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述XX区地处华夏古陆北缘江南古陆南侧之间的凹陷地带钱塘江复向斜构成的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水利条件优越,地形地貌和土质适宜开发建设特色高效基地,本项目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快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林业产业发展,促进XX区的经济发展。 本项目的基本情况:1、预先核准企业名称:法人代表:注册资本:50万元2、预算投资规模:预算总投资2675万元,其中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220万元、生产性投资200万元;2010-2012年投资2255万元用红豆杉的种植、加工。3、建设目标:建设2000亩森林食品基地,形成一个以种植为基础,集产
2、品加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名称XX区红豆杉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期限及进度项目建设期为5年。第1年:建立曼地亚红豆杉苗木扦插圃20亩,营造曼地亚红豆杉480亩;第2年:建立曼地亚红豆杉苗木移植圃45亩,营造曼地亚红豆杉455亩;第3-5年:每年营造曼地亚红豆杉300亩;第4年:建设综合楼;第4-5年:建设紫杉醇生产工厂(生产纯度95%以上),第五年年底前投料试生产。8项目提出背景由于红豆杉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以及其独特的绿化观赏价值,所以野生红豆杉资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红豆杉在不少地区已濒于灭绝。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拦目也以哭泣的红豆杉为题,对
3、此做了专门的报道。红豆杉的人工栽培在全国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广泛的关住,一些具备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把目光投向红豆杉人工栽培领域。近年来,红豆杉备受我国专家青睐,已被纳入最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排行榜。国家林业局东北红豆杉繁育基地对繁育、种植红豆杉进行了多年系统研究,发现并掌握了红豆杉无性系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现在人工种植树龄达14年的红豆杉高达 2-3米。我国北京、上海、辽宁、云南、西安等地相继建立了生产紫杉醇的药厂,需要大量红豆杉原料。因此,人工栽培红豆杉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此外,种植红豆杉在园林绿化,室内盆景开发方面也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红豆杉人工栽培可扦插繁育(绿枝和硬枝扦插),亩扦插10
4、万株,按目前的价格出售种苗,亩收入可达数万元。红豆杉苗木经过人工苗床培育其价格更是逐年翻番。在当前全国森工企业开展管护经营,退耕还林的大背景下,大力营造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一些有实力和远见的企业或个人投资者,在红豆杉综合开发项目的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取得了很大的收益。目前,国内相关提练和制药的大型企业为8家左右,已解决了将紫杉醇纯品转换为水溶注射针剂和生产线制造问题,投资生产价值高,约年时间解决不了药用枝条采集,故尚有许多浸膏的粗加工企业。对紫杉醇的提炼和药物研究是二十世纪年代由外国专家开始,临床使用为针剂。国内在年代后约年时间滥采疯炒,现市场依赖于对红豆杉的开发
5、。紫杉醇的实验室人工合成于年代后期完成,但专家预测,若形成工业化合成生产规模,年之内解决不了比从植物中提取的成本更低的问题。因此,人工培育红豆杉提取紫杉醇,是相当长时间内最现实和最经济的种植项目。(1)药用植物促进人类健康由于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随着世人“回归自然”呼声的高涨,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正在日益扩大,天然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开发也成为历次世界传统医药学术会议致力于探讨的重要问题。权威人士指出:21世纪将是由药用植物担负起人类保健任务的世纪。药用植物必将为进入21世纪的人类健康做出重大贡献。据统计,目前世界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
6、健品、化妆品、香料等成交额超过800亿美元。德国草药年销售为22亿美元,人均消耗草药36.55美元,德国开发最成功的是银杏制剂,每年从我们进口大量银杏叶,经加工后出口国外,每年创汇达3.5亿美元。在美国,植物疗法和中医替代疗法的历受了长期的歧视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改变,到90年代美国重新发现植物药的治疗效能。1998年全美植物药市场攀升了20%达40亿美元。日本在中药制药的某些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现已储藏了1500种药用植物学种子用于引栽培。中国被世界称为“植物药宝库”,我国约有中药品种1.2万种,而供国人和出口使用的只有10001500种,资源潜力很大。红豆杉是当前世界上研究最热门
7、的药用植物之一。美国国家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历经20多年的努力从红豆杉树皮中发现和提取的抗癌药紫杉醇,以其独特的治癌机理和疗效显著而风靡全球,从而促成了世界性开发红豆杉和提取紫杉醇的新潮流。(2)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原料林发展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林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并明确提出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建设,为发展林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长期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2008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正式发布,明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同时完善林木采伐
8、管理机制,规范林地、林木流转,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在国家政策进一步明确的情况下,投资林业工程建设和相关产品开发范畴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建设符合政府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宏观上避免了投资种植业的风险,并通过基地建设、产品开发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三农问题”是我国最主要的基本问题,是国家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对此均高度重视。本项目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山区,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仍然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农业产值和农民纯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农业生产仍存在
9、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地急需高效经济生态植物的推广来解决这一问题。培植以基地建设、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这对于促进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加快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3项目建设必要性1紫杉醇供需矛盾突出紫杉醇作为目前全世界首选的抗癌药物,倍受医学界和癌症患者的青睐据腾专家预测,目前全世界每年紫杉醇的实际需求量为3000KG以上,而实际生产能力仅300-500KG,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生产的紫杉醇几乎完全来源于野生红豆杉的树皮(枝叶含量极低
10、),由于近年来对红豆杉资源的掠夺利用,天然红豆杉资源几近枯竭,同时由于紫杉醇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分子式:C47H51NO14,分子量:853.90),人工合成尚需时日,据预测,在未来至少20年内,紫杉醇仍将依靠从红豆杉植株中提取。在我国,红豆杉属植物所有野生种都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严禁采伐。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禁止采集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因科研、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提取紫杉醇需要耗费大量的红豆杉,唯一的出路就是
11、人工栽培。因此建立红豆杉人工种植基地,并提取紫杉醇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紫杉醇的市场供需矛盾,为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2红豆杉优良品种引种成功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美国太平洋红豆杉(短叶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紫杉醇含量最高的优良品种,其中,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是目前世界上生长最快的红豆杉品种。1996年,国家林业局将曼地亚红豆杉引种栽培技术列为国际先进(林业)技术引进项目(948项目),并委托四川省进行引种栽培试验。1996年3-4月,四川分三批从加拿大引进曼地亚红豆杉优良无性系苗木2万株,选择不同地点作为引种试验基地,经过10年的试验研究,证明曼地亚红豆杉的
12、生长速度及生物量积累是内地红豆杉的3-5倍,小枝叶紫杉醇含量达0.03%(比国内品种高4倍以上),根部紫杉醇含量达0.04-0.06%,与原产地含量基本一致辞。其它引种试验还表明,曼地来红豆杉适宜在我国热带至暖温度,海拔40-2000m的壤质、轻土壤生长,适应范围广。曼地亚红豆杉引种的成功,为曼地亚红豆杉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 的技术储备,为基地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经济发展的需要原料林培育是一项基础性产业,必须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精深加工能力为带动,科技进步为支撑,形成新的生态经济型产业。本项目拟通过红豆杉基地建设,培植红豆极资源,开展红豆杉产品开
13、发,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产业增值。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XX区推进山区生态经济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XX区人民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对XX区社会经济发展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9红豆杉种植概况、紫杉醇市场分析红豆杉资源条件及发展概况红豆杉种类、分布及资源状况()红豆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红豆杉第三纪子遗植物,被称为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我国将其列来一级保护植物加以保护。红豆杉属(Taxes L)植物均为常绿乔木或灌木,为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物,属典型的阴性树种。常处于林冠下乔木第二、三层,散生,基本无纯林存在,也极少团状分布。据调查,树龄100a以上的中国红豆
14、杉,直径仅40cm,生长很慢。红豆杉属植物只能在排水康好的酸性灰棕壤、黄壤、黄棕壤上生长良好,苗期过湿易染立枯病。苗喜阴,忌晒,幼树和成树在冠层郁闭度0.50.6之间,长势了,随郁闭度增加,生长热减弱。红豆杉萌发力强,耐修剪,耐寒。天然更新方式有两种:即种子繁殖和无性萌芽繁殖。由于天然红豆杉多是散生于林中,物种间隔离和花时不遇,使传粉受精受阻,种子生产数量少。另外,红豆杉种子种皮厚,处于深休眠状态,自然状态下需经两冬一夏才能萌发,即使正常萌发,形成的幼苗抗逆性也差,成活率低。显然,红豆杉属植物靠种子有性繁殖,扩大种群是不可能的。相对而言,红豆杉萌芽繁殖成活率高得多,能很好适应环境变化。这种无性
15、繁殖方式在利用资源和空间上,得益于母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而具有明显的整合作用,但这也只能就地维持种群而不能扩大种群。因此,红豆杉属植物天然更新能力弱。上述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野生红豆杉资源的分散性,有限性及发展的难度。这也正是红豆杉珍稀濒危的客观原因。(2)红豆杉种类、分布和资源状况红豆杉属植物全世界共有11个种,全都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地区。不丹、缅甸等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只有澳洲红豆杉分布于南半球。数量稀少。11个种分别昌欧洲红豆杉(T.baccata L.)、短叶红豆杉(T.brevifol
16、ia Nutt.)、加拿大红豆杉(T.Canadensis Marsh.)、佛罗里达红豆杉(T.floriana Champ.)、杂种紫杉(T.media Red.)、球果红豆杉(T.globose)、西藏红豆杉(T.wallichiana Suck.)、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iebel Zucc.)、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 Cheng et O.k.)、红豆杉(T.chinensis(Pig)Red.)和其变种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mairei)。国外常见的主要有以下4个种: 太平洋红豆杉(T.brevifolia)主要分布在美国及加拿大
17、西部太平洋沿岸诸省(州),即美国阿拉斯半岛、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蒙加拿州、爱达荷州、加利福尼亚流洲及洛基山地域。 欧洲红豆杉(T.baccata)主要分布在欧洲及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伊朗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域。 加拿大红豆杉(T.canadensia)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诸省(州)及两国毗邻的内陆地带。即加拿大的的纽芬兰省,新斯科舍省、魁北克省、安达略省及马尼托巴省的部分地区,从美国新英格兰山地至弗吉尼亚洲西部、肯塔基州东北部、印第安纳中西部、密歇根州、伊利诺斯州北部等地区。 日本红豆杉(T.cuspidata)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北部(在我
18、国称为东北红豆杉),在美国蒙大拿州的山区也有分布。中国野生红豆杉菜有4种1变种,引种栽培成功的红豆杉1种,其分布和资源状况如下: 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本溪、恒仁、宽甸,吉林省的长白山区,包括安图、汪清、和龙、抚松、浑江、长白及通化地区,黑龙江的宁安、东宁、鸡西、绥棱及穆棱等地。其自然地理区域位于千山山脉走线及东南侧,长白山脉走向线及东南侧,经老爷岭至小兴安岭南端,与产于我国的本属其它种类构成的间断分布。多散生于海拔6001200米的红松、鱼鳞云杉、白桦和山杨等针阔混交林内,自然分布区狭窄,资源蕴藏量十分有限,估计我国鲜重的总蕴藏量不足300吨,且年净生长量低,几乎没有可采收
19、利用的潜力。 南方红豆杉(变种):南方红豆杉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红豆杉属植物,在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地区以及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秦岭)、甘肃、台湾等地的山地或溪谷。与其它阔叶或针叶树混生,极少成纯林,分布海拔在600-800米,个别地区可低至400米左右。南方红豆杉资源的储量较大,但20世纪80-90年代破坏十分严重,据初步估计在岭南地区约有50吨以上的红豆极树被收购,还有上万株遭毁灭。 中国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分布较广,在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上部有零星分布。在地形复杂的横断山区以及四川盆地西部山区和东部边沿山区有一定的蓄积量,颁布海拔在1200-2500米
20、的范围内,湖北西部的巴东县、兴山等县,以及神龙架山区也有一定分布。在秦巴山区约有10-15万株野生中国红豆极,通过合理利用,年可采摘的小枝及针叶鲜重100-200吨。 云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集中分布于滇西至滇西北横断山区,包括迪庆、怒江、丽江、大理和保山等地区的20多个县,另外在藏东南的察隅、墨脱、波密和亚东等地,川西南的木里、盐源、西昌等县也有分布。一般分布于海拔1700-3500米的阴坡、半阴坡地洼处,散生于亚高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资源比较大,仅滇西北横断山区就约有135万株,小枝叶蕴藏量约4104吨左右。但前些年人为破坏十分严重,仅云南奔山一地就损失9.2万株,初步估
21、计被盗剥的红豆杉树皮高达1321吨,使该地区的资源濒临灭绝。 西藏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的吉隆等地以及邻近的云南部分地区,生长于海拔2500-3400米的云南铁杉、乔松、高山栎类林中。分布面积很小,缺乏开发利用的价值,目前保存比较完整。 曼地亚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T.media)是一种天然杂交品种。其母本为东北红豆杉,父本为欧洲红豆杉,在美国和加拿大生长已民用工业80年的历史,多为灌木型。1996年,国家林业局将曼地亚红豆杉引种栽培列为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同年3-4月四川在国内率先分三批从加拿大引进曼地亚红豆杉2万株。经数年试验,引种取得成功,并且已经于2005年通过成果验收。在
22、我国红豆杉野生资源方面,云南省是红豆杉分布相对比较多的省份,共有11个地(州)的34个县都有分布,相对连片面积221919公顷,有野生红豆杉354万株,其次是四川、陕西、甘肃、西藏和东北,以及包括广东在风的我国南方一些省区。总体来看,我国的野生红豆杉尽管面积并不小,但由于分布比较零星,少有成片分布,野生资源的蕴藏量并不是很大。受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生长十分缓慢,100年生树木的直径仅40厘米,加之前些年的盲目采伐破坏,目前的野生资源已经没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可能性。为了有效保护红豆杉资源,在资源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优质种源基因库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不定期的成效。东北地区、江西等地
23、在摸清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专款,派专人负责,建立了红豆杉资源保护区。江苏南京1954年引种,经40余年的管护,以形成一处成年栽培种群,并能正常开花结实。四川成功建立不同种和不同居群的红豆杉活体种质资源保存圃,为进行高有效含量的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这些阶段性成果的取得为目前解决紫杉醇原料科短缺找到期一条经济的方法,但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且市场需求愈来愈大的形势,人口栽培将不是积极有效的解决途径。2红豆杉的价值红豆杉是集药用、珍贵用材、观赏价值为一体的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世界各国均将其视为“国宝”。(1)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 红豆杉在我国医学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就记有红豆杉治疗霍乱、伤寒、排毒等
24、疗效;在现代中药大辞典、东北药植志、吉林中草药、本草推陈等医药书中还有进一步的记载。红豆杉叶内含紫杉碱二萜化合物,紫杉宁、紫杉宁A、紫杉宁H、紫杉宁K、紫杉宁L、金松黄酮、坡那留酮A、蜕皮留酮、金松双黄酮、挥发油、糖等;茎皮含紫杉酚,具有抗白血病及肿瘤作用;枝含紫杉碱,心含紫杉素,紫杉碱对高血糖(肾上腺素或食物性的)有降血糖的作用。叶,枝入药都有通经、利尿、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之效用。国际上,从红豆杉树皮和嫩叶中提取的紫杉醇,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被公认最好的广谱、强活性天然抗癌药。由美国Wane等首先从短叶红豆杉(T.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到紫杉醇,并于1993年1月在美国正式投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豆杉 种植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