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X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背景1二、项目概况5三、问题与建议8第二章交通量预测10一、预测的依据与范围10二、项目影响区内经济发展状况10三、项目影响区内交通运输状况49四、拟建项目交通预测63第三章 线路方案66一、备选线路条件66二、备选方案72第四章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74一、建设规模74二、技术标准74第五章工程方案79一、路线方案79二、具体布置79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84一、沿线环境条件84二、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86三、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89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2第七章劳动安全设施93一、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93二、防护好监控措施93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95一、组织结
2、构及适应性分析95二、人力资源配置95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96一、实施方案96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97三、项目实施进度表99第十章投资估算100一、投资估算依据100二、建设投资估算101三、工程投资估算102四、资金筹措103第十一章国民经济评价104一、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选取104二、效益费用范围调整106三、效益费用值调整107四、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结果118五、国民经济评价结论119第十二章社会评价122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22二、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123三、社会风险分析123四、社会评价结论124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125一、结论125二、问题及建议125第一章 总论
3、一、项目背景项目名称:*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承办单位概况*产业基地是*区委、区政府按照呼伦贝尔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点状布局、集约发展、深度开发、循环利用”的战略发展原则。适时成立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基地。*区提出了“大*”战略发展规划,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大*”战略从实际需要出发,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主城区的老企业和新建的一些煤化工、电源点和装配、加工、物流、制造业都要向工业园区转移集中,这就为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配套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产业基地整合资源、组合要素、集聚产业的平台效应,重点发展煤化工、有色金属
4、冶炼及其相关产业,使其成为呼伦贝尔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支撑。*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力争三年内完成起步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基本能够满足项目落地需求;通过35年的努力,完成煤炭开采、煤化工、电源点等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起步区项目建设任务,形成超过100亿元投资量。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1996628号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建标1996309号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呼伦贝尔市城市总体规划呼伦贝尔市*区总体规划呼伦贝尔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产业基
5、地总体规划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项目提出的过程、理由项目提出的过程道路建设是城市主要基础设施之一。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被无数事实所证实。现在面临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较大规模的合理的进行道路建设必将为音节历史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产业基地目前处于初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开展。项目区内没有道路交通条件无法满足产业基地发展建设和项目落实地实际需要。加快产业基地内部道路交通系统的建设,对推动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产业基地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使*区的工业经济得到科学、合理、适度、协调发展而建设的,其建设对促进*工业健康有序发展,为
6、项目投资决策和招商引资提供平台起着重大作用。项目建设的理由满足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区的生态保护区的了明显成效。但生态系统功能减弱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河与移民和流域水量由于连年干旱缺水,蒸发量大等在逐年减少。这些如下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积极的措施,不仅将影响*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将影响我国北方生态屏蔽的建设。建设*产业基地,就要利用“点状”布局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并可以做到各类要素、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以此保护、维修和建设好生态系统,有序利用好丰富的资源条件,实现生态文明。满足工业合理布局与建立工业体系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项目建设一
7、开始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产业门类较全的大项目、组合项目纷纷落实开工,项目建设数量之多、级次之高、规模之大,创历史最好水平。按照自治区、呼伦贝尔主体功能规划要求,*区确定了“点状”工业化和城镇化总体布局框架。因此,建设*产业基地,就是为了建立系统和科学的工业发展体系,利用“点状”工业园和资源、要素的跨地组合的联动定位和分工,是产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实现有机结合,切实落实好“大*”工业总体布局框架。满足打造呼伦贝尔市新的经济增长级需要*区区位独特,具有快速做大总量,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园区北面就是就是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要能源基地宝日希勒煤矿,南面临近301国道、*河和滨州铁路,要素配置充分,有快速形成
8、产业组合、集群的基础。建设*产业基地,竟有利于合理优化轻重工业园区空间布局,加快优势地区的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把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发展潜力变为发展动力,把*区打造成为呼伦贝尔市的增长极。满足建设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今后5-6年,是*区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大*”工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外经济及发展趋势,结合*区走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为此,建设*产业基地,坚定不移地贯策落实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真正做到“减量、循环、再利用”,尽量减沙物料、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同
9、时加强“废物”的资源化以及能源和水的梯级利用,追求产业链之间的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力。争取尽快走上一条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环境与人口相互协调的工业发展道路。满足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和基础,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产业基地,既是为了整合好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和空间,切实有效实施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把呼伦贝尔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文化昌盛、人民富裕安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谐强市。建设*产业,就是在有效保护生态资源的条件
10、下,科学利用境内外资源和有限的空间,进行“点状”区域发展方向定位,从而规范发展秩序,提升发展技术,限定发展规模,管制发展强度,引导工业园区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实现*区平稳、科学、健康、快速、和谐发展,实现“大*”战略,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因此,建设*产业基地,如果没有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及服务管理相配套,将无法保证产业园区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项目投资决策和招商引资的顺利进行,所以,为园区入住提供完善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及服务管理工作,是我们园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建设本期“*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工程”是十分重要的。二、项目概况建设地点和谐三路起讫点在*产业基地园内。建设规模与目标和谐三路全长2
11、.6公里,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规划用地面积18.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条件1煤炭资源。产业基地北侧宝日希勒煤田已探明煤炭储量为105亿吨,其中神宝煤业1000万吨露天矿、蒙西一井120万吨井工矿、天顺60万吨井工矿、呼盛60万吨井工矿以及大唐谢尔塔拉300万吨露天矿生产能力达到1540万吨/年。2水资源。近期可就近取*河地表水,产业基地距*河约1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3.39亿立方米。远期用水使用距产业基地37公里为正在规划建设的扎罗木得水库,库容6.25亿立方米。3.交通条件。产业基地内现有蒙西砂石路和谢尔塔拉砂石路通过,301国道距产业基地10公里,滨洲铁路哈克站距产业基地22公里。规划建
12、设园区自备铁路至东*站。4电力供应。距产业基地8公里处为宝日希勒220MW变电站,产业基地200MW变电站选自在产业基地东侧,正在规划建设中。5环境保护。呼伦贝尔是国家确定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目前CO2、SO2排放量仅为国家规定容量的810,尚有较大的容量空间。*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在*河南侧,距产业基地12公里。6产业配套条件。*是岭西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和传统的农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户,其中机械加工、建材等配套能力相对较强。7. 区位条件。产业基地距*市区约20分钟车程。*为呼伦贝尔市唯一市辖区,是呼伦贝尔市经济、政治、文化中
13、心和物质、旅游集散地,科教文卫以及信息、金融等各项事业比较发达。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投入总资金为3137.54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2493.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48%;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为1.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05%;工程建设其他费为383.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21%;基本预备费为259.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问题与建议1由于本项目投资较大,施工期又较短,任务艰巨,建议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对施工进行统一领导,同时施工计划要做到周密的安排,从而确保工程按时完成交付使用。2.由于路线位于高寒地区,施工季节短,工程质量
14、要求高,要成立监督部门机构,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3.关于沿线道路冻胀问题本项目地处于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湿润、短促。年平均气温在2.42.2之间。年平均最高气温为+37.7,年平均最低气温-46.6。最大冰冻深度在3米以上。气象灾害主要出现低温冷害。因此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道路冻胀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4.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需要加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对拟建工程周边的工程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了解,并根据其影响程度,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第二章 交通量预测一、预测
15、的依据与范围1. 1988年交通部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2.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3.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 交通部颁发(1996)611号文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5. 交通部发(1996)612号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6. 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7.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二、项目影响区内经济发展状况项目影响区的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境内,本项目的建设对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民族大团结,推动*区及周边旗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各市(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和
16、投资环境,提高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都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根据本项目对沿线各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发展现状、路网状况及区域内物流、车流的集散特点,将本项目影响区域划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为:*区。间接影响区有: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满洲里市、呼伦贝尔市其他地区。表2-1 项目影响区划分见分类序号影响区名称直接影响区1*区间接影响区2牙克石市3陈巴尔虎旗4鄂温克旗5满洲里市6呼伦贝尔市其他地区本章重点论述内蒙古自治区及呼伦贝尔市、*区、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满洲里市等主要影响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交通量预测工
17、作提供依据。项目影响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前景1.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状况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地处我国的北部边疆,东、南、西分别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宁夏和甘肃七省区毗邻,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4221公里。全区现辖有6个直辖市,6个盟;盟和直辖市下设14个县级市、8个辖区、17个县和52个旗,自治区首府设在呼和浩特市。截至2008年底,全区人口为2413.73万人,共有49个民族 。内蒙古自然资源富集,农、牧、林业是内蒙古支柱产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全区共有可利用耕地549.1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是
18、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人均耕地、草场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首位。 富饶美丽的河套、土默川、辽河和松嫩平原,有“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称,不仅是内蒙古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也是国家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 内蒙古草场面积居全国五大牧场之首,拥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著名草原。广阔无垠的草原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800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1/5以上。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其东部被誉为“祖国绿色宝库”的大兴安岭的森林面积达1407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9,林木蓄积量11.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12,是国
19、家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在列入储量表的72种矿产中,有4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20多种名列前3位,7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探明储量2170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4以上,且品种优良,种类齐全,易于开采,全区煤炭远景储量12000亿吨,仅次于新疆。目前内蒙古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15个,其中储量10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6个。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也相当可观,全区已探明有13个大油气田,预测石油总资源量为20-30亿吨,天然气的最高远景储量可达10000亿立方米,为世界级的大油气田。内蒙古经济在长期发展中 ,农牧业、能源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稀土工业、生物高
20、科技产业、草原旅游业等行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以来,经济连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内蒙古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据统计,2002年至2007年,GDP增速分别为13.2%、17.9%、20.5%、23.8%、19%、19.1%。2008年内蒙古完成生产总值7,761.8亿元,较2007年增长了17.2%,增速已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6.9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
21、值4,271.0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583.79亿元,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06.2亿元,增长3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480元/年,实际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年,实际增长11%。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内蒙古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持“三农三牧”的政策措施,使全年农牧业生产形势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惠农补贴全部兑现落实,加之2008年全区雨水充沛,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2008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686.1万公顷,
22、同比增长1.4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5.4万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3%,2008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已达420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位居全国第3位。在种植业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区畜牧业生产也稳步发展。2008年,全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畜牧业生产进行扶持,使得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明显增加,畜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据悉,截至2008年末,全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保持在亿头(只)以上。养殖业向着提质增效和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008年,全年牛奶产量达912万吨,增长0.3%;肉类总产量达220万吨,增长6.3%。目前,内蒙古正在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道路 建设 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