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山乡小球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雾山乡小球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山乡小球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大邑县雾山乡小球训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雾中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5第三章 市场分析10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9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2第六章 环境保护、卫生及消防28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31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2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34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43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45附表及附件46第一章 项目总论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拟进行的大邑县雾山乡小球训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论述该项目建设的充分性、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概况项 目 名 称: 大邑县雾山乡小球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大邑县雾山乡
2、大坪村、两河沟二组项目建设单位:四川雾中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 1、第一期建设体育公园西区壁球、保龄球、台球、高尔夫球训练场馆。2、第二期建设体育公园西区橄榄球、板球、藤球和体育公园北区的地掷球训练场馆。项 目 性 质: 在体育公园内建设一个国家级小球训练基地,并按俱乐部方式运作。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实施计划从2007年6月-2012年6月开始,4年内分二期建设完成。 项目建设总投资:32552.24万元,第一期投资16552.24万元;第二期投资16000万元。二、建设单位简介四川雾中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由山东威龙集团投资组建。下设林业开发公司、雾山国际乡村俱乐部、房
3、产开发公司;特设弥陀文化中心,用以恢复弥陀道场,扩建雾山古寺,弘扬弥陀文化。总投资25亿元对雾中山进行综合开发,景区距成都80公里,规划控制面积5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自项目规划评审通过并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生态保护为主,建设为辅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四川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已被列为2006年和2007年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项目。雾中山旅游风景区建成后将力争成为中国佛教名山,集宗教文化、观光旅游、体育休闲度假、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新型的大型的旅游项目。 四川雾中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住所:大邑县滨河路中段128号法定代表人:宋曙光注册资本:伍仟万元人民币公司类
4、型:有限责任公司 三、报告编制依据 1四川省及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2大邑县规划局、环保局、林业局、土地局关于建设该项目的有关意见;3项目有关技术经济资料及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1、 地理位置:雾山乡政府所在地兴隆场为两河交汇处,地名两河口,系雾中山旅游区的中心地带,地理坐标北纬36.42,东经103.21。 雾山乡距大邑县城24公里,距成都市区66公里。其中,成都至大邑县城为成-温-邛高速公路,从大邑县城至雾山乡,分别经由大双路旅游快速通道(大邑县城西岭雪山旅游快速通道),行18公里,再在鹤鸣山大门牌坊前转乡道公路行6公里至雾山乡政府所在地
5、两河口。2、 雾山乡社会经济及自然资源情况:雾山乡,因雾中山而得名。全乡总面积53.12平方公里,人口4500余人,耕地318.4公顷。人均耕地1.1亩,人口密度90人/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两河口,又名兴隆场,场镇占地7公顷,人口900余人。兴隆场现有乡卫生院、邮政代办所、广播站、储蓄所等,中、小学也建在兴隆场。雾中山泉清水净,山高树密,峰峦叠翠,异石遍地,奇花满山,春雨、夏云、秋风、冬雪、四季景色不同,似一幅绝妙雾中奇画,人间仙境。明代状元杨升庵游山之后,题“天下无双地,雾中第一山”盛赞雾山之美。雾中山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云兴霞蔚、颇为壮观的自然风光以及深邃悠长的文化底蕴,被世人所关注,
6、彰显出极大的开发价值。3、 项目建设的背景:雾中山文化旅游景区已经被列为省市重点发展的旅游区,本项目的开发能获得政策支持。雾山乡沙坝、周家山、衡家山依山傍水,地势平缓,是适合本项目极佳的开发建设用地。投资商四川雾中山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促进国家级小球训练基地建设,发展雾山的旅游产业具有综合的、超前的认识;从地理区位上看,雾山乡地处雾中山文化旅游区,5.12大地震后,雾中山旅游区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雾山地处成都旅游黄金通道线上,与西岭雪山、花水湾、刘氏庄园(刘文采地主庄园)、建川博物馆(全国最大的抗战博物馆)、鹤鸣山(中国道教发源地)相邻,仅这条黄金通道年游客流量就达到250余万人次,有着无比优
7、越的环境优势。从交通上看,成温邛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离成都只有66公里,距青城山只有20公里,距峨眉山只有180公里,雾山处于四川几大旅游景区的中心位置;建设好体育训练基地将促进和保障雾中山文化旅游区的高速发展。二、 项目的目标定位:在雾山乡大坪村和两河沟二组(体育公园西区和北区)修建功能完善的训练球场、会议中心,高档住宅区、其他运动休闲设施以及与球场、会议中心等配套的度假式酒店。针对高尔夫球、橄榄球、台球、壁球、保龄球、板球、藤球、地掷球等运动项目组建专业球队,配备专职教练进行指导。三、项目建设必要性(一)、本项目顺应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规划要求。我国要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8、全民健身体系,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 “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举办和参加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发展体育事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提高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除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外,还将重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争取到2010年全国有1/6的行政村建有符合规划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在竞技体育方面,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
9、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各级国家队建设,完善项目结构和布局。本项目在全国小球训练基地布局上占有较大的优势,适应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规划要求。(二)、本项目填补了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的一项空白。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要求:要抓住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强发展体育产业的探索和实践,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构建“岷山体育旅游圈”,着力打造一批体育旅游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推进成都体育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积极促进地方政府关于发展体育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形成资金、品牌、人才向四川汇聚,不断拓展“四川造”的内涵,引导体育产业市场向纵
10、深发展,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持温江区、成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体育产业、体育旅游方面的发展,形成优势,辐射市州,共同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体育旅游户外运动,山地资源开发研究课题,动员和组织有关力量,对我国、西南地区各地体育旅游的发展方向、体制、机制、运作模式和支持政策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体育旅游为载体重点研究山地资源的开发,服务“三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本项目符合四川省相关政策要求,正是大力发展的好时机。(三)、本项目同时也是雾中山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需要,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趋势要求,对大邑县经济建设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大邑县是成都市的旅游
11、大县,雾中山旅游风景区是举世闻名的佛教旅游景点,景区建成后每年能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为大邑县及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邑县县也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旅游业带动全县有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全县经济的增长;通过建设该项目,改善了当地的环境及配套服务条件,同时该项目本身也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环境的改善可吸引更多的项目和投资,促进雾山乡当地及大邑县经济的发展。(四)、建设小球训练基地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利用社会投资进行城镇绿化建设的新的尝试由于绿化建设是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的,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但要进行绿化建设,
12、而且还要对绿化成果进行经常的保养维护,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政府财政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小球训练基地的建设,特别是高尔夫训练场的建设,会产生大量的绿化工程,这相当于引入社会资金投入到城镇绿化建设中,使绿化工作不单纯是一种公益行为,而将其逐步建设成一种绿色产业,是绿化建设的必然出路,使绿化工作能够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能够实现绿化工程的自身生存和发展。为了使社会资金有兴趣、有动力投入到绿化工作中,就需要对绿色产业有一定的特殊政策,如建设经营一些绿色体育设施等,小球训练基地正是这样的绿色体育设施。综上所述,在“雾中山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规划区内建设雾山体育公园小球训练基地是满足小球运动的专业需要和
13、全民健身运动的社会需求,同时也是“雾中山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总体规划的需要。其目的和意义是深远的,项目切实可行。第三章 市场分析雾山乡小球训练基地是大邑县雾中山旅游风景区的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必须依靠当地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必要的体育休闲配套服务设施,以取得相应的收入来维持项目的运转。因此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该项目的实施成果。一、 雾中山旅游风景区简介:中国四川雾中旅游名胜区是目前境内最具传统文化内涵、宗教历史地位极高、开发建设规模超大、观光度假产品最为丰富的复合型旅游产业项目。规划开发面积近60平方公里,包括佛教圣地-弥陀道场,经典民居博物馆群落,传统文化修学和文艺创作基地,国际
14、乡村俱乐部,雾山禅茶院和万亩茶园观光区,雾山林业和生态养殖,山水度假别墅和养生主题酒店,旅游商街和旅游房地产等多个板块。特色化规模化的产业体系连同雾山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集成映象、又有国际现代山水度假风尚、蕴有自然与人居美学意义的高品质旅游社区。二、 大邑县雾山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析山中有山,雾中有雾,山能载雾,雾能裹山,山生深雾,雾锁深山。 雾中山是我国古代四川至印度古道上(南丝绸之路)的一座佛教胜地,原名大光明山,又名天诚山、雾山,位于大邑县城北雾山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成都80公里。其主峰海拔1638米。其地北有九龙山、金刚山,西有红岩山等
15、,方圆数十里,号称72峰,因常年被云雾覆盖,故名雾中山。是大邑古八景之一。 雾中山寺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仅晚于京城洛阳的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六年。始名大光明山普照禅寺;晋代永和年间(345356年),西域高僧佛图澄到此住持扩建,敕名天诚山显应寺;唐高宗时(650683年),王子僧伽、僧护住锡,又奉敕复还雾中山普照寺原名;直至明宣宗时(14261435年),始更名为开化寺,沿用至今。 雾中山极盛时期,两河口以北,龙窝以南,方圆数十里都是栋宇错落、绝无杂居的寺庙,僧众达几千人。后毁于明末张献中之乱。清代曾大部分恢复,但“文化大革命”时期又遭破坏。尽管如此,目前石建文物和古
16、建殿堂仍有不少存世。1985年成都市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批准为佛教活动点。有“中国佛教圆明园”之称。1、接引殿(又名兴隆寺)位于兴隆场(两河口),王圻游雾中山记称:“有桥横于溪上,曰两河口。桥之阴为接引殿,前有铜塔,左端建殿,依钵盂山足。内江赵大州匾曰:九关护净。邑候陆鼎建石坊一座,守公鞠匾曰:雾中山。”接引殿处雾山之麓, 出入要地,当时僧俗,尤其远道而游者,常在此歇脚留宿,地位十分重要。铜钟、铜佛、石坊已毁,仅存三间残殿。2、青霞嶂碧玉潭两河口西北约500m为青霞嶂,居冠子山北麓。两山矗立,崔巍插夭、不可仰视,上有古栈道遗迹。又前行约200余米为碧玉潭,峭壁陡崖之间,潭水
17、澄清见底,河流水声琮琤,岩北刻有“碧玉潭”三字,字大径尺,两山灌丛葱青,云霞浮动。此二处皆为雾中山峡谷山水特色景点。诗人陆游与崇州教授吕周辅游此,赋诗注云:“青霞嶂、碧玉潭皆雾中佳处。”文同以邛州通判摄大邑令来游,赋诗赞曰:“千岩角逐瓦吞吐,一峰拔起吟崔嵬,日光微漏见潭底,水汽上薄云成堆”。只是这里现今已成为雾山村至两河口的公路,使其有失自然风采。3、接王亭据开化寺有关碑文记载,亭为东汉永平时建,明洪武年间始修建亭后殿宇,清代又有修复。现已维修三座殿宇、恢复宗教活动,为入山第一寺。亭坊为明隆庆年改题。庙内钟罄云板皆明代年号。明代御史王圻题匾额曰“霞嶂关”。据王圻游雾中山记,蜀汉刘备曾来此游,故
18、名。或说接王是指接佛。寺前有石屏二座,建筑和图案十分精美。旁有石狮一尊,明、清石碑各一,红豆杉一株。红豆杉,人称鲸柏,大约三人合抱(胸围5.4m),经鉴定为明代所植(现上部被大风折断)。4、八十步接王亭下“八十步”为条石砌成的上山石梯路,两旁松林夹道,很有古雅之趣。石梯道上横跨四柱三门的“雾山第一禅林”牌坊,青石为盖,条石为柱,工艺精细,古朴庄重。5、开化寺开化寺位于雾中山山腰,接王亭与云华顶之间,为雾中山最早寺庙,也是各种佛教建筑与景点集中之地。开化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初名大光明山普照禅寺,晋代改名天诚山显应寺。唐高宗时,王子僧加、僧护住锡,奉敕复还雾中山普照寺原名。明宣宗时,蕃汉僧普达
19、舍耶、释噶叭奉敕再次创建,更名开化寺,沿用至今。开化寺原有金刚殿、天王殿、明王殿、大雄宝殿及腾兰殿、藏经楼等多重殿宇,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可惜均毁于明末战火,铜钟、铁塔不知去向。改革开放后,开化寺恢复庙产3公顷,1992年由信众损资重建大雄宝殿、维修经堂、佛祖殿和山门,保护古碑、石坊,初步具备开放宗教活动条件,但现今寺庙建筑艺术性较差。寺侧罗汉堂为文物普查时发现,有待进一步挖掘。6、雾中山石牌坊为天国名山坊、青雾梵天坊的总称。青雾梵天坊位于开化寺山门前(现已倒塌、亟待维修),款署“绵州高简题”。坊前一对龙凤石狮,造型生动。对面不远处精美照壁,题名硚狮屏,中刻园形龙凤镂空图像,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20、。天国名山坊在开化寺下约200米处,横跨古道,损坏比较严重。款署“成都升庵题”,正面额书“天国名山”四个大字,题联为“春水夏云,秋月冬风,宝地占四时之景;西瞿东胜,北庐南瞻,京天统万法之宗。”石坊前分立两道石屏,左龙右凤,图案分明,另有石碑两通、难于辨识。两石坊均建于明代,为单檐歇山顶式,并有兽形抢鼓、浮雕人物、透雕飞凤花草、石砌照壁、骏马图案等,具有明代建筑特色。1985年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在天国名山坊附近原来实有三座石坊,合称“云锁三关”,为雾中十景之一。其它二座石坊现已不存,坊后灵官殿也已毁弃。7、八功德水距开化寺主殿约120米,岩间原刻杨升庵题“八功德水”四字,已毁。大邑
21、县志载:水自明月池穿岩穴而来,寺僧觉惠为造小石瓶,顶琢九龙,令水腾跃而上,从龙口中出,涓涓不息,故又名九龙喷沫。相传饮此水对人有八种好处,可祛病延年,故名。据升庵全集卷七十六载:“八功德水,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病”。现九龙不存,清泉依旧长流不息。当地农民以此作饮用水。根据1985年化验结果,该水达到国标优质饮用矿泉水标准。8、明月池雾中山自然风物最为神奇的景观。距开化寺六七百米的半山腰。明御史王圻游雾中山记曰:“池、古迹也,源通西海阿耨达池。正统甲戍,僧会定甃为八角形,周以石拦,中圆如月。或曰:“此中时有金光现。”旧谱谓此山为光明山,疑是似耳。”明范如梓游雾中山记亦称:“
22、池不甚广,八功德水即此池所澹演处也。积旱不涸,积霖不涌,时发金光,月天辄现,蜀多圣灯,恐此亦圣灯也。”清人重修此池时,由八角形改为六角形。池直径5.3米,既无进水口,也无出水口,终年清澈见底。无论干旱多久,始终不涸,降水多大也不溢。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晴天的半夜,池中便发出五彩光环,把四周照得通亮。1968年农历十月初一晚,正在开会的农民忽见明月池方向光芒四射,误以为火光,走近一看,原来是明月池发出的光。不一会金光消失,又伸手不见五指。古时雾中山又名大光明山,称“金色布池”,疑出于此。9、云华寺原寺庙受破坏仅存石础、石香炉及殿宇基址。八十年代以后开放宗教活动划归庙基3庙,由群众捐资恢复了一处殿
23、堂及僧厨宿舍。明月池至蓉华顶约有3公里山路,其间有伏虎殿、长廊、茶店亭等景点。(二)、雾山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1、 明显的区位优势大邑县位于成都市西南,素有“西蜀望县”之美称,成温邛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雾中山旅游区位于大邑县的西北部山区,距大邑县城24公里,从地理位置来看,景区地处大邑 旅游黄金通道,与西邻雪山、花水湾两大景区相邻,位于成都市、西邻雪山 、花水湾旅游区的主干线上,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客源优势,仅这条黄金通道年游客流量就达到250余万人次。另外还可与县城内的鹤鸣山、之龙庙、白岩高堂寺、烟霞湖、药师岩等景区形成县城内的旅游环线。成都出发到雾山60公里,成都到青城山40公里,成都到峨眉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乡 小球 训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