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凹印制版市场发展研究报告.doc
《中国凹印制版市场发展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凹印制版市场发展研究报告.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2010年中国凹印制版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编号:CMRC20100909C23202009-2010年中国凹印制版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中国凹印制版行业发展概述6第一节 产品定义、基本概念6第二节 市场基本特点6第三节 产品分类7第二章 凹印制版市场发展概况8第一节 国际凹印制版产品发展总体概况8一、本产品国际现状分析8二、本产品主要国家和地区概况9三、本产品国际发展趋势分析10四、2009年国际凹印制版市场发展概况11第二节 我国凹印制版的发展概况12一、我国凹印制版发展基本情况12二、凹印制版总体市场现状13三、凹印制版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5第三章 2
2、009年中国凹印制版市场分析19第一节 我国凹印制版整体市场规模19一、总量规模19二、增长速度20三、各季度市场情况21第二节 我国凹印制版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1第三节 原材料市场分析22第四节 凹印制版区域市场分析24第五节 凹印制版市场结构分析25一、产品市场结构25二、品牌市场结构26三、区域市场结构27四、渠道市场结构27第六节 市场特性29一、所处生命周期29二、凹印制版生产技术变革与产品革新29三、差异化/同质化分析29第四章 2009年中国凹印制版市场供需调查分析29第一节 需求分析29第二节 供给分析30第三节 市场特征分析31第五章 2009年中国凹印制版市场竞争格局与企业竞
3、争力评价33第一节 同类产品竞争力分析理论基础33第二节 同类产品国内企业与品牌数量33第三节 同类产品竞争格局分析33第四节 同类产品竞争群组分析33第五节 主力企业市场竞争力评价33一、产品竞争力33二、价格竞争力33三、渠道竞争力33四、销售竞争力33五、服务竞争力33六、品牌竞争力33第六章 金融危机对中国凹印制版市场发展影响34第一节 有利因素34第二节 不利因素34第三节 政策因素34第七章 2010-2013年中国凹印制版销售市场趋势预测35第一节 产品发展趋势35第二节 价格变化趋势35第三节 渠道发展趋势35第四节 用户需求趋势35第五节 服务发展趋势35第八章 2010年凹
4、印制版市场发展前景预测36第一节 国际凹印制版市场发展前景预测36一、国际凹印制版发展前景36二、2013年前国际凹印制版市场发展预测36三、世界范围凹印制版市场发展展望36第二节 中国凹印制版市场的发展前景37一、市场规模预测分析37二、市场结构预测分析37第三节 我国凹印制版资源配置的前景37第四节 凹印制版中长期预测37一、2009-2013年经济增长与凹印制版需求预测37二、2010-2013年凹印制版总产量预测37三、我国凹印制版中长期市场发展的策略37第九章 国内10家凹印制版生产企业分析38第一节 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第二节 东莞运城制版有限公司38第三节 上海运城制版限
5、公司38第四节 山西运城萨瓦莱斯制版有限公司38第五节 上海希尔彩印制版有限公司38第六节 天津精工华晖制版技术开发有限公司38第七节 北京星都凹版制辊有限公司38第八节 山东精工凹印制版有限公司38第九节 石家庄市东华制版印刷有限公司38第十节 中山东运制版有限公司38第十一节 重点企业品牌及市场占有率分析38第十章 国内凹印制版主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39第一节 2006-2009年该产业利润总额分析39一、2006-2009年行业利润总额分析39二、不同规模企业的利润总额比较分析40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利润总额比较分析40第二节 2006-2009年该产业销售毛利率分析41第三节 2
6、006-2009年该产业销售利润率分析42第四节 2006-2009年该产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43第五节 2006-2009年该产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44第六节 2006-2009年该产业产值利税率分析45第十一章 中国凹印制版产品市场价格分析46第一节 价格特征分析46第二节 主要品牌产品价位分析46第三节 价格与成本的关系46第四节 如何分析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46第五节 价格竞争46第六节 低价格策略与品牌战略46第十二章 中国凹印制版进出口分析47第一节 我国凹印制版出口及增长情况47第二节 主要海外市场分布情况49第三节 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品牌50第四节 进口分析50第十三章 中国凹印制版
7、市场渠道分析53第一节 凹印制版市场渠道格局53第二节 销售渠道形式53第三节 销售渠道要素对比53第四节 对竞争对手渠道的策略研究53第五节 各区域市场主要代理商情况53第十四章 有关建议54第一节 营销策略54第二节 价格策略54第三节 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54第四节 促销策略54第五节 服务策略54第六节 品牌策略54第十五章 相关政策55第一节 国家政策55第二节 地方政策55第一章 中国凹印制版行业发展概述第一节 产品定义、基本概念凸版、平版以网点面积的大小来表达印刷品的层次,凹印则以凹版的凹下部分(油墨网孔)来表达层次。凹版凹下部分按形状不同可分为:凹下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深度不等;凹下
8、部分深度相等表面积不等;凹下部分的深度和表面积均不等几种。与其它印刷方式的印版相比,这些今天已经完全实用化的凹印版制作非常复杂。凹版制作所使用的分色软片(原版)也因此具有制作工艺复杂、难度大的特点。凹印制版方法中传统的方法是照相凹版制版法。该方法制成的印版网孔面积相同、以网孔深度不同表达印刷品的层次。其原版无网点,为连续调软片。原版上的图像经紫外线照射成像于耐蚀膜(对印版滚筒镀层进行腐蚀所用的膜)或碳素纸上,再将此膜包裹于滚筒上,在温水中显影,通过氯化铁进行化学腐蚀,形成深浅不一的网孔。不过近年来几乎不再使用连续调的原版了,碳素纸的用量也大幅减少了。现在的工艺基本分两种,一种是使用分色软片的方
9、法,即按照与胶印完全相同的方法制作加网分色片的方法;另一种是对图像进行全数字化处理、无软片制作印版滚筒的方法。第二节 市场基本特点1、装机总量大,设备性能优良以衡量凹印制版业能力的重要指标电子雕刻机的装机总量来划分,世界凹印制版企业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欧洲、北美、日本和中国。而电雕机基本全从德国、瑞士和美国进口。此外,印前分色拼版、数字打样、色彩管理、工作站、电镀设备以及打样等设备也几乎全部进口。2、生产企业地域分布鲜明目前,凹印制版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东莞、汕头、珠海等地,这些地区的制版业起步早、发展快,质量与服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尽管整体生产水平稍次于广东,但部分企
10、业具有较高水平;北京、天津、山东地区,整体水平不及南方沿海,但牢固占据北方市场;河南、河北两省,制版业整体虽处于中等水平,但该地区市场需求特别大;云南、四川一带,以烟包业务印版居多,从而带动软包装制版的发展,在西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3、关键设备几乎全进口,仿真机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目前,中国凹印制版行业的关键设备几乎全为进口,而对设备操作及维护的相关培训却十分缺乏,导致各个企业操作人员操控设备的熟练程度不一,从而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情况及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第三节 产品分类按凹印制版技术可分为,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照相凹版、机械雕刻凹版以及当今流行的电子雕刻凹版与激光雕刻凹版等阶段。虽然制版方式发生了
11、变化,但其制版原理没有很大改变。凹版保存和传递油墨的载体是网穴,由于网穴的油墨容积可以各不相同,传递的油墨量也就不同,从而在承印物上就能再现丰富的图文信息变化,因此制版主要通过不同方式生成网穴结构以再现图像的阶调层次。第二章 凹印制版市场发展概况第一节 国际凹印制版产品发展总体概况一、本产品国际现状分析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凹印的市场比例也不同。欧洲的包装工业中,凹印的比例目前在20%以下;但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些地区的比例要高些。由于美国柔性凸版印刷垄断了包装市场,凹印大约占l0%,且呈下降趋向。东南亚地区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在那里凹印大约占到市场份额的50%还多一些,估计这个比例
12、以后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在这些地区的国家,凹印有着较悠久的传统,要求细致精美的文字标记必须印刷得很清晰。东欧在凹印包装方面有着新的投资机遇,凹印市场可能有较高的增长比例。中高档多色凹印机国外制造厂商主要有瑞士博斯特、法国尚邦、美国史蒂文森、意大利赛鲁迪以及澳大利全印等。且21世纪初,中国快速发展,凹印行业需求大量的凹印机,进口凹印设备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赛鲁迪、博斯特、尚邦、CMR、FUJI和其他日本及韩国公司等在中国都有不错业绩。尽管目前美国正在遭受经济危机,但是凹版印刷一直在续创佳绩。客户们一直在寻找能帮助他们降低成本的印刷机,凹版印刷正在占领软包装市场,确切地说,凹版印刷能够提供所
13、要求质量的包装产品。另一方面,柔版印刷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尽管凹版印刷商正在学习采用凹印和柔印两种方式加工,甚至有时在他们的业务上增加柔印方式。然而,凹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前列,其整个印刷过程中质量能始终保持一致。二、本产品主要国家和地区概况欧洲凹印作为一种印刷工艺,始终保持着其特有的高档次、高质量特点,这也正是它作为杂志、产品目录和包装产品的主导印刷工艺的主要原因。德国许多知名大众杂志如Spiegel、Focus、Stern等都采用凹印印刷,世界范围内发行量超过1.3亿的IKEA商品目录同样也采用凹印。尽管目前凹印与胶印、柔印之间的竞争仍很激烈,但凹印在保持其固有的市场的同时夺回
14、了部分市场,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欧洲凹印协会(ERA)对欧洲凹印企业的调查显示,约有60%以上的企业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主要原因是:当前经济形势较差、效益下滑、设备投资过高、竞争过于激烈以及价格压力过大等。这不仅反映出当前经济的疲软,而且反映出凹印工业正处在不断的结构调整中。几年前,大多数凹印企业还隶属于大型出版社,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凹印企业作为独立的企业参与到范围越来越广、透明度越来越高的市场竞争中。中欧、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市场使这一进程加快,大型凹印企业在开拓市场、创造机遇的同时,积极改善其生产力、调整价格。为加强协同性和发挥地理优势,大型凹印企业纷纷联合,并投资最流行的宽幅凹印设备。凹印企业
15、联合的高峰莫过于2003年Schlott-Sebaldus和Broschek的合并,由此而形成的新集团Schlott在欧洲凹印企业中仅次于Arvato和Quebecor,而位居第三。自Bertelsmann的子公司Arvato和Springer就凹印方面的合作进行接触后,另一个“超级组合”的诞生已有了预兆。如果这一组合得以实现,将形成欧洲最大的凹印集团,其投资将超过整个欧洲现有凹印企业的18%。欧洲凹印企业的联合风潮远未结束。如今,北美仅有3家企业控制着北美的凹印市场,而欧洲目前却有25家独立的凹印企业。尽管由于政治、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不能将欧洲与北美相提并论,但北美的现状已预示着欧洲凹印业联合
16、发展的趋势。最近几年,大型企业对幅宽4m以上的凹印设备的投资提升了欧洲凹印市场的竞争压力,促进了集团化的发展。曾经从事胶印的法国Lenglet公司引进了两台幅宽达3.68m的凹印设备,英国的Polestar集团也宣布欲将其凹印机幅面扩展到3.88m。更令人瞩目的是Arvato公司位于纽伦堡的Maul Belser凹印厂于2005年初投资购买4.32m宽的KBA 凹印机,从而使Maul Belser成为世界首家采用4m以上幅面的凹印机印刷目录册和杂志的凹印企业。不论是对最新的凹印设备进行投资,还是必要的集团化发展,都有助于凹印保持并提升其在杂志和产品目录印刷市场的主导地位。与轮转胶印相比,凹印在
17、调节自身的结构,以适应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对于短版凹印来说,受其生产能力限制,其竞争力不能只从对印前的革新(相对于胶印)来改善。如果经济形势好转的话,在目录册和杂志印刷市场,凹印仍能适应其不断增长的需求。三、本产品国际发展趋势分析凹印发展到今天的大好局面,是通过众多行业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印刷行业新工艺的实施等无不推动着凹印向着繁荣发展的方向迈进。当然,市场的需求是凹印积极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重视商品的包装,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品的包装决定着人们的购买欲望。进入21世纪,凹版印刷技术经过数年的衰退和市场份额的下降后,出现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突破,即由C
18、erruui和Schiavi研发的凹版套筒技术,减短了换版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给凹版印刷商们从时间和价格上降低了凹版印版滚筒的成本。凹印在美国以及国际市场运营得很好,套筒技术的引进降低了凹印滚筒的成本和调节时间。该项技术为凹版印刷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早在10-15年前,专家们就预测柔版印刷会替代凹版印刷的市场份额。确实,多年来柔版印刷与凹版印刷一直争夺着市场,并且凹版印刷市场出现了逐渐下滑的局面。然而奇迹就在于,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逐渐下滑的市场,督促了凹版印刷商们在技术上的革新,开阔出了一条能够适应凹版印刷发展的道路。如今,在凹版印刷工艺上也可以应用柔版印刷中的两大技术,即在印刷过程中快速换版和
19、在机清洗,根据人体工程学与环保要求的改进,更高效的套准控制等,使凹印受欢迎的程度会有提高。创新是发展的根本,有了创新才能长久。只有创新才有竞争力。采用套筒方式的凹版印刷减少了搬运费用、降低了制版费用,在接受短版任务方面开辟了一条光明的大道。现在的印刷厂能够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整个活件印制和交接工作,这对凹版印刷的发展是一个很可喜的转变。虽然柔版印刷近几年在质量上有所提高,但是在同一质量下凹版印刷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虽然在北美市场,凹版印刷只有靠降低成本和提高印刷质量才能获得利益。但是,在亚洲凹版印刷广泛的应用让我们看到凹印依然在发展。四、2009年国际凹印制版市场发展概况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凹印
20、制版等行业的生产产能下降,与之关联的产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印刷行业的需求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美国、欧洲这些是世界凹印制版的主要市场,市场需求明显降低。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印刷行业的需求开始回升,未来对印刷行业的需求也有所增长。正如其他工业和经济产业一样,凹印工业在过去的几年里也发生了转变,同时,凹印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如:凹印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加快;凹印的集团化进程将继续;凹印因其技术优势以及在印刷和印前阶段引进现代化设备,在目录册、杂志和包装印刷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在包装印刷领域,凹印因其高品质和高光泽度效果,必将成为名牌产品的首选印刷方式。由于柔印在高品质范围
21、内不再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凹印相对于柔印的市场份额将得到提升。基于欧盟东扩的背景,整个凹印行业必将获得各种增长机遇。包装凹印将在土耳其、中国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保持强势增长。已有12亿人口的印度因其拥有大量富裕的中产阶级,其包装凹印市场也令人瞩目。第二节 我国凹印制版的发展概况一、我国凹印制版发展基本情况长久以来,以精、细、准的复制特色而技压群芳的凹印技术,一直在高端产品印刷领域和某些特殊印刷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并成为印品高质量、高档次的重要标志。而其中直接影响并决定凹印质量的凹印制版环节,曾因工艺复杂、控制困难、投资较大而仅为少数大型制版企业所经营。进人21世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包装工
22、业的腾飞。迅猛增长的包装印刷需求,为凹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整个凹印制版市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继运城、精工等大型制版集团之后,温州、义乌、深圳、东莞等各地也陆续涌现出众多私人凹印制版中心。凹印制版广阔的市场和较高的盈利空间在吸引投资的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并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凹印CTP技术正是在市场竞争的相互促进中迎来了繁荣绽放的春天。凹印CTP技术是手工腐蚀制版技术后出现的无软片数字直接在凹印滚筒上雕刻的工艺,又被称为电子雕刻技术。由于该技术可直接控制雕刻针,将原稿的各类数据信息用不同深度和面积的网穴在凹版滚筒上精确表现出来,制版质量大大改善,制版工艺得到精简,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面世,
23、就一直受到包装印刷企业的青睐和追捧,并成为投资的热点。与胶印CTP发展相比,我国凹印CTP技术的应用可以用大踏步的走向成熟和普及来形容。如果按照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对我国未来5年印刷业每年以8%增长速度预计,中国印刷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将是凹印保持强劲增长最有力的支持。二、凹印制版总体市场现状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影响下,国际凹印制版逐渐呈现出由中小幅面向大幅面领域发展的趋势。其实,超大幅面的发展趋势在印刷领域已早有体现。由于市场对超大幅面印刷品的需求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曼罗兰、高宝、海德堡等国际顶级印刷机制造和供应商都于近几年先后涉足超大幅面印刷领域。在常规幅面印刷领域竞争趋于白热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印制 市场 发展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