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走进端午节》说课稿.docx
《《包粽子走进端午节》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粽子走进端午节》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包粽子走进端午节说课稿包粽子走进端午节说课稿 无极县泊头小学 曹红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包粽子走进端午节。 包粽子走进中国端午节这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端午节的历史悠久,学生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其它一概不知。于是我确定了以“包粽子走进中国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自己家乡的端午节风俗及其含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体现人与文化的一个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
2、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学生通过参观调查、实践,自己学会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通过一系列和端午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习俗,品味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屈原的故事传说”,对屈原有了深刻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亲自制作和品尝粽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各式各样的粽子,知道粽子随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发展、
3、变革、拓展这时候课外知识面。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以下 1. 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进行访问和网络搜索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传统风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 探究制作粽子的一般方法,并尝试进行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本活动主题开始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准备粽叶、糯米、棉线、蜜枣、盆、碗勺、桌布、湿巾纸等。课上通过展示资料、动手操作实践、想象设计创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与实践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与启迪。 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端午诗词品读 二、端午由来探秘 三
4、、端午美食和习俗 四、巧手留香包粽子 五、交流体验,设计端午 1. 品读诗词,闲聊端午 生活中,四年级的孩子已经过了七八个端午节,并且接触了一些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如梅尧臣的五月五日,文秀的端午等。本节课就用这些学生熟悉的诗词,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2. 接着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端午的资料,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重午节等。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五毒开始活跃,给人特别是孩子会带来灾难,人们必须在这一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端午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包粽子走进端午节 粽子 走进 端午节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4179.html