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龙铁合金集团南方硅业有限公司212600KVA矿热炉铬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贵州大龙铁合金集团南方硅业有限公司212600KVA矿热炉铬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大龙铁合金集团南方硅业有限公司212600KVA矿热炉铬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州大龙铁合金集团南方硅业有限公司212600KVA矿热炉铬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贵州大龙铁合金集团南方硅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29号二一三年四月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1.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贵州大龙铁合金集团南方硅业有限公司212600KVA矿热炉铬铁技改项目建设单位:贵州大龙铁合金集团南方硅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曾旗东项目性质:技改建设地点:位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狮子口占地面积:20000m2项目投资:总投资8000万元,环保投资316.5万元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80人,年工作日300天,每天3班制,每班2528人,每班8小时生
2、产。本次项目建设职工在原厂内部调剂,不新增人员。1.2 建设内容、规模及产品方案贵州大龙铁合金集团南方硅业有限公司在原厂进行技改,将现有26300KVA工业硅矿热电炉及除尘系统拆除,在厂区内新建212600kVA高碳铬铁及除尘系统,同时新建部分附属生产设施。项目年产高碳铬铁45000t。1.3 生产工艺本项目高碳铬铁生产工艺采用电热法。即:在矿热冶炼炉内以电能作热源(碳素电极产生电弧放热),用碳质原料(焦炭)作还原剂,在高温下,以碳分子将铬矿的三氧化二铬还原成金属铬。1.4 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限制类:3000kVA及以上未采用热装热兑工艺的中低碳锰铁精炼电炉;2
3、2.5万千伏安以下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中西部具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矿热电炉容量21.25万千伏安);22.5万千伏安及以上,但变压器未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或三个单相节能型设备,未实现工艺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硅铁电耗高于8500千瓦时/吨,工业硅电耗高于12000千瓦时/吨,电炉锰铁电耗高于2600千瓦时/吨,硅锰合金电耗高于4200千瓦时/吨,高碳铬铁电耗高于3200千瓦时/吨,硅铬合金电耗高于4800千瓦时/吨的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建设项目在现有厂区进行技改,建设212600kVA矮烟罩半封闭型高碳铬铁电炉。变压器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节能
4、型设备,实现工艺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项目的综合电耗控制在3200千瓦小时/吨,不高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3200千瓦时/吨。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限制类项目。铜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铜市工信技改备案201212号同意本项目备案,开展前期工作,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达到的标准或要求名称方位与距离基本情况环境空气大龙镇WE、2400m约200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长冲湾居民点E、1860m120户600人达家湾居民
5、点(搬迁)E、550m28户140人狮子口居民点(搬迁)N、520m55户275人观音滩居民点N、1190m25户125人羊庄居民点NW、1790m50户250人肖家居民点NW、1240m15户75人下廖溪居民点NW、1950m55户275人菜园居民点NW、1850m75户375人腊岩居民点NW、2720m80户400人草坪村岩门居民点NW、1290m30户150人架枧居民点W、2220m55户275人高桥居民点W、1450m70户350人钟家湾居民点(搬迁)S、670m150户750人塘湾居民点SE、1210m90户450人马面破居民点SW、2490m80户400人大龙宏盛硅业有限公司职工倒
6、班房NW、770m30人大龙五矿硅业有限公司职工倒班房NW、730m28人大龙通达冶炼有限公司职工倒班房NW、830m55人大龙南方硅业有限公司职工倒班房NW、100m28人厂区内部职工倒班房28人声环境厂区内部职工倒班房28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896-2008)2类地表水舞阳河W、5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马面坡饮用水源取水点SW、1850m地下水狮子口井泉SW、740m饮用水(服务范围55户275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项目西侧井泉SW、100m本项目生活用水达家湾井泉E、560m饮用水(服务范围28户140人)生态环境项目厂址周围生态
7、环境植被、土壤2.2 周围环境现状1、 大气环境通过本次委托广州市京诚监测技术有限公司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内各监测点SO2、NO2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PM10和TSP的日均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及环发2001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限值。评价区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2、 水环境项目周边受纳水体为舞阳河,通过本次委托广州市京诚监测技术有限公司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舞阳河W1W3监测断面中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要求。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除U1(达家湾居民取水点)中的
8、总大肠菌群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的要求外,U1U3其余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的要求。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主要是附近居民生活污水没有集中收集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水体,最终导致生活污水中的总大肠菌群进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中的大肠菌群超标。3、 噪声通过本次委托广州市京诚监测技术有限公司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3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限制要求。4、 生态环境本项目生态评价范围内以建设用地为主。3 主要环境问题3.1 现有工程达标排放情况(1)现有
9、厂区生产过程中未建污水处理设施,废水和生活污水只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外排,外排污废水不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的要求,对水环境影响严重。以新带老措施:拟建项目将新建处理能力为2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将全部回用,不外排,有效减轻污废水外排对环境的影响。(2)现有26300kVA矿热炉和出铁口烟气中NOX排放速率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0.77kg/h)的要求。以新带老措施:本项目将拆除现有厂区内26300KVA硅电炉生产设备及部分建构筑物,新建212600kVA高碳铬铁冶炼炉,现有生产过程
10、中排放的污染物将不再产生; (3)食堂未安装油烟净化器,食堂油烟排放达不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限值要求。以新带老措施:食堂安装油烟净化器,使食堂油烟排放达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限值要求,减轻油烟废气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4)现有厂区原料场及矿渣临时堆场无防雨、围堰等措施。以新带老措施:冶炼渣临时堆场、原料堆场修建防雨防渗及围堰措施,污水处理站、事故池等修建防渗工程,规范了环保设计。3.2 拟建工程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本项目技改营运后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如下:(1)废气:冶炼炉废气排放、炉体无组织烟气排放、原料粉尘、车辆运输扬尘等对
11、大气环境的影响;(2)废水:设备冷却水、铬铁回收系统废水、原料场雨水及生活污水等对水环境的影响;(3)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铬铁回收系统沉淀池矿渣、冶炼渣、除尘器收集烟尘、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站污泥、炉体大修渣等对环境的影响;(4)噪声:主要为矿热炉空压机排、引风机、鼓风机、泵、跳汰机等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生态环境:本项目在原厂技改,主要是营运期大气、水及固废污染物对项目周边生态及植被的影响。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1 污染物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车辆运输等粉尘防治措施原料及产品在储、装、运过程中将产生扬尘,需采取如下处理措施:上、卸料
12、时,尽量降低落差,减少粉尘产生;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采用定时洒水喷淋抑尘措施;对堆场进行洒水抑尘,使堆场物料表面湿度大于7%;为减小原料运输过程中扬尘对沿途环境的影响,运输车辆应采用遮盖物进行覆盖。本项目原料场为露天堆场,环评要求露天堆场增加棚架,设置成半封闭堆棚,减少扬尘以及雨水冲刷。(2)矿热炉烟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含尘烟气,由电炉半封闭矮烟罩捕集后进入烟气总管,烟气经冷却器冷却后降至200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除尘效率达99.4%)处理,除尘后达标的烟气通过烟囱或除尘器顶部排入大气。处理后的烟尘、铬及其化合物外排浓度均低于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5排放标准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铁合金 集团 南方 有限公司 212600 KVA 矿热炉铬铁 技改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