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甘膦行业现状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oc
《中国草甘膦行业现状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草甘膦行业现状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2010年中国草甘膦行业现状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编号:CMRC20100921C50032009-2010年中国草甘膦行业现状监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草甘膦行业基本情况分析6第一节 草甘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6一、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6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趋势8三、草甘膦行业相关政策及影响分析14第二节 草甘膦行业基本特征15一、行业界定及主要产品15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5三、草甘膦行业特性分析16四、草甘膦行业发展历程17五、国内市场的重要动态18第三节 国际草甘膦行业发展情况19一、国际草甘膦行业现状分析19二、主要国家草甘
2、膦行业情况20三、国际草甘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1四、国际市场的重要动态22第二章 2009年我国草甘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3第一节 2009年我国草甘膦行业发展基本情况23一、我国草甘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3二、我国草甘膦行业市场特点分析24三、我国草甘膦行业技术发展状况25第二节 我国草甘膦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27一、主要问题与发展受限27二、基本应对的策略27第三节 我国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上、下游产业对本行业的影响)28一、草甘膦行业上游产业28二、草甘膦行业下游产业30第四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企业数量分析32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企业数量分析32二、不同规模企
3、业数量33三、不同所有制分企业数量分析33第五节 2006年-2009年草甘膦产业从业人数分析34一、2006年-2009年草甘膦产业企业从业人员分析34二、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分析35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比较35第六节 草甘膦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36第三章 2009年我国草甘膦产业生产状况分析39第一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39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39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40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40四、2009年草甘膦产业工业总产值地区分布41五、2009年草甘膦产业工业总产值前10位企业对比41第二节 2006-
4、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成品分析42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成品分析42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分析43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比较43四、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成品地区分布44第三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45第四章 2009年我国草甘膦产业销售状况分析46第一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销售收入分析46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总销售收入分析46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47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销售收入比较47第二节 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品销售集中度分析48一、按企业分析48二、按地区分析49第三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销售
5、税金分析50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销售税金分析50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税金分析51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税金比较51第五章 2009年我国草甘膦产业成本费用分析52第一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52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52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成本分析53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成本比较53第二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销售费用分析54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销售费用总额分析54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费用分析55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费用比较55第三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管理费用分析56一、2006-20
6、09年草甘膦产业管理费用总额分析56二、不同规模企业管理费用分析57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管理费用比较57第四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财务费用分析58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财务费用总额分析58二、不同规模企业财务费用分析59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费用比较59第五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61第六章 2009年我国草甘膦产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62第一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总资产状况分析62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总资产分析62二、不同规模企业资产合计分析62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合计比较62四、总资产规模前10位企业对比62第二节
7、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固定资产状况分析63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固定资产净值分析63二、不同规模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分析63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比较分析63第三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总负债状况分析63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总负债分析63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负债分析63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负债比较分析63第四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流动资产总额分析63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流动资产总额分析63二、不同规模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分析63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总额比较分析63第五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应收账款总额分析64
8、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应收账款总额分析64二、不同规模企业应收账款总额分析64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应收账款总额比较分析64第六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资产负债率分析65第七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市场周转情况分析65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65二、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65三、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应收帐款周转次数分析65四、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分析65第八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66第七章 2009年草甘膦产业盈利能力分析66第一节 2006-200
9、9年草甘膦产业利润总额分析66一、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利润总额分析66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分析66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66第二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销售毛利率分析66第三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销售利润率分析66第四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66第五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66第六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值利税率分析66第八章 2009年我国草甘膦产业市场经济运行最好水平分析66第一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最好水平66第二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资产
10、负债率最好水平66第三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值利税率最好水平67第四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资金利润率最好水平67第五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最好水平67第六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最好水平67第七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人均销售收入最好水平67第八节 2006-2009年草甘膦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最好水平67第九章 2009年我国草甘膦产业重点企业竞争状况分析67第一节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7第二节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7第三节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67第四节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7
11、第五节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67第六节 安徽氯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7第七节 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股份有限公司67第八节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8第九节 浙江金帆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68第十节 福建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8第十一节 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析68第十章 2009年我国草甘膦行业营销及投资分析69第一节 草甘膦行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及建议69一、行业营销策略分析69二、企业营销策略发展及建议69第二节 草甘膦行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建议69一、行业投资环境分析69二、行业投资风险分析69三、行业投资发展建议69第三节 草甘膦行业企业经营发展分析及建议69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
12、问题69二、行业企业应对策略69第十一章 2010-2013年我国草甘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69第一节 未来草甘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69一、未来行业发展分析69二、未来行业技术开发方向70三、总体行业“十一五”整体规划及预测70第二节 2010-2013年草甘膦行业运行状况预测70一、2010-2013年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70二、2010-2013年行业销售收入预测70三、2010-2013年行业利润总额预测70四、2010-2013年行业总资产预测70第一章 草甘膦行业基本情况分析第一节 草甘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1、2009年我国投资增长状况2009年是2000年以
13、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但经过一揽子计划的调整,在2009年后半年开始扭转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经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2、2009年我国物价运行状况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
14、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食品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2%;居住下降3.6%;交通和通信下降2.4%,衣着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3、2009年我国工业增长状况2009年,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
15、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四季度增长1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1.5%,轻工业增长9.7%。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4、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2009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207
16、3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实现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4.2%。12月份出口增速由负转正,进口继续回升。当月,全国进出口总额2430亿美元,同比增长32.7%,比上月加快2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307亿美元,同比由上月下降1.2%转为增长17.7%;进口1123亿美元,增长55.9%。当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6.9%;纺织品出口增长25.2%;家具、玩具、箱包出口分别增长10.7%、4.4%和1.9%;鞋类、服装出口分别下降2.2%和4.8%。5、2009年我国消费增长状况2009年社
17、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210亿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7998亿元,增长16.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中,除通讯器材类外,其他20类商品零售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8%,家具类增长35.5%,汽车类增长32.3%。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趋势(一)经济增速加快:开启新一轮增
18、长周期总体形势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将形成增速较快、通胀较低的平稳运行局面,内需强劲与外需回暖支持经济持续复苏,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多,但受全球复苏进程、“退出政策”、贸易摩擦加剧和国内产能过剩、结构转型、通胀预期、流动性管理、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宏观调控的环境将更为复杂。从周期上看,2010年中国经济已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按“波谷-波谷”的界限来划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了三个较为完整的周期,这三个周期分别为:1981年到1990年、1990年到1999年、从1999年到2009年。由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取得成功,以及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
19、出现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1999年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概率较小。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由于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形势相对平稳,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中国经济将逐步转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新一轮周期中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消费的贡献明显上升,而出口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为平稳。从时间模式上看,新周期可能更为接近前一个周期,形成慢牛式的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三个周期2010年经济增速将比2009年有所加快,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9.0%左右,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则相对更为平稳,调结构和保民生重要性上升,为“十二五”开局奠定良好
20、基础。在投资、消费快速增长和出口回暖的推动下,工业生产将继续加快回升,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外部经济环境还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国内也存在产能过剩、保增长政策效应递减等不利因素,以及上年基数效应的影响,估计GDP季度同比增速将呈前高后低的态势。2006-2010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回顾及预测指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预测)GDP11.411.99.08.79.0工业增加值16.618.512.911.014.0CPI1.54.85.9-0.73.0PPI3.03.16.9-5.44.0固定资产投资23
21、.924.825.530.12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6.821.615.516.0出口27.225.817.4-16.010.0进口20.020.818.5-11.215.0备注:以上指标均为同比增长率,单位是%。(二)需求继续复苏:三驾马车“两快一慢”从需求角度来看,2009年三驾马车呈现“两强一弱”格局,出口持续大幅下滑,投资、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7.7%,消费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投资拉动7.3个百分点,均高于上半年的3.8和6.2,其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9%,投资贡献率高达94.8%,净出口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的-
22、2.9个百分点还有所扩大,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6.7%。2010年,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复苏,外部环境变好,中国出口将明显好转,三驾马车有望形成“两快一慢”的较好格局,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口呈中低速正增长。从贡献上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基本持平,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由负转正,预计消费和投资将分别是拉动GDP增长约3.0-4.0和4.0-5.0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约0.5-1.0个百分点。三大需求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1、投资增速略有回落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由政府投资拉动。2010年我国国内投资增速预计约
23、为25%左右,与2009年相比适当回落。目前,中国投资占GDP比重在40%以上,而美国仅为18%,英国为20%左右,日本为20%多,但从人均投资上看,发达国家是中国2倍以上,中国还有较大的投资空间,投资回报率也比较高,投资需求强劲。当前市场利率正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流动性宽裕,一方是充裕的资金供给,另一方是强劲的投资需求,2010年投资仍有将达到较快增长。2、消费保持快速增长首先,随着我国经济景气上升,居民预期收入增长前景明朗化,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有助于促进消费长期增长。其次,政府在保民生、促转型的政策取向下,将继续采取措施刺激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汽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草甘膦 行业 现状 监测 发展趋势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