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砌块可行性报告.doc
《加气混凝土砌块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气混凝土砌块可行性报告.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产30万立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可行性报告目 录 一、总 论 1二、建厂条件及原材料要求5三、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技术方案7四、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18五、节能降耗 20六、项目经济评价(静态)21七、社会效益评价23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 为了适应国家对墙体材料的宏观调控政策,满足各省对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市场需求,从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社会效益出发,公司决定对投资建设年产30万立方米粉煤灰(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2项目建设的意义(1)、加气混凝土简介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如粉煤灰)和钙质材料(石灰和水泥)为原料,经配料浇注、
2、发气膨胀、切割养护等工艺制成的轻质保温隔热的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已有60余年的生产和应用历史,由于具有重量轻、保温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在目前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最成熟的新型墙体材料。 加气混凝土由于采用了粉煤灰作为原料,对环保、节约土地资源更具有积极意义,该产品的导热系数较低(约为009-022wm.k),为粘土砖的l415。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是一种节能建筑材料,所以,发展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这一绿色建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气混凝土重量轻,按不同级别为300kgm800kgm,仅为粘土砖的13左右,对地承载力较低的地区的高层建筑可以简化基础,提高抗震能力,降
3、低建筑物自重,由于加气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节约采明及制冷能耗,与粘土砖相同保温效果时,可以大大降低墙体厚度,节约材料用量,降低建设投资,同时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也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重量轻、块形大,可提高施工和运输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2)、项目建设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能源和土地紧缺的国家。以烧结实心粘土砖为主的传统建筑材料大量毁田取土,浪费土地资源、污染环境。因此,在城镇建设中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业的蓬勃发展,以加气混凝土为代表的新型墙体材料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早在“九五”规划中,国家就把新型建筑材
4、料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各级政府都制订了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国家四部一委专门成立了国家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针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加气混凝土作为大力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国家建材总局印发的新型建材及发展导向目录中将加气混凝土做为首选产品之一。二、市场情况 按国家土地资源保护政策,要求华东地区地级市于2002年6月30目前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2003年6月30日前县级城镇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国家在“住宅建设中逐步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规定中,列出了限时淘汰使用实心粘土砖的l70个大中城市名单。目前,禁止粘土制品的新一轮墙改在全国
5、各地区有序展开。华西地区2007年底,主要城市的建设将全面禁止粘土制品(粘土砖、瓦)作为建筑材料。国家节能建筑设计规范的强制推行也必将大大促进加气混凝土制品的进一步应用。湖南省亦做出规定,凡经设计部门设计的建筑物均不准采用实心粘土砖。因此,研制和开发实心粘土砖的代用品是墙体材料改革的当务之急。 调查资料显示:自今年上半年以来,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各生产厂家及业内人士纷纷抓住“禁实”的机遇,从外延和内涵上扩大生产规模。我公司建成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生产线,也仅相当于2.04亿标砖生产能力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逐步形成,对墙体材料的质量和功能
6、要求也愈来愈高。虽然目前市面上已有各类空心砖砌块,轻质墙板等新型墙材,但都仅限于产品本身的工艺、设备等因素,存在种种弊端与先天的缺陷。城市建设,特别是中、高层建筑急需大量高品位、高质量、多功能的优质新型墙材。三、可行性研究概况 1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原则及依据(1)、研究的原则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新型墙体材料。公司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推进墙体材料改革的政策,对该产品的技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对若干技术方案、生产规模进行了比较和论证,提出了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项目的建设计划。本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证,对经济效果进行评价。考虑到投资及市场条件
7、,确定一次性投入,一次性达产的规划,以便提高建设的综合效益。(2)、研究的依据 a) 当地的各种原燃料价格、建筑工程造价及土地费用、人员费用等; b)所选用的工艺设备按目前国内一般水平的报价; c)部分评价指标参照国内加气混凝土行业平均指标;2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确定产品的生产规模,论证技术方案; 2)进一步落实厂址,确定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来源; 3)确定财务条件并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评价; 4)对加气混凝土的能耗进行评价并提出节能措施; 5)对生产过程的“三废”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3技术方案及技术方案选择(1)主要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 a原材料及其制备 粉煤灰与石膏按一定比例进行制
8、浆(当粉煤灰粒径较粗时,需进行球磨后制浆),制成的灰浆必须符合细度要求及浓度要求;石灰采用单独破碎及干法粉磨工艺,扬尘点设置除尘设备,制备好的物料贮存在料仓(罐)备用。b。配料系统配料系统由粉料电子秤、浆料电子秤、给料及输送设备和电控系统组成,采用自动控制及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控制。c。浇注静停浇注摆渡车采用定点浇注及热室静停工艺,浇注完毕后,震动排气装置工作,排出浇注后存在的气泡,保证胚体的稳定发泡,发气。浇注摆渡车行走至相应静停轨道位置后,摆渡车上的摩擦行走机构,把该模具稳定的推入相应轨道。接着有静养室摩擦行走装置,行走至相应位置。静停养护; 摩擦行走可以实现单独行走,和联动行走。不会有不良操
9、作造成撞到正在发气的模具,形成坏模。d。切割 采用先进的空中翻转切割工艺,为节省投资,设备拟选用国产翻转切割机(详见方案选择),该切割机能达到符合国家标准GBll968-199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对尺寸的要求,并能进行企口及槽的铣削。e蒸压养护 采用2.6839双开门蒸压釜作为养成护设备,养护压力l3Mpa左右在编组区,采用独立操作,把6车18模胚体,经顶推小车机构,一次入釜。节省人力,便于操作。(2)技术方案的论证 加气混凝土成套工艺设备以浇注搅拌机为核心由于本项目采用6.0m的模具,而要达到年产33万立方米时一台浇注车就可以了。切割机选型如下:6.012m分步式切割机这是以威翰切割机为参考
10、设计的新型切割机,该机能满足浇注周转的周期,并采用分步式切割方式,纵向切割机才用国际先进工艺,以螺杆推送,气缸张紧装置。保证切割精度更高。并以双小车置换切割,提高切割速度。将不同的工作分解在不同的工位完成,从而使切割机具有最为简单的结构及稳定的运行;又因为采用翻转(在空中翻转)切割,以使切割钢丝达到最短,以保证切割的精度,同时避免了采用负压吸吊,格子栅底板及夹坯等坯体与底板的分离方式该机目前在国内外等多家单位投入生产运行,切割机组技术性能比较理想。翻转去底边装置该设备采用德国威翰技术,当切割小车到达相应位置,有传感器传递信号,同时去底边翻转台开始工作,首先由翻转臂伸出,将放置在切割小车的胚体及
11、地板托起,收回。进行翻转去底边,切割小车回位进行下一次工作。翻转完毕后,由自动机械手清除无论是黏在地板上和胚体上的废料,一次行自动去除。由于是翻转臂自动伸出,收回。这样,第一减少人工操作,第二节省了编组吊具吊运。更方便了编组吊具的工作压力。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粉煤灰见表1 表1 技术经济指标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l生产规模(合格产品) M 304178 粉煤灰加气砼砌块 2年工作日 天 300 3粉煤灰 t 122580(干) 73 548(湿) 含水率20】 4石灰 t 39096 5水泥 t 18576 6石膏(干) t 5616 7铝粉膏 t 146.98 8其他(废机油
12、等) t 97.956 9年总耗电量 万度 约640 10年耗水量 M 173328 11年耗汽量 吨 49032 煤3780 12工厂总占地面积 M 70000 13建筑面积 M 9694 办公、生活楼另计 14设备总重量 吨 1080 工艺设备 15设备总功率 KW 1000 工艺设备 16年货物运输量 万吨 约40.4 17其中:运入 万吨 约21.8 18 运出 万吨 约18.6 19总投资 万元 22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200 流动资金 万元 0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20年销售收入 万元220304178=6691.9 21年总成本 万元 129.161304178=3
13、928.79 22年利税总额 万元 2763.11 23投资利税率 24投资回收期 年 不含建设期第二章建厂条件及原材料要求一、 生产场地选址 生产场地应尽量傍河而建,尽量利用原有水陆运输条件,减少该项目的道路及码头投资二、 原材料要求 生产所用原材料为粉煤灰(砂)、水泥、生石灰、石膏、铝粉膏等。1 (A)粉煤灰:含碳量小于8,粉煤灰中Si02含量大于45,烧失量7,放射性应符合GB6763规定。 (B)砂:含水量8,含泥量70。5铝粉膏(Tk剂型):应符合JCT40791加气混凝土用铝粉膏标准。三、 主要原材料来源及品质 重点调查湖南省及周边地区原材料的供应地点、产品质量、运输距离。粉煤灰:
14、要求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如下:Si02含量:大于45;含碳量小于8。汽车运往入厂内。到厂价30元吨。水泥:采用散装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用散装水泥车运入厂内,到厂价380元吨。生石灰:采用附近窑厂生产的生石灰。用汽车运入厂内,到厂价280元吨。石膏:采用附近产石膏粉,品质指标CaS042H 20含量;86,品质符合加气混凝土生产要求。汽车运入厂内,石膏到厂价为70元吨。铝粉膏:品质符加加气混凝土生产线要求。到厂价l6000元吨。稳泡剂:在当地就近采购,生产正常后可以不用。5综合评价与结论(1)本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2200万元 项目投资利税率: 项目投资回收期:l39年(不
15、含建设期) 上述主要技术经济指示达到本行业相同规模生产企业先进水平(2)粉煤灰(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料来源稳定,生产工艺成熟,技术可靠,设备配套,具有良好的市场销售前景,同时可节能、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建议批准建设。 6问题及建议(1)由于项目进度较紧,无法采集范围广泛的资料,本报告参考行业内一般报价及平均指标的调查数据作为计算依据(2)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生产规模密切相关,建议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按设计规模一次建成,以减少建设时间的浪费四、 建厂条件 (一)供电电源 新建一座1200KVA变电站,由变电站变压后接线至新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配电间
16、,生产线新建厂房及新购设备均由新建配电室接线,公司用电价07元度(二)给排水1生产用水质要求:水温:20-35C,PH值=6575,Cl30ppm,不溶物500mgL,硫酸盐600mgl。糖含量500mgL,钙硬度(CaC03)500mgL2生活用水及锅炉房用水直接从自来水管网引水制浆用水可以用符合要求的河水,也可以使用自来水本生产线生产用水(自来水价与河水价加权平均)一约20 价格元吨 3排水:生活废水经处理后,排至厂区污水管网。 厂区雨水可直接排放。 生产中废水全部回收至生产中使用。4动力 用1台16吨的燃煤锅炉向生产线供汽。由锅炉房接管至生产线配汽间。供汽压力为13Mpa。生产线年耗汽4
17、9032吨,年耗煤7560吨。煤由本地采购,估价550元吨。5生活福利设施及办公设施 生活福利设施及办公设施的投资不在本可行性研究范围内,由建设单位根据自身条件另行考虑。6 自然条件 四季主导风向为北风,抗震烈度按7度设防。 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气象条件进行该工程项日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第三章 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技术方案一、 工艺方案(一)产品纲领1生产能力 产品为粉煤灰(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产量为年产15万立方米2产品规格产品符合GBl l9681997规定的O407级砌块要求表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一般规格(二)拟采用的工艺方案的主要特点 块石灰破碎采用颚破机一级破碎,粒状石灰采用2.2m7
18、m节能球磨机磨成细粉,配合其它综合措施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 在设计中采用石膏与粉煤灰(砂)按比例制浆,减少工艺环节,节省投资和生产费用。水泥可根据当地条件,采用散装水泥,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污染。 料浆、粉料及配料用水的计量采用电子计量称(或电子计量表),配料楼配料、浇注由总控制室集中控制,整条生产线采用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相结合。浇注方式采用定点浇注。 切割机采用国产翻转式加气混凝土切割机,最大切割尺寸6.01206m,使用该切割机组所建成的生产线达到当前国产设备(同等规模)的先进水平 蒸压釜采用双端釜,便于灵活进行生产组织,减少坯体的进出釜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蒸压釜的生产能力。(三)
19、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原材料储存及处理(1)粉煤灰(砂)、石膏 采用粉煤灰(砂)与石膏混合制浆的工艺。生产时,粉煤灰和石膏按一定配比加入打浆池,制成混合浆料。在制浆加水时,定量加水,制成浓度合适的料浆。再由渣浆泵泵入料浆储罐内备用。(2)生石灰 块状生石灰用自卸卡车运入厂,卸入石灰原料堆棚内堆放。块石灰经复摆式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石灰库中。粉磨前,石灰由库底喂料机给入密封式输送机送入磨机内进行粉磨。磨细后的石灰粉料由磨机出料口送至斗提机,由斗提机送至配料楼石灰粉料仓中备用。(3)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由散装水泥车运入厂内,直接泵入配料楼水泥粉料仓内备用(4)铝粉 由外地购入桶装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砌块 可行性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8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