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上一章学生通过整体观察,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已有了认识,并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还有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面与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平行关系应用最多,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是本大节的难点,本节内容与下一节面面平行的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描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能力目标:用转化的方法掌握应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即由线面平
2、行可推得线线平行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研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是实际生产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难点: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学习不是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其成为整个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以长方体为载体,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展开。通过创设良好
3、的问题情境,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探索,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能力。同时采用电脑课件的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提高课堂效益。 课前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实物模型。 2、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课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心理,我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会学习”这一方面,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探索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基本流程: 温故知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以长方体为载体,对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得出直线与平面平行
4、的性质的猜想 六教学程序及设计表: 环节 温 故 知 新,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通过 学生 师生活动 提出问题: 1怎样判定直线和平面平行?定义. 判定定理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引导学生: : 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时, 平面内是否存在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 如果这条线存在,你能否找出来? 多媒体展示: :在上面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有哪些线与面平行? :A1B1是否平行于平面ABCD? 接着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
5、,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课堂小结与作业 对问 题的 探究, 得出 直线 与平 面平 行的 性质 的猜 想。 既然A1B1平行平面ABCD,哪在平面ABCD内是否有一条直线与A1B1平行?让学生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 A A1 D1 B1 C1 D B C :BC与A1B1平行吗? 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把BC平移到与B1C1重合,让学生通过验证得出:平面ABCD内的线不一定与A1B1平行。:哪些线与直线A1B1平行呢? 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AB和CD都与A1B1平行, A D B C A1 D1 B1 C1 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直线 平面 平行 性质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