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史中的容貌描写.docx
《中国古代文史中的容貌描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史中的容貌描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史中的容貌描写中国古代文史中的容貌描写 从爱美憎丑到以貌取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里的爱美,首先指爱自己之美。先看男子,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有如下一段: (列精子高)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列精子高因步而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喟然叹曰:“侍者为吾听行于齐王也,夫何阿哉!又况于所听行乎?万乘之主,人之阿之亦甚矣,而无所镜,其残亡无日矣。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 西汉刘向新序中田巴回答齐君问政一段和战国策齐策一中那段为人熟知的名文“邹忌讽齐王讷谏”均如出一辙。这些谏臣均是从自己丑的或至少不怎么漂亮的容貌中获得灵感,领悟了身居高位的孤家寡人身陷谄谀的危险,从而
2、寻找到谏君之道。但他们起初是在干什么?揽镜自照,顾影自怜也! 顾影自怜之外,更多的是怜爱他人之美。男人一见美色即生非分之想的古不乏例。诗经的开篇之作周南关雎即为一例。左传桓公元年的一句更见精彩。孔子六世祖孔父嘉之妻美,宋华父督见之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目逆而送之”五字,简直把其艳羡之情写活了。 女性又何独不然?亦有诗为证。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耽彼两髦,实维我仪。”这位女子所爱之人,人品也许很好,学问可能不错,可诗中公然提及的只是“耽彼两髦”一句,所爱的不是外表又是什么?不光爱色,还有更过分的财色兼爱型呢。汉应劭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
3、,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爱美没错,爱别人已爱之美就可能有错。左传昭公元年记郑徐吾犯之妹美甚,公孙楚与公孙黑争聘之。徐妹选择了公孙楚,公孙黑一怒之下要杀楚夺妻,结果反被楚所伤。不知这是不是关于情敌的最早记载,反正后来情敌的故事是屡见不鲜的。引发较严重后果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两条。一是情敌吕布和董卓被美人貂蝉巧施离间,导致想篡夺汉家天下的董卓被杀。二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念曹操铜雀台赋“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给周瑜听,激得周瑜当场决定联刘抗曹。当然,这些都是三国演义演义出来的,三国志及汉书等史籍中并无貂蝉其人,也没有
4、曹操想霸占二乔的事。只不过“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还真有其人,那是本准备投降闯王李自成的明将吴三桂,因为闯王大将刘宗敏抢了他的爱妾陈圆圆,怒而降清,引满入关,开启了三百年的大清历史。 爱美的另一面是憎丑。丑古又称“恶”。尚书洪范中提出六种不吉利的事,“恶”竟居其一。憎丑之事,可大,可中,可小。小致家庭不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这个贾国大夫的妻子太势利了,在知道丈夫有射的本领之前,竟然不理不睬他达三年之久,就是由于他形象不佳之故。中至闹出人命。唐天宝间琱玉集卷一四引晋孔衍春秋后语记田文:“豪侠当世,养客数千,智策谋谟,名震诸国。
5、后因至赵,赵人先闻其名,尽往观嘱,乃见其侳陋貌拙,诸人不觉一时大笑,田文乃怒,令士卒击之尽殪,遂即还返。”很难想像声名卓著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竟是如此的小肚鸡肠。大竟可以亡国。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记陈侯派一位名叫敦洽雠麋的出使楚国,楚王见来使如此之丑,感觉受了侮辱,于是兴师伐陈,历三月而灭其国。那么这位先生有多丑呢:“椎颡广颜,色如漆赭,垂眼临鼻,长肘而盭”。颡者额也,盭者弯曲也。长得确乎有些过火,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杀头灭国之罪啊。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爱美与憎丑高度结合起来了:“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
6、返。”(世说新语容止)此段下刘孝标注引语林又云:“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这两段记载今天来看是出格的。 因为爱美憎丑,所以以貌取人,已成为人类的痼疾,连圣人孔子也不能幸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澹台灭明(字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后因德行颇佳,孔子自责“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不过孔子虽然以貌取人,却很快警醒,知过即改,不愧圣人。而晚唐宰相郑畋的女儿就不及远甚了。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八记载,晚唐名诗人罗隐常献卷于郑畋,其女每读隐诗,极慕其才。一日罗隐来访,郑畋“命女下帘窥之,女见隐为人丑陋,永不复吟隐诗矣”。这是典型的叶公好龙女
7、子版。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丑人 丑有多样,身短和肤黑为其中主要的两条。三国时的一代枭雄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止)。来使识破,他竟即刻追杀之。其实据南朝宋刘孝标注,曹操“神明英发”,只不过“姿貌短小”而已。更早还有春秋时齐国贤相晏子,晏子春秋卷五记载,他生就“不满六尺”的矮个,因此遭致出使国的嘲戏。到了敦煌的通俗故事赋晏子赋中晏子的形象被大大增饰了:“使者晏子,短小至丑,面目黑色。发不副耳,唇不附齿,袴不副踝,起不成人也。”尤其让人感觉趣味的是,晏子针对梁王“何以短小”、“何以黑色”的挑衅的回答: 梧桐树虽长里空虚,井水虽深里无鱼,五尺大
8、蛇怯蜘蛛,三寸车辖制车轮。得长何益,得短何嫌?剑虽三尺,能定四方。麒麟虽小,圣君瑞应。箭虽小,煞猛虎。小能鸣大鼓,方之此言,见大何益黑者天地之性也,黑羊之肉,岂可不食?黑牛驾车,岂可无力?黑狗趁兔,岂可不得?黑鸡长鸣,岂可无则?鸿鹤虽白,长在野田。丧车虽白,恒载死人。漆虽黑向其前,墨锭虽黑在王边。采桑葚黑者先尝,方之此言,见白何益。 话说得多有说服力啊!由此也能看出古人视容貌丑陋的两大因素。肤崇白,个尚高,这也是古往今来共通的审美标准。钱钟书的小说猫中,主人公李太太最不满意的就是自己“皮肤不是上白”,一个爱慕她的诗人因而奉承:“一向中国人喜欢女人皮肤白,那是幼稚的审美观念,好比小孩只爱吃奶,没
9、资格喝咖啡。”我们还能联想到小品过河中潘长江扮演的农业技术员,面对高他一头的对象,脱口说出“科学证明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名言,与数百年前晏子赋的幽默和智慧正可一比了。 相比丑男而言,秦汉史籍中的丑女尤多。这些丑女所以被提及,多因有其他才能足以补充其容貌之不足。比如多种典籍中均记载到一位叫嫫母的丑女,因品德高尚,黄帝娶她作妻。又西汉刘向新序卷二云:“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行年三十,无所容人,炫嫁不售,流弃莫执。”这位无盐女敢以此等尊容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面临的四种危险,结果宣王拜她为后,“而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
10、这些貌寝而命济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人的才能不决 定于容貌,人的命运应当决定于才能。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襄阳记,写一表人才的诸葛亮娶“黄头黑色”的黄家丑女,只为其“才堪相配”!此正所谓“盖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也!从传统到而今,对女性的基本要求总的说来都在美貌。释名释姿容对“姿”的解释殊堪玩味:“姿,资也,资取也,形貌之禀取为资本也。”三国志荀传裴注引晋阳秋:“(荀)粲常以妇人者,才智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到后来就自然发展成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论。相比起来,以上这类早期记载中体现出的妇女观是更具积极意义的,至少可以给天不假以容貌者以希望。 中国古代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史 中的 容貌 描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