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料加工利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饲草料加工利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草料加工利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2010年饲草料加工利用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县2010年饲草料加工利用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XX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4、项目主管单位:XX县畜牧兽医局5、项目建设年限:2010年6、项目建设地点:XX镇云吕村、东关村,太平乡何家村、口家村,汭丰乡东王村、罗汉洞乡土堑坳村、城关镇新沟村、党原乡柯老村、高平镇大寺坳村、王村镇雷李村。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青贮窖10个6500立方米,其中:1000立方米青贮窖3个,500立方米青贮窖7个。8、项目总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97.5万元。9、资金来源:申请省上投资40.5万元,地方配套27万元,自筹30万
2、元。10、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养殖小区入驻农户户均新增纯收入1.35万元,人均2706.5元。二、项目背景XX县位于甘肃省东部,秦陇交界处,属平凉市所辖。全县共有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村委会,14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 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3万人。总面积1406.3平方公里,总耕地87.87万亩,是一个传统的雨养农业县。牛产业是我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经过连续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已经确立了全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地位。2008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7.62万头,出栏量达到6.41万头,肉牛产业总收入达到2.15亿元,农民人均养牛纯收入达到258.36 元。今年19
3、月,全县牛饲养量和出栏量达到11.5万头和4.2万头,牛产业养、加、贸总收入达到2.32亿元,农民人均牛产业纯收入达到184.2元。预计到年底,全县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将达到14.3万头和7.01万头,牛产业养、加、贸总收入达到2.36亿元,农民人均牛产业纯收入达到320元。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年鲜秸秆产量在20万吨左右;小麦播种面积33万亩,秸秆产量11.4万吨;糜子播种面积8.4万亩,秸秆产量1.8万吨;谷子播种面积0.6万亩,秸秆产量0.1万吨;豆类播种面积8.9万亩,秸秆产量1.5万吨。全县秸秆总产量达33.8万吨。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燃
4、料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民不再把秸秆作为能源,将大量的秸秆遗弃或野外露天焚烧,这样不仅浪费大量可贵的资源,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特别是312国道周边焚烧产生大量烟雾,严重影响大气质量,影响交通正常运行,造成社会问题。只有充分利用秸秆作为饲料,为畜牧养殖业实施过腹还田,发展秸秆型饲料养殖业,给肉牛生产提供重要饲料饲草来源才是重要出路。为加快肉牛产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步伐,把XX建成全省最大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县之一,根据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场会议精神,结合XX县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实际,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的秸秆饲草料加工利用项目被正式提了出来。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我县农村支柱产业发展
5、的需要。XX县是农业大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从农业资源的总体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出发,畜牧业已经提到了重要日程。2008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8.6%以上,充分说明畜牧业已经不再是农民家庭副业,而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甚至是主导产业。综合考虑入世后的农牧业发展前景,畜牧业所体现的优越独特,主导地位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目前肉牛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传统的饲养方法很难提高肉牛产品档次。核心问题是科学饲养和管理。饲养的核心又是饲料问题。传统放牧,吃不饱也饿不死,大量的秸秆饲料宁可烧掉烂掉,也不愿意粗加工,舍
6、饲半舍饲是一句空话。要想从根本上,从传统的粗放的饲养畜牧业束缚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把畜牧业这个产业做大做精,关键又是从抓饲料这个源头做起。因此把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适应WTO的要求,充分发挥本县秸秆资源优势,促进肉牛产业优化升级,才能将我县建成真正的畜牧业大县。2、项目建设是我县生态建设的需要。近年来,XX县干旱频繁,土地沙化,草地“三化”,加之人为的“三滥”(牧,垦,伐),是生态环境失衡,抗御自然灾害的阈限值很低。发展秸秆养牛,减轻减缓草场的压力;在政府规定禁牧,休牧,轮牧以及扶持政策的支持下,让草原得到一定时期的休养生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饲料,使草原真正做到禁牧,休牧,达到肉牛
7、舍饲或半舍饲。继而腾出时间,使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3、项目建设是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牧业内部结构调整。随着秸秆综合利用,必将为畜牧业提供充足饲料。据测算,我县年均玉米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产量接近4万吨,鲜玉米秸秆产量20万吨,加上其它农作物及豆类作物秸秆,秸秆总量在33.8万吨左右,这些秸秆经过加工 (以全舍饲计算)就可以喂养8.2万头牛。项目实施到位后,不仅可以促进我县肉牛产业的大发展,并为完成我县西部生态建设开辟新路。4、项目建设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主题。在农业
8、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依靠农产品提价的增收空间几乎没有,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必须改变现有的增收格局。通过本项目实施,积极发展草食畜,逐步增加草食畜牧业的比重,使农、林、牧结构趋于合理。可以有效调动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带动全县农业结构、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深层次迈进。土地资源丰富、劳力充足、秸秆资源丰富、环境无污染,这一切决定了项目区发展秸秆养牛具有成本低、竞争力强的特点。把秸秆处理利用与发展肉牛支柱产业结合起来,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是XX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合理突破口,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自然资源丰富。XX属大
9、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0,无霜期174天,降雨量555 mm,分布均匀,光照充足,日照总时数2374小时,日照百分率52%;境内五条河流年径流量124亿立方米,建成各类农灌和人畜饮水工程819处;森林覆盖率34.9%,植被覆盖度66%,实施该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2、文化底蕴深厚。XX为西王母降生处,是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史载,汉时XX为汉王朝的官马场,是全国牧马的八坊之一,种草养畜为XX人民世代生产、生活、发家致富的必须手段和自觉行动,XX群众对养殖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人才资源齐备。全县现有包括国家、集体、个体三个层次,县、乡、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饲草 加工 利用 建设项目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