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docx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般若法味: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非大福报者不得见也!一、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没有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此后精神逐渐疲惫,体温降低。夜里一时半,大师从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说完,于是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要水洗手后,站起来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点左右,妙真法师来了,大师对他说:“你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之后不再说话,只唇动念佛。近五点左右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二、茗山长老茗山长老坐缸荼毗的时间是二00
2、一年六月十日凌晨三时。此时,万籁俱在沉寂之中。天空突然飞来三颗金色的光圈,众弟子们惊呼起来,有的看似三朵金色莲花,有的看似曼陀罗花,有的看似白鹤、孔雀,有的看似吉祥鸟,有的看似妙音鸟,大家只是欢呼、惊叫、念佛,却不来及打开相机、录相机,这时,天现奇迹,降下两道光柱,把山顶的万佛塔照得通明,奇异的是两道光柱并不垂直,而是有孤线的飘落而下,竟与莲花缸前两支点燃了的小小蜡烛相连。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瑞相。长老临终遗偈写道:“一旦无常到,方知幻化身。劝君多念佛,念念息贪嗔。”这是劝勉大众的。还有一首写道:“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这是说自己成就道
3、果,往生极乐的,会再来度生,安慰徒弟无须悲泣。第三首:“我佛遗教,以戒为师,依戒修定,因定发慧。由戒定慧,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趋向解脱。”这一首开示大众要以戒为师,精进修行,才能得出轮回苦海。最后一首:“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各宗各派,殊途同归,信此信彼,信仰自由。相互尊重,不立门户,六和无诤,团结互助。依教奉行,五戒十善,四摄六度,逐步修炼。”这是告诫大众各人修习适合自己的法门,不要互相排斥,团结互助,依教奉行。三、弘一大师弘一大师临终绝笔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交给侍者妙莲师。“悲”是悲悯众生,大师往生是一九四二年,当时日寇侵略中国,生灵涂炭,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大师对于民众无限
4、的悲悯,“欣” 是欢欣、喜悦于自己终于修成正果,往生极乐。大师临终之前,还交待侍者五件事,其中之一:“ 遗骸分为两坛,一送承天寺普同塔,一送开元寺普同塔。在未装龛以前,不须移动,仍随旧安卧床上。如已装入龛,即须移居承天寺。去时将常用之小碗四个带去,填龛四脚,盛满以水,以免蚂蚁嗅味走上,致焚化时损害蚂蚁生命,应须谨慎。再则,既送化身窑后,汝须逐日将填龛小碗之水加满,为恐水干后,又引起蚂蚁嗅味上来故。”大师为人心行细密,弘扬律宗,持戒之严,令人景仰。遵佛祖之芳规,作人天之师范。弘一大师病危前手书偈语:“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其中最后两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僧 大德 临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