(回收率50)是可行的。而煤3平均厚度为4.5m,在条带开采煤2后再安全开采煤3(限厚),对资源浪费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压煤村庄村下压煤占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可采储量的1
4、/10,本着节省煤炭资源的设计目标,对“单独条带开采煤2”及“煤2与煤3(限厚)联合条带开采”与“搬迁后全采”三种开采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综合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最终提出大兴矿优先考虑采用“搬迁后全采”的开采方案,彻底解放压煤村庄村下182万吨压煤储量。对“搬迁后全采”开采方案,用可靠的随机介质理论,进行了地表移动与变形值预计,并用surfer软件绘制了各种移动与变形值图件,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计算表明:压煤村庄搬迁后村下煤柱全采方案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可实现利润是条带开采煤2的6倍,另搬迁后全采比条带开采煤2可延长6年矿井服务年限,并进行了新村址选择与村庄搬迁方案合理性分析。经大兴矿业有
5、限责任公司和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的共同工作,依据原煤炭工业部颁布的建筑物、铁路、水体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完成了压煤村庄村下压煤开采煤可行性研究工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泉兴矿业集团公司与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各级领导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并多次与研究单位商讨开采方案,提供了各种研究资料,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处及地科学院的领导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在此表示感谢。 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枣庄市峄城区曹庄乡境内,是韩台煤田曹庄勘探区的一部分。矿井地处鲁、苏、皖三省交界,西距微山湖约10km,距京沪线韩庄火车站8km,南距韩庄运河0.3km。104、206国
6、道及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从井田内穿境而过,形成了铁路、公路和水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网的广布,为矿井基本建设和原煤外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二、地貌水系本区地形较为平坦,地势南低北高、东低西高,地面标高+33.77 +34.3m,属冲积平原区。地表水系发育,井田西部最大的的地表水体是微山湖,它直接补给本区南部韩庄运河和北部的胜利渠。韩庄运河经改造后河宽200m,胜利渠为人工挖掘,宽60m;东部有周营大沙河,西部有一支沟。除韩庄运河常年有水外,胜利渠、周营大沙河及一支沟均为季节性河流。历年最高水位为+35.00m。三、毗邻矿井概况矿区内现有生产矿井三对,即西
7、南部的张子山煤矿、利国煤矿以及福兴煤矿。第二节 压煤村庄煤柱地质采矿条件一、地层本井田为隐蔽式煤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煤系地层总体倾向北西,倾角11 38,平均倾角25左右,为一南缓北陡、西缓东陡的缓倾斜倾斜煤系地层。自上而下地层特征如下:第四系:由黄色耕植土,棕黄色砂质粘土、姜结石及底部砂砾或灰色粘土组成,平均厚度13.5m,最大厚度33.3m。其中姜结石局部厚度达7m左右,并有粘土充填其中。该地层总体呈中南部最厚、象四周变薄的分布趋势。第三系:有铁锈红色厚土砾岩、砂泥岩和砂岩组成,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二迭系地层之上。随煤层深部加厚,由井田中部尖灭,预计在井田以北大面积存在,最大厚度达3
8、00m以上。二迭系:上二迭系石盒子组上段主要由绿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灰白色中砂岩及少量粗砂岩组成;下段多由杂色泥岩、砂岩及柴煤组成,上下两段最大残厚约为530m。下二迭山西组有深灰色泥岩、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砂泥岩和煤2、煤3受火成岩侵入影响,局部变成天然焦。石炭系:分上石炭太原组和中石炭本溪组。太原组有灰色泥质岩、细砂岩、中砂岩和石灰岩组成,含薄煤8层,局部可采有14、16、17三煤层;该组厚度为170m。本溪组主要有泥岩、砂岩、粘土岩、层铝土及石灰岩组成,厚约45m,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奥陶系:以石灰岩为主,厚约800m,假整合与寒武系之上。二、煤层大兴井田面积为8.14km2,主采区
9、面积仅有1.8 km2。在主采区内煤2、煤3开采深度-350-800m,平均采深-600m,东南部浅处煤层倾角较缓,在19230;北部深处煤层倾角变陡,为27380,井底车场所在处煤层倾角200左右。主采区煤2厚度在.374.78m,平均厚度2.46m,煤3厚度2.876.82m,平均厚度4.57m;煤2、煤3层间距10.4029.82 m,平均层间距15.04m,属结构简单和比较稳定的中厚厚煤层。三、结构大兴井田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主要构造形式有褶曲、断层和岩浆岩侵入。褶曲:区内褶曲较为平缓,仅主采区中部的煤层底板略有起伏,次级褶区只在浅部有所展布。断层:本井田大小断层共有12
10、条,物探资料解释断点27个。其中正断层11条、逆断层1条;属查明断层3条,基本查明断层7条,推断断层2条。岩浆岩:从井田西南部侵入本区的岩浆岩,通过钻探和两次物探,共圈定了三片煤层变焦区或煤焦混合体块。其中井田西南侵入区控制程度较为严密,北部煤2两个区段相对较差。本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二类二型。四、煤质井田内2、3层煤均为低灰、高发热量、低硫、特低磷。煤2为煤气、1/2中粘煤和弱粘煤,煤3为1/3焦煤、1/2中粘煤和弱粘煤。 五、水文地质根据精查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资料和毗邻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重新进行了计算。开采煤2、煤3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含水为上覆二迭系三个主要砂岩
11、含水层段;间接影响的主要含水层为下距3煤约40m左右的第五石灰岩含水层和井田东边界与煤系含水地层对口接触的巨厚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六、煤层顶、底板条件煤2:顶板为青灰色或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一般厚10余米,坚固稳定,抗压强度较大,易于控制,如受到风化,抗压强度会降低。底板为细砂岩或中砂岩,一般厚度为616m,局部地段有0.5m厚的粘土岩或泥岩伪底。煤3:顶板为煤2底板,底板为黑褐色泥岩或砂岩,厚10m左右。局部有火成岩侵入现象。 第三节 压煤村庄村下煤柱开采方案提出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中部有压煤村庄村,约有536户,村庄面积为54000m2,位于枣庄市峄城区曹庄镇正南约2km处。经计算,该村
12、庄煤柱煤2地质储量为58万t,煤3地质储量为124万t,煤2与煤3累计为182万t。经2201、2203等工作面开采表明,该块段煤柱地质构造简单。矿井由于压煤村庄煤柱的影响,井下开采布局比较紧张,解放村下压煤已迫在眉捷。因此,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论证福兴村压煤开采可行的方案。一、压煤村庄村下压煤区域概况压煤村庄村下压煤区域东西长440m,南北长430m,压煤面积为189200m2,煤2上山采深524m,下山采深624m,平均采深574m,煤层倾角落100,村下压煤2与煤3两层煤,煤2平均厚2.2m,煤3平均厚4.5m,煤2与煤3层间距离15m。压煤村庄村下煤柱开采井上下对照如图(2)所示。二、
13、村庄下采煤论证与方案设计编制的依据和基础资料1. 建筑物、铁路、水体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年版)2. 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1992年版执行说明3. 山东省人民政府文件,鲁政发(1989)135号,山东省搬迁压煤建筑物暂行规定4. 山东省人民政府文件,鲁政发(1999)24号,关于调整山东省搬迁压煤建筑物暂行规定中补偿标准通知5. 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地质报告6. 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7. 部分相关的地质剖面图三、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设计中,本着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的经营特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14、并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充分估计到矿井近期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优化采矿方法,合理、经济、安全、高效地开采村庄压煤,充分保护矿井资源,保持矿井生产的长期稳定,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的综合经济效益。四、压煤村庄村下条带开采方案的设计目标压煤村庄村下开采方案的设计目标为:在优先考虑节省煤炭资源,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的前提下,并综合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多种可行的开采方案计算分析,最终提出一种效益明显、技术上可行、企业可操作、安全可靠的压煤村庄村下开采方案。五、压煤村庄村下开采可行性研究根据压煤村庄村下压煤的地质采矿条件,重点探讨如下开采方案:1、 煤2单独条带开采方案;2、 煤2与煤3联合条带开采
15、方案与限厚条带开采方案,3、 地面村庄搬迁开采方案,分析地面村庄搬迁开采方案的可行性。按照上述前提,编制了压煤村庄村下煤柱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第四节 压煤村庄村房屋概况压煤村庄村内的房屋建造年代各异,房屋结构差异较大,有近几年新建的新房,也有是十几年前建的旧房,更有几十年前建成至今仍在使用的破旧房屋。从结构上看,有砖木结构、片石基础、砖墙瓦顶的;有片石基础土墙木屋架、瓦顶的;有片石基础土墙夹砖垛、木屋架瓦顶的。近几年建造的房屋屋顶多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从抵抗地表变形角度分析,房屋建造结构的不利因素有:(1) 无基础圈梁,地表的移动与变形很容易传到房屋的上部。(2) 以沙为主的灰沙浆胶结片石基
16、础拉伸能力极弱;(3) 房屋的局部(或在中间或在一端)为两层,荷重不均,在高低交界处产生破坏;(4) 有的房屋前探檐用木柱或砖柱支撑,受地表水平变形作用易发生损坏;(5) 房屋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当地表变形较大时,搭放部位可能出现缝隙,严重时会下落,造成事故;(6) 有的北房山墙之间无空隙,相当于排房,一栋房屋的变形会影响相邻的房屋。吨从开采引起的5种地表变形分析,对民房有影响的地表移动变形有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三种。因农村房屋平面相对较小,一般3-7之间,故倾斜和曲率的影响不如水平变形的影响大。我国部分矿区村庄下采煤的实践得出,土筑平房地表临界拉伸水平变形为=1.0mm/m(房屋前墙为砖墙,
17、山墙为碗笼卵石墙,片石基础,灰渣屋顶),临界压缩水平变形为=2.0mm/m。根据上述数据并考虑到压煤村庄村多数房屋抵抗地表变形能力较差的特点,取临界水平变形值为=1mm/m,临界压缩水平变形为=2.0mm/m。第五节 国内外采煤现状与大兴矿建下采煤方法选择一、国内外建下采煤研究现状国内外进行建成下采煤的很多,其中波兰的建下采煤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几十年来,波兰成功地开采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结构物保护煤柱,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地面建筑物进行加固,井下采用条带开采和水砂填充全部回采的方法。一般城市煤柱则使用全陷法开采,且全陷法开采的比例逐渐增大。另外,通过采用协调法开采,台阶状成组工作面开采
18、,以及由几个矿的联合开采等措施,减少了地表变形值。由于每个建筑物煤柱的特殊性,一般在正式开采之前先进行试采,待取得经验数据后再正式回采。同时,还组织专门的加固维修队伍,并重视地表和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工作。德国是研究建筑物下采煤历史悠久的国家,技术水平也在世界居领先地位。一般多数采取采后维修方法,少数采用采前加固方法,地质采矿条件不利时,采取限厚开采或填充开采方法。在一般建筑物下采用人工填充采煤法,在重要建筑物下采用水力填充,填充材料为炉渣或经破坏的矸石,从而大大减少了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前苏联的建下采煤问题也很严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采工作。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布置工作面、协调开采、条带开采等,一般
19、很少采用填充法开采;采取的地面建筑物保护有:变形缝、钢拉杆、钢筋混凝土圈梁、地表缓冲沟等。英国最初在建下采煤时采取的措施是风力填充。由于开采缓倾斜煤层的风力填充效果不理想,地表下沉量达到50%左右,每吨煤成本还增加15%,故未能推广。以后,英国较多地采用条带采煤法开采城市、工厂和密集建筑物下煤柱,取得了较好效果,大大减轻了建筑物受采动的损害程度。二、我国建下采煤研究现状仅据1982年底不完全统计,我国统配煤矿“三下”(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压煤总量为133.5亿t,其中建下压煤为78.2亿多t,占整个压煤量的61%。建下压煤又以村庄下压煤所占的数量最大,为52亿t,占全国建下压煤量的60%
20、,是解决“三下”压煤量的工作重点。面对严重的建下压煤问题,我国煤炭科技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工作,并且总结出我国开采村庄下压煤的技术途径。我国建下采煤情况:我国采煤实验研究工作始于1954年,开滦唐家矿在劳动工人村下采煤。1962年,本溪矿务局彩屯矿开始在矿区医院住院部楼下采煤,这座三层的楼房在重复采动影响下遭到严重破坏,但经维修和加固后至今仍在使用。1964年1967年,抚顺车辆修理厂工业厂房下,采用了密实水沙充填和对厂房基础采用联系梁加固等措施,成功完成了采出厚度达20m的特厚煤层的实验开采工作。60年代以后,峰峰矿务局五矿和鹤壁矿务局六矿对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后进行开采,以及枣庄矿务局对
21、建筑物采用重点加固与一般维修方法开采市镇建筑物群下压煤,均取的了较好的成果。1973年1977年,蛟河煤矿应用条带开采奶子山镇建筑物下压煤,也取得了成功。1978年开始,我国首次开展了新建抗变形建筑的研究。建在采空区上的资江煤矿俱乐部,采用了水平滑动层、钢筋混凝土柱等新的建筑技术措施,采动后建筑物基本上未发生损害,始终正常使用。1983年阳泉矿务局开展了新建抗变形农村住宅的采煤实验工作。共建了七栋实验房,其中有六栋房的地表变形虽已达到了可使一般建筑物遭受级破坏的数值,但因进行了加固,这六栋房屋均能安全使用。1984年1985年,龙口矿务局洼里矿在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第21号铁塔下采取了多循环作
22、业,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工作面范围内采净不允许留设煤柱等措施进行回采,达到了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减少了煤炭资源的丢失的目的。1986年,微山煤矿在村庄下进行条带开采,既减少了煤炭资源损失,保证了矿井产量,又达到了保护地表房屋的预期目的。90年代,我国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煤矿、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兖州矿务局东滩煤矿、枣庄矿务局田陈煤矿、及开滦、大屯煤电公司等矿山先后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减沉的采煤方法,通过向采空区上覆岩体离层带注高水材料,达到控制地表下沉的目的,并取得了明显的减沉及控制地表斑裂的效果。2000年蒋庄煤矿在村庄下进行条带开采,取得了成功的经验。2003微山煤矿二号井在矿区石庄村下3上 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采 搬迁 可行性研究 报告 0188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