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毫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36页.doc
《安徽毫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毫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36页.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年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41.1 项目所在地亳州市概况.41.2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介绍.51.3 市场改造的社会经济背景.8第二章 新项目选址情况.112.1 区位介绍.112.2 项目地块商业价值评价.12第三章 改造思路改、扩、迁交易中心.173.1 收购旧的交易中心.173.2 建新的交易中心,扩大交易功能.173.3 旧市场原地开发商住项目.19第四章 经营方案.204.1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经营方案.214.1.1 具体步骤.214.1.2 项目设施的组织与运营.214.1.2.1 组织机构.214.1.2.2 项目的织与运营.2
2、24.1.3招商策略和经营方式.24第五章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及资本运营方案.275.1 项目投入预算.275.2 项目产出预测.285.3 资本运营方案.30第六章 项目S、W、O、T分析.326.1 优势分析.326.2 劣势分析.336.3 机遇分析.336.4 风险分析.33第七章 与项目相关的政策建设依据.35第八章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36附录.37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所在地亳州市概况安徽省亳州市是经国务院2000年6月批准成立的地级市,位于安徽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黄淮平原腹地。总面积8522.58平方公里,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全市总人口5
3、34万人,市辖区面积222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200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00亿元,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7800元。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72元,增长15.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36元,增长25.5%,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558元,增长20.5%。居民人均储蓄达到4976元。为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亳州市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快中药材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亳州交通便捷,北倚欧亚大陆桥,距离商丘机场60公里,阜阳机场120公里;京九铁路、徐阜铁路;311、105国道,0908国防公路,202、305、307省道,以及京景高速和界阜蚌高速
4、公路穿插而过;涡河航运、茨淮新河航运可直通上海、杭州。从上海至亳州全程高速公路,车程6个小时。1.2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介绍1历史地位:亳州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位居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具有370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作为神医华佗的故乡,亳州有药材加工专业户,有药材经销专业人员,有专营中药材的公司、行、栈等等,中药材产业链齐备、完整。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百万亩,药材加工大企业数家。尤其是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有中药资源170科,400多个品种,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的十分之一强,达到四万多公顷。特别有特产中药材如白芍、菊花、半夏
5、、桔梗等。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中药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四种。2市场目前的运作状况:具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老市场,于1994年重新改造后开张,被命名为“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成为国家级专业交易市场。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亲自赴亳州考察中药材市场,欣然为亳州命笔“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极大地提高了亳州作为“药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亳州中药材产业踏上了百亿级台阶。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到中药材物流贸易,再到中成药生产、研发的较完整的比较现代的产业链。全市药材种植面积近百万亩,按GAP标准建设的中药材示范区基地10个。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新
6、建和在建的饮片加工企业四家,总产量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亳州现有药商营销人员十余万,中药材日上市量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仅目前传统的交易市场日客流量就达5-6万人之多,中药材年交易额约100亿元。由中药材交易中心链接的中药材企业集群,是亳州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亦是最具核心竞争力、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2008年,药业经济更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中药企业发展到21家,规模以上药业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中药材进出口总额跻身全国前三强,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年成交额近150亿元,继续保持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设施最好、功能最全的市场地位。日前,国家火炬计划中药特色产业基
7、地已通过专家评审,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将亳州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产业规划上升到省级规划层面,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和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3存在的问题:号称三个一百的中药材产业现状,也即百万亩种植规模、百万人就业与药业关联、百亿元交易规模,致富牵引力却非常有限。据统计资料,截止2008年,亳州市人均GDP仅1142美元,而同期全国水平已超过3000美元,全省平均水平2120美元;亳州市人均财政收入449元,远低于同期全国水平4718元和全省平均水平1084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亦低于全国人均15781元,全省人均12990元。总之一句话,旺丁不旺财。规模虽大,等级不高。一是从管
8、理能级上评价,缺乏交易过程中的身份、资质验证与监管措施;不具备交易产品的质量验证与责任可溯源流程。二是从现场卫生环境、店面、铺位形象上评价,用脏、乱二字概括,绝不夸张。沿用了上千年的就地设摊、档口式陈列的经营布局方式,至今仍未改变。三是从商流、物流、信息流运营体系评价,专业分工水平低下,导致经营效率不高。百万人搞药、百亿元规模、人均一万元,决不能成为沾沾自喜的资本。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者说,发展后劲不足。目前的经营环境“脏”、经营秩序“乱”、品质控制水平“差”的现状,一是制约亳州中药材产业向国际贸易领域的拓展,境外采购队伍进不来、跨国采购通路不畅;二是难以与大企业、大品牌产销对接,或者说,
9、在责任可溯源体制缺乏的情况下,影响了大企业的程式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大批量采购运作;三是难以与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管理流程对接,直接影响交易平台整体效能、效率的提高。1.3 市场改造的社会经济背景经过十五年的发展,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原有硬件设施和管理平台,已不堪负累,必须及早扩大改造:1按照亳州市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亳州市谯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中药材产业振兴规划,按照亳州市“1468”战略布局,以及积极加快涡河经济文化带的配套建设构想,围绕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项目,项目筹备组先后召开了多次有政府领导、国内有关专家、市场人士参加的研讨会。
10、前期多次研讨、论证会的基本共识是: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中药市场规律;尤其是作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具有跃上新台阶的基础条件。2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经国务院同意于2007年1月发布。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提升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作为落实纲要的具体步骤,国家发改委有意向开设国家级中药材期货市场。以进一步引导合理生产;深化、延长加工流程,增加附加值;刺激消费,平衡供求关系。3加入WTO后,我国的加工业出口量迅速增长。但中
11、药材出口步子不快,渠道不畅。据2007年7月上海港统计报告,同期茯苓、薄荷、板蓝根、白芍在亳州市场的批发价,与上海港交付的离岸价,有着30%50%的差价,国际交易前景可观。因此,上海跨国采购中心特地在亳州设立了分会场。并计划加入承担新市场建设的项目公司,参与新市场的建设和长期运营。4医改后的新医疗体制,为中药材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大环境。基本药物消费量的增加,将极大地促进中药材的生产和流通,是中药材行业空前的发展机遇。5.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药业经济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战略重点,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技术创新工作,在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管理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和
12、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使当地的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强大的创新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当地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当地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蓬勃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现代中药科技创新蔚然成风,中药材现代物流业将成长迅速。6.在跨越式发展征途中,亳州中药材产业振兴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3号)和省计委在安徽省“十五”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工作重点摆在规范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完善中药材市场功能,建设现代中药营销网络,形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药材物流中心,继而开展中药材期货贸易;开展电子商务
13、信息系统的建设,建成具有权威意义的亳州中药材经济指数;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将亳州建成全球植物药交易功能最齐全的交流平台;并将中药材交易中心列入“861”行动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中药材产业政策,优化中药材产业发展环境。争取到2010年,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30万亩,全市制药企业总数超过10家,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5个,中药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税收超过1.4亿元,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户,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年技工贸总收入8亿元以上。建成5000平方米亳州市高新
14、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成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较快的时间内将亳州中药材产业推向千亿级的规模。7.目前,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已在亳州开设跨国采购分会场,积极参与新市场的改造、迁移和扩建。一旦新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建成,将定期进行中中药材国际交易采购会。第二章 新项目选址情况2.1 区位介绍筹建中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新场馆,位于安徽亳州开发区内,具体位于希夷大道和南一环交口,占地1000亩。距离长途汽车站及火车站,直线距离在3.8公里,紧靠火车货运中心,交通便利。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全面开工,主要的交通干道都已
15、经进入启动的实质阶段。整个开发区内的基本规划已经完成,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也已到位,同时作为一个省级开发区的全面建设已经成为亳州市政府的重要工作,常务副市长为目前开发区的主任。2.2 项目地块商业价值评价 按国际商业学会通行的商业设施商业价值评价标准,七项目、五分法,对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新地作如下评价:级别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分值10864270分为最优,42分为及格 (1)聚集能力:a.本项目乃旧市场整体搬迁。旧市场的字号为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接批准的“国”字号市场,行业公信力强,权威性高。b.江泽民主席曾亲自赴原市场考察,亲笔题词“华佗故里,中华药都
16、”,在国内外同行业都有较大影响力。c.亳州中药材市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原市场亦是1994年重新改造。从行商角度看,是先有市、后有场,依市建场,事半功倍。而且,是亳州唯一的一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具有排他性。d.自改革开放以来,亳州中药材市场始终处于旺盛发展阶段。药业多元化经营格局形成后,更使中药材市场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全国药材聚亳州,亳州药材销全国”。e.将于2009年9月21日施行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材占三分之一。亳州中药材全国性集散地的功能将更为重要,行业聚集能力亦更为显著。综上所述,本市场的行业聚集能力评级为:好。分值:10分。(2)可达性:a.新市场选址亳州市南部新区,交通条件优越
17、:铁路:京九线、徐阜线穿越;公路:距京景高速和界阜蚌高速出入口仅300米,并有311、105国道,0908国防公路,202、305、307省道连接;航空:距离商丘机场60公里、阜阳机场120公里;水运:境内涡河航运可直达上海、杭州。b.市内交通南北向临希夷大道主干道,东西临南一环主干道,距亳州火车站3.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c.新建市场将按市场铺面数1:1安排停车位。老市场停车难、搬运难、人员进出难的状况将彻底解决。可达性评价:好。分值:10分。(3)人流量:a.本市场为面向全国服务的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有定向服务人流。而且,由于是整体搬迁,市场迁址后,人流必定跟随而至。b.新区开发周期至少十
18、年,目前刚刚启动。对于零售消费服务而言,市场新址属行商“生地”,人气有待积累。人流量评价:中。价值:6分。(4)昭示性:a.新市场西临希夷大道占沿街1000米长度;南临南一环,占据沿街面667米长度。b.新市场在亳州市南部新区控制性详规中的定性为“次商业中心”(相对于老区步行街而言),处于新区最中心的地段,如图:见第11页。昭示性评价:好。分值10分。(5)总体规模:a.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现在的经营规模已达营业面积超过20万、年交易额超过150亿、日物流量6000吨的水平。居于全国第一。b.老市场是1994年落成的,至今才15年,已不堪负累,新市场将按20年不落后的规划理念规划,设定
19、总经营规模为:市场营业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70万平方米,十年内年交易规模跃上1000亿元的台阶,日物流量3万吨。扩建后的中药材专业新市场规模不仅是全国第一,亦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一。总体规模评价:好。分值:10分。(6)硬件等级:正由于原市场硬件等级低、形象差、服务功能弱,不堪负累,拖了中药材跨越式发展的后腿,才必须创建新市场。因此,新市场将在硬件设施上大展宏图:a.提高建筑等级。b.调动国内外最优秀的规划设计资源,招标设计能成为亳州地标、中国中药材业行业标志的建筑物。c.提高机械化水平。d.配备全流程、全要素的电子信息管理设施。附:图一:新市场参考效果图1附:图二:新市场参考效果图2硬件等级评价
20、:好,分值:10分。(7)经营业态适配性:a.新市场可根据经营业态规划量身定制,适配性当然很高。b.新市场的新业态规划:物流园区,从源头控制交易的质量,减少客户物流成本。药农直销区,以产销无缝对接,拉动药材地产上台阶。跨国采购区,导入跨国直销功能,扩大外贸。会展区,搭建国际交易平台,使亳州走向世界。中药材期货市场,引导生产、扩大流通。都充满创意,并能利用新建平台一一加以落实。经营业套适配性:好,分值:10分。新地块商业价值评价分值汇总:聚集能力可达性人流量昭示性总体规模硬件等级经营业态适配性合计分值101061010101066地块商业价值评价分总值66分,是优秀级项目。第三章 改造思路改、扩
21、、迁交易中心3.1 收购旧的交易中心整体收购旧的“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3.2 建新的交易中心,扩大交易功能拟设立四大功能板块:1商流园区,总规划面积30万平方米。园区内再分:(1)药农直销区。中药材市场振兴的基础在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缩短产销对接流程。因此,新市场应在布局安排上,突出重点,扶持药农入场交易。经营地段上,选择最优铺面;各项管理措施上,给予便捷的服务;租金条件上,落实最优惠措施。重点扶植亳州一市三县的药农,直接在市场设点销售自产药材。租金第一年减半、第二年7.5折优惠、第三年8.5折优惠,让亳州行政辖区药农,成为新市场最直接的受益者。(2)按中药材品类划分的专业分区。(3)有专门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 中药材 交易中心 可行性研究 报告 36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