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复习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化学复习资料生化重点 生化重点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H、O、N、S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20种基本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Met)、 色氨酸(Try)、苏氨酸、赖氨酸 谷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半胱氨酸(Cys)、天冬酰胺(Asn)、 天冬氨酸 精氨酸、丝氨酸(Ser)、脯氨酸(Pro)、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Tyr) 除甘氨酸外,都是L-氨基酸 3蛋白质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肽键、肽 谷胱甘肽有游离的SH基,才有保护作用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主要化学键:肽键 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
2、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化学键:氢键 二级结构形成的结构基础:肽单元定义:肽键与周围原子相连处于一个平面上 二级结构的种类:a-螺旋、b-折叠片、b-转角、无规卷曲 a-螺旋特点:沿一个中心轴螺旋上升,主要是右手螺旋 每螺旋一圈需要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 第一个肽平面上氮上的H和第四个肽平面上碳上的O形成氢键,稳定a-螺旋结构 侧面基团R都位于螺旋外侧 b-折叠片特点: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键并列相排,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从侧面观察,形成锯齿状 相并排的肽平面形成氢键,以稳定b-折叠结构 侧面基团R
3、位于结构外侧 b-转角特点:第一个残基的C=O与第四个残基的NH氢键结合,形成一个紧密的环,使b-转角成为比较稳定的结构 允许蛋白质倒转肽链方向 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主要化学键:疏水键、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 三级结构的结构特点:纤维状蛋白质通常只含一种二级结构,而球蛋白通常含有多种二级结构 球状蛋白质具有明显的折叠层次 球蛋白是紧密的球状或椭球状实体 疏水残基埋藏于球体内,亲水残基暴露于球体外 表面有一空穴(裂沟,凹槽或口袋),这个空穴能结合配体,是蛋白质的活性部位 由二级结构向三级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是疏水作用 三级结构是
4、蛋白质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最基本结构 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主要化学键: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二硫键、氢键和离子键 四级结构的结构特点:由2个至多个三级结构的亚基缔合形成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有单体蛋白,寡聚蛋白和多聚蛋白 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按亚基的类型分为同多聚蛋白和杂多聚蛋白 亚基聚合的主要动力是疏水作用,其他动力有二硫键、氢键和离子键等 1 生化重点 亚基: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 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变构
5、效应:别构部位与配体的结合可影响其他亚基,使这些亚基构象改变,增强或减弱对底物的结合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等电点的应用:等电聚焦电泳,通过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而分离蛋白质的电泳方法。 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蛋白质表面的电荷、水化膜 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 蛋白质变性:由于受到某些外力的作用,导致蛋白质三维结构(构象)的破坏,原有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沉淀: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会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 变性
6、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不变 蛋白质沉淀的最佳条件:等电点,加盐,低温 7S-S断裂的方法:加过甲酸 8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9酶的分子组成:从化学组成来看酶可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缀合蛋白质两类。缀合蛋白质含有脱辅酶或辅因子。 全酶:脱辅酶与辅因子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酶的特异性由酶的蛋白质部分决定 10酶的活性中心:指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11酶促反应的特点及诱导契合假说 酶促反应的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 诱导契合假说: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
7、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这一过程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 12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底物浓度 VmasS 米氏方程式:v= Km + S 米氏常数:a)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b) 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c) 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酶浓度 温度 酸碱度 抑制剂的影响 不可逆抑制:有机磷农药 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的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 特点: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类似,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B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
8、对亲和力及底物浓度 C动力学特点:Vmax不变,表观Km增大。 举例:A丙二酸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 2 生化重点 B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非竞争性抑制特点:A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 B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 C动力学特点:Vmax降低,表观Km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特点:A.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 B抑制程度取决与抑制剂的浓度及底物的浓度; C动力学特点:Vmax降低,表观Km降低。 激活剂的影响 13酶原与酶原的激活 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酶原。 酶原的激活
9、: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 在特定条件下 酶原激活的机理:酶原 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断裂,水解掉一个或几个短肽分子构象发生改变 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有的酶原可以视为酶的储存形式。在需要时,酶原适时地转变成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催化作用。 14同工酶 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举例:乳酸脱氢酶(LDH1 LDH5) 生理及临床意义:在代谢调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解释发育过程中阶段特有的代谢特征;同工酶谱的
10、改变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同工酶可以作为遗传标志,用于遗传分析研究。 15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反应分二类:电子转移、基团转移 催化作用是以功能基团和辅酶为媒介 酶催化的pH值范围小 活性部位比底物稍大 其它有利于催化的条件 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 16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泛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硫辛酸、维生素C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17核酸的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C、H、O、N、P 碱基:嘌呤碱:腺嘌呤、鸟嘌呤,嘧啶碱:胞嘧啶(C)、胸腺嘧啶(T)、尿嘧啶(U) 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核苷:核苷:AR, GR,
11、 UR, CR,脱氧核苷:dAR, dGR, dTR, dCR 核苷酸 二磷酸核苷酸、三磷酸核苷酸 核苷酸具有紫外吸收含共轭双键 18DNA与RNA的组成的异同点 戊糖:DNA:脱氧核糖;RNA:核糖 碱基:A、G、C为DNA与RNA共有,T为DNA特有,U为RNA特有 核苷:DNA:dAR, dGR, dTR, dCR;RNA:AR, GR, UR, CR 核苷酸:DNA:dAMP, dGMP, dTMP, dCMP;RNA:AMP, GMP, UMP, CMP 19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的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 3 生化重点 20DNA的二级结构要点: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
12、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公共轴盘旋。螺旋直径为2nm,形成大沟及小沟相间。 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側,与对側碱基形成氢键配对 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nm,螺旋一圈螺距3.4nm,一圈10对碱基 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21mRNA结构特点:大多数真核mRNA的5末端均在转录后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同时第一个核苷酸的C2也是甲基化,形成帽子结构 大多数真核mRNA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结构,称为多聚A尾 功能:把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抄录并传送至核糖体,用以决定其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13、22tRNA结构特点: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三级结构为倒L型 功能: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 23rRNA的功能:参与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第14章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1 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核酸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称为复性 核酸变性和复性的关键:氢键断开和恢复 2.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核酸变性后,混在一起进行复性,只要各核酸单链有一定数量的碱基彼此互补(不用全部碱基互补),彼此之间就可形成局部双链,即所谓的杂化双链,这个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类型:Sou
14、thern印迹法,Nouthern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蛋白质杂交技术) 3Tm :DNA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Tm)。在Tm时,核酸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Tm值与DNA的分子大小和碱基中的G+C含量有关。G+C含量高,Tm值大 4RNA易被碱水解,其产物是:核苷酸 5核酸的紫外吸收峰在260nm附近,可用于测定核酸。根据A260/A280的比值可判断核酸纯度。 6天然 DNA 的为 6600 , RNA 为 77007800 ,发生变性和降解时,值会升高,以此可鉴别核酸制剂的质量。单链多核苷酸的(P)值比双螺旋结构多核苷酸的(P)
15、值要高,所以核酸发生变性时,(P)值升高约25%,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复性后(P)值又降低,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7用加热的方法使核酸变性叫做热变性。变性DNA在缓慢冷却时,可以复性,此过程称为退火。用不同来源 DNA 进行退火,得到杂交分子。 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 1核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定糖法、定磷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2聚合酶链反应: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典型的PCR由高温变性模板;引物与模板退火;引物沿模板延伸三步反应组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反应,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 原理:变性退火延伸的循环 应用:遗传病和某些疑难病的诊断以及孕妇的产前检查病原体的检测法医和
16、刑侦鉴定癌细胞的检查基因探针的制备基因组测序、染色体巡视cDNA库的构建基因突变的分析和定位诱变DNA重组基因的分离和克隆 第19章 代谢总论 1两用代谢途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可以共同利用的代谢环节称为两用代谢途径 +2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维生素PP,递氢作用,有高能磷酸键 +NADP: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维生素PP,递氢作用,有高能磷酸键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维生素B2,递氢作用,有高能磷酸键 FMN: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维生素B2,递氢作用 第20章 生物能学 4 生化重点 1直接能源:ATP 2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起贮存能源的作用 3高能化合物:3-磷酸甘
17、油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琥珀酰-CoA 4能荷: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数量上的衡量,能荷大小可以说明生物体中ATP-ADP-AMP 系统的能量状态。 ATP+1/2ADP 能荷 = 意义:能荷是细胞所处能量状态的一个指标 第22章 糖酵解 1糖酵解: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场所:在细胞质中进行 2过程:P67 3耗能反应: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 产能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 4三个限速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第23章 柠檬酸循环 1糖的氧化三阶
18、段: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成丙酮酸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乙酰CoA进入TCA循环 +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五种辅助因子:CoA、NAD、硫胺素焦磷酸、 硫辛酰胺、FAD 3三羧酸循环的过程P98 脱氢反应: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 +受氢体:NAD、NAD、FAD、NAD 脱羧反应: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琥珀酰-CoA琥珀酸 每一步的产能情况: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2.5个ATP,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2.5个ATP, 珀酸延胡索酸:1.5个ATP,苹果酸草酰乙酸:2.5个ATP
19、, 琥珀酰-CoA琥珀酸:1个ATP 限速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41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10ATP、2CO2、4H2O 5丙二酸抑制TCA的机理:丙二酸是琥珀酸的竞争性抑制剂,与琥珀酸竞争结合琥珀酸脱氢酶,从而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生成延胡索酸。 6乙酰-CoA、丙酮酸参与的代谢途径 葡萄糖 丙酮酸 脂肪酸 氨基酸 -氧化 乙酰-CoA 肝 TCA 胆固醇 脂肪酸 酮体 第24章 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1两条呼吸链的组分: NADH氧化呼吸链:NADH-Q还原酶,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Q还原酶,细胞色素还原酶
20、,细胞色素氧化酶 排列: 琥珀酸 FAD 5 生化重点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NADH氧化 FMN、FAD、Q是递氢体 呼吸链 Fe-S、b、c1、c、aa3是递电子体 FMN Qbc1caa3Q2 NADH 2电子传递抑制剂的作用位点: NADHNADH-Q还原酶QH2细胞色素c1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Q2 鱼藤酮安密妥 抗霉素A CN、N3、CO 3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第1个部位是由复合体将NADH上的电子传递给CoQ的过程,第2个部位是由复合体执行的,将电子由CoQ传递给细胞色素c的过程,第3个部位是复合体执行的,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的过程 4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化学渗透学说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