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docx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请尊重作者心血所凝,请勿盗版、复印!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 第卷 总复习背多分 下篇 有一种题型叫:这个知识点,我可能考选择题,可能考名词解释,可能考简答题,可能考论述题。 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
2、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
3、、温病四大家的名称? 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 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
4、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第1页 共17页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请尊重作者心血所凝,请勿盗版、复印! 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多少种药品? 答: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共载药850种。 6、什么是阴阳、五行?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
5、人体的生理功能;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防治; 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自然界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 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五腑 五官 人体 形体 情志 五脉 五液 五神 角 徵 宫 商 羽 酸 苦 甘 辛 咸 青 赤 黄 白 黑 生 长 化 收 藏 风 暑 湿 燥 寒 东 南 中 西 北 春 夏 长夏 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目 舌 口 鼻 耳 筋 脉 肉 皮 骨 怒 喜 思 悲忧 弦 洪 缓 浮
6、沉 泪 汗 涎 涕 唾 魂 神 意 魄 志 胃 大肠 膀胱 秋 冬 恐 五行学说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用于疾病的诊断; 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2页 共17页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请尊重作者心血所凝,请勿盗版、复印!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
7、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答: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精化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12、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8、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合膀胱、在体合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东气相通应。 13、什么是气?气的分类?气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气:是极其细微、活力很强、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是构成
9、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第3页 共17页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请尊重作者心血所凝,请勿盗版、复印! 气的生理功能:推动功能 防御功能 固摄功能 温煦功能 气化功能。 14、什么是气机?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基本形式有四种:升、降、出、入。 15、如何理解气与血在生理方面的联系? 答:气与血的关系可以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概括。 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16、什么是病因? 答:病因: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简称为“邪”。 常见的病邪有六淫、疠
10、气、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外伤、药毒、先天因素、痰饮、瘀血、结石等。 17、六淫与六气的区别? 答: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 18、中医七情与七情内伤有什么区别? 答:中医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的情志变化。正常人都有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七情内伤:可以引起疾病或加重病情的异常精神情绪。如果七情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人体的生理承受能力时,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19、什么是病机?中医基本病机是
11、什么? 答: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理。 中医基本病机:从整体上来研究,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 20、什么是痰饮?什么是瘀血? 答: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泛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凡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存留在体内没有消散的离经之血,都称为瘀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第4页 共17页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请尊重作者心血所凝,请勿盗版、复印! 21、什么是四诊? 答: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22、简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 答: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证; 黄色:主虚证、
12、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水饮证、瘀血证。 23、脏腑在舌面上是如何分属的?请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 答:舌尖分属心肺;舌中分属脾胃;舌根分属肾;舌的两边分属肝胆。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绛社主热证; 深红为绛,舌色愈红说明热势愈甚; 青紫舌主热证、寒证、瘀血证。 24、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 答: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的病因、部位额、性质和正邪斗争消长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诊断为不同病证的辨证方法。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浅深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虚实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
13、两个纲领; 阴阳辨证是概括证候类别的总纲。 25、什么是脏腑辨证?脏腑辨证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应来分析各种病证,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包括:心与小肠病辨证:心气虚、心阳虚和心阳暴脱;心血虚与心阴虚;心脉痹阻; 痰蒙心窍;心火亢盛;心火下移小肠。 肝与胆病辨证: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阴虚;肝血虚; 肝胆湿热;肝风内动;寒滞肝脉。 第5页 共17页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请尊重作者心血所凝,请勿盗版、复印! 脾与胃病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脾阳虚;寒湿困脾; 湿热蕴脾;食滯胃脘;胃热炽盛;胃阴虚。
14、 肺与大肠病辨证:肺气虚;肺阴虚;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 痰湿阻肺;寒饮客肺;大肠湿热;风水相搏。 肾与膀胱病辨证: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不足;肾虚水泛;膀胱湿热。 脏腑兼病辨证: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肝血虚;脾肺气虚;肺肾气虚; 肺肾阴虚;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脾肾阳虚。 26、心脾两虚证的辨证依据是什么? 答:心脾两虚证的辨证依据是指心血不足和脾虚气弱两组表现组成。心血不足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脾气虚弱则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脾心虚则气不摄血可见皮下出血、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舌淡嫩、脉细弱。 27、何谓“治未病”?其内容包括那些内容? 答:
15、“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即重视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个方面的工作。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向纵深方向发展和转变。 28、何谓三因制宜?说出其含义? 答:三因制宜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以及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不同情况,制定相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16、 29、中医治则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答:治则: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法、处方、遣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内容: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第6页 共17页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请尊重作者心血所凝,请勿盗版、复印! 30、什么是治法?中医的常用治法是什么? 答:治法是在治则的指导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将治法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基本大法,在临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常用治法:汗法,又称为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药。 吐法,又称为涌吐法,是运用涌吐方药。 下法,又称为
17、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药。 和法,又称为和解法,是运用具有疏通、和解作用的药。 温法,又称为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药。 清法,又称为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药。 消法,又称为消散法或消导法,是运用具有消导、消散、软坚、化积、行气、 化痰等作用的药。 补法,又称为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药。 31、试述中药性能的概念与内容? 答:中药的性能:是药性理论的核心,是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32、四气五味的概念? 答: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症作用的概括。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18、五种药味。五味不仅指药物的真是滋味,更重要是指药物治疗病证的某些作用。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33、中药配伍的概念?配伍七情的内容? 答:中药配伍: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配伍七情的内容: 单行:是用某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 相须: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作用。 相使:是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可增进主药某方面的功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健脾利水的茯苓合用,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作用。 第7页 共17页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请尊重作者
19、心血所凝,请勿盗版、复印! 相畏: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例如生半夏和天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天南星畏生姜。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天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天南星的毒。 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相须相使配伍,协同作用,提高药效。 相畏相杀配伍,制约毒性,保证要用安全。 相恶相反是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药学 概论 考试 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70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