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养生.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养生中医养生纲要 WHO:“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中医: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睡眠养生、房事养生、针推养生、药膳养生、疾病康复。 原则:协调阴阳、保阳益阴、坚固五脏、脾胃为本、畅通经络、调和正气 途径: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 人生七十古来稀-人活百岁不是梦! 一、 精神养生-顺其自然、精神内守 名家代表:老子、孙思邈 精神养生法是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清除贪欲,改变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中医强调阴阳平和、气血调畅、脏腑安和。
2、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身心健康。精神养生、心理保健已经成为新世纪健康的主题。 我们生活在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与生活环境的种种变化,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可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使人产生动力;而过度的压力 会导致心理失衡。最常见的表现:心情沉重,有说不出的痛苦,常常想放声大哭;看书、做事精神难于集中;无缘无故地紧张,一天到晚很难平静下来;常常头昏脑胀,应该完成的工作却不知如何是好;常为一点儿小事大发雷霆,或想找个地方发泄怒气;本来不饿,却要吃点什么东西; 常常觉得很多人对自己不友好,甚至有敌意;做什么事情都往坏处想;经常睡不好觉,常被
3、恶梦惊醒;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常常一个人低头不语。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产生心理医生所说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特点是:有自我认识能力,能述说自身痛苦的感受,有求医要求,只是无力摆脱。 1 顺应自然-老子“自然无为”的社会心理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并非闭目养神,无所事事。要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依时物而变化,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不为争权斗势而劳心,不为名利厚禄而劳神,始终保持襟怀坦荡,豁然大度的耐性,实现长生,尽享天年! 2 少私寡欲-自我调节、自我限制、自我清除 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指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欲望。人生在世很难做到无私无欲,但私欲不可过多过高,不要因贪欲、纵欲而伤身害命。老子
4、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80章)。当然,少私寡欲并非要根除人的一切正常欲望而是指节制欲望不要因贪欲和纵欲而伤身害命。如一些人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汲汲于名誉、地位、利禄、财富等,终日绞尽脑汁,患得患失,或纵情享受而不自拔,或邀名射利而不自制,日久必定会扰动心神,破坏心神的致虚守静,给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这也就是老子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 处事不争-知足常乐 “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这种内心的自我体验和感觉含有委屈求全,辞让避祸的消极处世哲学。情志活动乃人之本性,其贵在发而中节,调和适度,既不可过于亢奋,亦不可过于抑制,否则引起暴怒、狂欢、痛哭、大惊
5、、卒恐、思虑过度、忧愁不解等,皆会使人气机逆乱,气血消损,诱发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疾病产生。而本着不争无忧、谦和宽容的态度去为人处事,便能超然物外,随遇而安,正确把握情感的起伏,做到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世俗不染 于心,思虑不杂于神。尤其是面临难急交加的关头,亦能够自制忍性,沉着镇静,既不为一得而过喜,也不为一失而过忧。这样谨守此道,自然就处于一种清虚平静、从容自得的境界中,就能达到知天乐、与天和,知人乐、与人和,形神统一,颐养天年的目的。 4多行善事-心胸豁达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决定着其行为控制能力和对个人嗜欲追求的自我约束能力,决定着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故与身体健康有着整体的密切联系。如
6、果一心只想满足个人的私欲。甚至采取种种不道德的手段损人利己,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众人的唾弃,不可避免地使自己陷于众叛亲离之境或时常处于不安、沮丧的恶劣心境,这无疑将损害身心健康。相反,那些诚实坦率,随和无诈,与人为善者由于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就会拥有内心的宽泰虚静,恬适安宁,这必然有益于养生益寿 老子在道德经67章说:“我有三宝,恃而像之:一日慈,二臼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其中“慈”体现了对人们无私的关心和爱护;“俭” 即节制自律,崇俭抑奢: 不敢为天下先”,则指凡事谦让,取后而不取先。可见,这实是淳德仝道之 三宝”,也是养生摄身之“三宝”,亦即修其性方可养其命也。 对我国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
7、调查的结果表明,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而在精神。长寿老人能够长寿的原因与其心胸豁达、 性格开朗、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有关。 处理家庭问题和生活琐事上更应豁达大度,夫妻之间要注重感情,淡化道理,强调优点,忽视缺点,忘记过去,重视现在。对子女 要坚持只提供建议和帮助,绝不包办代替,相信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朋友之间要远距离看人,近距离看己,这样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保持长久友谊! 5 调畅情绪-戒骄戒躁、避免惊恐、喜怒调和 (1)戒骄戒躁,是指要注意避免自己的骄傲与急躁隋绪,保持心态平和。 (2)善调情绪,是指要善于化解不良情绪,使自己达最佳水平。 “看书解闷,听
8、曲消愁”、以情胜情法、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疏泄法。 (3)避生三气,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 精神养生法就像戒烟一样,是最容易做,又最不容易做到的养生 方法。说其最容易做是因为精神养生完全可以由自己主观意识所支配,不需要特别的外助条件;说其最不容易做到是指一个人很难把握自己,并纠正自己固有错误思维方式,更难于排除客观事物对自己主观意识的负性干扰。古代圣贤常把修身养性作为第一要务。 注:人之面-“苦”字。 赵本山-幸福是遭罪 老太太-卖伞与卖盐儿 三山两院 箴言: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伦他人非; 知足心常乐,能忍身自安。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
9、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成万事休! 二、运动养生-动静结合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劳动运动。人类的生存和进化在于劳动和运动,劳动创造了人类,也是人类机体健康的源泉 运动能使人全身机能活跃。越是运动,越能使人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增强,抗御疾病的能力越大。经常劳动和运动,可使人体气血调和,百脉通畅,脏腑机能旺盛,肌肉丰满,关节灵活,精神愉悦,情绪舒畅,从而使人体魄健全,壮实有力,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故能防止和减缓衰老的进程,减少疾病,促进健康和长寿。 劳动和运动对人体健康有好处,但是过度的体
10、力和脑力劳动,对人体也会产生损害而引起疾病。劳逸结合、形神兼养是中医的生命观。 在晋代以前的典籍中,道家称 为“导引”、“吐纳”、“炼 丹”;儒家称其为“修身”、“正心”;佛家称其为“参禅”、 “止观”,医家称 为“导引”、“摄生”。 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法进行自身行气的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抗病防老之目的。即指通过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调息(均匀和缓、深长地呼吸)、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轻松自然地运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营卫气血周流,百脉通畅,脏腑和调,从而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传统养生方法。通过系统的锻炼,可使“精、气、神”三者融为一体,以强化新陈代谢的活力,使精足、气充、神全,体魄健壮,
11、生命自然会延长,从而推迟衰老。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在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法锻炼的过程中,调身以使全身的肌肉骨骼放松,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紧张性的下降,所以可以诱使情绪得到改善。调息则通过呼吸的调整可以按摩内脏,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器官功能。它还可以兴奋呼吸中枢,进一步影响和调节植物神经系统。而调心,意守以至于入静时对大脑皮层有调节作用,可使大脑皮层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亦能对外感性有害刺激产生保护作用。所以,炼功中出现的呼吸抑制、交感神经抑制和骨骼放松等,是生理上的“内稳定”,是人体内在运动最正常的时刻,可使大脑的活动有序化,则会大大提高及细胞的活动效率,使大脑的潜力得以发挥,更好
12、地开发人的智慧。因此说,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法可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益寿延年。 运动养生法的原则,一是要注重意守、调息、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调息是指呼吸调节要匀称,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意守旨在养神,调息意在练气,动形则行气血、通经脉。三者在锻炼中的协调统一,可使人体的“精、气、神”这三宝得以兼养,从而增进健康,祛病延年。二是要做到适度不疲,循序渐进。目前多采用按心率的快慢来判定运动量的大小。方法是在运动最高潮时测定一下心率,先测定1O秒钟的心率数,再乘以6,所得即是每分钟的心率数。176减去年龄数,所得之差即是锻炼时的合适心率。三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目前主要传统健身功法:五禽
13、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现代多以散布、游泳、舞蹈、健身操、自行车、大秧歌、形体训练等。 三、起居养生-生活方式规律、生物钟 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动规律以保证身心健康,求得延年益寿的方法。 1。起居有常:是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如:春季应夜卧早起、夏季应夜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2安卧有方: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
14、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安卧有方就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 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一般说来,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Oh为宜。二是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过硬,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过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而引起腰痛。三是使用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胀面浮;过高,可使脑部血流不畅,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四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腿,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这样,心脏位置较高,
15、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可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在长寿者调查中,许多长寿老人都自述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古谚也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屈股侧卧益人气力”。五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也不宜吃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3居处适宜:居住环境应以日照充足、树木较多、空气清新、湿润清爽的地区为佳。淡蓝或淡绿色为冷色调,给人以清新、宁静、安详的感觉,具有缓解情绪,调节血压的作用,较适用于精神紧张或患有高血压病或失眠症的人;淡橙(红)及淡黄色为暖色调,给人以温暖、兴奋、热烈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客厅以暖色调为主,而卧室以冷色调为主,并根据主人的爱好而适当调整。居室结构的朝向,朝阳的房间有利于胃肠疾病的康复,并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益;背阴的房间有利于高血压病的康复,而东、西房间则是神经衰弱患者较为理想的康复环境。 4。衣着宜忌:养生学家认为,服装宜宽不宜紧,并具体提出“春穿纱,夏着绸钬天穿呢绒,冬裟是棉毛”的要求。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节气变化认真选择。同时,特别强调“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冻的养生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