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提高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doc
《调研文章: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提高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文章: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提高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吴继先 赵爱凤 滕斌 马列淦)发展设施农业是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了设施农业发展,设施农业面积逐年扩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特色化种植的整体格局初步形成,有效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民持续增收。但杭州市设施农业发展在面临难得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的同时,又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提高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2、是现阶段我们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问题。一、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随着杭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建设,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在第一轮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三年中,市级财政共投入资金近1个亿,财政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各级财政、工商、社会资本投入设施农业建设资金超过5亿元。已建成设施农业示范园项目29个、设施农业配套项目82个,在建(2012年项目)设施农业示范园项目27个、设施农业配套项目67个。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全市农业装备水平、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有力地推进了我市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1、农业装备水平得到提升,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截至
3、2011年底,全市已建各类大棚设施面积14.46万亩,其中:智能大棚71只、519亩;连栋大棚808只、4793亩;钢管大棚143794只、52772只;普通大棚87785只、32889亩;季节新大棚156370只、53622亩,喷滴灌10.67万亩。到今年底第一轮设施农业项目全部建成,预计全市设施面积将达到17万亩,同时,也建成了一批与设施配套的基础装备和机具,如与喷滴灌配套的蓄水池、水渠,温室智能化环境控制设备等。全市农业设施应用范围扩大、档次不断提高、区域规模逐步形成、产业效益显著提升的态势。2、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土地资源短缺、生产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制约是我
4、市高效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设施项目的建设,不仅使土地的利用率成倍提升,同时,还使农业的种植和养殖在可控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不再受或少受环境和自然的干扰。如萧山东海水产养殖场的全封闭高密度水产养殖设施,占地10亩,水面6亩,每年可养殖虾4茬,亩产3万斤,按陆地养殖亩产1200斤计算,土地利用率提高15倍。萧山区已经建成的3000亩大棚养虾设施,一年养殖两茬,也可使土地利用率提高23倍,同时可以克服早期低温,延长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3、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保障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在第一轮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实施一批、见效一批的要求,不断加快推进了设施农业产业化进程,良好的设施装备,
5、使我市农产品生产不仅实现安全可控,而且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获得了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调查,截至上半年,全市蔬菜大棚面积6.76万亩,其中:钢管大棚4.23万亩、钢竹混合大棚0.54万亩、毛竹大棚1.75万亩、季节性大棚0.64万亩,有配套遮阳网3.4万亩、防虫网0.66万亩、杀虫灯2095盏、彭滴灌面积2.72万亩。这些设施设备是满足市民“菜篮子”需求的重要基础。4、发展亮点不断涌现,实现农民增收明显见效。我市各地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涌现出了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新亮点、新典型。一些新装备、新科技、
6、新品种、新理念在设施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推动了设施农业得快速发展。据调查,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引擎,如大棚设施栽培水果、蔬菜产值在1万元3万元之间,比露地栽培平均增收0.5万元1.5万元以上。大棚种植芦笋比露地每亩增收1.5万元。大棚种植芹菜亩产值高的在1.5万元2万元。在设施养殖方面经济效益更加突出,如设施养殖生猪亩年产值高达10万元以上,设施养殖甲鱼平均亩年产值甚至超过60万元,玻璃温室培育花卉苗木平均亩年产值高达50万元以上,杭州地区设施农业平均亩产值已经超过10000元,明显高于全国5000多元的平均水平。设施园区项目的实施,配乐了萧山传化农
7、业科技示范园区、杭州蓝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余杭高新农业开发区、浙江森禾种业公司等现代农业发展典型。二、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杭州市设施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逐年提高,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但与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仍存有较大差距,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1、土地经营规模小。虽然杭州市设施栽培面积在全省最大,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面积锐减,人均不到0.7亩,远低于人均1.4亩的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水平,且杭州市目前设施农业的经营方式仍以分散经营为主,相对集中连片面积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2、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目前,杭州市设施农
8、业建造水平还比较低,目前除了少数花卉苗木、中药材、高档蔬菜生产基地采用了连栋大棚和较高标准的温室外,有60 以上设施大棚为结构简易的塑料拱棚,规格、结构随意性较大,档次低,谈不上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也难适于机械化作业,而且这些大棚稳定性、可靠性较差,防冻、防病虫害能力较弱。3、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杭州市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相对还比较滞后,与上海、江苏、北京、天津等地相比存在差距,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不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如目前真正能与多功能田园管理机配套的精密播种机,以及按蔬菜栽培要求的育苗机、移栽机、穴栽机比较少,许多设施农业的作业机械如收获机械、加工机械在还处于
9、起步阶段。4、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不足、投入不多。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标准、低消耗的优势产业,设施农业一次性投入较大。目前,设施农业发展扶持政策还不能实现普惠制,缺少象农机购置补贴一样的政策,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三、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必要性设施农业作为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也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点。当前,杭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加大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日本、以色列、新加坡、荷兰等一
10、些农业资源不足的国家为应对资源短缺和自然灾害,保障食品供应,提升产业水平,都把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在政策措施、资金上大力加以扶持,特别在资金上,由各级政府给予财政补贴,高的财政补贴达到75%,其余不足资金还可从银行得到政策性扶持贷款。近年来,日本政府采用重点和集中资助的做法,设立农业现代化资金、改良资金等,引导农户向规模化、集团化、高效化经营模式转变2、是贯彻党中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2010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研 文章 加快 推进 设施 农业 建设 提高 都市 农业现代化 水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