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XXXXXX总场项目建设地点:XXXXXX三场项目编制单位: XX农业工程咨询设计所有限公司编 写 时 间:二一一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概况11.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1.4 综合评价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62.2 马铃薯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7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23.1 项目建设地点123.2 项目建设条件12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64.1 市场分析16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224.3 市场风险分析
2、22第五章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245.1 建设规模245.2 产品方案24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56.1 技术方案256.2 设备方案356.3 工程方案38第七章 原材料燃料供应417.1 主要原材料供应417.2 燃料、动力供应417.3 原材料及燃料年需要量表42第八章 项目总体布置438.1 总体布局的原则438.2 项目总体布局438.3 公用辅助工程44第九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499.1 环境影响499.2 节能减排措施499.3 环保部门意见52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5310.1 建设期组织管理5310.2 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5310.3 技术培训5610.4
3、管理措施5710.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9第十一章 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6111.1 建设工期61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111.3 项目实施进度表61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6212.1 估算依据与说明6212.2 投资估算6212.3 资金来源6612.4 2011年投资结构66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6713.1 财务评价6713.2 社会效益7013.3 生态效益71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7214.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7214.2 项目风险程度分析7214.3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73第十五章 项目招标方案7515.1 招标范围7515.2 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7515.3 项目采用
4、的招标方式7515.4 项目招标内容一览表76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7716.1 结论7716.2 建议78附 表:附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附表2 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3 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4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5 无形资产摊销表附表6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7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8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9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10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11 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附表12 资产负债表附表13 敏感性分析表表附 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组培脱毒及原原种生产基地总平面图附图3 原种及良种基地总平面图附图4 日光温室平、立、剖面图附图5 一体化组培
5、室、智能温室、恒温库平面图附图6 网室平、立、剖面图附 件:附件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附件2 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3 土地使用证附件4 2010年度总场会计审计报告附件5 项目可研报告专家评审意见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XXXX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XXXX总场项目负责人:刘新春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XXXXXX三场建设规模:年生产脱毒苗1200万株,原原种2000万粒,原种基地1000亩,一级良种繁育基地9000亩。产品方案:年销售原原种1300万粒,原种700吨,一级良种20700吨。生产技术:依据马铃薯茎尖生长点无病毒或病毒含量极低的特点,应用现
6、代生物细胞工程技术,通过在无菌条件下剥离马铃薯茎尖生长点,在无菌组培室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组培试管苗,再经血清鉴定和生物鉴定技术,获得可靠无毒试管苗,将获得的无毒试管苗在组培室和温室扩繁,然后在温室防虫条件下生产出脱毒微型薯(原原种),在隔离区生产原种及一级种薯。建设内容:(1) 土建工程:一体化组培室、智能温室、恒温库1栋4930.3,日光温室70座33600,网室59座,原种贮藏窖2座3600,锅炉房100,配电室50,行政办公及化验室1410,农机库棚1000及公用工程等。(2) 仪器设备:配套购置组培、病毒检测、恒温及贮藏设备、农机具、培训及公用辅助设备183台(套)。2011年建设内容
7、:(1)土建工程:建设一体化组培室、智能温室、恒温库1栋4930,日光温室35座16800,网室30座,原种贮藏窖2座3600,锅炉房100,配电室50,行政办公及化验室1410等。(2)仪器设备:配套购置组培、恒温及贮藏设备、部分农机具、培训及公用辅助设备148台(套)。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2年(2011年4月2012年11月)。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7546.7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141.47万元,仪器设备投资1646.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85.00万元,基本预备费273.8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2100.00万元。2011年投资结构:2011年项目投资4048.16万元,
8、其中:建筑工程投资2373.27万元,主要为一体化组培室、智能温室、恒温库1栋1133.90万元,日光温室35座319.20万元,网室30座168.00万元,锅炉房16.00万元,配电室6.50万元,原种贮藏窖2座504.00万元,行政办公及化验室225.6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1135.23万元,主要为组培设备178.86万元,恒温及贮藏设备435.00万元,部分农机具371.87万元,培训及办公设备149.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85.00万元,预备费154.66万元。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7546.78万元,项目建设投资5446.7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2100.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
9、筹解决。项目效益:项目正常年生产销售脱毒马铃薯原原种1300万粒,原种700吨,一级良种20700吨。经估算年销售收入5325.00万元,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20.32%,财务净现值(ic=10%,全部投资)4354.95万元,利润总额1773.10万元(平均值),税后利润1376.07万元(平均值),投资利税率28.76%,投资利润率23.49%,静态投资回收期6.61年(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8.51年(含建设期)。1.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建设单位名称:XXXXXX总场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隶属关系: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经营范围:农作种植业、畜牧养殖
10、业,兼营食用植物油、白酒、化肥、农业机械。生产能力:农产品0.6亿kg,加工业产值8000万元。企业简介:山丹XX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地六县,东西长53km,南北宽70km,总面积329.54万亩,海拔24204933m。发展历程:山丹XX自1949年9月建场以来,近50年一直归属军队管理。2001年9月10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保障性企业调整改革的重大决策,山丹XX整体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由军队保障性企业转变为社会性企业,现有业务发展涉及养马业、种植业、畜牧业、旅游业、工业产品等多元化的业务形式。XX中收山丹XX
11、总场现下辖8个二级企业,7个事业单位,总人口17772人,其中在职职工6607人。山丹XX建场以来,特别是在军队管理的50年中,经营方针不断调整,主导产业不断扩展,经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畜牧业打破单一养马的经营格局,着力发展牛、羊生产,大力推广农区畜牧业,实现了养殖业内部的整合,生产潜力得到发挥,形成多元化规模优势。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结构逐年调整,已由原来的种植青稞饲料为主,发展成为以粮油为主,兼种饲草、饲料,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的集约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现代生产要素明显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油作物年产量稳定在6500万kg左右。工业生产以支农项目为主导,农牧产品深加工
12、为主体,产业体系较为完整,促进了农牧产品的转化增值。已基本形成农牧工三位一体,相互支撑、并行发展的农牧工商联合体,成为全军最大的粮油肉综合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马匹繁育基地。正常年景社会总产值2亿多元,经营利润1000多万元,上交税金180多万元;2010年底,全场资产总额28906万元。山丹XX经济发展基础好,优势多,境内土地、煤矿、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农牧工资源开发潜力大,且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养马业长兴不衰,“山丹马”曾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牛羊及特种动物养殖业逐步壮大,形成多元化特色优势。种植业逐步走向成熟,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菜籽连片生产区和河西走廊大麦、青稞的主要产地。工业主导产品菜
13、籽油、青裸酒、化肥、农机产品等在河西地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运行模式:按照“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进行生产。人员结构:XXXXXX总场现有员工6607名。成果转化:山丹XX建场58年来,先后有6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及其他奖项。经过30多年选种培育的军马新品种“山丹马”,1985年被国家正式命名,分别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选育出的优质牧草“老芒麦”荣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1962年以来,累计生产粮油14.3亿kg,上交部队和地方政府粮油4.5亿kg克,多次荣获总后勤部“丰收杯”和XX省“售油模范”称号。1.1.2 财务状况山丹XX现有总资产28906万元,20
14、10年销售总额18904万元,净资产-920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72万元,年产值268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值40550元/人年。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 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农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内容与方法(NY/T1716-2009);(4)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5) 有关建筑、水、电、暖、环保、生产、节能等专业技术规程、规范;(6)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其他有关附件及资料。1.4 综合评价项目建设符
15、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农业产业发展导向,亦符合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本地及山丹XX马铃薯快速持续发展和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将起到有力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项目建设条件较好,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建设从投资机会、资源、市场、建设条件、技术、经济、工程、环境等方面的论证分析均是可行的。建议尽早立项实施,早日发挥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2.1.1 行政区划与人口山丹XX位于位于山丹县东南部,XX省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地六县,地理位置东经1005310129.5,北纬37423821。总面积329 .54万亩, 其中草原184
16、.98万亩,耕地46万亩,林地80万亩,其它面积18.56万亩。山丹XX下辖8个二级企业,7个事业单位,总人口17772人,其中在职职工6607人。2.1.2 经济结构及发展水平农业是山丹XX的主导产业,经过近60年的创业发展,山丹XX现已形成了从农牧业到加工业、服务业、销售业、旅游业为一体的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在农业产值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上升,优良农作物品种所占比例上升,一批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名牌产品为支撑的加工企业正在兴起。以支农工业为主导,农牧产品深加工为主体,产业体系更加完整,促
17、进了农牧产品的转化增值。形成了农牧工三位一体,相互支撑,并行发展的经济格局。以劳动、人事、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农牧业企业内部改革全面实施,并逐步走向市场社会。养殖业以马匹改良繁育为中心,马牛羊并举,马鹿、藏獒等特种动物兼养,规模不断扩大,形成畜牧业多元化规模优势;种植业由青稞为主不断向油菜、苜蓿及多种饲草料发展,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菜籽连片生产区;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市场的不断拓展和加工业的深化,马铃薯种植业也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向10万亩种植基地发展;农牧产品深加工已形成了油脂、酒类、乳品为骨干的企业格局,并不断向其它加工制造业渗透。2.1.3 社会经济状况自2002年起,随着由军队管理向中央企业移
18、交,山丹XX职工陆续由集体经营向个人“两田”承包经营、畜牧业产权转让转变。XX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实现富民强场的首要任务,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了场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打破了山丹XX国有经济唱独角戏的局面。非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增长,发展领域逐步拓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服务行业,开始向第一、第二产业迈进,主要集中在农机购置、草场建设和小型加工业,而且职工承包经营田的热情空前高涨,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2 马铃薯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2.2.1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张掖市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黄金产业”来抓,积极引导农民科学规
19、范种植,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性高淀粉马铃薯良种基地、商品薯基地和深加工基地。以工业化的思维发展特色马铃薯产业,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贮存一体化的马铃薯产业化经营体系,打造出生态高效、品牌型的现代农业。种薯基地、商品原料基地、加工企业、市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了产、加、销、储一体化经营、管理体制逐年完善、产销矛盾稳步解决的优势产业格局,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山丹XX位于张掖市东南部,日照强,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在1828,土质疏松湿润富含机质,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种植。目前,山丹XX种植马铃薯已达5000多亩,主要品种有大西洋、费乌瑞特、夏波蒂、克星系列、陇薯系列等,以向内
20、地提供种薯为主,亩产2000至3000千克以上。周边的大马营、霍城也已建成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但由于没有严格的种薯检测体系,种植大户自发引进的种薯质量差,致使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制约和影响了马铃薯的健康发展;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连年种植,种薯带菌和土壤带菌严重,造成近年来马铃薯病虫害频发,降低了产量,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2.2.2 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山丹XX农业生产坚持科学种田,特色发展,初步建成了啤酒大麦、“双低”油菜、马铃薯三大特色产品基地。XX现有耕地46万亩,农区海拔24003100m,年平均气温0.2,夏季特殊的冷凉气候及昼夜温差,为种植粮油作物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尤
21、其是南部阴湿地区,特别适宜种植油菜、青稞、大麦;北部地区较为干旱,近年来采取雨水集流,节水灌溉措施,收到明显成效,所产油菜品质优异,含油量达到42以上,成为XX的一项拳头产品,年产3500万千克,年产优质啤酒大麦、青稞年产量5500万千克,成为全国最大的油菜籽连片生产区和河西商品粮重要产区之一;两座总库容达100万m的水利调蓄工程和19台大型自走式喷灌机以及相配套的水利渠系,保证了干旱区4万亩农田的灌溉;875台(套)国内先进水平的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保证了场区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畜牧业生产坚持科学饲养、品种改良,引进发展乳肉兼用型褐牛及藏羊、马鹿等经济型畜品种。肥牛肉、鲜羊肉、鹿茸等畜产品
22、深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 是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山丹XX地处广阔的大马营草原,属祁连山北麓高海拔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给马铃薯种薯的繁育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丹XX土地种植面积广阔,特别是耕地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病虫害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降水相对集中在7至9月,与马铃薯生长需水高峰期向吻合;XX周边没有工业厂矿,水源、耕地无任何污染,农作物中农药用量很低,是发展脱毒马铃薯专用商品薯的理想之地。同时,周边县区已经建成许多马铃薯加工生产的龙头,这些加工企业大都引进了马铃薯加工行业的高、精、尖、新项目生
23、产装备和先进技术,加工生产规模较大,一般在5000吨到1万吨以上,原料需求量大,能够带动周边农民大面积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XX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天然凉库”和无病虫害的自然隔离条件,建成脱毒马铃薯良种基地,为当地农户繁育优质种薯。通过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加快良种繁育,以发挥比较优势、满足周边县市马铃薯生产需要,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3.2 是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张掖市山丹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抓住建设“中国西部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脱毒 马铃薯 繁育 基地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