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加工业投资分析报告.doc
《肉制品加工业投资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制品加工业投资分析报告.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 肉制品加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产品加工的主要部门之一。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制品加工产品以其风味独特、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特点,迎合了消费者对食品质量高、味道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与一般肉类产品相比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特别是高档的未经发酵的低温肉制品,具有安全卫生、长期保鲜、口感好的突出特点,将是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肉制品加工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人均占有量和肉制品在全部肉类产品中的比重还比较低,肉制品加工业在食品工业中所占比重也只是第四位。行
2、业技术水平较低,目前肉制品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高,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档肉制品的需要。肉制品加工企业总体存在规模小、辐射范围窄、生产销售水平不高的问题。 国家为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十五”计划提出要发展包括肉制品加工业在内的“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体系”,要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尽快提高农产品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也为肉制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我国加入了WTO,肉制品加工业将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也是本文重点分析的内容之一。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重点企业有十余家,其中上市企业有两家,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这些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两
3、家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肉制品加工企业的方向。 通过对肉制品加工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费水平的上升,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将开始飞速发展,逐渐提高保健型、安全型食品的比重,生产结构由低档肉制品向高档肉制品转变,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肉制品加工业正处于整合初期,规模经济效应刚刚出现,目前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目 录1.肉制品加工业概述11.1行业基本概念11.2行业产品分类11.3行业特点11.4行业产业链分析22.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历程32.1国际肉制品加工行业概况32.1.1国际肉类制品的生产状况32.1.2国际肉制品消费状况4
4、2.1.3国际肉制品贸易状况52.2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历程62.2.1发展历程62.2.2我国肉制品加工业概况73.行业发展环境93.1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环境93.1.1行业法律法规93.1.2“十五”期间肉类食品行业发展指导思想93.1.3国家农产品加工体系103.2加入WTO对中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影响133.2.1生肉来源方面133.2.2生产贸易方面133.2.3竞争环境方面143.2.4外商进入我国肉类市场采取的方式154.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生产分析164.1我国肉制品生产164.1.1肉类产品生产结构164.1.2我国肉类产品生产特征164.1.3肉制品生产的区域分布184.
5、2影响肉制品加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184.2.1生肉供给水平184.2.2安全卫生管理194.2.3行业技术进步194.3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生产运行分析204.3.1生产集中度分析204.3.2肉制品生产总量特征204.3.3行业投入产出分析215.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消费需求分析235.1我国肉制品加工产品的消费特点235.2肉制品加工产品消费结构分析245.3肉制品加工产品的品牌竞争265.4影响我国肉制品加工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276.肉制品加工业主要产品分析306.1产品结构分析306.2产品价格分析336.3主要产品品牌优势356.4肉制品加工业的进出口贸易377.重点企业分析447.1重
6、点企业概况447.2企业分组分析457.3重点企业分析487.4上市公司分析517.5行业的资本运营548.行业发展趋势分析578.1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目标577.2肉制品加工产品的发展趋势589.行业投资机会与行业风险分析619.1行业投资机会619.2行业风险分析62结 论64附 表表1-1 肉制品基本分类1表2-1 世界主要畜禽屠宰数3表2-2 世界禽畜肉产品总计产量3表2-3 世界肉制品贸易主要国家情况5表2-4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发展历程表6表3-1 肉制品产业重要法律法规一览表9表4-1 2001年我国主要省区肉制品产量18表4-2 我国肉制品生产集中度的省区比较(2001)20
7、表5-1 1993-2001年上海市西式中式畜肉制品产量(吨)25表5-2 上海市1993年与2001年各类肉制品产量变化情况(吨)26表5-3 我国肉制品需求价格弹性28表6-1 1993-2001年上海市肉类协会畜禽肉制品加工生产汇总表31表6-2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1年)33表6-3 我国2001年肉制品进出口数据37表6-4 我国肉类产品进出口比较数据(亿美元)37表7-1 肉制品加工业2002年经济效益45表7-2 不同类型经济企业2002年经济效益45表7-3 中国肉制品加工业2002年按地区分布的经济效益46表7-5 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2001年销售收入最多的10
8、家企业48表7-6 肉制品加工业相关上市公司概况51表7-8 双汇发展、ST春都主要财务指标52附 图图1-1 肉制品加工行业产业链2图4-1 我国肉制品生产结构16图4-2 我国人均肉制品占有量17图4-3 2001年我国肉制品生产区域分布18图4-4 我国肉类总产量增长(1995-2001)21图5-1 我国肉制品加工产品销售额增长(1998-2002)23图5-2 我国肉类产品人均占有量增长23图5-3 我国居民1999年肉制品消费结构24图5-4 我国居民2001年肉制品消费结构251.肉制品加工业概述1.1行业基本概念肉制品,指各种畜、禽肉类制品。主要有腌腊、酱卤、烧烤、油炸、干制、
9、香肠、火腿等传统中式制品及西式制品。肉制品加工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分割、腌制、绞碎等工艺,或加入辅料进行红酱、卤熏、烧烤、腌、蒸煮等肉制品的加工过程。肉制品加工业包括各种畜、禽肉类的冷冻制品,腌、熏制品,干制品,熟制品等的生产。1.2行业产品分类表1-1 肉制品基本分类名称含义优点缺点高温肉制品经过121摄氏度高温蒸煮的包装肉制产品。高温蒸煮使袋内肉制品消毒彻底,在常温下有较长的保质期,一般为3-6个月或更长。一般有点罐头味。高温制作使产品中的一部分营养成分降低。低温肉制品一般是市场上销售的保质期较短的散装肉制品和西式火腿类制品,蒸煮温度低于100摄氏度。鲜香、肉质软嫩、营养丰富。保质期
10、短,保存不当易受污染变质。1.3行业特点1、生产原料易于取得,对原料品质、贮藏、运输的要求条件不高,可开展生产地域广泛。2、各国技术水平差异不大,但产品加工工艺及产品品种随社会文化及自然条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可分为东方传统产品和西式产品两大系列。3、产品生产、贮藏、和运输易受自然条件与流行疾病影响,产品保质期不长,需冷藏链支持。4、产品消费受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影响较大,且每一特定品种所拥有的消费市场相对有限,需要在品种上不断推陈出新。5、产品同质性较强,市场竞争以品牌竞争和价格竞争为主。市场对知名品牌接受程度远较其他品牌高。6、行业资金、技术壁垒不高,生产要素易于取得,进出市场较易。1.
11、4行业产业链分析肉制品加工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二产业范畴,是轻工业中食品工业的子行业食品加工业的一部分。图1-1 肉制品加工行业产业链饲料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包装印刷包装印刷植业种植业屠宰业畜牧业种植业饲料工业畜牧业屠宰业市场仓储、运输、广告、 商业、科研等肉制品加工业市场 2.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历程2.1国际肉制品加工行业概况2.1.1国际肉类制品的生产状况到2001年底,中国年加工肉制品6340多万吨,已经成为世界上加工肉制品第一大生产国。以生肉来源计算,中国已在世界肉类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表2-1 世界主要畜禽屠宰数牛(头)羊(头)猪(头)鸡(千只)鸭(千只)独联体25,062,400 3
12、0,696,30033,887,5001,068,738中国41,933,700 223,196,932576,340,0007,041,7001,612,473欧盟15国27,113,790 76,728,836202,586,4934,912,770133,975澳大利亚8,350,00032,613,0005,293,000416,0003,800加拿大3,700,000720,00021,500,002590,4313,600美国37,045,0003,290,000100,360,0008,776,00023,000新西兰3,588,61330,769,724729,02771,12
13、2364巴西33,000,0007,000,00025,000,0004,933,0005,550世界303,114,761 821,932,648 1,198,199,76044,133,2982,097,445资料来源:根据FAOSTAT数据库2002年统计数据整理表2-2 世界禽畜肉产品总计产量产量(公吨)年份比重2001200220012002世界237,057,527242,630,374中国65,481,60067,323,34827.62%27.74%美国37,807,10039,067,30015.95%16.10%欧盟15国35,992,68436,089,48215.18%
14、14.87%独联体8,515,1118,773,8503.59%3.62%东欧7,955,9918,062,8543.36%3.32%加拿大4,120,9824,239,1501.74%1.75%澳大利亚3,889,5233,795,3551.64%1.56%日本2,896,6032,940,2821.22%1.21% 其他70,397,93372,338,75329.70%29.81%资料来源:根据FAOSTAT数据库统计数据整理2.1.2国际肉制品消费状况世界每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差别很大,最多的是美国、欧盟15国、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从60千克至126千克不等。年人均消费量
15、最低的是印度,仅5千克。非洲和亚洲其它国家的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10至20千克。从2001年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肉类生产、消费统计数据来看,不难看出世界肉类的发展十分缓慢,个别品种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1年,世界肉类总产量为22888.1万吨。其中:牛肉为5678.6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长0.5%;羊肉为1129.6万吨,增长-10%;猪肉为9196.4万吨,增长2.6%;禽肉为6883.5万吨,增长1.9%。据世界食品政策研究院预测,从90年代初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的肉食消费增长率为2.8%,发达国家则为0.6%。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肉食品消费量将比他们在1993
16、年增长一亿吨,而发达国家在此阶段只增长1800万吨。到2020年,在大多数地区肉食消费的增长率与肉食消费量的增长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肉食产量的增长将是发达国家的4倍。到2020年,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肉食品产量将占世界肉食产量的60%。世界肉类市场在过去的30多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胴体肉交易为主的肉类贸易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更多的肉类制品贸易所代替,新的肉类市场及供应国家出现,生产能力上的巨大差别导致了不同肉类之间的竞争加剧。从大的供应业务上看,肉类工业已成为消费需求的驱动力。所有这些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及在消费需求上的相关变化,消费方式的变化对安全、优质的食品提出了要求,人们开始注重畜产品
17、的生产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1.3国际肉制品贸易状况世界肉类制品主要贸易品种为猪、鸡、牛、羊等。每年国际猪肉贸易量为330万吨,只占总产量的3.7%。欧盟、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猪肉出口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香港是最大的猪肉进口者。世界鸡肉最大的进口国或地区是俄罗斯、日本、中东地区、中国香港和墨西哥。世界牛肉贸易量占牛肉产量的11%。美国和澳大利亚每年的牛肉出口量最多,达100多万吨。其它主要牛肉出口国是欧盟、新西兰、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进口国。另外,日本、俄罗斯、欧盟和加拿大每年也口大量牛肉。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乌拉圭几乎垄断了世界羊肉出口市场
18、。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羊肉进口国,目前,欧盟每年给新西兰的羊肉出口配额是22万吨。2001年世界肉制品贸易主要国家情况如下表:表2-3 世界肉制品贸易主要国家情况进口金额(1000美元)出口金额(1000美元)出口数量(公吨)进口数量(公吨)世界4,490,5574,518,8191,629,9721,564,374欧盟15国2,283,5892,110,133651,714716,759澳大利亚11,55731,23612,4734,952巴西590312,472153,643235俄联邦25,6618,7336,35317,006韩国21,8732,67496510,946加拿大192
19、,36248,95451,475157,163美国444,953162,764140,618372,661日本880,100500290,7111,542乌拉圭2,7997,9851,43217,307新西兰13,44019,2915,31030,607中国5,963232,0671,33602,012资料来源:FAOSTAT数据库2001年统计数据2.2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历程2.2.1发展历程表2-4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发展历程表阶段时间起止特征计划经济阶段19581984我国肉类工业开始从前苏联及西方国家引进屠宰初加工技术、设备和工艺,建设了一大批肉类联合加工厂,如1958年前后建设的
20、郑州肉联、武汉肉联、北京肉联、上海肉联等,这一阶段产销主要靠计划性调拨,国有“一把刀”垄断市场,大多数肉联厂靠国家补贴弥补经营亏损,没有形成全国性品牌。改革起步阶段19841990我国政府开始放开搞活生猪屠宰加工业,被“断奶”后的国有肉类联合加工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道路。洛阳肉联厂(春都的前身)于1986年率先引进第一台西式火腿肠生产线,研制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根火腿肠,开始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工艺进行肉类制品规模化、工业化、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的进程,“春都”火腿肠一枝独秀;在这一时期,漯河肉联厂(双汇的前身)变粗加工为精加工,生产分割肉出口到前苏联,到1990年前后发展成为最大的肉类出口基
21、地。快速发展阶段199120世纪末受苏联解体、出口无望的影响和春都上马火腿肠的红火景象的引导,双汇、郑荣先后开始转型,大力引进火腿肠生产线,到1995年形成了春都、双汇、郑荣三大“豫”肠品牌主导全国肉制品市场的格局;1994年位于鲁南沂蒙山区的“金锣”杀入火腿肠行业,稍后“雨润”则以低温肉制品从安徽起家。激烈竞争促进了肉制品迅猛发展,产品结构由单一的初级屠宰加工产品向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中式传统肉制品、速冻肉制品、发酵肉制品、小包装冷却肉等多系列、多品种、多规格的格局发展,肉制品年产量达200多万吨,培育出双汇这样年产值近80亿元的特大型食品集团。但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老大春都和郑荣、双鸽
22、等企业则因经营不善而落败,被挤出了行业前列,而相当一部分转型慢、观念落后、思想陈旧的国有肉类企业纷纷陷入困境,无奈走上了被兼并或者亏损倒闭的道路。 历史性跨越阶段21世纪初21世纪前10年,我国肉类和肉制品的产销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01年我国肉类总产量6333万吨,而肉制品产量约200万吨,仅占肉类总产量3%左右,与西方国家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3040%的比例有着巨大差距。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的转变,肉制品将成为未来肉类消费的主流,产品结构将向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等方向倾斜,到2010年我国肉制品产量将达1200万吨左右,肉制品有着巨大的市场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肉制品 加工业 投资 分析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