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中试与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
《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中试与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中试与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 某某系列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中试与示范 单位名称: 江西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单位: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编写时间: 2009 年 5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九年制目 录一、总论4(一)申请项目概述4(二)项目预期目标51总体目标52阶段目标7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9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10(一)简述10(二)项目创新点21(三)知识产权状况23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23(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23(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26(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29(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31(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37(六)项
2、目实施计划38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41(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41(二)经济效益分析421产品成本分析42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443经济效益分析464项目投资评价46(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50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51(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51(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51(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53(四)单位管理情况55(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57(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57一、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项目的核心技术是某某系列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某某203、某某202、某某7号、淦两优优602、五丰优淦3号”等5个品种。其中:某某203于2006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
3、009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2007年被江西省科技厅评为江西省高新技术产品,2008年被江西省粮食局评为市场畅销优质粮食品种,可在长江流域稻区作早稻种植,成果居国内领先。某某202于2006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2007年被江西省科技厅评为江西省高新技术产品,适合在江西省等长江流域作早稻种植。某某7号于2007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适合在江西省等长江流域作中稻种植。淦两优602于2007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2009年通过广东省韶关市审定,2009年进入国家区试续试,适合在江西等长江流域作晚稻种植,广东省早稻种植。五丰优淦3号于2009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本项目转化的主要内容是某某203等
4、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高产制种和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的中试研究与示范,即以“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为目标,开展“大库、强源、畅流,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充实度”等为调控核心的技术创新研究,进行各种先进技术的组装与集成,形成适合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完善原种生产和良种供应的基础上,通过“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示范,为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项目的创新点是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技术选择上注重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效
5、益,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1)项目计划总投资额项目执行期间,计划新增投资653.47万元,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300万元,单位自筹353.47万元,其中至项目申报时已到位资金15万元。(2)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成果熟化程度、项目执行期结束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执行的质量标准等项目完成时,建立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体系,形成能指导推广区域大面积生产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完善高产制种技术,建立技术成熟的原种生产和良种基地;健全示范推广网络,加速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
6、合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项目执行期结束时,形成一套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体系及高产制种技术规程,建设良种生产基地1.1万亩,生产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杂交稻种子210万kg(表1-2),制种产量200kg/亩,种子质量达大田用种标准(表1-1);建立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百亩示范片,示范片产量达600kg/亩以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等地示范种植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10万亩(表1-2)。表1-1 水稻种子质量指标(%) GB4404.1-2008项目类别级别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原
7、种99.998.08013.0大田用种99.5杂交种大田用种96.098.08013.0表1-2 项目品种产能表 类别品种名称制种量(万kg)推广面积(万亩)2009年2010年小计2010年2011年小计早稻中熟某某203203050203050早稻早熟某某202152540152540一季稻某某7号102030102030二晚早熟淦两优602203050203050二晚中熟五丰优淦3号152540152540合 计8013021080130210(3)转化后可获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在资金资助期限内,可实现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种子销售收入2730万元,净利润303.75
8、万元。项目的实施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可加大成果转化的力度和产业化水平,在为生产上提供高产、优质、多抗的超级杂交晚稻组合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种业企业。通过项目实施,每年可生产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号良种130万kg,可供130万亩大田生产种植,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大米5.07亿kg。通过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高产高效栽培,使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另外,由于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抗性强,适应性广,在种植植过程中可少用农药,减少污染,生态效益显著。2阶段目标项目实施期从2009年6月2011年12月,根据项目转化
9、内容和目标,项目实施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从2009年6 月2009年12月。具体目标如下:(1) 完成新增投资额253万元(其中流动资金118万元)。(2) 开展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高效安全生产和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及组装配套,建设亲本原种和良种生产基地,生产良种80万kg,制种产量达180kg/亩。(3) 在种子生产基地和各示范点各举办3次以上技术培训,培训量1500人次以上。(4) 在江西有限责任公司良种生产基地、江西农业大学原种生产基地配套修建4000米排灌水渠、3000米机耕道、2000晒场、240种子质检室、400种子仓库。(5) 购置所需仪器设备。第二阶段从2010年
10、1月2010年12月。具体目标如下:(1) 完成新增投资额317.38万元(其中流动资金64.38万元)。(2) 完善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高效安全生产和高产制种技术,完成各项先进技术的集成配套,编制出高效安全生产和高产制种的规范化技术规程。(3)生产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良种130万kg,制种产量达200kg/亩以上。(4)在江西赣州、上饶、吉安、宜春、南昌市等进行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高效安全生产百亩连片示范,示范片产量达580kg/亩。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等地示范种植80万亩。(5) 在种子生产基地和示范点各举办4次以上技术培训,培训
11、量3500人次以上。(6) 完成上年的土建设工程。完成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安装调试。第三阶段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具体目标如下:(1) 完成新增投资额83.09万元(其中流动资金1.09万元)。(2) 在江西赣州、上饶、吉安、宜春、南昌、抚州市等进行某某203等5个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高效安全生产百亩连片示范,示范片产量达600kg/亩。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等地示范种植130万亩。 (3) 在种子生产基地和示范种植地区进行技术培训,培训量4500人次以上。(4) 总结项目实施经验和成果,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鉴定。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新增投资总额653.47
12、万元。新增投资中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3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353.47万元。项目单位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见表1-3。表1-3 项目单位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筹资渠道筹措额度(万元)到位时间江西有限责任公司、种子销售利润802009.9江西有限责任公司、种子销售利润902010.2江西有限责任公司、种子销售利润1302010.12江西有限责任公司、种子销售利润 53.472011.4合计353.47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1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公报,全世界目前仍有8亿人遭受饥饿,2.5亿儿童长
13、期营养不良,粮食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在2008年3月27日又指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是抑制通货膨胀的迫切要求;在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上又指出:粮食安全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 江西是全国粮食生产第二大省,13个国家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现有耕地面积4289万亩,以水稻生产为主。2006年江西水稻总产190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95%,占全国水稻总产的8.5%。江西还是
14、建国以来无间断输出粮食的两个省份之一,粮食商品率40%56%,调出大米4550亿kg/年,外调量位居全国第二,大米外调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主要供应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水稻生产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江西肩负粮食安全的责任不动摇”、“坚持江西在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不动摇”的战略思想,并从2008年开始大力实施“百亿斤优质稻谷增产工程”。种子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是科技进步的载体,水稻种子尤其是杂交水稻种子的产业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科技和粮食生产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FAO统计,在水稻总产增长中,播种面积增加贡献27.
15、8%,单产提高贡献72.2%;在单产提高的因素中,良种的贡献占30-50%。繁育和推广良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重要举措。 从1949年到2002年,我国水稻在播种面积增加不多(9.7)的情况下,总产增加了2.6倍。在诸多科技贡献中,水稻育种成就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水稻生产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选育出矮秆水稻良种。70年代中期,我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建立了种子生产体系。中国水稻育种研究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世人公认。1996年,农业部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开始组织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并组织专家制订了超级稻的产量
16、指标,除了产量指标外,还要求北方粳稻和南方籼稻米质分别达到部颁一、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中国超级稻育种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从1999年全国首个超级稻品种诞生,至2009年,国内超级稻数量已达71个。这些超级稻新品种大面积亩产一般能达到600kg/亩,比普通品种增产50kg/亩。部分超级稻品种除了高产外,在米质和抗性方面也表现良好,深受农民欢迎。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并且明确提出启动超级稻推广项目。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业部组织专家制订中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规划(20052010),规划
17、提出中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确保中国超级稻研究水平持续世界领先。围绕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按照“主推一期、深化二期、探索三期”的发展思路,加快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加强栽培技术集成,扩大示范推广,聚合外源有利基因,创新育种方法,不断提高单产,确保超级稻有为有位,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实施超级稻发展战略,即经过6年的努力,培育并形成20个超级稻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达到全国水稻总面积30(约1.2亿亩),每亩平均增产60kg(简称“6236工程”),带动全国水稻单产水平明显提高,保证我国水稻育种水平在国际上持续领先。因此,实行以超级稻某某203为
18、核心的某某系列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的中试与示范,顺应了当前国内外农作物研究、生产与发展的潮流,与培育行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进程,促进发展的2009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总体要求相符合。项目的成功实施必将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2项目技术成果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成果的比较(1)某某203:某某203是江西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同利用不育系荣丰A与自选恢复系R3配组育成的三系超级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6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19、2009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2007年被江西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2008年被江西省粮食局评为市场畅销优质粮食品种,在长江中下流域稻区作种植全生育期113.0天,比ck金优402长1.2天。丰产性比较某某203参加江西省早稻迟熟组区试,2005年平均亩产为488.50kg,比ck金优402增产2.64%,不显著,列小组第一位,变异系数为3.85%,好于ck金优402的4.53%;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68.60kg,比ck金优402增产5.86%,显著,第1位。 某某203参加国家南方稻区早籼迟熟组区试,2007年平均亩产513.46kg,比ck金优402增产4.37%,达极显著
20、水平;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28.49kg,比ck金优402增产4.94%,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20.97kg,比ck金优402增产4.66%,增产点比例88.3%。 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7.34kg,比ck金优402增产4.37%。其中福建沙县良种场点亩产597.46kg,江西省种子局点亩产532.30kg,浙江诸暨农作物区试站点亩产482.93kg,分别比ck金优402增产9.24%、8.06%、5.88%。2008年申报参加广东韶关市区试,2009年进入复试。2008年参加广西桂中北早稻早熟引种试验,平均产量485.05kg,比金优463增产8.49%。 200
21、5年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雩田镇连片示范,11.2亩实割平均亩产522.5kg,比ck金优402增产6.5%,在赣州市信丰县连片种植5.1亩,平均亩产达566kg。2006年参加国家水稻(江西上高展示点)新品种展示,实割亩产564.7kg,比ck浙733增产25.5%,列21个展示组合第1位。2007年由江西省农业厅组织在全省实施“百千万”连片示范工程建设,经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北省农技推广中心、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赣州市科委、赣州市农业局、上饶市农业局、萍乡市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严格按照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科(2005)39号文件)现场实割测产验收,宁都县、
22、鄱阳县、芦溪县3个百亩连片示范点的实际产量分别为636.9kg、650.3kg、650.8kg。 2008年在鄱阳县鸦鹊湖乡春前分场进行的163亩连片示范中,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7名专家,严格按照最新的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科200838号文件)对示范片随机选取了3块田进行机收实割测产验收,第一块田实割面积884.71,实际亩产645.11kg,第二块田实割1066.72,实际亩产568.31kg,第三块田实割569.36,实际亩产649.9kg,三块田平均亩产为621.11kg 。稻米品质比较 国家区试取样经农业部稻米
23、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48.6%,长宽比2.9,垩白粒率49%,垩白度12.1%,胶稠度51mm,直链淀粉含量20.9% 。 江西省区试取样分析出糙率82.5%,精米率71.0%,整精米率31.9%,垩白粒率79%,垩白度9.5%,直链淀粉20.15%,胶稠度72mm,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2.9。由于“某某203”米质优良,得到了中档消费者的一致好评,2008年被江西省粮食局评为市场畅销优质粮食品种。稻谷收购价格比普通杂交早稻稻高出0.10-0.20元/kg,种植效益较好,农户种植“某某203”能多收40-80元/亩。抗性比较 2005年江西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中试与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超高 杂交 组合 示范 农业科技 成果 转化 资金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