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docx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对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理解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 曼瑟尔奥尔森撰写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新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有关人类行为理论的经典巨著,它对个人在具有集体利益的组织中为何引发行动困境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逻辑起点,认为由于存在搭便车现象,集团规模越大,集体行动越困难,并提出“选择性激励”解决困境。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现实当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借鉴,但其理论自身也存在着局限性。 通过研读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可以逐步清晰地了解奥尔森提出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其阐述的集体行动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客观现实当中的诸多相关问
2、题具有启发作用。同时,随着对这一理论的关注和更深一步的思考,我们也发现其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采取“理性人”的假设,他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利的、短视的,人们总是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从这一假设出发,奥尔森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奥尔森重点考察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了区分,认为集团规模越
3、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也越高,集体行动越困难。奥尔森指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规模是决定对个体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他指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并非必然产生集体行动的根源在于集团内广泛存在的“搭便车”现象。一个理性的人是不会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来的,因为这要花费私人的成本,而收益却是集体共享。针对大集团集体行动提供公共物品的困境,为避免搭便车,奥尔森设计建立独立的“选择性的激励”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这些“选择性激励”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即既可
4、以通过惩罚没有承担集团行动成本的人来进行强制,或者也可以通过奖励为集体利益而出力的人进行诱导。除了考虑集团规模外,奥尔森还简要分析了集团结构对集体行动的影响。他指出:“一个集团,如果其成员对一件集体物品的兴趣程度很不平均,而且它希望获得的集体物品与成本相比极有价值,那么比起其他拥有相同数量成员的集团,他更有可能为自己提供集体物品。”由于集团成员的特殊性,个体的利益关切度也不同,可能会出现少数剥削多数的现象。 二、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成败 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开篇中奥尔森便指出,传统理论认为如果一个组织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便会采取集体的行动以实现他们的共同目标。奥尔森引用了已故的政治学
5、家哈罗德拉斯基的话“社团的存在是为了达到集团成员的共有的目的”。奥尔森对此提出了质疑和修正。他认为首先,从个人自利的本性中不能当然地推出人们一定会做出增进集体共同利益的行为。他认为集团利益是一种公共物品,只要集团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可以消费它,那么集团中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对此物品进行消费。既然集团成员不去承担集体行动成本也能从集体公共物品中受益,那么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集团内成员就都希望其他成员来分担集团成本,而自己却坐享集团利益。其次,奥尔森认为,小集团与大集团在传统理论眼里会根据实际需要自发组织形成相应规模去实现集团利益。传统集团理论除了对集团规模随需要而变化去实现共同利益外未作过多区分。 奥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 行动 逻辑 读书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