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可编辑).doc
《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可编辑).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材料 前言我国是农业大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切实关心农民利益的行动之一。我国农业比较落后,其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少,作为提高农业效益的品种改良措施不足。利用传统的杂交育种进行品种改良周期长,见效慢,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加快品种改良速度,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在农业生产上应用不断扩展,基因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成效显著。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农业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力。农业生物技术不仅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
2、程,在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环境、寻求替代能源等方面更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加速生物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最小的领域。我国转基因稻和转基因棉花的研究和开发已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在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整体实力上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来自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基因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带动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企业约有200家,正在研究的转基因植物种类达到47种,涉及各类基因103个。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现已推广到20多个国家,转基因抗虫棉花面积已占棉花总面积的40%,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蔬
3、菜等400多个品种进入安全性评价阶段,并有许多品种具备了产业化条件。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方面,开展了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和甜菜等作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株。专家分析认为,生物技术是未来农业经济和农产品竞争的重要领域,加快自主创新推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对于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辣椒原产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地区及西印度群岛,在明朝末年传入我国,现成为人们喜爱的重要的辛香食料。在甘肃、陕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栽培甚广,资源丰富
4、。辣椒是*乃至*州、*省的一大特色产业。2007年*州内*、*、*、*四县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其中*县种植面积达到20.2万亩,总产量2315万公斤,覆盖农户5.3万户、20多万人,种植*辣椒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辣椒由规模种植到实现产业化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障碍有两个方面:一是辣椒种性退化,严重影响规模效益。由于长期种植种性逐渐退化,加之品种混杂更加剧退化,抗疫病和病毒病的能力较差,亩产仅100公斤左右。辣椒个体大小、色泽差异明显,严重影响了外观质量,出口容易受阻,加之没有在食品生产上形成知名品牌,体现不出规模效益。二是缺乏高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含量的加工专用型品种,是辣椒产业效
5、益最终不高的关键。辣椒中所含有的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已被FAO、美、英、日、中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定为无限制性使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其国际市场非常紧俏,市场前景广阔;而辣椒素则在食品工业、医学和军事上都具有广泛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辣椒其辣椒素含量平均仅为0.24%,约相当于4万“史高维尔”辣度国际单位,色素仅有10个色价左右,致使企业加工微利,严重影响了辣椒产业的发展和效益提升。辣椒种植业规模发展的同时,加工流通企业已得到不断发展,以某某天然辣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深加工企业,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通过省院省校合作引进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提取技术,形成规模生产,年生产能力达到240
6、吨,由于采取三种溶剂同时萃取,一次投料可以同时获得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两个产品,其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技术先进,该公司是*省首家获得国家颁发的食品添加剂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HACCP的认证,也是国内食品添加剂行业第二家通过以上认证的企业,现已成为国内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知名企业,所生产产品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品质优良,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辣椒中的辣味成分为辣椒素类物质,是具有辛辣剌激性的活血管香草胺合成的衍生物, 主要成分之一为辣椒素。辣椒中的主要辣味成分辣椒素 Capsaicin ,又名辣椒碱、辣椒辣素,最早由Thres 1
7、876 从辣椒果实中分离出来,并为它命名。其化学名称为8-甲基-6-癸烯香草基胺,分子式为C18H27NO3, 是香草基胺的酰胺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式为:H3CO HO -C6H3-CH2-NH-CO- CH2 4CH CHCH CH3 2。此后又有一些辣椒素的同系物从辣椒果实中被发现,它们统称为辣椒素类物质。迄今为止,已发现辣椒素同系物约十四种以上,其同系物结构类似辣椒素,为:H3CO HO -C6H3-CH2-NH-CO-R,相互之间只是R基团有所不同。其中辣椒素 75% 辣味最强 郭建明等,1998 ,与二氢辣椒素 Dihydrocapsaicin 共占辣椒所含辣味物质的90%以上,其余同
8、系物仅占少量 Constant et al,1996 。最近在甜椒果实中发现两种无辣味的类辣椒素物质辣椒素酯 Capsiate 和二氢辣椒素 Dihydrocapsiate ,研究者推测是辣椒素类物质合成的前体物,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Kenji Kobata,et al,1998)。辣椒素纯品呈单斜长方形片状无色结晶,熔点65,沸点65220,易溶于乙醇、乙醚、苯以及氯仿,微溶于二硫化碳。辣椒素可被水解为香草基胺和癸烯酸,因其具有酚羟基而呈弱酸性,并可以与斐林试剂 Folin 发生呈色反应。八十年代初,Iwai 1979 等人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电子密度扫描显微镜等先进技术对辣椒素的形成做
9、了详细研究,认为辣椒素主要在果实胎座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形成积累,并通过子房隔膜运输到果肉表皮细胞的液泡中积累。同时Jinap 1992 研究认为,辣椒素在果实中的含量极不均匀,胎座中含量最高,果肉次之,种子中含量最低。而且不同辣椒品种的总辣椒素含量变化非常大,大多数品种辣椒鲜果中的辣椒素含量在0.21.0%之间。辣椒素是由香草基胺和C9支链脂肪酸两部分组成。香草基胺部分是由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衍生而来,支链脂肪酸部分则是由缬氨酸衍生而来。由于辣椒素合成的酚类前体物:对香豆酸 Coumaricacid 、苯丙氨酸、咖啡酸 Caffic acid 、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 Ferulic 、香草
10、醛 Vanillin 等同时是蛋白质、生物碱、类黄酮以及木质素的合成前体物 Hall and Yeoman,1991 ,因此辣椒素的生物合成与其它生物合成途径存在着竞争共同前体的问题,所以如能通过代谢调节或基因调控最大限度地促进辣椒素的生物合成,则对辣椒素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Fujiwake 1980 研究认为,辣椒素合成酶是辣椒素合成中的关键酶主要定位于果实胎座表皮细胞的液泡膜上,同时是辣椒素合成过程中最后一个酶,也是关键性的限速酶,因此如能对辣椒素合成酶进行基因克隆,促使其在果实和细胞中充分表达,然后筛选出高辣椒素的突变体,培育出转基因高辣椒素的辣椒品种等将成为可能,这也会大大促进辣椒素的
11、生产,满足社会需求。辣椒素的降解主要是通过辣椒果实中过氧化酶 Peroxidase 氧化而完成的。Bernal等 1993 研究发现,辣椒素在过氧化物酶 POD 的作用下,转化为其它次生物质,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的含量。他进一步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特别是碱性过氧化酶同工酶B6与辣椒素共同定位于胎座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它能强烈氧化辣椒素及其酚类前体物。Bernal等 1995 用凝胶渗透层析柱分析了过氧化物酶氧化辣椒素的产物特性。结果表明:辣椒素的氧化产物主要有5,5-二辣椒素聚合体 5,5-dicapsaicin 、4-0-5二辣椒素酯 4-0-5 dicapsinether 以及一些高度聚合的
12、脱氢产物 Bernal and Ros Barcelo,1996 。这些氧化产物都具有类木质素 Lignin-like 特性,说明在辣椒素的降解代谢中存在着氧化竞争库,辣椒素合成的酚类前体物于辣椒素竞争氧化产生了类木质素物质,用于细胞壁的构成。辣椒素可以促进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并显著抑制蜡性芽孢杆菌及枯草杆菌,具有抗病菌、抗肿瘤和镇痛消炎作用,还可作为健胃剂,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等生物学功能(狄云等,2000)。动物采食后,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驱虫、发汗等功效,可用于动物的腹泻、炎症等疾病防治 郭建明等,1998 。郑春泉等 2000 还研究发现,应用辣
13、椒素局部治疗有抑制或延缓鼻息肉术后复发的作用。因此,辣椒素在食品餐饮、畜禽饲料与医疗药品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辣椒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军事和环保等领域,保守估计,目前世界上对辣椒素的市场需求量已超过4000吨/年,而世界总生产能力不足2000吨,需求缺口高达50;而辣椒红色素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在发达国家已限制使用甚至明令不得使用,其国际市场非常紧俏,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全世界对辣椒红色素的需求已达3000吨/年。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类。合成色素长期食用将影响人体健康甚至致癌,而天然色素是以自然界的各种无毒植物为原料,用提取、分离、精制的方
14、法获得,它无毒、无害,含有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我国色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辣椒红色素则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用途最广的天然食用色素。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是以辣椒为原料,运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纯化而得的产品,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绿色产品。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在北京发布的全球转基因作物概况报告,转基因生物育种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其发展势头已不可逆转。基因是一切生物细胞内决定遗传特性的最小单位。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对遗传基因进行改造和转移,基因工程能使育种过程更为精确、更有预见性、效率更高,因而更具发展潜力,现已成为新品种培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均缺乏辣椒红色素和
15、辣椒素含量高的专用型辣椒加工品种,尤其是缺乏两素含量都高的品种,其选育种工作也一直是国内外该领域中一项十分薄弱的环节,因而难以通过一般育种方法解决解决这个问题。拟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定向培育辣椒加工专用新品种,解决好辣椒原料种植问题,满足企业加工需求,做大做强辣椒产业。为适应市场要求,提高辣椒产业效益,充分利用某某丰富的辣椒资源,某某天然辣素有限公司和项目合作单位、项目参与单位提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辣椒产业化进程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辣椒种植业高效发展,辣椒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延长辣椒产业链,加快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紧紧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开发特色农业,符合*省委、省政府
16、提出的“绿色经济强省”思路和国家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求,其项目建设具有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二、项目主要申请单位概况(一)某某天然辣素有限某某天然辣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位于*县*镇,占地面积45亩,注册资金500万元,总资产3700万元。拥有职工队伍95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取工艺及配方。主要产品有:辣椒碱、辣椒精、红辣素、辣椒红色素等。是国内第一家以生产辣素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是*省首家、国内第二家食品添加剂行业获得国家颁发的食品添加剂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HACCPE
17、C01的认证。目前已形成辣椒素300吨,辣椒红色素450吨生产能力。截止2007年11月底,公司已生产销售辣椒辣素和红色素148吨,产品符合GB10783-1996标准、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税利151.2万元。公司地址:*县*镇。法人代表*。(二)*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基因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稻功能基因组、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酶的定向分子进化和产业化。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植物转基因专项、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市科委重大、*市农委重点攻关等10多项科研项目。近两年来在基因改组及体外定向分子进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包括比活提高5倍以上的-葡萄糖苷酸酶 G
18、US 突变基因;耐85高温的-葡萄糖苷酸酶突变基因;比活提高10倍左右的XylE基因;超级阻遏的CI和LacI阻遏蛋白突变基因(可用于构建无泄漏的原核高效表达系统);比活提高60倍以上的大肠杆菌lacZ基因;不依赖于乙酰丁香酮诱导的根癌农杆菌VirG突变基因;比活提高30倍以上,且耐90高温的新型3-植酸酶基因等。同时在酸性、耐高温植酸酶的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植酸酶基因的DNA shuffling突变及体外定向分子进化;突变植酸酶基因高效分泌表达系统研究;植酸酶工程菌株的发酵优化;发酵后的膜分离技术研究;植酸酶的超滤浓缩技术研究;植酸酶的制剂技术研究;基因工程植
19、酸酶的动物饲养试验、毒性试验及我国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或技术成果综合比较,本项目在植酸酶基因定向分子进化和发酵工程技术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发的耐高温植酸酶开拓了植酸酶应用的新领域,首次使植酸酶可以用作市场十分广阔的颗粒饲料添加剂,植酸酶用于颗粒饲料添加剂每年全球的市场潜力在27亿人民币左右。该项目发表了4篇SCI论文,申报了四项基因发明专利及一项发酵工程有关的发明专利,通过评审被认定为*市高新技术项目。最近两年中还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了不同枯草杆菌菌株核苷合成中关键酶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pur操纵子和阻遏蛋白相互作用及代谢工程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研
20、究得出肌、鸟苷生产菌株高产核苷可能机理包括:腺苷合成关键酶purA基因的移码突变造成了腺苷合成的缺陷;肌、鸟苷生产菌株pur操纵子控制的12个编码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造成其中4个酶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可能提高了酶的活性或部分解除了产物对酶活的抑制作用;肌、鸟苷生产菌株中的purR阻遏蛋白基因和pur操纵子序列都发生了改变,从而使purR阻遏蛋白对相应pur操纵子的阻遏作用显著降低,从而加大了HMP途径的代谢通量。目前已通过对pur操纵子12关键酶基因的改造、GuaB和purR基因的缺失,构成了肌、鸟苷产量比生产菌株提高30%左右的基因工程菌株,该研究成果可给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
21、在水稻转录因子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结果,已通过“酵母单杂交体系”从水稻中分离克隆了140多个与生长、发育、胁迫调控等有关的重要转录因子基因,并都已在Genbank登陆(其中最近两年分离了80多个),目前正重点开展10多个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研究。在植物转基因研究方面,已通过根癌农杆菌virG结合域的突变及和VP16强基因激活功能域的串联构建了高活性的virG基因,并经根癌农杆菌染色体整合构建了超毒力的根癌农杆菌菌株;此外还构建了“根癌农杆菌自杀体系”、适合于多基因同时表达的植物双元载体、经Cre/loxP系统消除Marker的植物转基因体系、可用于高效克隆植物顺式元件的植物双元
22、载体等。已获得了10多种植物的转基因植株。包括:抗虫、抗冻、增加钾吸收效率的转基因烟草、矮化的苹果砧木巴拉海棠、转铁载体及铁蛋白基因的苹果、转人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S1S2S基因的番茄及苹果、耐贮的转基因番茄、抗虫的转基因甘蓝、表达“耐高温植酸酶”及“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转基因油菜、转分解硫甙基因的油菜、转抗逆转录因子及昆虫抗冻肽基因的小白菜、转多基因的水稻、转抗虫基因的毛白杨等。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报级论文120多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目前4项转基因生物 一项转基因油菜、一项转基因番茄、两项工程微生物 申报了我国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审,其中一项进入中间试验阶段,一项进入环境释放阶段
23、。两项完成生产试验阶段,并获得了我国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认定并通过了2项*市高新技术项目。已获得三项国家基因发明专利,另外二项国家发明专利已进入实审阶段。已经具备的实验条件。共有600万左右的仪器设备,包括:冷冻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HPLC、质谱仪、核酸成像系统、PCR仪、核酸杂交炉、DNA合成仪、PE公司377型全自动DNA 测序仪、中试蛋白纯化系统、瑞士植物细胞培养罐、B.Braun中、小试微生物发酵罐、NBS进口摇床、超低温冰箱、自动化光照培养箱、基因枪、电击仪、超声粉碎仪、Beckman 双波长分光光度仪、荧光光度仪、液体闪烁测定仪、Oly
24、mpus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全波长酶标仪等设备。此外,拥有良好的植物组织培养房间、设备、用于转基因植物种植的500m2的温室。另外*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人工气候室可保障水稻的周年种植,有利于全年水稻转基因工作及抗病性鉴定的进行。*,男,汉族,*年5月出生,江苏省武进县人,博士,*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兼职博导。主攻水稻非生物胁迫抗性有关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及基因体外定向分子进化和产业化。1986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科院*植物生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辣椒 新品种 技术研究 示范 项目 申报材料 编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