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教学设计.docx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教学设计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 生成性模式 课题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备课教师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在学习了血管,血液和心脏等知识的前提下,介绍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课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第二课时,教学的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在课堂中要把握重点,解析难点,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基本上构建出一个血液循环的框架。 1.
2、通过识图、合作交流学习,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物质交换过程,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3.通过分析和课堂中的讨论、展示,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心。 4.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和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及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重点:血液循环途径及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 难点:血液循环途径及发生在血液循环中的物质交换过程。 教学流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1. 引导学生复习心脏的结构图及血流方向 二检测预习、生成目标: 1. 引导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展示预习1-4题 2. 引导并收集
3、学生课前预习中的问题,整理并记录在白板上。(生成学习目标) 3. 引导学生解决简易问题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预设问题:循环途径 1. 出示血液循环图,并请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说出图中序号所表示的结构的名称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情境:红细胞带着氧气从心脏出发去旅行。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去旅行,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可能会经历了哪些路径?引导学生在血液循环图上画出它的旅行线路图。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知识点 引导学生在心脏平面示意图上,用流程图的方式画出旅行线路图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及时拍下一些小组的“作品”和大家分享 引导学生展示结果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说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名称 学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 输送 血液 心脏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