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后感(1).docx
《了凡四训读后感(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凡四训读后感(1).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了凡四训读后感了凡四训读后感 读完了凡四训,我认为这本书主要以两条线索来展开的,第一个是围绕人的命运是否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而改变进行展开阐述,第二个围绕如果可以改变的话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去改变之。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和一个人的人生态度紧密联系的。人生态度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前途发展。正如有些人不珍惜工作,反复跳槽,却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些人应付工作,虚度时光,最后人将终老仍然一事无成;有些人不敢担当责任,寻找借口,不肯主动永远只是在原地踏步终究一事无成。 第一个问题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我初二的时候读的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名字叫做命运之路,牧羊人翁大位为了追求诗人的梦想
2、与心仪的姑娘而来到了人生的三岔路口,有三条道路可以供他选择,他可以乖乖的回家,也可以去一个成就了无数诗人也毁灭了无数诗人的城市,还可以选择左边一条泥泞而未知的道路。他选择了三条不同的道路,然而每次的道路走下去结果都是相同的命运:同一把刻着一个伯爵名字的手枪杀死了他。小时候只知道这是欧亨利惯常的调侃与幽默,可是读了了凡先生的书,回想起这个略带无厘头的故事,我却多体悟出一番况味。 了凡先生的生活何尝不与翁大位的命运相似呢,他们的命运似乎早早的就被什么算定,以至于一切的选择与改变好像都成为了徒劳的挣扎,人在生活的旅途中成为了傀儡,失去了自由,难免就会甘于沉沦。了凡先生在第一篇立命之学中就直指了一个问
3、题,那便是人的命运真的是被注定的吗,人的命运可能通过人的行为去改变吗?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被注定的,那么他的命运也就是被决定了的,而一个人倘若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命运,而且那种行为的意愿来自自己而非其他,那么他的命运便决定于自己而非其他了。 从了凡先生的命运中,我们看到,多做善事,种善因,可以改变命运,而且,“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一念猛厉,可以涤百年之恶”,了凡先生劝世行善,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可以说是佛教智慧的体现。 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则是了凡先生开出的改变命运的三剂良药。 改过之法首先要端正改过的态度,所谓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然后要明白改过的方法,便是从事上改,从
4、理上改,从心上改。耻心、畏心、勇心给我的触动很大。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有了耻心,才能够主动的去反省自己的行为,然而曾几何时我已经将反省渐渐淡忘,以至于自己做了很多错事,要别人的提醒才能够自知,别人指出的错误毕竟有限,那些我茫然不自知的错误又何止千万,对错误不自知,以为自己做的问心无愧,实际上却是一点一点的堕落,这些错误,可能就是我烦恼的根源,可能就是我为人处世上的缺陷,任由这些错误存在,最后只会贻害自己。有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别人的处理方法或者一些行为我看不惯,然而我却没有认真想过,我的做法难道真的是合适的吗,别人那么做是不是有他的道理,是不是更合乎人情,没有思考这些,却武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凡四训 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