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
《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粳稻(东北)产品手册目 录一、粳稻概述- 4 -(一)、粳稻的分类- 4 -(二)、粳稻的特点- 4 -(三)、粳稻的生长阶段- 4 -(四)、粳稻的质量标准- 5 -1、出糙率(Husked rice yield)- 5 -2、整精米率(Head rice yield)- 5 -3、不完善粒(Unsound kernel)- 5 -4、谷外糙米- 6 -5、互混- 6 -6、杂质- 6 -7、黄粒米- 6 -8、色泽、气味- 6 -(五)、粳稻的贮藏- 7 -二、粳稻的供给与需求- 8 -(一)、我国粳稻种植面积及产量- 8 -(二)、我国粳稻的分布区域- 9 -(三)、我国粳稻的消费及结构
2、- 12 -(四)、我国粳稻的收购与储备- 14 -1、我国粳稻的收购政策- 14 -2、中储粮的储备和轮换- 17 -三、进出口、流通、加工与集散- 18 -(一)、粳稻进出口- 18 -1、进出口方式以精米为主- 18 -2、中国大米以出口为主,进口量较少- 18 -3、进出口国家和地区- 19 -(二)、粳稻流通情况- 20 -(三)、粳稻的加工- 22 -1、稻米精深加工行业及主要产品- 22 -2、行业技术工艺水平及特点- 24 -3、行业市场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 28 -(四)、东北集散地情况- 44 -I、主要运输港口情况- 44 -II、东北稻米主要加工贸易企业情况- 4
3、9 -四、影响粳稻价格的主要因素- 55 -(一)、供给和需求- 56 -(二)、国家政策- 57 -(三)、收购市场竞争- 57 -(四)、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 58 -(五)、成本和收益比较- 58 -(六)、天气、自然灾害和心理- 59 -(七)、国际市场价格- 60 -五、相关政策- 60 -(一)、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60 -1、总体目标- 61 -2、“十二五”种植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61 -3、保障措施- 63 -(二)、粮食直补政策- 64 -1、补贴原则- 64 -2、补贴方式- 64 -3、兑付方式- 64 -(三)、粮食最低收
4、购价政策- 65 -(四)、进出口政策- 67 -一、粳稻概述(一)、粳稻的分类稻谷,俗称水稻,是我国大宗粮食品种,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籽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粳稻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粳稻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苏南等地。粳稻籽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二,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稻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稻和晚粳稻。早粳稻籽粒呈半透明状,腹白较大,硬质粒少,米质较差。晚粳稻籽粒呈白色或蜡白色,腹白小,硬质粒多,品质优。(二)、粳稻的特点粳稻为籼
5、稻的变异型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谷粒不易脱落,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所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后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采用粳稻品种。(三)、粳稻的生长阶段水稻一生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从种子萌发至幼穗开始分化前是单纯的营养生长期,形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前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最后3片叶及稻穗形成;抽穗至成熟是单纯的生殖生长期,经历开花、乳熟、蜡熟、完熟等时期。习惯上把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2个阶段4个时期,即以幼穗开始分化为界,幼穗开始分化前称为营养生长阶段,幼穗开始分化后称为生殖生长阶段。在高产栽培中为便于掌握生育进程,又把它分为幼苗期
6、、分蘖期、幼穗形成期及开花灌浆结实期。在实际操作时,移栽插秧的幼苗期为秧田期,移栽后称本田期,它也分为3个时期,即前期,从移栽返青到分蘖高蜂;中期,稻穗分化形成;后期,从始穗扬花到灌浆成熟。我国粳稻一般每年10月上旬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11月份开始集中上市,到第二年2月销售旺季结束。(四)、粳稻的质量标准粳稻的质量指标包括:1、出糙率(Husked rice yield)。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2、整精米率(Head rice yield)。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率。整精米是糙米碾磨成GB1350-2009规定的三等(原大米标准的标准一等)大米加工精
7、度时,长度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五分之四(含)以上的米粒(新国标规定为长度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含)以上的米粒)。3、不完善粒(Unsound kernel)。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稻谷颗粒:未熟粒:未成熟不饱满,糙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虫蚀粒:被虫蛀蚀并伤及胚和胚乳的颗粒。病斑粒:稻谷粒受到病害,去壳后糙米表面有病斑的颗粒。生芽粒: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或糙米的芽或幼根已突破表皮的颗粒。生霉粒:稻谷粒生霉,去壳后糙米表面有霉斑的颗粒。4、谷外糙米:混在稻谷中的糙米粒。5、互混:本类型稻谷中混入的其它类型的稻谷。6、杂质:除稻谷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下列几种:一,筛下物:通过直径2.0m
8、m圆孔筛的物质。二,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三,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类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7、黄粒米:与正常米粒相比呈明显黄色,或在D65照明体100视场下色品指数b*值不低于20的颗粒。8、色泽、气味:一批稻谷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规定,各类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为5个等级,等内稻谷必须符合整精米率要求。以三等为中等质量标准和计价基础,每个等级实行3%的等级差价。按国家收购政策,籼稻和粳稻相邻等级价格差为2分/斤。籼稻、粳稻三等最多,三等以上占90%。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 粳稻稻
9、谷质量指标等级 出糙率 % 整精米率 % 杂质含量 % 水分含量 % 黄粒米含量 %谷外糙米含量 %互混率%色泽、气味1 81.0 61.0 1.0 14.5 1.02.05.0正常2 79.0 58.0 3 77.0 55.0 4 75.0 52.0 5 73.0 49.0 等外73.0注:“”为不要求。(五)、粳稻的贮藏1、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内外颖,使易于变质的胚乳部分受到保护,对虫、霉、湿、热有一定的抵御作用,并且稻谷内外颖水分较米粒低。这些特点,使得稻谷相对易于储藏。2、稻谷的后熟期短,易生芽。粳稻的后熟期仅有4周左右,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5以上,只要温度适当,便能发芽。因此,稻谷受雨淋
10、、粮面结露、受潮,其含水量达到25以上时,便能发芽。3、粳稻籽粒容易陈化。高温,会加速稻谷陈化,使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收贮后随着酶活性减弱,及稻米胶体脱水浓缩,吸水性降低,硬度增加,所以贮藏稳定性增强,对长期保管有利。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即逐年下降。因此,稻谷贮藏要注意推陈贮新。4、危害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蠢、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每年春暖以后,约在45月害虫便开始繁殖危害,虫峰期发生在每年高温季节。5、寄附在稻谷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中温、中生、好氧性微生物。高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是由放线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中的根霉、毛霉所引起,低水
11、分的稻谷发热霉变则是由干生性的霉菌如灰绿曲霉群活动引起的。二、粳稻的供给与需求(一)、我国粳稻种植面积及产量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首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比例呈下降趋势。1980年后,中国稻谷总产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1980-1984年为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稻谷产量由1980年的年均增长达到959万吨;1985-1994年为缓慢发展阶段,年均增长只有82万吨;1995-1997年为第二个快速发展阶段,稻谷产量由1995年的18523万吨增至1997年的20073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达775万吨;此后6年稻谷生产出现大幅度滑坡,
12、2003年下降到16066万吨,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产量;2004年开始稻谷产量又出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和2011年稻谷产量分别为19576万吨和20078万吨。1993年至2011年我国稻谷产量(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稻谷播种面积是决定总产量的重要因素。1980年以后,中国稻谷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003年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26508千公顷,之后又逐步回升,2010年达到29873千公顷。播种面积减少趋势与稻谷总产增长趋势相背,说明稻谷单产是总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980-1984年稻谷生产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的快速提高,其间稻谷单产年增长6.
13、85%;1984年后,稻谷单产增加速度放缓,1985-1998年,平均每年提高1.92%;1998年后,中国稻谷单产保持在6200kg/公顷左右,没有显著提高。(二)、我国粳稻的分布区域北方粳稻占中国粳稻总产量的50%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十年间东北粳稻的面积和产量几乎都增加了一倍。2005年东北粳稻产量2118.9万t,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11.73%,占世界粳稻总产的25%,占北方粳稻的82.7%,占全国粳稻的40.8%。其中黑龙江省种植面积186.35万hm2,稻谷产量1188万t;吉林省种植面积66.66万hm2,产量460万t;辽宁省种植面积60.95万hm2,产量470.9万t。
14、久负盛名的东北粳稻比南方粳稻米饭风味要好,是其地理条件、灌浆成熟期的积温、昼夜温差、光照等条件决定的。粳稻灌浆成熟期的温度和昼夜温差是决定食味的主要因素,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属于高寒温带一季稻区,灌浆期平均温度可保持在2026,昼夜温差可达到10以上。北方粳稻均为一季稻作区,通常按生育期划分为早粳、中粳和晚粳三种类型。黑龙江省作为世界最高纬度稻作区,南北纬度跨越较大,除按生育期划分三个积温带外,每个积温带可细分为两个积温区。南方粳稻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其中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南方粳稻的碾米品质较好,因受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改良方面难度较大。云贵高原粳
15、稻通常生长在海拔1600m以上的高原地带,灌浆成熟期的温度和昼夜温差与北方粳稻类似,米饭风味较好,只是稻米商品量有限。粳稻种植面积按照在60万hm2以上、10万hm2以上、1万hm2以上和不满1万hm2绘制中国粳稻种植区域分布图。中国粳稻种植区域分布图2004-2010年东北主产区粳稻产量及全国稻谷总产量(单位:万吨)全国辽宁黑龙江吉林2004179,088.00401.501,130.00437.622005180,588.00416.501,121.50473.302006181,718.00427.601,205.50493.002007186,034.00505.001,417.905
16、00.002008184,338.00505.601,518.00579.002009189,940.00506.001,574.50505.002010171,850.00457.601,843.90568.5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10年东北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及全国稻谷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全国辽宁黑龙江吉林200428,378.80544.201,588.10600.10200528,847.18568.401,650.50654.00200629,294.65626.401,925.33664.00200728,919.00660.602,253.20669.902008
17、29,241.07658.702,390.70658.70200929,626.92656.702,460.82660.40201029,873.36677.502,768.84673.5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我国粳稻的消费及结构我国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是世界第一大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稻谷的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30%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我国稻谷的消费量约1.79亿吨,呈平稳略减的态势。目前,稻谷供求基本平衡,略有结余,库存充裕。1997年以来,我国稻谷一直是净出口,年均净出口稻谷约216万吨(大米151万吨),占我国稻谷产量的1%左右,对国内供求和市场价格影响都较
18、小。数据来源:中华粮网东北三省粳稻全部用作食用消费,基本没有饲料和工业消费。由于东北粳米口感好,饭味香,加之国家入关运费补贴政策的倾斜,近几年来消费“南移西扩”明显,需求增长较快。2010/2011年度,由于国家对东北粳稻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没有出台,东北粳稻米消费量出现了明显下降。根据有关资料测算,估计2010/2011年度东北粳稻消费量为2630万吨,比上年减少80万吨,约占全国稻谷消费量的13.7%,其中本区消费量为1380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这标志着东北粳米消费向关内扩张的高峰期已过,今后消费量虽还会继续增加,但增幅将放缓。粳稻的副产品,有多种开发和利用途径:(1)米糠可以榨米糠油
19、,其下脚料可以提炼植酸钙、谷维素、甾醇等医药产品;(2)稻壳可用于制作无毒、可自行降解的快餐盒,稻壳燃烧可以发电,稻壳灰可用于制作白碳黑和化肥;(3)碎米利用微生物发酵可用于生产富含活体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乳酸菌)的保健功能饮料。(四)、我国粳稻的收购与储备1、我国粳稻的收购政策近年来,为了促进国内稻谷生产发展,国家出台了稻谷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运费补贴、竞价销售等一系列支持稻谷生产和调节稻谷销售的政策,对稻米市场走势和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低收购价收购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行粳稻最低价收购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由国家指定的个别粮食企业入市收购。政策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是承担最低收购价
20、收购任务的委托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收购价。这个价格是建立在放开收购价格、收购主体多元化、收购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当价格回升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以上时,执行最低收购价格的企业可以终止收购。、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企业根据历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湖北6个粳稻主产区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企业为:(1)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所属企业;(2)上述6省(区)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3)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主销区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执
21、行最低收购价的粳米的质量标准具体质量标准按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执行,即;粳稻杂质1%以内,水分14.5%以内,出糙率77%79%(含77%,不含79%),整精米率55%58%(含55%,不含58%)。非标准品中粳稻的具体收购价格水平,由委托收购企业根据等级、水分、杂质等情况,按照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发布的通知(国粮发2001146号)有关规定确定。整精米率低于49%的粳稻不列入最低收购价范围。、我国粳稻最低收购价格走势为保持粮食稳定增产,近年来国家持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相比2007年,四年来粳稻最低收购价涨幅70.67%。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2年稻
22、谷最低收购价,粳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40元,比2011年提高了12元。我国粳稻最低收购价已是连续两年大幅提高,国家扶持意向明显。数据来源:中华粮网、临时收储政策2008年稻谷丰收,中晚稻上市后价格出现下滑,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出台了临储稻谷收购政策。、运费补贴政策2008年东北粳稻大丰收,销售不畅,为了促进东北粳稻米销售,国家出台了东北粳稻(粳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2010年新粳稻上市后,由于东北粳稻供给趋紧,入关运费补贴政策没有出台。2009年东北粳稻(粳米)入关运费补贴单位:元/吨省份铁路直达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铁水联运超500公里公路直达500公里以内黑龙江60(120)1
23、40(280)70(140)吉林30(60)80(160)40(80)辽宁10(20)40(80)20(40) 注:括号中数据为2008年补贴额、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2008年临储稻谷政策出台后,国家明确规定对收购的政策性稻谷原则上采取竞价销售的方式。从2010年3月11日起,国家开始以定向销售的方式进行临储粳稻竞价交易,并于4月22日、29日、6月10日、12月23日四次对“交易细则”进行细节调整,提高对参加稻谷竞价交易买受人的门槛和交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粳稻竞价销售的范围和数量。2、中储粮的储备和轮换中储粮规定,在长江以北地区稻谷的储存期限为2至3年。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粳稻 东北 产品 手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