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行业分析报告.doc
《动漫行业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漫行业分析报告.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动漫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3月目 录一、重要意义:动漫行业是引领文化产业崛起的排头兵41、动漫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引领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42、动漫具有庞大衍生产业链,是撬动文化产业的有力杠杆7二、驱动因素:需求增长、新媒体渠道和政策扶持101、需求因素:收入、人口结构变化拉动动漫消费需求提升10(1)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带动动漫消费需求增长10(2)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利好动漫消费市场122、新媒体渠道:播映渠道多样化助推产业繁荣133、政策扶持:国家政策呵护催生产业飞速发展17三、细分行业:动漫内容需求旺盛,生态圈不断突破201、电视动画:需求旺盛但商业模式亟待变革202、动漫电影:国产
2、片票房快速增长,产业突破口地位初现263、动漫游戏:多产品互动强化动漫品牌价值294、衍生品市场:动漫行业新的蓝海33四、他山之石:动漫巨头布局全产业链361、美国:产业巨头贯穿全产业链,引领动漫行业发展36(1)迪斯尼:以动画形象为核心,“利润乘数”模式构筑产业帝国38(2)孩之宝:动漫影视作品带动玩具产业腾飞412、日本:专业分工形成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44(1)吉卜力:“制作委员会”多方共同参与,打造精品作品473、国际经验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50(1)国际经验:“产业动漫化”和“动漫产业化”,两种模式共同推动产业形成50(2)产业动漫化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52(3)动漫产业化将最终引领
3、行业繁荣55五、发展趋势:并购与整合加速,动漫龙头全产业链布局561、中小企业实力孱弱,行业整合势在必行562、内容为王:品牌强势企业未来将具备核心竞争优势59(1)三辰卡通:蓝猫品牌昙花一现,品牌实力不足是失败主因59(2)原创动力:喜羊羊品牌精耕细作,本土品牌的成功典范603、横向品牌整合+纵向产业链拓展,龙头企业的成功路径62五、投资策略661、投资策略662、奥飞动漫:全产业链平台运营,打造大动漫生态663、中南传媒:数字内容产业的引领者684、凤凰传媒:文化生态的构建者,价值转型的排头兵70六、行业风险72一、重要意义:动漫行业是引领文化产业崛起的排头兵1、动漫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引领
4、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动漫内容通常包括动画、漫画、卡通,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动画、电影以及动漫图书等。动漫产业以内容为核心,形成了涵盖着动漫内容的生产开发,动漫作品的播映出版以及动漫衍生品的制作发行和销售等的一整套产业体系。依据国务院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动漫产业的界定,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据中国文化部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接近760
5、亿元人民币,相较2011年增长了22.2%,而较2009年的368.4 亿元人民币翻了一番,连续三年平均增长27%。与此同时,中国传媒文化产业2012年总产值7600亿元,较2011年增长13.4%,连续三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中国动漫产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同期文化产业整体的增长,动漫行业整体体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动漫的发展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前后大致经历了3 个阶段:1922年-1975年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1976年-1999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进入2000年以后的原创发展期。1926年万氏兄弟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
6、室和1941年的亚洲第一部动漫长篇铁扇公主对我国早期的动漫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由于文革十年的停滞以及改革开放后受到国外动画作品的冲击,中国原创动画走向衰落。进入21 世纪,国家出台政策对中国动漫产业大力扶植,原创动漫产业重新兴盛起来,并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国产动画片产量仅为4000多分钟,而2011年达到了26 万多分钟,同时还有24 部国产动漫电影推出,中国动漫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尽管经历了多年的快速成长,中国动漫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动漫产值同美国日本相比仍然存有较大差距。全球范围内动漫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为美国和日本。美国是世界动漫产业的第一大国,2004年的
7、动漫产值超过2500亿美元。而据日本数字内容协会2012年发布的数字内容白皮书来看,2010年日本的动漫产值达到12.1 兆日元,约折合约1200亿美元。另外而相比而言,中国2012年动漫产值约折合120亿美元,甚至不到迪斯尼公司动漫产值的1/3。从国内动漫内容消费市场构成上来看,中国本土动漫产品占比仍然较低。中国的动漫内容消费市场仍然被日本和欧美的动漫所占据,中国本土原创动漫在我国动漫内容消费市场的占比仅为11%,而日本则占据了约60%的份额。提高中国本土动漫产业实力,提升中国原创动漫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是中国动漫发展的重点。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动漫产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未来具有广阔
8、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2、动漫具有庞大衍生产业链,是撬动文化产业的有力杠杆一般而言,动漫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动漫产业包括动漫作品的设计、制作、发行和销售。其中,各种漫画、卡通动画、真人动画等来源于动漫创意的直接动漫产品构成产业主体,因此狭义的动漫产业又称为动漫产业的内容模块。在产业链上,动漫设计、制作公司为上游,负责直接动漫产品的开发;版权代理公司、动漫发行公司为中游,负责直接动漫产品的版权运作、发行传播和销售;与庞大的动漫受众和消费群体直接接触的动漫产品销售和播映渠道则构成了内容产业链的下游。广义的动漫产业在内容模块的基础上,还包括由动漫版权的二次利用形成的衍生品模块。包含玩具、服装
9、、文具、食品等众多产品在内的动漫衍生品间接来源于动漫创意,称为间接动漫产品。间接动漫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销售是一条新的产业链。两条产业链构成了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动漫产业又可以划分成四个层次,由内而外依次为内容核心层、内容衍生层、紧密关联衍生层和外部关联衍生层。动漫核心内容层包括电影,电视和漫画出版。内容衍生层主要指内容的二次出版,包括录像带,DVD 以及动画图书等等,自从家庭录像设备广泛普及以后,这类动画音像制品成为了动漫产业新的盈利点。这两层属于狭义上的动漫内容产业。而紧密关联层中,以玩具、文具、食品、服装、游戏为代表的产品是衍生产业的主力,其消费人群广经济附加值高,已经成为动漫产业收入的重要
10、来源。第四个层面为外部关联层,包括主题公园,旅游,博览会等,其覆盖面更广,在为动漫衍生产业贡献营收的同时,也扩大了动漫内容品牌的影响力。四个层次由内到外覆盖面逐步扩展,产业价值逐级提升。而通过多层次的衍生,动漫产业已经渗透到了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图书报刊等各个产业门类中。如今,衍生品模块的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内容模块的产值。据统计,2004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的产值为2228 亿美元,而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是前者的两倍多,而在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个比率更高。据日本动漫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仅从动画上来看,
11、日本动画播映市场的规模为1581 亿日元,而广义的动画产业市场规模则达到了13393 亿日元。根据文化部的统计,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整体产值为470亿元,其中核心内容产值为80亿元,衍生品产值为390亿元。2011年中国动漫核心内容产值达到100亿元,而以动漫为题材的衍生品市场则超过500亿。由此看出,动漫下游衍生产业覆盖文化产业的各个重要子行业,动漫的快速发展能够有力地撬动动漫周边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动漫产业链乃至文化产业的总体价值。二、驱动因素:需求增长、新媒体渠道和政策扶持1、需求因素:收入、人口结构变化拉动动漫消费需求提升(1)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带动动漫消费需求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年鉴的
12、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1810元,同比增长14.2%。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到6977 元,同比增长17.9%。同时,中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也在不断提升。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达到了1102 元,同比增长14.1%,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增长了31.0%达到了165 元。另外,数据也显示出,中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和实际消费支出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而中国城镇化的加速也进一步提升中国居民总体的文化消费能力。中国居民收入的提升,带动起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而动漫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的提升也成为动漫产品需求提升的潜在增长动力。2008年中国人均GDP
13、突破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 突破3000美元,意味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的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会有显著加强。动漫产业作为日本重要的文化产业,也在日本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后实现了高速发展,于1987年进入成熟期,到今天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动漫产业国,而催化剂则是当时日本凭借人力成本优势承接了美国的动画制作加工转移,中国动漫产业在2000年后得以快速发展也是基于就成型的代工国外动画片的模式,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处。通过借鉴日本动漫行业的发展轨迹,可以预期我国在2008年人均达到3000美元后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而从日本的动漫产业生命周期来看,这一时期长达数10年。
14、(2)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利好动漫消费市场社会家庭结构的“倒三角形化”不断加强儿童的间接购买力。虽然我国动漫行业的主体客户是14 岁以下缺乏直接购买力的人群,与日本全民动漫消费的格局不同,但是考虑到我国社会不断加强的“4-2-1”家庭结构,孩子的消费逐渐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以父母和老人为代表的间接购买力在不断加强,人均GDP 的提高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家庭中关于孩子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已经超过33%,并且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我国儿童数量减少的“利空”因素逐渐减弱,未来人口结构将进一步提高家庭中儿童消费的权重。根据联合国人口
15、司的统计和预测,未来我国0-14 岁儿童数量不断减少,但是降低幅度逐步放缓,预计2025年后数量将会稳定在2 亿左右,而我国未来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却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一方面,儿童是我国动漫产业的主要用户群体,近年总人数的减少的“利空”因素在逐渐减缓,保证了我国动漫消费目标主体的稳定。另一方面,社会中的老年人增多更加凸显孩子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未来我国家庭支出中儿童消费所占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动漫消费市场的扩容。2、新媒体渠道:播映渠道多样化助推产业繁荣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网络动漫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根据CNNIC 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民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13年6月,中国
16、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9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较2012年提高了4.2 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增长迅速,达到了4.6 亿占总互联网网民规模的78.5%,相比2012年同期增长了19.4%。随着中国网民特别是移动网民的持续快速增长,未来新媒体的受众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批新媒体动漫平台迅速成长起来,影响力较大的动漫新媒体平台有漫域、腾讯动漫等。网络动漫可以覆盖几乎全部的年轻群体,以目前5.9 亿网民的75%测算,约可以覆盖4.5 亿左右的受众,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文化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新媒体动漫产值为35.34亿元人民币,仅占中国动漫总产值的5.7%。相比于其他文化产业,新媒体动漫仍
17、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网络视频已经逐渐成为动漫产品发行和推广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截至2013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3.89 亿,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60亿。手机网络视频在移动网民中的普及率也由2012年底的32%提高到34.4%。网络带宽的提升特别是3G网络建设的提速都是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中国年轻人已经逐渐培养起在网络收看视频节目的习惯。在2011年爱奇艺率先推出原创动漫视频发行平台后,优酷、爱奇艺、搜狐、腾讯等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各自的动漫专栏,且内容涵盖日韩、欧美、国产以及网络原创等多个门类。中国各大视频网站网络视频也成为了继电视媒体、影院银幕之后动
18、画作品传播的另一重要载体。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多部优秀的动漫作品在爱奇艺的动漫平台上获得过十亿的总播放量。2012年7月上映的由网络原载动漫改编成的12 集网络动画十万个冷笑话在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内,网络总播放量接近10亿次。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作为渗透率超过60%的网络应用,网络视频能够有效地在短时间内为动漫作品积累观众资源和建立品牌效应。相比于传统的电视台播映,网络视频在动漫产品的推广和发行中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视频网站覆盖面广且不受地域限制;2)相对于电视平台和电影荧幕发行成本和门槛均较低;3)网络视频可以有效的协同其他网络媒体的宣传渠道,例如SNS 和门户网站进行宣传推广,增强发行效
19、果。我们认为,以动漫视频为主的网络平台将成为动漫产品的重要发行渠道。特别对于处于推广早期的动漫产品,缺乏资金实力和观众积累,互联网视频将成为其行之有效的推广手段。移动网络动漫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移动网络的兴起,手机网民规模的不断提高,手机逐步成为人们的重要内容娱乐平台。而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利用手机浏览动漫内容或观看动漫视频逐渐被动漫爱好者所接受。2010年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同年中国电信也推出了“天翼动漫”的移动业务,运营商纷纷涉足移动网络动漫,移动发行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将优秀的动漫内容资源与手机用户的动漫需求相匹配。而随着中国手机网络视频普及率的提高,视频网站的跨屏
20、布局也为动漫视频手机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2012年中国约有1.6 亿名动漫爱好者,其中约54.3%人对手机动漫感兴趣,58%的人愿意每月支付5 元功能费。预计至2014年手机动漫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亿元。我们认为移动设备将在未来逐渐成为用户消费动漫内容的重要渠道,也将成为新媒体动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政策扶持:国家政策呵护催生产业飞速发展动漫在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国际经验上看,在动漫发展的早期阶段,其产业往往容易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成为国外动漫产品的代工基地,从而造成一个国家动漫产业链残缺,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从时序来看,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动漫产业
21、先后发展,后者都曾作为前者的“动漫加工基地”,同时也都面对着前面国家动漫作品严重的倾销问题,日本和韩国都曾在动漫产业发展初期推出过相应的措施,保护国产动漫的发展。因此在动漫发展的早期,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对于完善动漫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入21 世纪后,我国政府也针对动漫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动漫产业进行了定位、规范和激励。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对卡通产业首次进行了定位,结束了“卡通”后面没有“产业”的历史,到了2001年的十五规划,卡通产业被正式纳入国家规划中。2004年后,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动漫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出台管理规范性政策和鼓励促进性政策,包括减免税收、限制外国
22、动画片播映、融资支持、资金奖励等,使得我国动漫产业自2004年后进入实质性地进入飞速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文化部、财政部等出台多项产业支持政策,动漫“十二五”规划强调5-10年跻身动漫强国,打造5-10个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近几年我国经济及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包含大文化创意的第三产业有望释放潜能。动漫“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推动我国原创动漫创意、研发、制作能力大幅提升,动漫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发挥市场机制对动漫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着力打造5 至10个知名国产动漫品牌和骨干动漫企业,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国内外知名
23、的动漫艺术家和企业家,动漫产业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持续增强,动漫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普及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国家政策为动漫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动画片产量为例,1996年,我国国产动画片产量为572 分钟,2000年为4689 分钟,始终没有突破万的量级,发展裹足不前。配合相关政策的出台,2001年,国产动画片产量达到8511 分钟,比2000年增长了82%,到2004年的4年CAGR 为37%,2004年后政府扶植政策进一步加强,国产动画片产量增速进一步加快,到2011年已经达到26 万多分钟,7年CAGR 达到43%。三、细分行业:动漫内容需求旺盛,生
24、态圈不断突破1、电视动画:需求旺盛但商业模式亟待变革从需求上看,人均收视的提升显示出电视动画市场需求旺盛。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 2010年到2012年,全国电视动画总播出时长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全年总计播出11.7万小时,同比增长4%。2012年,人均动画收视有了明显提升,由2011年的34 小时提升到38 小时。2012年人均收视的大幅度提升,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电视动画的消费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2012年播映的电视动画在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从而吸引到更多的用户收视。从观众分布上看,中国电视动画的观看人群以低龄儿童为主。从2011年的数据来看,4-14 岁的观众占到电视动画收视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漫 行业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