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愉快教学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汉语拼音愉快教学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拼音愉快教学法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拼音愉快教学法的研究结题报告汉语拼音愉快教学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沛县龙固镇三里小学 赵晓文 一、研究缘由 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及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汉语拼音的学习是这些基础的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教师自然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新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赋予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与阅读,与口语交际各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新课程标
2、准指导下的汉语拼音教学再不是传统的“孤立地、单纯地”学拼音,而是“以人为本”多元化的整体教学。 课程改革虽然已实行几年,但是身处农村的教师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新一轮课改只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特别是教一年级的教师多是年龄偏大,跟不上去的老师,他们虽然使用新教材多年,但是他们仍旧是“穿新鞋走老路”。许多教学活动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教给学生知识,怎样迎接考试,很少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残缺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作为现代人所
3、必须具备的素质。 基于以上的认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拟订了汉语拼音愉快教学法的研究,以便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出有效的教学模式,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优化低年级语文课堂,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探索并构建体现汉语拼音愉快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系列操作策略。 本课题我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 二、研究过程 、理论学习阶段 在本课题的研究上我认真阅读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给教师的建议、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生论等许多与愉快的汉语拼音教学法有关的书籍。 坚持课题研讨活动。期初以理论、业务学习为主,研读书
4、籍、报刊,并做好记录。期中以实验课题的研讨活动为主,通过展示公开课,进行评议、讨论,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总结成功经验。期末以理论学习、交流各自心得和撰写论文为主,使课题组成员把实践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再研究,并进行总结。 、实际调查 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学习动机受兴趣支配,注意力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多采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越显著,抽象思维就越弱,所以学习起抽象的拼音符号来就感觉枯燥乏味,对拼音字母记忆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加之家庭和幼儿园在学前对他们的提前灌输,使孩子们对汉语拼音已失去了原初的那份好奇与喜爱,日渐畏难、厌倦起来。 开
5、学初,在拼音教学开始前夕,我们对一年级使用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一班45名学生进行了学前汉语拼音声、韵、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情况测查。测查方式是: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去认,去读,并在他们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下作上记号。通过测查,我们得到学生认读汉语拼音的情况及在45名学生中占的比率。 请看下表: 内容项目 会读人数率 全不会读的人数1人 2.2% 比率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现代儿童在国人普遍重视教育的情况下,在学前已掌握了大量的拼音知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陌生的东西。如果我们教师不改变教学方法,必将泯灭学生 在初入学时的兴趣萌芽,使他们觉得学习是索然
6、无味的事。 、采取措施: 1、多种方法,快乐学习拼音 如何针对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新教材的优势提高拼音教学声母 38人 84.4% 韵母 27人 60% 整体认读音节 10人 22.2% 1人 2.2% 13人28.9% 的效率,让儿童轻松愉快的学习拼音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手,多管齐下学习拼音,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现总结以下出几个常用的拼音教学方法: 口诀法 儿歌口诀是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儿歌有着较强的偏爱,在拼音教学中采用歌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声韵母,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例
7、如,我在教学a o e i u 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看图编儿歌体验发音的方法。当然,学生看图编儿歌之前,教师要做个示范,讲清一些编写要领,让学生在本来感觉到没什么可学时,接受新的挑战。在教6个单韵母时,我先编儿歌:小红练唱,嘴巴张大a a a 。并告诉学生这个儿歌前分句是图中的事物,后面分句是发音要领,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编儿歌。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体验发音,编出了像模像样的儿歌: 公鸡打鸣,嘴巴圆圆o o o 。 白鹅照镜,嘴巴扁扁e e e 。 妈妈晾衣,上下对齐i i i 。 乌鸦衔食,嘴巴小小u u u 。 小鱼吹泡,嘴巴扁扁 。 也可以再加上拍手伴奏,很容易记住。比如:霹雳啪,霹雳啪,拍
8、起小手念儿歌。嘴巴张大a a a ,这样让学生在节奏中诵读儿歌,培养音乐节奏感。又如“小鱼小鱼真顽皮,见到j、q 、x,泡泡藏嘴里,离开j、q 、x,泡泡又吹起。”儿童不仅记住了拼音的音和形,掌握了拼音规则,而且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促进知识的内化,大大的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听记效果。 实物演示 在汉语拼音教学时,也可用直观的实物演示来帮助学生准确发音,辨析字形。复习声母和时,拿一把带钩的雨伞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伞柄朝上,伞柄向下。 在区分和,和, 和发音是否送气,拿来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又如在区分 的音和形时,用一把小剪刀来演示:剪
9、刀头朝上,剪刀头朝下。 这样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图片法 “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和早期开发智力的源泉,是人们发现问题和作出创造发明的首要步骤。“看”在儿童学习知识、发展智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苏教版教材中的插图,是根据声韵母的音、形特征配置的,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具有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插图的含义,体会编者的意图并创造性的运用插图,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让学生记忆“b”的外形特征时,运用插图:同学们,b像什么?像运动员帆板冲浪。左边的竖像什么?像风帆。于是老师和学生一
10、起用儿歌总结出:帆板冲浪b、 b、 b。这样紧紧依靠插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游戏法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儿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教学活动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儿童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中学会汉语拼音。 肢体活动,学拼音。 例如,在教“”这单韵母的形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的样子?”孩子的展现可能是五花八门: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
11、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让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 用肢体手势表示字母形状的还有: 。只要教师善于引领、挖掘,孩子的身体运动智能就会得到较完美的体现。 游戏活动,学拼音。 自主活动 摆一摆:摆字母练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字母,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口形,随后快速地摆出相对应的声韵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半圆、小棒、毛线摆出学过的字母:毛线: 半圆、小棒: 毛线、小棒: 贴标签:请学生为物品选标签、贴标签,联系生活实际来复习巩固音节。如:教师出示贴上标签的物品。回家后,请学生自做卡片给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家里的电器、
12、家具等也贴上标签。 用橡皮泥捏字母等等。 合作游戏。 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密切配合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做游戏、表演等途径,让学生把现有经验和新事物联系起来,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如教学复韵母“a ”时,可以设计“排队上车”“呼叫名字”“打电话”等一组活动。教学时,几个孩子上来做“排队上车”的活动,让他们从高到矮排着队,一个个按着次序上车。孩子们欢快地做着游戏,从中学会了a挨。又如创设情境:吃晚饭了,小伙伴们还在楼下玩耍,“妈妈”扯开嗓子大声呼喊“,快回家吃饭了。”“诶,我来了!”孩子随着呼叫声答应着,诶就在声声应答中学会了。“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喂,你是谁?”“我
13、是。”喂的声音不断地在教室里响起,同桌同学互相打着电话。在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认识了三个复韵母。” 我们还可以设计其它一些游戏形式来复习巩固字母和音节。如:找朋友 送名片 你说我猜 悄悄话 摘水果等等。 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暂时联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自主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 表演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表演,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情境,使“静”的课堂变为“动”的课堂,使“死”的课堂变为“活”的课堂。儿童的天性是贪玩好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拼
14、音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的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如在学习“a”时,教师可以扮作医生为学生检查口腔,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会。结合所学的内容,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竞赛法 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表现自我,让他们在与他人的正当竞争中发挥才干。比赛活动既可检测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又可适当在课上开展一些训练性的比赛活动。如开展一些“看谁读得准”、看谁读得快、“看谁是我们的拼音大王”等比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拼读能力。 换位法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本能”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追求成就。因此教师可让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拼音愉快教学法的研究 汉语拼音 愉快 教学法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