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期第二章《有理数》教案整理华东师大.docx
《七年级数学上期第二章《有理数》教案整理华东师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期第二章《有理数》教案整理华东师大.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数学上期第二章有理数教案整理华东师大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2.1正数和负数 教学内容:P16P18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整理小学学过的整数、分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
2、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杜春,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34岁我们的班级是七(3)班,有57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3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6.1%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
3、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18页练习 课堂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0由于实际问题中
4、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教科书第20页习题2.1 第1,2, 教学反思: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2.1正数和负数 教学内容:P17P18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 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学难点:深
5、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 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 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 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 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6、?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 问题3:教科书第17页例题 说明:这是一个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 通常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数表示。这种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应予以重视。教学中,应让学生体验“增长”和“减少”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要求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 水位上升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 收人增加1
7、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8页练习 课堂小结: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交流: 1、引人负数后,你是怎样认识数0的,数0的意义有哪些变化? 2、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21页习题2.1第4题 教学反思: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2.1有理数 教学内容:P18P21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知识重点:正
8、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探索新知: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
9、正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画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10、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课堂小结: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零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
11、理数,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教科书第21页习题2、3题。 教学反思: 2.2数轴 教学内容:P22P2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知识重点: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通过实例、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
12、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从游戏中学数学: 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
13、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寻找规律、归纳结论: 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归纳出一般结论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23
14、页练习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画法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25页习题1.2.3.4题 教学反思: 2.3相反数 教学内容:P26P28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 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 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 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 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 2,5,2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
15、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思考结论:教科书第26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27页的归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 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教科书第28页第一个练习 给出规律、解决问题: 问题3:和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
16、化简它们吗?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教科书第28页第二个练习 课堂小结: 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 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3.4.题 教学反思: 2.4绝对值 教学内容:P26P28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
17、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蓬溪,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如果规定向东为正,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蓬溪、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18、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 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a的绝对 有什么规律?、 3,5,0,58,0.6 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绝对值法则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29页练习 其中第1题按法则直接写出答案,是求绝对值的基本训练;第2题是对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进
19、行辨别,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区别 课堂练习:第31页练习 课堂小结: 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31页习题1,2,3,4 教学反思: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P32P34的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会比较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3.能比较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知识重点: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而两个负数在数轴上表示,左边的数与原点的距离较大,也就是绝对值较大.那么,怎样比
20、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呢? 讨论,得出结论: 我们发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这样,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只要比较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就可以了。 探索实践; 例如,比较两个负数-23和-的大小: 34先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339= 4412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228= 3312 比较绝对值的大小: 因为 981212 所以 3243 得出结论: -32-43 归纳 联系到2.2节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到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法则: (1) 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2) 两个正数,应用已有的方法比较; (3)
21、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1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与0.01;-0.3与-2与0 1 311-109与解 (1)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因为|-1|=1, |-0.01|=0.01, 且 10.01, 所以 -1 -0.01 . (2) 化简 -|-2|=-2, 因为负数小于0, 所以-|-2| 0 . (3) 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11-=0.333因为|-0.3|=0.3, 且 0.3 -所以13 (4) 分别化简两数,得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11-=,9911-=-,1010因为正数大于负数,所以 11
22、-109练习 1. 用“”填 空: -(1)因为53-35-,所以53-3 5; (2)因为 |-10| |-100| ;所以 -10 -100 . 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1).34-14与5 -(2) 58与-0.618 4. 回答下列问题: (1) 大于-4的负整数有几个? (2) 小于4的正整数有几个? (3) 大于-4且小于4的整数有几个? 习题 2.5 1. 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 -(1) 57-6与8 ; (2)-9.1与-9.099; (3)-8与 |-8| ; (4)-|-3.2|与-(+3.2). -2.将有理数0,-3.14,227 ,2.7,-4,0.14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理数 七年 级数 上期 第二 教案 整理 华东师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