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中学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宜宾市第四中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3编制的依据与范围11.4项目概况21.5结论与建议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6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62.2项目背景72.3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场址选址与建设条件143.1场址选择143.2建设条件153.3市政配套条件163.4施工条件163.5建设条件评价16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184.1项目定位184.2建设原则184.3建设内容与方案184.4建设规模19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215.1 设计依据215.2指导思想215.3总平面布置
2、225.4建筑设计235.5结构设计265.6给排水设计285.7强电设计315.8弱电325.9消防设计345.10空调及通风355.11污水处理设计365.12道路工程385.11绿化工程40第六章 环境保护416.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416.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416.3综合利用和治理方案426.4营运期间的环境影响与治理476.5环境影响措施及评价48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97.1劳动安全卫生497.2消防50第八章 节能措施538.1节能原则538.2节能目标538.3能耗与指标评估548.4节能设计依据578.5建筑节能588.6给水排水节能598.7电气节能598.8施工节能
3、608.9公共设施管理节能608.10结论61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629.1组织管理机构629.2管理制度639.3项目监控639.4项目实施进度64第十章项目招投标方案6510.1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6510.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6610.3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6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811.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6811.2总投资6911.3资金筹措69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7413.1经济分析7413.2社会效益分析74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76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宜宾市第四中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项
4、目承办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1.1.3项目拟建设地点宜宾市翠屏区育才路7号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3编制的依据与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3、建设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关于批准发布校舍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2102号);4、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宾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927号);5、宜宾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6、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技术资料等。1.3.2编制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报告编制人员
5、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1.4项目概况1.4.1建设必要性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4年秋期高中教学班共74个,学生总人数3953人,其中住校生人数2776人。校本部住宿床位仅2296个,其余的住校生480人安置在红坝分校。由于学校床位紧张,学校自2013年秋期实施了学生家住安阜片区(含下江北)、城区、西郊、南岸的学生一律不允许住校,学生家长
6、及本人意见很大,每期面临这部分(约200人)申请住校而未能住校的学生,必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方能使得学生及家长同意暂时不住校。现有学生住宿设施陈旧,建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人均面积约2.7m2,住校生面积按照相应规范(生均5平方米)计算,远远低于标准。其中住宿条件较好的学生公寓楼由于床位紧张,应安排8人,实际安排10人入住。女生小院A区为办公楼改建,无独立卫生间和澡堂,一部应急楼梯为后补建,顶楼漏水严重,墙体老化严重。女生小院B区为彩钢瓦顶临建平房,屋面低于地面,临下水塘,潮湿积水,通风效果不良,常有老鼠和蛇出没,无独立卫生间和澡堂。女生小院C区为彩钢瓦顶临建平房,公寓背后临上鱼塘,潮湿
7、,常有老鼠和蛇出没,无独立卫生间和澡堂,多数房间无窗户。男生小院为旧食堂改造与原男生小院合并形成,无独立卫生间和澡堂,顶楼漏水严重,院内排水效果不良,雨天院内积水严重,湿度大,与校外居民区之间无隔离。综上所述,学校现有住宿条件不仅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质量上也远不能满足住宿需求,家长及学生反应强烈,安全隐患极大。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住宿条件,使学生能在一个较为良好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1.4.2建设规模与方案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校园西北侧新建一栋框架结构学生宿舍里,总用地面积3845m2,总建筑面积7176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380 m2,地下建筑面积17
8、96 m2),建筑基底面积904 m2。设置学生宿舍128间,机动车位36个。(1)主要指标总 用 地 面 积: 3845总 建 筑 面 积: 717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380 地下建筑面积:1796m2容 积 率: 1.4建筑基底面积: 904建筑密度: 23.5%绿 地 率: 31%(2)拟建工程建设规模新建学生宿舍地上6层,一层设置值班室2间、管理员室2间,公共洗浴室2间、18间学生宿舍(内设独立卫生间),二六层设公共厕所、22间宿舍(内设独立卫生间),解决住宿床位1024张。地下建筑一层,设置机动车位36个。配套建设相关的给排水、电气、消防等工程。1.4.3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本
9、项目承办单位为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为做好项目的征地和规划建设工作,成立项目征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征地手续的办理和项目规划、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项目建设期计划10个月。1.4.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约2066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505.76万元,占总投资的72.88%;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73.08万元,占总投资的18.06%;预备费187.16万元,占总投资的9.06%。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翠屏区财政专项预算解决。1.5结论与建议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属于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办学环境,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
10、、关于印发宜宾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宜府发200927号)规定的具体体现。学生宿舍建成后,可有效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学条件,对提高宜宾市教学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本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使本项目尽快动工,并在10个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加快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尽早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单位名称: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法定地址:宜宾市翠屏区育才路7号法人代表:祝吉代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又名“田家炳实验
11、中学”。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上江北,校区分为老校区和新校区,老校区位于红丰东路13号,新校区位于红坝路。是一所当地知名度较高的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于1915年,始称“宜宾县公信女子小学”、“宜宾县公信女子中学”,“宜宾县公信中学”。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倡导“团结、奋进、务实、高效”的校风,“认真、创新、求实、高效”的教风,“勤学、文明、守纪、进取”的学风,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坚持“全面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不求人人冒尖升学,但求个个进步成才”的人才培养观。以教科研为先导,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学校德育要求教师树立平等意识、人本意识等“七种理念”,
12、提高施爱、沟通等“七种工作能力”。“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有德育功能,处处是德育基地”的气氛已形成,德育落到实处,以实养德。学校遵循学生主体性发展原则,切实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少年街道法制教育,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多种形式的活动载体,使学生在系列化的活动中接受有效的教育。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是四川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绿化先进单位。学校2014年秋期高中教学班74个,
13、学生总人数3953人,其中住校生人数2776人。校本部住宿床位2296个,其余的住校生480人安置在红坝分校。由于学校床位紧张,自2013年秋期实施了学生家住安阜片区(含下江北)、城区、西郊、南岸的学生(约200人)一律不允许住校。2.2项目背景2.2.1优先发展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普遍接受高质量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14、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
15、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2.2党的十八大对发展教育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
16、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2.3四川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省必先强教,兴川必先兴才。在党和政府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人才高地战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顺
17、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迎接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挑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新要求,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2.4宜宾市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2012年6月29日上午,宜宾市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会议动员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了宜宾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宜宾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宜宾市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联席会议制度等系列重要文件。会议提出,到2020年宜宾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四川教育强市和川南人才高地。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
18、府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宜宾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民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生巨大变化,教育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活力明显增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宜宾市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离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直接导致每年大批学生外出求学,部分家长则辞职陪读,而这部分家长中各行业精英所占比例高,社会影响大,对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这就给宜宾市教育系统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使得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家长关爱而出现各种问题,学生家长则疲于两地奔波而无心工作。民办教育在引入优秀教学资源和
19、教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多方面人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目前宜宾市民办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棠外、天立、育才等发展迅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弥补了公办教育的不足,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也为提高宜宾市的教育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现有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2.3建设的必要性2.3.1是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宜宾市经济规模总量大、增长快。在全省排名仅次于成都、绵阳、德阳,2005年以来,宜宾在四川省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91.18亿元,迈入千亿俱乐部,不仅持续领先同处川南的乐山、泸州、内江和自贡四
20、市,而且与绵阳、德阳的差距迅速缩小。201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45亿元,增长8%,总量保持全省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0亿元,增长6.5%,总量保持全省第三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00.19亿元,增长23.31%。教育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发展的教育事业为基础。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宜宾市教育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2.3.2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教育发展提供重大机遇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四川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更大的财力投入、更优的资源配置,为实现我省教育事业和人才战略更大跨越发
21、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和我省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布局调整提供了广阔空间。2.3.3是学校基础设施改善的迫切要求(1)学生住宿问题的解决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4年秋期高中教学班74个,学生总人数3953人,其中住校生人数2776人。校本部住宿床位仅2296个,其余的住校生480人安置在红坝分校。由于学校床位紧张,学校自2013年秋期实施了学生家住安阜片区(含下江北)、城区、西郊、南岸的学生一律不允许住校,学生家长及本人意见很大,每期面临这部分(约200人)申请住校而未能住校的学生人数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方能同意暂时
22、不住校。校本部现有学生寝室246间,具体分布如下:学生公寓楼(2004年建,7层)136间,其中男生67间,女生69间,安排了1462名住校生(由于床位紧张,应安8人,实际安排10人入住,住校生面积按照相应规范生均5平方米计算,远远超标准)。女生小院A区(临池居,4层),原办公楼改建,无独立卫生间和澡堂,为砖混结构,墙体老化严重,应急楼梯为补建,安全隐患严重。共35间,安排了284名住校生。女生小院B区(彩钢瓦棚顶,临建平房,位置在金盏园内临老大门下水塘,地面高于屋面,雨季时积水无法自然排出,潮湿,窗户狭小,通风效果差,常有老鼠和蛇出没,无独立卫生间和澡堂)10间,安排80名住校生。女生小院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学生宿舍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