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污染的现状及防治调查研究报告.doc
《船舶污染的现状及防治调查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污染的现状及防治调查研究报告.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船舶污染的现状与防治的调查报告徐帆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70一、调查背景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自古以来,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不仅是天然宝库,也为大量运输货物提供最经济的方法。海上运输是各国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天然的交通大道,随着工业技术极大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海上货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船舶的吨位和尺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但随之而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即海洋污染问题。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的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至产生了损害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造成了海洋污染。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
2、发展,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同时,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目前,航运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利用海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景象。经济发展的同时,因为船舶载运不能保证其绝对的安全,特别对海洋污染不能得到绝对的限制,同时由于船舶本身状况存在不足和公司航运管理有纰漏,给海洋安全利用和船舶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船舶污染的趋势有了新的变化。据国家海洋局1月15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持续增高,河口生态环境受损,由大气输入海洋的污染物通量仍呈上升趋势。因此,防止我
3、国近岸海域污染进一步恶化升级已成为沿海政府、企业制定有效措施并强力实施的当务之急,确保近岸海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深入实际了解海洋污染问题,本人于2月份开始在网络及报纸中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查。二、调查结果分析1、 船舶造船污染现状船舶造船污染主要表现在: (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如:有的船舶工作人员故意的将含有有害物质的洗舱污水排入海洋,船舶机舱工作人员故意将含有污油的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还有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错开伐门将燃油排入海洋。 (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于发生海上事故,如: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各种污染物质,主要是燃油
4、外溢、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的渗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3)船舶倾倒污染源;这种污染源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经由船舶故意的将陆地工厂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废料、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航道河道所产生的带有污染物质的污泥污水,倾倒入海洋。所以说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 2、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据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在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测的573个入海排污口中,约87.6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Cr)、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 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显著增加。全国50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结果显示,84的排污口超标排放,94的排
5、污口设置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2007年,我国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超过60%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状态;海水污染程度加重,80%以上的监测区域海水质量为四类和劣四类;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耐污种增多,大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经济贝类难以生存,甚至出现了30多平方公里的无底栖生物区。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退化、生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去年,我国因有毒藻类引发或协同引发的赤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严重;海岸侵蚀
6、范围和强度仍在不断增大。但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倾倒区和海上油气开发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功能区环境要求;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约60%的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能够满足增养殖业水域要求。2007年,近岸也有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但污染程度依然严重。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比2006年减少约0.4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渤海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
7、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31%,比2006年增加约0.4万平方公里。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监测的18个生态监控区中,约78%的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生境丧失或改变、河口产卵场退化、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力度,在实施监测的573个入海排污口中,约87.6%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广西、江苏和浙江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比例居全国前三位。三、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分析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恶化是一种普遍现象,
8、也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结果。我国多年的环境检测结果表明,近岸海域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普遍超标,且这种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沿海城市水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上海也不例外。按照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原则,上海市是包括在东海地区内的,与中国四大海区近岸海域水质相比,东海水质是较差的。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 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其成分主要是化学需氧物质、氨氮、油类物质和磷酸盐四类,合计占总量的 95% 以上,还有硫化物、锌、砷、铅、铬、挥发酚、氰化物、铜、镉、汞等。陆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农业养殖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禽畜粪便等。因此,陆地污染源可分为四类:工业污染源、生
9、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陆上养殖污染源。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给各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污染也在高速增加。城市化进程急速进行,人口随之急剧增加,但城市总体规划缺乏,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黄浦江中。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人口密度高,工业体系庞大,排污总量大。加上面源控制措施乏力,工业和旅游污染以及农村养殖业和农村生活区的面源污染,使黄浦江水污染一直处于较重的负荷状况。黄浦江的污水使近岸海域严重污染,鱼类生存环境恶化,近岸海域鱼类资源越来越少,许多海洋生物资源几乎濒临绝迹。目前这种情况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近
10、海海域海上交通航运、港口业相当发达。港口的发展,船舶的增加所产生的大量的污染物质,包括油类、有毒液体物质、船舶生活污水和船舶垃圾等,则对区域内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据抽样调查,平均每艘船每年排放舱底含油污水136吨,含油量120mg/L,而在沉船、撞船等重大溢油事故发生时,溢油量可达千吨至几十万吨不等,由此可以导致大范围的生物死亡,甚至是种群灭绝。光从1999年到2003年,上海海域发生的船舶溢油事故101起,溢油量达2319吨,平均每起事故溢油23吨。来自国际油轮船东污染联合会的统计结果表明,海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的频率以及发生灾难性污染事故的概率和该海域的船舶流量、油品、化学品吞吐量密
11、切相关。2006年,上海港集装箱量吞吐量更是一举突破2000万标准箱(TEU),达2171万TEU,成为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这就意味着上海海域所负担的环境压力随着上海港吞吐能力的提升在不断的加重。四、港口污染的防治船舶在港口停留和港口各种作业可能污染港口环境,因此要采取各种预防和治理措施。 1、港口污染可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污染防治的根本方法是在港口规划和设计时对港口的选址、布局,设备的选用等和环境保护作统一的考虑。此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2、制定港口防治污染法规 法规要规定出船舶污水、污物的排放标准,工作场所的粉尘含量标准,噪声标准,还应规定防止污染的措施和超过标准排放的处理
12、办法。 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污水的排放规定:在离海岸12海里以内含油量不超过15毫克/升,大肠杆菌每100毫升不超过250个,悬浮固体不超过50毫克/升。国际放射性防护委员会对放射性物质规定的量大容许浓度为10-4 微居里/毫升。 对大气污染浓度限值,工业发达国家均规定有标准。中国1982年公布了国家标准,港口属于三类地区,其大气污染浓度限值如下: 对噪声的容许强度,因场所而异。中国规定,机械工作场所限制在85分贝以内;干线道路两侧,昼间为70分贝,夜间为55分贝。 3、港口污染监测 为了及时发现港口污染,港口通常设有环境监测站。其任务是:监督船舶排放污水、污物情况,取样分析。港口水域定点监测,
13、了解水质变化。监测项目有油、氢离子浓度指数(pH)、电导率、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水温,根据情况也可分析酚、氰、重金属含量。利用大气污染监测仪器经常测试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的含量。 4、港口污染物的治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含油污水的处理。对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通常采用船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目前使用的油水分离器都是利用油水比重差的原理进行油水分离。为了使小油珠结合成大油珠以加速上浮,常利用机械或化学材料制成粗粒化器;为了提高水质处理效果,有的还使用活性炭或聚丙烯纤维吸附装置。有的港口设有含油污水处理船或处理场。中国设置的含油污水处理船或处理场
14、,按船用油水分离器工作原理,在分离前静置一段时间,分离大块浮油,以减轻以后工序的负担。港口含油污水处理场的处理程序一般是:静置沉淀,使含油量由800010000毫克/升降至500毫克/升;用油水分离器分离,使含油量降至20毫克/升;用活性污泥法将油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再沉淀分离活性污泥,含油量降至25毫克/升;最后加凝聚剂如硫酸铝或熟石灰,使含油量降至1毫克/升。对水面浮油的处理,首先用围油栅围油,避免扩散,再用浮油回收器、吸油设备回收和吸附浮油,也用人工捞取,不得已时使用化学剂处理,但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含毒洗舱水的处理。岸上设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离子浮选、过滤、吸附、深
15、井注入、密封弃入深海(放射性废渣)等方法处理。 生活污水的处理。在船上设污水处理装置,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生物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两种。前者是用需氧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后者是用固体分离、固体消毒后排放。 船舶垃圾的处理。不论固体垃圾或液体垃圾均可在船上设焚烧炉烧掉,一般船用焚烧炉的排气灰尘每立方米不超过4克。对卸货后的大量垃圾,由港口接受站分类处理。 粉尘的治理。对于可以洒水控制粉尘的货物,如煤、矿砂等,装卸过程中可在卸船机、带式输送机的皮带交叉处、抓斗等处加设洒水装置,有时辅以密封罩和集尘器。码头面上可用水冲洗,对冲洗后的污水进行处理。在堆场每隔一定时间洒水一次。在工作场所和居民区之间设置林带吸
16、滞粉尘,效果较好。五、结束语防治船舶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目前在我国,愈来愈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防治船舶污染,标志着我国在应对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公约时,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参考文献:1 王寿莹. 船舶作业职业危害因素及对人体的影响M. 北京:机电安全2009年 第9期 2 马玉宝. 关注船舶行业中的职业危害M. 北京:安全2009年 第4期3 郭术田 王绵珍 王治明。企业工人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M.四川: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2007, 38(1)4
17、雷世明.焊接方法与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邢娟娟.员工对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反应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 第2期6 陈起鹰. 焊接工作的职业危害及防护M.北京:机电安全2002年 第6期 山东滨州港已投入试运行较大拉动经济增长相关专题: 炉料 时间:2012-08-02 09:19 来源: 钢联资讯 【阿里巴巴冶金】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一员,地处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区的滨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临海不见海,沿海不靠海”这曾经是多少代滨州人心底的痛,然而随着滨州港的建设,这一切都在改变。 山东滨州港位于渤海湾
18、西南岸,滨州市境内套尔河入海口以北,是山东海上的北大门,国家级交通枢纽,处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地带,既是环渤海经济圈与胶东半岛的交汇点,又是山东省与天津滨海新区连接最近的海上通道,同时还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区,是济南都市圈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腹地跨三省八市,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人。现有500-3000吨级泊位10个,引堤11公里,年吞吐量500万吨。滨州万吨港达到靠泊卸船条件,滨州港建设将全面完成今年的阶段性任务,投入试运营。而滨州万吨港的建成,不仅仅终结了滨州“临海不见海、沿海不靠海”的历史、实现了滨州万吨港从无到有,还将降低货物转运成本,对区域经济和全市经
19、济的发展,均有较大的拉动作用。滨州港对拉动鲁中和鲁西北地区,加快与天津滨海新区对接等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滨州那片宁静的大海,即将翻滚出大发展的热浪!滨州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关键一环和“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一翼,正昂起龙头,扬帆竞发,走向世界,实现新跨越,谱写新篇章。滨州港中、远期的计划滨州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滨州市境内套尔河入海口以北,是山东海上的北大门。套尔河的通海航运曾有“帆船如梭,商贾云集,不下千余艘船只远道而来。”的情景。近年来滨州市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及滨州港区位优势的日益凸现,迫切需要加快滨州大港建设。早在2005年,滨州市委、市政府就拉开了滨州万吨港建设的序幕,掀起了新一
20、轮的建港高潮,2007年确定了“以港兴市”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滨州万吨港建设。进入2010年,滨州市紧抓“黄蓝”两区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滨州港确定为全市的“一号工程”重点推进。“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就已经设定了中期和远期的计划。按照滨州港2010年至2020年中期规划,我们将建设3万吨级以上的泊位50多个,年吞吐能力达到6000万吨;远期的计划,到2030年,建设3万吨以上级泊位超过120个,年吞吐能力要达到上亿吨的大港。”滨州市港航局副局长李文明表示,对于港区的建设,形成以海港港区为主,以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为补充的一个整体的布局。随后,李文明介绍了滨州港的平面设计。“滨州港的平面设计是离
21、岸式也叫港岛式,把港区放在咱们的自然水深-3米到-6.5米位置的水域当中,双堤环抱形成港区,港区与陆路建设一个引堤即集疏运通道码头运送货物的大通道。”滨州市港航局副局长李文明介绍,“滨州港重启建设后首先开工的是引堤建设,引堤全长11公里,宽50米,公路、铁路和水电讯等管网都包含在引堤里。这条50米宽的引堤共投资13.5亿元。”据介绍,在外围,-3米到-6.5米位置的水域当中,建设东西两道防波堤,形成“双堤环抱”格局,类似于在水域当中套一个大院子,在这个里面建设码头,防波堤总长25公里左右,投资27个亿,形成一个40平方公里的水域。4台起重机即将调试完“从2010年开工建设到现在,码头的主体全部
22、完成,达到了靠泊条件。同时与码头相配套的4台25吨变幅33米门座式起重机已经全部安装到位,再经过2天的调试,行走、旋转、变幅、起升等调试完毕后,就可以装卸货物。”7月27日上午,李文明表示,这不仅标志着滨州港万吨级泊位码头已达到靠泊卸船条件,更是实现了滨州建港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突破。据介绍,这4台25吨级变幅33米的门座式起重机于7月10日8:00抵达滨州港,并于11日下午在滨州港海港港区23万吨级码头靠泊。这四台起重机规格一样,10米到33米距离内,每台可以吊25吨的散杂货;10米到25米距离内,每台可以吊40吨的散杂货。据了解,滨州港工程建设2010年、2011年两年共计完成投资超过30亿元
23、,23万吨级码头建成达到靠泊条件,同时一举建成长达17公里的集防波堤、挡沙堤、深水岸线、集疏运通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建设规模、投资数额等均创历史新高。“近几年的工程建设情况分四个方面,首先引堤工程建设是从2005年底2006年初开始动工建设的,结构形式为抛石斜坡堤,2010年全线贯通,集道路、防波堤为一体的集疏运通道运送货物通道。”李文明表示,引堤再向里就是防波堤工程,防波堤起着抵挡波浪和泥沙侵袭的功能。滨州港海港防波堤共有东、西、南三条,除南防波堤外,其余两条已接近深水区。防波堤一期工程,从2010年开工建设到现在初步完成,除了路面连锁块没有完工,其他的基本上都已经完成,投资12.
24、5亿元。据悉,建设滨州港海港23万吨级散杂货物码头,从2010年开工建设到现在,码头的主体全部完成,达到了靠泊条件。码头我们采取传统的重力式方块结构,码头四周采取抛石斜坡堤护岸,陆域吹填泥沙,为码头提供货物堆积区和办公区域。滨州港海港23万吨码头前沿主体长422米,陆域纵深700米。同时,临港产业园区造陆围堰工程也是港池的南防波堤。2011年动工,已经完成接近3000米一共是11.7公里,下半年会继续建设。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巨大滨州港的建成,终结了滨州“临海不见海、沿海不靠海”的历史。滨州港是山东省西部最近的出海口,将来是距离德州、济南、泰安、聊城最近的港口,可以说打开了山东的北大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舶 污染 现状 防治 调查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